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职语文基础上册《写作:记叙文 人物描写(篇章)》word教案
2025-10-05 10:03:36 责编:小OO
文档
记叙文写作:人物描写

宏观:篇章结构

一、写作前的准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作品都离不开对材料的严格筛选与精心组织。

1、选材的途径:a、源于生活,通过观察直接获取材料

            b、源于书本,通过阅读间接获取材料

世界上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2、选材的原则:a、真实

             b、典型

             c、有意义

所谓“真实”,是指写真人真事的文章。材料须真实:无论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甚至每一个细节都应该真实,不可随意编造。只有真实,才能有真情,才会有感染力。e.g《军神》、《记念刘和珍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谁是最可爱的人》等。

所谓“典型”,是指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材料。e.g《记念刘和珍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背影》等。

所谓“有意义”,是在材料既有的现实意义中探求新意。

二、写作的过程

1、立意:立意突出、高远能为全文定下一个良好的感情基调,文章也就成功了一半。

2、安排好段落和层次

记叙文常常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或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或空间位置的转换安排结构,写作时根据需要合理结构,做到层次清楚、有条不紊。

3、安排好材料的详略

a、对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材料要详写

b、注重细节的提炼与描摹

写人要传神,往往离不开细节的点染。善于提炼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可以揭示人物丰富的性格。

4、注意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

肖像、动作、语言、心理

微观:具体的人物描写

1、肖像描写即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体态、风度等。

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e.g鲁迅的画眼睛

    2、动作描写是对人物的行动的刻画,它直接为表现人物的性格服务。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老舍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当代心理学家们认为,人的内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行动是最真实可靠的。

       行动的确是透视人物内心世界的多棱镜。e.g都德《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一系列的动作。

3、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e.g《雷雨》“极端”的“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的“雷雨”式的性格,写近乎疯狂的“白热、短促”的“雷雨”式的感情力量。当听到繁漪那“失去了母性”的一声大叫:“我没有孩子,我没有丈夫,我没有家,我什么都没有,我只要你说——我是你的!”人们会感觉到这是人被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的病态的挣扎。

    4、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够直接深入人物的心灵,反映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e.g《阿Q正传》“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地得胜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心满意足的得胜走了。”

叙事的结构和内容的调度

相对于议论文等文体,记叙文的结构安排更加灵活自由,但如何开篇即引人入胜,结尾让人回味无穷,在结构安排上,是大有讲究的。比如,在记叙顺序上,我们就可以使用倒叙、插叙等手段,使文章波澜起伏,摇曳生姿。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展开的过程讲求波澜起伏、摇曳生姿,我们除了注意记叙顺序的安排外,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虚实法如李乐薇的《我们空中楼阁》,实写小屋的风景,虚写寄托于小屋的生活志趣。 

    (2)抑扬法如唐弢的《琐忆》,开头说鲁迅“多疑”、“世故”、“脾气大”、“不容易接近”,这是“抑”,它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思索。接下来讲述几个故事,通过故事表现鲁讯先生对青年平易近人、亲切热情的特点,以及他对那些攀附阔佬的奴才、伪装的道学者、满嘴昏话的骗子、烧杀抢掠的屠伯的“脾气”和“骂”,这些都是“扬”,先抑后扬,很好地表现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的伟大人格。 

    (3)离合法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主要是怀念藤野先生,开头却用很大篇幅描述上野的樱花、“清国留学生”、中国留学生会馆、仙台几个职员的操心、居室的变换等等。这些似乎“离题”的文字,却显示了藤野先生与“我”交往的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突出了师生之间关系的深刻意义。在记叙了藤野先生对“我”在学习上的种种帮助之后,文章又插进日本学生轻视、嘲弄的一场风波,“我”看电影后的变化。这又一次的“离题”,实际上将“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推向高潮,使文章的主题表现因为这些材料更高层次上的“合”更显深沉和厚重。 

    4.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一般的表达方式指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记叙文当然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却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手段,只是,对它们的使用要特别慎重,可用可不用时,坚决不用;必须用到时,也尽量简省笔墨。千万不能下笔滔滔,掩盖或扭曲记叙文的文体特征。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