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直播课已经结束了,通过直播课,让我也了解到:教师要本着一颗“匠心”,打造魅力课堂,将学生引入到学习的美好境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教与学成为一个高效又富有乐趣的过程。
通过直播课程的讲解,我觉得其实我们每一位老师也是一名工匠,我们的工作是有艺术性的,我们要像工匠一样,对自己的手艺,拥有一种敬仰之心,并为此执着努力,但求做到精益求精。真正的匠人,把自己的手艺当做一种信念,用毕生的心血和张扬的才情赋予它撼世的生命力,达到诗意与世俗的完美融合。
“践行工匠精神,做匠心教师”的教师会在乎学生的感受,关注学生的收获,为学生提供兴趣,支持。魅力的课堂意味着教育学生成为富有乐趣的课堂,让教与学成为一个享受的过程。
对于教师,匠心就是一颗纯粹的教育心,并一以贯之。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在喧嚣中独守一片平淡,在繁华中坚持一份简单。身为教师,只为教育这一事,且让我们就专注地做好这一件事。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摇摆不定,要在自己教育的岗位全心全意的工作。从教16年来,我一直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别人把教师当工作,我把教师当事业,我觉得自己就有这种纯粹的工匠之心。
对于教师,匠心,还是一颗创造的心。教育,看似重复劳动,其实重复中充满了各种可能与变化,决定了这是一项创造性极强的劳动。师者只有心中有“源头活水”,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天光云影”。从这一点而言,教育就是艺术。知道教育是一门艺术,他的教育就是艺术作品。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目标,不同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效果就不同,从某种意义来说,教学策略的采纳,教学细节的推敲雕琢,都是教师的创造过程。比如我们英语学科,有时候我们会有同课异构,来自不同的层次的学校教师,要讲同一教学内容,当然我觉得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我们在教学设计上,教学重难点上应该有差异,教学目标也应该各有各的侧重,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我采用的方法和其他教师不同,因为我要针对我的学生,他们是来自哈市郊区的学生,他们的英语基础和水平相对薄弱,我要根据我自己的学生特点,多角度多层次的设问,一点一点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后面的习题设计也是很有梯度的,设计完成一节课。虽然学生水平不是很高,但是在他们现有的知识层面上完全理解了文章,并且能够完成后面的习题。因材施教,我觉得这应该也算是一种工匠的创造精神吧。
对于教师,匠心,也是一颗有爱的心。一个真正的工匠,最珍视的就是他的作品,他会用他的爱乃至生命去呵护爱惜他的作品。倘若教育中,教师对孩子也是这般的珍视,以对待孤品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必定能为他们营造局部的晴天,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柔情,唤起学生对美好的追慕和期待,并用慢速快门来曝光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美。
总之,工匠精神的价值在于精益求精,匠,分匠气与匠心,取法匠气就教育而言,多成“教书匠”, 取法匠心,才有可能成为“巨匠”,就教育而言,才有可能成为“人师”,他们适应各种变化,创造诸多可能,匠心独运,让教育达到一种审美境界。我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践行工匠精神,努力做一个合格的有匠心的教师。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