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赵堡郑悟清太极75势
2025-10-07 16:29:39 责编:小OO
文档
赵堡郑悟清太极75势

面向南,身体自然站立,两足距离与肩同宽,双手各在两腿外侧,手掌伸开,手指似拢非拢;脚以十指踏地,腿直立而膝部微曲,腿根松开,两脚为前后方向,身要竖直,头要正,顶劲虚领起,颚微向后收,两目平视前方,两膀前叩,含胸使背平,小腹向后收,尾闾向前,头顶百会穴与会阴穴成一直线。镇头正顶,含胸正背,收腹正腰,使气沉于丹田,闭口,叩齿,舌尖抵上压根,身形中正,不能前俯后仰或左右倾斜(图一)浑身要轻松自然,套路中身法的要求相同。

一、预备式(又名无极式)

动作:右脚以足根为轴,足掌向外转动90度,右腿随之弓起,右手在右腿外侧翻手,左手随右手动左手往外翻,同时左脚向左前方迈一步(图二)。右手从身右往后至尾闾,左手从身左侧往后至尾闾,双手各从身后向上走弧线,左手到头左,左手心与左耳照,右手至头顶,手心与百会穴照,向前, 左腿弓起成马步(图三)。左右双手从面前相合循身前中心线落下,手落时,右脚上步与原来站式同,双手落至两腿侧即还原(图4)。

要领:两手向后两膀不能后掰,手往上,肩不能上台,身要站正,浑身轻松自然,动作要连贯做成,手带足,足随手,身随手,足随身。

俚言:预备看易却非易,两手带动阴阳气,

      静心松活上下气,混元一气乃太极。

二、金刚三大对

由预备式收式,右足掌向外转90度,右手自腿侧从下往上循身前中心线(即从脐至鼻,上下直线)呈弧形伸出,左脚向左前方迈一步,左手随上左脚时从下往上循中线向左前方棚出,右手在中,左手在左前方,步为右腿弓左腿直的弓蹬步,两脚位置在正方形两个相对的角(图5)。右手从胸前往右前方翻掌划弧,左手臂微往下收至中心线在胸前,左脚尖稍往里摆(图6),左手变为立掌往左,右手从右前方往中心翻掌为立掌,两手心相对为挤,左脚尖向外摆,脚掌与脚跟成南北方向,左腿弓起,成为骑马式步形(图7)。左手向左前方,右手向正前方,双手同时按出,右腿随双手按时向左脚方向上一步,右脚不落地(图8),右手翻掌心向上(戳),左掌心朝下(图9),右手往前伸曲指(点),右手从左手指前转过在左手背上方,呈半握拳(图10),右手握成拳,左手稍往下(图11),右拳落在干腹前,拳心于脐相对,左掌转过,手心略向里朝肚脐,右足落地,即手落足亦落地,两足距与肩同宽(图12)。

要领:绷时两肩要圆,右腿上步脚微离地面,上下要配合一致,连贯完成。

俚言:绷搂挤按莫忽视,手足相合身一致。

戳点翻滚般拦捶,金刚三对方为是。

三、懒插衣

接上式。右手变掌之间向上与眉齐,左手指尖向下与裆齐,两足尖向外分开,屈膝开胯,成骑马式(图13)。右手从上往左,左手从下往左,走弧线(图14),右手从右往下经裆左下至左胸前,左手从左向上经面前至右胸,掌心向下,臂曲,右手心向上在左肘弯内(图15),右手从左胸前指尖往上至面前,左手往下至腹前,右脚尖向里转,右腿变成弓蹬步(图16),右手从面前向右前方划弧按出,右脚向右方跨一步,右腿弓起,左腿变直,成右弓蹬步,左手落于左胯,手心放胯骨头上,五指朝前,左臂稍曲(图17)。

要领:手要转圆,肘向中间,两手如抱球转动,出手迈步要一致。

俚言:左手护裆右眉齐,双手抱球要太极。

      左手贴跨右手出,式仿懒汉提插衣。

四、白鹅亮翅

接上式,右手往身前中心,肘随到胸前,右脚尖外摆,左腿弓起,左手随右手运动时先在跨上翻转,以大拇指点左腿跟后,从下循身前中心线到胸前贴右上臂,右腿变成弓蹬步(图18),右手再往下与裆齐,经右侧翻手往上转到头顶,左手在右上臂向上划弧至面前与眉齐,右脚向外摆,右腿弓,成马步(图19)。双手同时向前按出,右脚尖先摆成前后脚,手按时左脚上横步于右脚站齐(距与肩同宽),手按出左手在胸正中,右手在右前方,双手距离为一尺左右(图20)。

要领:手与腿弓蹬步马步配合一致,上步时手足齐到。

俚言:手足齐动身端正,右手翻转绕头顶;

      上步随着双手按,如同白鹅亮翅形。

五、单鞭

接上式,左手往左手向中心,肘随手到胸前,左手在左前方(图21),右手从中往下画半圆至右,左手往下划半圆至中(图22)。右手往上划半圆至中变成勾手,左手循中线往上(图23),右勾手向右下划弧线伸臂,左手走弧线向左前按出,左足在左手按出时,向左横跨一步,弓左腿,右腿随之伸直(图24)。

要领:双手动作分解是半圆,连贯起来是各自划圆,如双套环。

俚言:双手身前各划圆,二圆成为双套环;

左手掌出右手勾,步随手出如托鞭。

六、金刚三大对

接上式,右勾手变掌往下,循身前中线往上,右脚尖外摆,右腿弓起成马步(图25);左手往上走弧至胸前,左脚尖往里摆,左腿变直成弓蹬步(图26);左手向左前方,右手向面前按出,左脚尖外摆,弓左腿成马步,随双手按出时,右脚上步至左脚方向,右脚不落地(图27),面向东南,右手反掌心向上,左掌心朝下(图28),右手往前伸,屈指,从左手指前转过在左手背上半窝拳(图29),右手往上转握成拳,左手略往下(图30),右拳落于腹前,拳心与脐相对,左手相对,左手翻掌手心稍向里朝肚脐,右足落地(图31)。

要领:右手变掌往下,肘要随着下松,手走弧线。

俚言:金刚重式式有异,斜横二步分端的;

      松垮右手循中线,双手按出右脚随。

七、白鹅亮翅

接上式,右手变掌向上与眉齐向右前方按出,左手往下从左上按到胸前(图32),右手往下划弧落至裆前,左手沿身前中线往下至左侧,双足按此式面向东南方往东北横跨一步,先退左脚,右脚随之(图33),右手循中线往上与眉齐,左手从左向上划弧与右手同高(图34),右手向左前方,左手向面前同时按出,右足随之向右横跨一步,左足随右脚上步,面向东南(图35)。

要领:双手动作要绕弧线,在身前各自划圆,退步进步要与双手配合一致。

俚言:双手动作要绕弧线,在身前各自划圆,退步进步要与双手配合致。

俚言:双手面前过两次,足扫地面同来去;

      手下引时步横退,手出步随又亮翅。

八、斜  行

接上式,右手内旋至中心线,左手腕置右肘上交叉成十字,交叉手臂往下,左脚向左横跨一步,右腿弓起,身往下,交叉处放在右膝下,右手摸右足裸部,右腿弓左腿直(图36),右手从右踝处翻手,左手从右膝往左足踝处,弓左腿成马步,双手各从左右腿往外上(图37),往身后至尾闾向上,左手经头左侧,手心与耳相照向前(图38),在经中线往下至身后变勾手放在尾闾,手跟朝尾闾,右手经百会穴往前,左腿弓右腿直,面向东南(图39)。

要领:下身时身要正,胯要松。

俚言:腕肘交叉成十字,双肘各从膝下行;

      两手经背从头过,左弓右直步斜行。

九、高探马

接上式,右手从面前向右前方划弧翻掌,右直腿变为弓步,左勾手从身后变掌经身左方走至胸前,左弓腿变直(图40),左手向走前方,右手随左手到面前,左腿弓起成马步,右脚向两脚中间进三分之一(图41),右手从中间往上与眉齐向右划弧往下落,掌心对脐,左手缠绕往下成勾手,左脚向右脚心如丁字形,左腿稍曲,左勾手在左腿外侧,面向东南(图42),右手向下绕,向上经面前顺中线至胸前,掌心向下,左勾手从左侧翻滚划弧至左前方,左脚向左迈出二寸(图43),右脚抬起,从左膝前再往下落,面仍朝东南。

要领:上步退步要与手上下配合一致,收式时右腿直立,左腿稍曲。

俚言:双手划弧经中线,     两腿左右随变换,

      右手翻转掌对齐,     左臂滚落手钩缠,

      步形进退三停一(注),右腿直立左脚踮,

      两手转圆臂腕交,     右脚往左腿高抬。

注:步形进退三停一,是将两足之距离分为三等分,右足往中间三分之一,左脚向中间三分之一,两足间留三分之一。

十、摇步

接上式,右臂向胸前收,手到身前中心线,左手变掌往上经面前往下,手腕在右肘上成十字交叉,右足摆脚尖落在左脚尖前,两脚成倒丁字形,右脚心距左脚尖四指(约2寸)(图44),面向东南。

要领:摇步两足丁字形距离以四指为度,远迈则各有其弊。

俚言:左腕右肘相交叉,左脚尖前右脚踏;

      双足形如倒丁字,距离只能四指插;

      步摇看似形不顺,顺需身正不扭胯。

十一、斜行

接上式,左脚从右脚后向左跨一步,身体下蹲,两臂交叉处置右膝下,左手往左腿方向,手到左足踝处,左腿弓起成马步,两手在两膝外侧(图46),两手如前斜行往后翻手往上至头(图47),左手向前经中线,身左,变勾手落于尾闾,勾手眼朝尾闾,右手从头顶向前按出(图48),面向东南。

要领、俚言同前斜行。

十二、高探马

接上式,右手从面前向右前方划弧翻掌,右直腿变为弓步,左勾手从身后变掌经身左方走至胸前,左弓腿变直(图49),左手向走前方,右手随左手到面前,左腿弓起成马步,右脚向两脚中间进三分之一处后退(图50),右手从中间往上与眉齐向右划弧往下落,掌心对脐,左手缠绕往下成勾手,左脚向右脚右脚方向退三分之一,以足掌着地,脚跟对右脚心如丁字形,左腿稍屈,两脚距二寸许,左勾手在左腿外侧,(图51),面向正南,右手向下绕,向上经面前顺中线至胸前,掌心向下,左勾手从左侧翻滚划弧至左前方,左脚向左迈出二寸(图52),右脚抬起,从左膝前再往下落,面仍朝正南。

要领、俚言同前高探马。

十三、摇步

接上式,右臂向胸前收,手到身前中心线,左手变掌往上经面前往下,手腕在右肘上成十字交叉,右足摆脚尖落在左脚尖前,两脚成倒丁字形,右脚心距左脚尖四指(约2寸)(图53)。

要领、俚言同前高摇步。

十四、金刚三大对

接上式,左脚想走横跨一步,交叉手臂从中间往下分手往左右两腿外分开,(图55),两手各在身后经尾闾绕弧,左手从左耳。右手从头顶往下落,上手到身后往上时,右脚往左脚方向上步,两手沿身前中心线落至小腹,左手掌心朝里,右手成拳在左掌心,拳掌心皆对脐。

俚言:双手身前臂相交,下身掌分背后绕;

双手过头步随上,手落拳掌肚脐照。

十五、伏虎

接上式,右拳变掌,两手向上向内往下转,右脚向右跨一步,两肘由两膝,两手由脚踝向后至尾闾,两脚成马步,左手往上过耳向下变拳落于左腰眼,右手过头顶变拳向右上前方,成右弓步,面向正南(图58-61)。

俚言:两臂交叉手贴胸,横跨右步双腿弓;

      左手变拳置腰部,右拳头侧有拳踪。

十六、擒拿

接上式,右拳划弧下落至右腿侧,摆左脚尖向外呈马步,左拳上抬至左耳向下变掌,右拳向上至中间肚脐处,右足尖向内呈左弓步,两手交叉右掌在内左手绕右手腕由上转向下呈马步(图62)。

俚言:右拳缠绕收中心,左拳变掌过面门;

      双腕相交内外转,右拳转到左掌心。

十七、串捶

接上式,右拳顺左手下滑至右腿外侧,左掌变拳收到肚脐,左腿跟上一步,呈虚步,左脚掌着地,脚尖朝左,左腿稍屈,两脚成丁字步,面向南成串捶式(图63)。

俚言:左手掌中右拳行,右拳随向腿侧拧;

      左掌变拳与脐对,左脚往右步形丁。

十八、肘底藏捶

接上式,左拳由肚脐向上至面前往左,右拳向右前划弧经胸前至左肘下,拳眼与肘尖上下对照,左拳、左肘、右拳、右膝、左脚垂直一条直线,面向东南(图)。

俚言:左拳绕面左侧前,右拳划弧向左来;

      右拳藏在左肘下,手肘膝足求一线。

十九、倒撵肱

接上式,右拳变掌向下经裆至右身后侧向上至头顶,同时右脚后提一步,面呈正东,左拳变掌由胸前划弧向下,右手从头顶往下时,左手向左后划弧向上退左步,左右重复运动,每手最少两次,最后左手向左划弧左脚向左跨一步,右手与右脚随同(图65-69)。

俚言:双手交替各划圆,腿侧翻手将足带;

      后退需要活肩跨,手脚相随身不偏。

二十、白鹅亮翅

接上式,在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时,右手随左手左脚向左跨一步,两手下落至腿侧,右脚向右跨一步,左脚随上,两手向右,其余同第七式(图70-71)。

二十一、同第八式(略)

二十二、闪通背

接上式,右手由右前方下内划弧至胸前,右足向右旋,左手由左侧向上至前方,左脚内旋成右弓步,右手右前,左手胸前,右手向下,带右脚上三分之一步,左手向上两手至胸前,右手内左手外交叉过,右手上至眉齐变掌下落至裆,左手向后至尾闾,面向正东。右手由中线向上带左手左脚向前一步,左手在左前方,右手翻掌向下,右足向右后方退一步,左手向上正前方,左足尖向内,右手与左手同时向右转至左手与右肩同高时,摆左脚尖上右一步,两手向前,左手居中,右手经头顶按出,面向南(图76-82)。

俚言:右手身前转一圆,左手摸着右肘尖,

      步随进退三停一,右手迎面打下来。

      右掌中出左手上,左脚迈向正前方,

骑马式成双手绕,后退一步倒扫堂,

      左右相反走法同,四面俱到寓八方。

二十三、白鹅亮翅

接上式,松腿根,两手同时向下往右转,左手由中右手由右侧向上,左手至眉齐,右手过头顶带右腿向前跨一步,两手向前按出,带左脚跟上,面向南(图82-85)。

俚言(略)

二十四、单鞭

同第五式(图86-)

二十五、云 手

    接上式:右手变掌向下划弧向上至胸前,左手向左下划弧,右脚尖向右旋成马步,右手向右侧按出时左手下落至裆部,同时左脚尖内旋成右弓步,左手由裆部中线向上至眉齐,旋左脚尖向外成马步,右手从右侧下划弧至裆,手向左前按出,右脚尖内旋。重复运动(每次最少两次),到左手由下向上至胸前时,左手左旋肘贴于肋,左手在左前方,右手翻手划狐至胸前收左脚为虚步,而向东南(99-100)。

    俚言:串循中线上至眉,连环双圆左右分,

         步形随手作变换,手臂轻拂如行云。

二十六、左高探马

    接上式,左手由左前至中心转圈翻手抬左脚,脚尖朝外向前迈一步,成倒丁步。右手在胸前向下向外旋转至面前时,右脚向左脚前迈一步,右手在前,左手在胸前,成右虚步,面向北(95-97)

    悝言:左手翻转左脚抬,脚尖外摆往下踩;

          右手一翻逾左进,右脚随若左脚迈。

二十七、右插足

    接上式。两掌变拳,由下左转圈,向下时腿微曲,向上时身长起右脚向前踢,两拳展开向前仲,右脚踢着右手掌,面北成右插足(图98-99)。

    俚言:两臂相随绕圈走,双手转过平肩头,

          右脚拍起向上踢,非手拍脚脚踢手。

二十八、右离探马

    接上式,两手在面前顺时针转圈,左手向前右脚抬起脚尖朝右成倒丁字步,左脚向右脚前上一步,面向南(图99—100)。

    俚言:左右探马走法同,抬脚认蹬手抓鬃,

          转身跨在骏马上,此式并非寻常功。

二十九、左插脚

同二十七式,唯手脚方向相反(图101)。

三十、绻脚蹬根

    接上式,两手与左足间时下落。两手落至两腿侧前,左足在右足前侧不着地,以右脚掌为轴。左旋180度,两手曲下向两侧上变掌转至胸前向两侧分出,左脚尖向上以脚跟南左侧踹蹬(匿102-104)。

    俚言:右脚为轴身左转,双拳横出臂滚缠,

          左脚向左平蹬出,脚尖朝上腿不弯。

三十一、摇步

    接上式,左脚落地,左拳由左侧向后划弧放置后腰椎,右拳由右侧向前画圈下落与左足尖照,接着右拳不停向后,左拳前摆,右脚向左脚前叉一步,落地成倒丁步,右拳贴于腰椎,左拳在前与右足尖上下对照,面北完成摇步(图105)。

    俚言:左脚落地右拳到,左拳却与右脚照,

          拳往下打绕过面,上下配合要协调。

三十二、青龙探海

    接上式,左拳后摆贴腰脊,左脚向左侧跨一大步,成左弓步。右拳由后向前向上划弧经面前下落与左足上下照,面北完成青龙探海(图106)。

    悝言:左脚向左一步开,右拳朝着左脚来,

          步呈左弓右直形,右跨松下身不歪。

三十三、二起插脚

    接上式。右拳转圈带身转,左拳顺时针经头顶,右拳经面前。左脚向右脚上一步,两手不停右转一周至最高点时,两拳变掌带全身。先起左脚后起右脚。全身跃起将脚向高处踢起,以右脚面踢右掌,先落左脚后落右脚,左脚稍前,面东(图107-108)。

    悝言:右腿弓起马步成,右拳过面左盘顶,

          左步随身往右进,双拳转过与肩平。

          双臂转圈往上领,两足踢起身腾空,

          右足直踢右手掌,脚掌着地不闻声。

三十四、分门桩抱膝

    接上式。两手收至胸前交叉,两手背相贴向前,左脚向前迈一步,两手至前时向两侧分开,摆右足尖向外成马步,两手向左右划弧收左虚步;屈膝两手掌向前放于左膝两侧,面东成分门桩抱膝(图109-111)。

    悝言:双腕相交贴手背,左脚直向正前进,

          手随步进左右分,两手抱膝腿收回。

三十五、锩脚蹬根

    接上式,两手由正前方向上带左膝上提。右足曲下向前再向后转一周向前蹬出,两手提至面前向内翻掌向前推出,左脚下落,左大腿水平,脚尖向下垂直向内旋,右脚以脚掌为轴,同时两手顺时针右手前过面,左手经头顶右旋270度,右手右足再内旋一周向右侧蹬出(图112-114)。

俚言:左膝提起足绕圈,左脚前蹬双手翻。

      手领腿随身旋转,左足横蹬腿要展。

三十六、分马掌

    接上式,右脚下落,右张面向内从右腿根砍过落右腿侧,左手向上划圆带身右旋,面转背后两脚平行,左手由左腿根砍落左腿侧。面向南完成分马掌(图115-119)。

    俚言:两臂身前向内旋,手掌贴胯各外缠,

          右先左后手连贯,左脚迈步身右转。

三十七、掩手捶

    接上式,两手同时向左上转至右前方,右手变拳:左肘至胸前,右拳由小臂向左冲出。左脚向左跨出一大步,成左弓步.面南完成掩手捶(图120-121)。

     俚言:左手左旋肘收胸,右拳出自左臂中。

           左脚向前横出步,右腿变直左腿弓。

三十八、抱头推山

    接上式。左肘向下小臂落于左膝,左肘继续下落,左小臂水平距地面七寸变掌,右肘由地面七寸向右侧移动至右膝下,两手同时向后至尾闾,左手前由  旁右手后由头顶同时向前推出成右弓步(图122-124)。

    俚言:滚臂松胯须下身,肘靠距地只七寸,

          左过肘靠右靠肘,两手抱头向前推。

三十九、白鹅亮翅

    同第二十三式(图125-128)

四十、 单 鞭

同第五式(图129-132)

四十一、前后照

    接上式。右勾手变掌收右肘至胸前,左肘收至右肘下,成右弓步,左手在胸前,右手向右前方碾出收右虚步,右脚尖向右侧面西成前后照(图133-135)。

    俚言:手收胸前肘到胸,手背想贴肘和拢,

          交替收手胯相随,右腿收回手居中。

四十二、野马分鬃

    接上式右手向内向前推出,带右脚想内前划半圆进出一步,左者与右者亦然,走成右手右脚在前。面向西(图136-139)

    俚言:双脚轻流走弧线,两手依次按身前。

          一步一掌上下合,手按前弓后退展。

四十三、玉女穿梭

    接上武。两手在胸前,右手前左手后,右手向下左手向上抱球转,抬右脚向左脚前横跨落地,脚尖向右,抬左脚向右脚前迈一步。转身,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右手由中间向上右侧推出,右脚由后边向右后旋180度,式同懒插衣,面南完成玉女穿梭(图140-143)。

    俚言:两手胸前如抱球,右脚抬起翻双手。

          左脚前迈右后转,身转一周出右手。

四十四、白鹅亮翅

同第四式(图144-146)

四十五、单  鞭

同笫五式(图147-151)

四十六、云  手

同笫二十五式(图152-156)

四十七、跌 岔

    接上式,右手由上向下时收右脚三分之一步,右手在右腿侧,左手下落时左脚靠拢右脚三分之一步,双手在裆前掌心相对曲中线向上至眉齐向外下转,由下掌变拳,两拳在右膝两侧,带动右膝向上,拳至面前向外分,大腿成水平时脚迅速下跌,右脚着地,左脚向左侧跨一步,全身向下,两拳变掌,左腿平铺地,左掌背放于左腿侧,右腿曲后臀坐于右脚内侧,右手在身右侧平伸展开,面南成跌岔式(图157-160)。

    俚言:双手收时带双腿,手掌相合迎而分,

          提腿双拳对右膝,两拳上分臂平伸,

          左腿伸展右腿曲,两腿贴地手相随。

四十八、扫  堂

    接上式,身体向左移,认左脚掌为圆心,右腿伸直为半径左旋180度,右手随右腿转圈,面北站起(图161-162)。

    俚言:左脚为轴腿半蹲,右腿伸直手引腿.

          石脚贴地扫半周,双足并立长起身。

四十九、左金鸡

    接上式,左掌从左身前下下落至左腿侧成后勾手。右掌从下向上过头顶顺耳后下额向前带右膝向上,右腿与地面水平垂直,右手掌心向外呈平立掌置于眉前,右掌平翻滚向右,左脚以掌为轴左旋180度,面北成左金鸡(图163―1)。

    俚言:左腿直立右腿抬,右手头侧绕一圈。

          左手勾贴左腿侧,左脚为轴右转来。

五十、由金鸡

    接上式、右手带右腿上提,左脚以掌为轴向右旋90度,接着落右脚落右手,右手落至右腿侧变平掌下按,左手曲左前向上至头顶向后顺耳后、下额上举起带左膝向上提、面东成右金鸡(图165一167)。

    俚言:右脚落时右手随,手在腿侧掌对地。

          左手绕头额上举,手带左腿膝上提。

五十一、双跌脚

    接上式,沉左肘向下,左手顺脸向下,至下额向上向前,掌心与耳孔照,五指尖朝下,肘向上转一周。肘下落时带左足向下震脚,迅速抬右脚再下跌,面东完呈双跌脚(图168)。

    俚言:左手绕耳转一圈,左肘转至左胸前,

          左足落地右足起,两脚只差一瞬间。

五十二、倒撵肱

同第十九式(图169-172)

五十三、左白鹅亮翅

同第二十六式(图173-175)

五十四、斜  行

同笫十一式(图176-179)

五十五、闪通背

同笫二十二式(图180-186)

五十六、白鹅亮翅 

同第二十三式(图187-1)

五十七、单 鞭

同笫五式(图190-192)。

五十八、云 手

同笫二十五式(图193-197)

五十九、高探马

    接上式,右掌从脸前下落,左掌向下从右掌上穿过亦带左脚向中前一步(图198-199)。

    俚言:左手经胸向前按,左脚绕弧迈在前,

          右手转到脚前立,马步一开松胯肩。

六十、 十字单摆脚

     接上式,两臂在胸前反时针滚转,左手左前右手在中间,再两手抱球顺时针转,左脚迈前一步。两小臂交叉左手上右手下,左手心向上,右手心叩怀,左手前伸,右脚向前踢,右脚背碰左手,右手随右脚下落,右脚向后跨一步.面向南(图200-203)

    俚言:两手左中往右转,左足收到左足边

          两手交叉十字成,手摆脚踢在左前。

六十一、吊打指裆捶

    接上式。右掌变拳由右后向上转圈落正裆前,左掌变拳落于腰间,脚随之变为右弓步,面南成吊打指裆捶(图204)。

    俚言:左手变拳贴腰间,右手绕圈过脸面。

          左腿伸直右腿弓。右拳循中下裆前。

六十二、金刚三大对

    接上式,两拳由身后、裆前向身前变掌提起,其余同第二式(图213-215)

六十三、懒插衣

同第三式(图213-215)。

六十四、右砸七星

    接上式,右掌下落至右腿侧,左手左掌转圈至胸前,两手顺肘钟转一圈,左手在左脸侧掌心与耳孔相照,右脚尖上勾,右腿平铺地下,右手放于右腿内侧,臀部坐于左脚内侧,左膝朝前,面南成右砸七星(图216).

    俚言:身前绕圈转双手,右直左曲腿下落,

          右腿内侧右手贴,左掌照耳勿架肘。

六十五、擒  拿

    接上式,右掌顺右腿前伸,右足内侧蹬地成右弓步,右手向上内拉,左掌从右肘下穿过,绕肘外上变拳,两拳向两内侧拉,两腿成马步,面南成擒拿式(图217-218)。

    俚言:左腿一展长起身,右手前伸往内引,

          左手绕过右臂外,双拳胸前左右分。

六十六、回头看画

    接上式,两拳带左足反时针划弧,左脚落回原处,右脚向左前方上一步,左拳左上到左脸侧,右拳向内下至裆前,面向东南,右拳再向上向外至右脸侧,两拳向前反滚翻面向北,右脚向左前上一步,成回头看画(图219-222)。

    俚言:左拳向上右下打,双脚随手各步跨。

          右拳循中右前立,拳出步随放不差

六十七、白鹅亮翅

    同第二十三式(图223-225)。

六十八、单  鞭

    同笫五式(图226-229)。

六十九、左砸七行

    与右砸七星姿势相同,手脚方向相反(图230-231)。

七十、 擒 拿

    同六十五式姿势相同,手脚动作方向相反(图232-233).

七十一、跨 虎

    接上式。两肘下沉两小臂交,右脚上三分之一步,左手上右手下,两拳向下外侧向上转圈,上左脚三分之一步,两手至肚脐,然后右手立掌向线上,左手向下后勾手至尾闾,右手上行至眉齐,带左手左足向上,以右足掌为轴右旋180度,左脚落地于左前。两手在左前方,面南成跨虎武(图234-237)。

    俚言:右手从下向上引,左手过顶臂稍伸,

          左腿提起身后转,右脚为轴提脚跟。

七十二、双摆脚

接上式,右脚踢起左前向右摆,两手于伸扫右脚面,右脚下落于右后一步,两手随右脚下落,左手在身前,右手在身右侧,面南完成摆脚(图239)。

俚言:转身左脚落地来,双臂身前手平肩,

          右脚平扫左右手,脚踢左前是弧线。

七十三、弯弓射虎

    接上式。两掌变拳从体右侧向上划弧行至身前,腿成左前右后右弓步,左手在左前。右手在面前形成拉弓式,面南成弯弓射虎武式(图239-240)

    俚言:右脚落地右腿弓,两臂并到划圆同,

          双手好似弯弓式,左拳左前右居中。

七十四、金刚主大对

接上式。两拳在面前变掌,后其余同第二式(图241-247)。

    俚言:双拳变掌左往中,余与第一金刚同,

          金刚一式五重复,每次皆有异同功。

七十五式、合太极

    接上式、左拳变掌,两手向下曲体两侧划园,左手由左耳,右手由头顶向下落,左脚后退一步,右脚跟回一步,回到原来笫一式的地方(图248-251)。

    俚言:太极本是混元体,循环无端流不息,

          起势先天无极式,返本还原合太极。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