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7-000-02
摘 要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对外赊销产品、材料、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债权。目前应收账款每年大幅度增加,已成为制约企业再生产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阐述了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从制定合理的信用、完善内控制度建设、严格应收账款的收账控制等方面建议单位强化应收账款科学、规范管理,有效促进企业发展。
关键词 应收账款 管理 资金
目前,商品与劳务的赊销与赊供已成为当代营销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应收账款每年大幅度增加,已成为制约企业再生产的一个主要因素,但由于应收账款增加对生产的影响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所以有些企业尚未能引起高度重视。现本文针对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强化应收账款管理作如下探讨。
一、企业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
应收账款是企业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必然现象,它已成为企业的一种投资。其形成原因主要有:
一是商业竞争。这是应收账款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迫使企业采取各种营销手段以扩大销售,实现经营成果。除了依靠产品的质量、价格、营销手段、售后服务等手段外,赊销也是扩大销售的一种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品销量,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增强其竞争能力。
二是信用机制不健全。这是形成应收账款的又一主要原因。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经济占主导地位,但由于市场经济进入我国的时间相对较短,很多企业对于诚信经营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同时,有些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资金紧张,在商品交易过程中要求赊销,存在着长期拖欠货款现象。企业对客户的信用等级、经营能力和财务状况等缺乏足够的了解,这也是导致应收账款形成容易收回难现象的主要原因。
三是企业管理不善。我国企业管理者中很多都只注重销售增长而忽略对应收账款等的内部管理,同时他们对于应收账款管理的理论与经验又相当匮乏。如对外的赊销行为一般由销售部门负责,对于赊销的对象,尤其是老客户往往根据其以往的信誉决定,缺少专门制定的信用标准,这样盲目性的赊销很容易导致应收账款长期挂账而无法收回,给企业造成损失。
二、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赊销方式在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地位和实力、扩大销售、增加收益、减少存货资金占用、降低存货管理成本等方面有着重要优势,但当前大多数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还很被动,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措施,缺乏有效地控制,主要存在以下五方面的问题:
(一)新市场开发过程中,不认真考察客户信用而盲目推销
在进入市场之初,营销人员为尽快地打开营销局面,扩大其市场份额,在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度作深入调查、对新开辟的市场不认真考察其经济状况及客户信用等级、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就采取赊销方式将产品交付对方,等对方有钱时再还款,这就是让对方无偿占用了企业资金;而企业又缺乏配套的新客户考察审核体系,让部分个体企业、皮包公司、甚至资不抵债企业用少量订金骗走产品后,应收账款便难以收回,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二)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
单位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机制、责任机制和奖惩办法,缺乏应有的的内部控制制度,或制度不能得到有序执行,形同虚设,影响了成效的发挥,加上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及时的沟通协调, 销售环节与核算部门脱节, 即使出现了问题不能及时暴露, 致使一些企业应收账款逐年递增, 且清理不力,长期挂账,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
(三)对应收账款管理措施不当
多数企业仅在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资料中按账龄对应收账款简单分类,平时未进行辅助管理;另有的企业长期不对账,有的即使对账,但未能形成合法有效的对账依据,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无法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以后清理时也不能提供充分的书面证据。
(四)销售人员的利益与奖惩制度没有有效结合
有些企业为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往往将待遇与销售任务挂钩,而忽略了产生坏账的可能性,未将应收账款回收情况纳入考核体系。导致为了个人利益,销售人员采取各种手段完成销售任务,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增加。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没有要求有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应收账款逐渐沉积下来,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五) 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缺少风险意识
一般而言,为抢占市场扩大销售,企业在未对付款人的资信度作深入调查、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采取与客户签订短期的、一定赊销额度的合同来吸引客户,扩大其市场份额,虽然产生了较高的账面利润,却忽视了资金被客户大量占用,不能及时收回应收账款而发生坏账的风险。
三、强化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一)制定合理的信用,防止随意增加应收账款的现象
信用也就是应收账款的管理。要对拟赊销客户资产状况、财务状况、经营能力、以往业务记录、企业信誉等进行深入地实地调查,据此来评定其信用等级,并建立赊销客户信用等级档案。根据赊销客户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等级,结合市场竞争及企业自身承受违约风险的能力制定相应的信用,确定赊销金额大小和期限长短,制定不同的现金折扣及信用期限,具体信用包括: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决策。
(二)建立健全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应收款挂账审批制度,根据”谁审批,谁负责”的办法,对每一笔应收账款都明确责任人。各单位可根据自身特点和管理情况,赋予不同级别的人员不同金额的审批权限,超过审批权限的,须请示上一级领导同意后方可批准,金额特别巨大的,需报请企业最高领导批准;不断完善监控体系,完善内控制度,并经常检查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在销货流程应核查销售业务的职责分离、正确的授权审批、健全的凭证和记录、凭证的预先编号、按月寄出对账单等内容。在收款流程主要应检查收款记录的合理性、核对应收账款、分析账款账龄、向债务人函证等方面,通过检查有无异常现象,有无重大差错、玩忽职守、内部舞弊、故意不收回账款等情况,确保应收账款的回收,避免经济损失。
(三)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管理作用,加大清收力度
财务部门要认真审核销售原始单据手续是否完整,按赊销客户区域建立应收账款明细账,准确无误详细记录客户情况;对每一信用客户建立主要情况档案,定期跟踪记录收款情况;财务部门应编制一定期间的赊销客户的销售、赊销、收账、账龄分析表及分析资料交管理层,在分析中应利用比率、比较、趋势、结构等分析方法,分析逾期债权的坏账风险及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以便确定当前赊销策略;通过对应收账款实行动态跟踪管理,保持与客户经常联系,提醒付款到期日,催促付款,可以发现货物质量、包装、运输、货运期以及结算上存在的问题和纠纷,及时予以处置,维护与客户的良好关系; 加大对欠款的催收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清收陈欠款,对需提起诉讼的案件,及时将资料移交律师事务所起诉,达到清收陈欠的目的。
(四)制订销售人员奖惩制度并严格考核
如仅由财务人员负责对应收账款的控制,销售人员在营销过程中就可能不分对象、不论客户的信用状况,谁愿意买本企业的产品就卖给谁,从而让那些信用状况不好,居心不良的客户有机可乘,结果企业不但未能得到收益,反而造成了损失。企业要加强对销售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指导销售人员熟悉与了解各种不同结算方法的特点与风险程度,以便在销售中灵活运用;同时要制定责任制,对业务人员明确收款催账责任,使每笔欠款的清收责任落实到人,并制定应收账款清收考核办法和考核指标,明确奖惩办法,将货款回收与销售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并严格考核,将收回远期欠款和控制坏账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充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控制应收账款的发生,减少应收账款余额,防范坏账风险。
(五)建立应收账款内部制度和风险管理系统
财务人员应按照应收账款形成时间的长短,定期编制《企业应收账款风险评估一览表》,以便让决策层和相关部门准确、及时、全面地掌握应收账款的现状,制度相应的欠款催收;企业还应针对应收账款每一管理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漏洞,建立并落实有效的控制风险体系。
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在防范逾期应收账款的发生,否则可能会导致企业周转陷入困境,企业一定要重视加强对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故笔者认为企业必须把对应收账款管理提到企业的重要工作,完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改进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适合自身特点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对应收账款施之科学管理,使之真正有利于企业扩大销售,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从而有效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田辽冰.浅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西部财会.2011(4).
[2]樊子君,曲明.收款业务的主要风险及管控措施分析.财务与会计.2011(4).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