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教师与“工匠精神”
2025-10-05 10:12:40 责编:小OO
文档
教师与“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概括起来,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也需要有“工匠精神”吗?我们可以把工匠精神运用到教学中。

 1.潜心钻研,提升自我。

   “潜心”就是要远离浮躁,把心沉下来。独具匠心地“钻研”就是要数学教师肯下一股拙劲儿去干工作。老话说“勤刷锅的媳妇碎碗多”,试问哪一个技艺精湛的工匠不是从千万件失败的作品中磨练出来的?

法国思想家蒙田曾说过:“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如果教师都能始终潜心教育,那么就能摒弃浮躁、功利,回归教育本真。做教育需要潜心,“静能生慧”,“静能生乐”,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枯燥的专业发展中,拥有不知疲倦的快乐。让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2.耐心教育,静待花开。

学生是有差异的、的个体,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的世界。学生个性活泼、思维活跃,如果教育不当,就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教师要有一种新的学生观,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生。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天性和行为表现,对每个学生的发展充满信心,哪怕是所谓的“问题学生”。作为教师,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允许他们犯错误,不要因为学生犯了错误就大惊小怪,不能简单地以自己的认识、想法、观念去看待学生,看不到学生的可塑性、发展性。要不断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让“破旧立新”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个以创造为生活、以创造为生命的人。要用变化的、发展的、进步的眼光去看待和研究学生,要看到学生的变化,看到学生的“未来”,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多种发展的可能性。在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时,要做巧妙引导。有时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温柔的微笑,或有意为之,或无意而为,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让学生的创造活动焕发精彩。

“校园无小事,事事皆教育。”一名教师,也是一名工匠,必须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教育是一门慢艺术,需要小火慢炖,急不得,需要不厌其烦,诲人不倦。教育不是一蹴而就,可能会出现“反复”现象,教育不容浅尝辄止。我要做一个实实在在的“教书匠”,将“工匠精神”带到工作之中,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每天踏实,用心,精细,严谨的将工作做到极致,每天反思反省,实务精进,磨炼灵魂,心智,修正内心的误差,改变行为的偏颇。做一个快乐的教书匠。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