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梅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对已学过送别诗的回顾,总结送别诗的相关知识。
2、利用总结的送别诗的相关知识,对其他送别诗进行鉴赏。
3、通过真题明确高考考查方向。
4、在鉴赏古典诗歌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审美情趣和能力。
二、学习重点:掌握通过意象鉴赏送别诗思想感情的方法。
三、学习难点: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四、学习方法:小组合作 交流探讨 讲练结合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预习案
一、送别诗基本知识:
人间最难舍的情就是“别情”。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送别诗标题常含“送”、“别”或“送别”等字词。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
二、课前热身
搜集整理已知的送别诗,小组交流讨论下列问题:
1、送别诗中常用哪些意象?请举例说明。
2、送别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几种?请结合具体诗歌简述。
课内探究案
一、总结归纳,展示成果
解决“课前热身”中的问题,总结归纳送别诗常用意象及抒发的情感。
二、深入剖析,探寻方法
1、小组讨论:诗人选取的这些意象与送别诗的情感有什么联系?请以“杨柳”、“流水”两个意象为例,进行分析说明。
2、由上可知,我们鉴赏送别诗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三、真题引航,明确考点
送魏二 王昌龄 (2010年江苏卷)
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橘柚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由眼前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诗的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加深远。
总结归纳:送别类诗歌高考考查角度?
四、学以致用,试题演练
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问题: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4分)
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湖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 岸苇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雪, 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 星汉通霄向水悬。
零落梅花过残腊, 故园归去又新年。
(1)前三句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这三句在诗中有何作用?(5分)
(2)“风波尽日依山转, 星汉通霄向水悬” 两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五、小结课堂,领悟提高
小结本堂课,可谈谈本堂课的收获或者分享自己鉴赏送别诗的方法、技巧、心得体会等。
课后巩固案
完成下面一题
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1、本诗在表达离别之情时使用了哪些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3分)
2、诗中作者感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分)
3、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 字好?为什么? 。(4分)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