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文言文重点字词
2025-10-05 10:13:27 责编:小OO
文档
文言文重点字词.

1,之:故时有物外之趣:结构助词,\'的\'。    昂首观之:代词,\'它,指夏蚊\'.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用在主谓结构间,取消句子性

下车引之:代词,他(指元方)            人皆吊之:代词,他(指丢马的人) 

其邻人之父亦云:结构助词,\'的\'

2,以:徐喷以烟:介词,\'用\'.               以丛草为林:介词,\'把\' 

 可以为师矣:介词,\'凭,靠\'.          以数万计:介词,\'用\'.

 此独以跛之故:因为                   可以为师矣:介词,凭,靠.

 仁以为己任:介词,\'把\'. 

3.而: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表修饰,可不译.。

暮而果大亡其财:表修饰. 丁壮者引弦而战:表修饰.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 堕而折其髀:表顺承.

学而时习之:连词,表顺承,译作\'然后\'. 相委而去:连词,表顺承.

人不知而不愠:连词,表转折,译作\'却\'. 而疑邻人之父:表转折,\'却\'

任重而道远:连词,表并列,译作\'并且\'。

 4,然:忽有庞然大物:形容词词尾,译作\'……的样子\'.   

果然鹤也:副词词尾,不译.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形容词词尾,译作\'……的样子\'.

然数年恒不一见:但是,可是,连词,表转折

5,为: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译作\'被\'        知之为知之:译作\'是\'. 

项为之强:译作\'因为\'.                 以丛草为林:译作\'当作\'. 

为人谋而不忠乎:译作\'替\'              此何遽不为福乎 :译作\'是\' 

 6,其:蹲其身:代词,译作\'自己的\'            必细察其纹理:代词,译作\'它的\'.

其恕乎:副词,译作\'大概,也许\'.         而折其髀:代词,他的,指\'好骑\'的儿子

其子曰:代词,他的                       大亡其财:助词,不译.

7,观:昂首观之:看                            作青云白鹤观:景象

8.故:故时有物外之趣:所以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

     故又名\'鬼市\'云.:所以 此独以跛之故:原因,缘故.

9.时:故时有物外之趣:常常                    元方时年七岁:当时

 时而习之:时常.

10.富:宋有富人:形容词,富裕                  家富良马:动词,有很多,富有

11.亡:暮而大亡其财:丢失                     马无故亡而入胡:逃跑

12.引:下车引之:拉                           丁壮者引弦而战:拿起,拉开.

13.数:见宫殿数十所:表示不确定的数目.         层层指数:点数,计算.

14,词性活用:

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名词作动词,译作“鞭打,用鞭子打”. 

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 新: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知识

仁以为己任。 仁:名词作动词,实现“仁”的理想.

逾时,楼渐低,不见其顶。低:形容词作动词,“降低”.

天雨墙坏。 雨:名词作动词:下雨

近塞之人。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接近. 

家富良马。 富:形容词作动词,有很多,富有.有善术者。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择其善者而从之。善:长处,好的地方.

其家甚智其子。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聪明.

16,通假字

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           不亦说乎:“说”通“悦”,高兴,愉快.

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你.           是知也:“知”通“智”,智慧.

一切乌有:“乌”通“无”,没有.           裁如星点:“裁”通“才”,只有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疑问.

17,重点字词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私:心里.   拟作:比作.  于:在.

徐喷以烟。   徐:慢慢地.      

 盖一癞虾蟆:   盖:原来. 方出神:正好.

 定神细视。定:集中. 

人不知而不愠。知:了解.愠:生气,发怒.

学而为思则罔。罔:迷惑. 学而不思则殆。殆:有害. 

是知也。是:此,这.

择其善者而从之。从:跟从. 

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定.

无何:不久,不一会儿.

 危楼:高楼. 

往来屑屑:形容来往匆匆.

或凭或立。或:有的人.凭:靠着. 

不一状:形状不一. 

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撒盐空中差可拟。撒:把……撒在. 差:大致,差不多.拟:相似.

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比作.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 

太丘舍去。舍:丢下.

非人哉:真不是人啊!. 

相委而去:委:丢下,舍弃.去:离开.(丢下我走了.)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 

智子疑邻。智:以……为聪明. 

人皆吊之。皆:都.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居数月:经过. 

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

名著导读

1,《繁星》《春水》:主题是\'母爱,童真,自然\'.

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这两作品是在受到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如\'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诗中的母爱往往有双重内涵:一是母爱对诗人的浸润,二是诗人对母爱的深情颂赞.

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作者认为:人类来自自然,归于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一致的.如\'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孩,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称为\'哲理诗\'.如: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作品的艺术成就表现在:

一是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二是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

2,《伊索寓言》:主题是\'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如:《狼和小羊》,《猫和鸡》

二是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和蛇》,《狐狸和山羊》

三是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如《蚯蚓和狐狸》,《蚂蚁和蝉》

作品的艺术特色是:一是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二是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广泛采用拟人化手法

诗歌赏析

1,《次北固山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写诗人停船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江南冬末的景物和感受.

   首联勾画出在江南旅途中所见到的明媚景色:茫茫江水,隐隐青山,颔联抓住早春江湖这一特有的景象, \'平\'\\'阔\'\\'正\'\\'悬\'四字准确生动,\'阔\'是\'平\'的结果,只有江水涌涨,江面才变得宽阔,\'正\'即包含\'和风\'又包含\'顺水\'的意思,使诗句生动地描绘出江水涌涨,水波浩荡,风顺帆正的壮丽图景.颈联写天将破晓时,一轮红日涌出江面,虽已是残冬,但一轮红日给四周景色带来了生命的光辉.\'生\'和\'入\'突出江南早春的特征,这一联妙在不仅描写景物入神,而且富于生活哲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特中孕育着新事物,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尾联写看到大雁北归,想到新年即将来临,而今身处异地他乡,自然而然地引出诗人淡淡的思乡之情.

全诗写景生动传神,意境开阔,抒情自然.

2,《钱塘湖春行》: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首联写远景,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公亭西边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涨与湖堤相平,\'云脚低\'写远望白云朵朵,似与湖水相接,描绘了一幅开阔又明朗的春天图景.颔联写莺燕的活动.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的初春生机勃勃的感觉,\'早\'\\'新\'两字用的妙:是诗句的诗眼,作者抓住早春这一特有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在西湖见到早春景象时无比喜悦的心情.颈联写近景,五颜六色,随处开放的野花使人眼花缭乱,新长出的春草刚刚没过马蹄.尾联写诗人陶醉在湖东的白沙堤掩映下的绿杨阴里,以至于流连忘返.

    全诗写景层次分明,由远到近,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3,《过故人庄》: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描写了与朋友欢聚的生活场景和山村的秀丽风光,表达了朋友间那种淳朴的情谊和诗人对农村风光的喜爱之情.

     前两句写老朋友准备了饭菜,邀请诗人到家里做客.通过写朋友的热情款待,表现了他们之间真挚的友情.三,四句描写了小村庄的秀丽景色,绿树,青山环绕,小村庄显得格外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喜爱之情.五,六句描写打开窗户所见到的景物及端起酒杯所谈论的话题,情与景交融在一起.最后两句交代下次再来的时间及目的,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和小村庄的依恋之情.

全诗语言简洁,叙述简练而意味无穷,结构严谨而层次分明.

4,《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逼真地描绘了寺院的清幽与洁净,表现了诗人寄情山的隐逸情怀,全诗以由寺外到寺内的顺序为线索,前四句写入古寺,见高林,踏曲径,进禅房.五六句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最后两句写聆听古刹的钟磬声.诗中虚写万籁俱寂,实写心灵感悟;虚写钟磬之音,实写心灵震撼.借虚写实,深邃绵远,意境高深,寓意深长.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同时也是一首赠言诗,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切的关怀,同时也展示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首句以景兴起,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冷清凄凉的晚春图.从\'飘飞不定的杨花落光了,布谷鸟啼声凄婉\'之中隐含着作者对朋友被贬僻壤之地的同情和悲伤,接着转入叙事,用跋涉五溪说明路途的遥远和艰难,暗含着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挂念.后两句用拟人手法,希望借助明月,将自己对朋友的关心,担忧之情随轻风直到偏远的夜郎之西.

全诗想象丰富奇特,感情真挚.

6,《泊秦淮》: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为体裁的政治讽刺诗.全诗写诗人夜泊秦淮的所见所闻,想到南朝统治者醉生梦死的生活以及陈朝的灭亡,反映了诗人对晚唐达官显贵只顾个人享乐,不顾国家存亡这一再现状的不满与愤恨.前两句描写夜晚秦淮河上烟月迷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虑之情.后两句写现实中达官显贵饮酒作乐,荒淫无度的生活,表达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全诗语言凝练,含蓄.将历史与现实巧妙结合,两个\'笼\'字表现出写景生动形象,情感深沉.

     7,《夜雨寄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君问归期\'是写亲人思念诗人,\'未有期\'是诗人的回答.第二句交待\'未有期\'的原因:因为诗人当时身居遥远而荒凉的巴山,又遇一场连绵不断的秋雨.一问一答中,把亲人思念自己与自己怀念亲人的深情真挚地表达了出来.后两句是诗人的希望,预想将来会面的时候,能把今夜的情景向亲人诉说,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亲之情与盼望同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

全诗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含蓄深沉,倾诉了骨肉亲情之间分离的痛苦与想象亲人团聚时的欢乐情景.全诗以\'相思\'为主题.

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一句内容丰富,包含了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艰难的种种感受.\'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第二句对第一句进行补充,\'赚\'字幽默风趣,将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三四句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本来上山过程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岭过程中也相应地会遇到多少重山岭.\'一放一拦\'把山写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同时也将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透露出来.其间包含着朴实的人生哲理:做任何事情都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困难才能顺利解决.

     9,《观书有感》: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写的是诗人忽然把难懂的书看懂了时产生的联想及感受.前两句用比喻修辞方法写出方塘的清澈,表面是写景,实际上是用景物作比喻.三四句写方塘清澈的原因,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后人将句子凝缩为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头和动力.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