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1年新农办工作总结
2025-10-07 16:29:02 责编:小OO
文档
临新办发〔2011〕 号                         

2011年临洮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工作总结

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

2011年我县新农村工作在县委、县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惠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使我县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新农村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我县按照试点先行,点面结合,梯次推进的建设思路,以我县确定的“一镇两村”(即峡口镇、八里铺镇王家大庄村和太石镇上咀村)为示范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各项建设进展良好,促进了试点镇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截至11月7日,我县“一镇两村”新农村建设现已完成投资14270.4万元(其中市级示范点峡口镇已完成投资2358.4万元),占全年计划总投资4355.1万元的328 % 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效。

一、新农村建设主要成效    

(一)围绕城乡一体化建设,科学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

根据省、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安排意见精神,我县把规划编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首要工作,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科学发展的原则,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编制完成了我县城市建设总体规划、15个乡镇的小城镇建设规划和50%行政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为加快我县城乡一体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二)围绕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大力提升特色产业

我县始终把“生产发展”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依托各试点镇村的特色优势产业,加快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发展和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坚持按照因地制宜、科学推广的原则,不断加快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步伐,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持久动力。一是在特色种植业发展加快。今年以来,在峡口镇引进陇薯3号原种及一级薯种80吨,陇薯5号、陇薯6号马铃薯良种320吨;新建日光温室40座,30座已投入生产;种植地膜辣椒1100亩;种植地膜菜花1008亩。在太石镇上咀村推广苹果套袋技术150亩,亩产苹果8000-10000斤,亩增值1万元、种植订单甜玉米300亩、无公害蔬菜300亩、菜瓜300亩。二是加大养殖业养殖规模。峡口镇新建养殖小区1处;建成牛舍2栋600平方米;青贮池2座2500立方米,50立方米青贮氨化池80座;办公及库房等220平方米,引进肉牛110头;依托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农户新建30平方米圈舍80座,引进西门塔尔基础母牛80头,新增肉牛养殖户80户;依托草食畜扩群工作引进基础母牛80头,引进基础母羊120只,引进种公羊6只。太石镇上咀村建成德鑫源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养牛小区一处,牛棚2栋,养殖奶牛68头,完成200平方米的挤奶厅、锅炉房、操作间等;新建养羊小区一个,羊舍3栋,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2011年该小区羊存栏达到300多只。八里铺王家大庄村裕丰养殖场占地12.4亩,投资80万元,年出栏育肥猪600头。王新录养殖场占地5亩,投资50万元,年出栏育肥猪300头。三是各试点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二、三产业。 太石镇上咀村总投资5000多万元的“万安人文园”园林公墓区已动工建设,今年已完成投资2000多万元,其中建成山门一处、人工湖2800平方米、栽植行道树1公里,新建办公用房200平方米、建成护坡6处;今年上咀村新引进3个投资项目,分别是总投资2000万元的德原商贸有限公司百合加工厂,占地10亩(撂荒地),已建成办公用房120平方米、1000吨气调库一处及围墙建设;总投资400万元的水泥制件厂,占地28.7亩(滩涂地),正在进行场地平整,下一步进行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工作;总投资100万元的制香厂,占地4亩(滩涂地),正在进行厂房建设。八里铺王家大庄村投资1500万元的奇乐商贸公司人才培训中心已投入使用。临宇汽车修理厂占地10.85亩,完成投资260万元,已投入使用。投资5100多万元的海天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已完成汽车销售展厅、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现已投入使用。

(三)围绕改善农村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我县坚持把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以道路通畅工程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配套完善为重点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明显改善。一是乡村道路不断完善。在交通、扶贫、农发部门的大力扶持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下,通过通达、通畅等项目扶持、发动致富能人捐资、村民“一事一议”筹劳等办法,峡口镇砂化养护镇村道路121.6公里,拓宽砂化村社道路22公里。在太石镇上咀村2011年投资366万元硬化道路8.4公里,其中硬化巷道2公里,硬化农路6.4公里。八里铺王家大庄村新修建的星辰北路及恒达西路,己投入资金100万元,完成土地征用24.547亩。二是农田基本水利设施进一步完善。峡口镇维修提灌泵房4处,衬砌渠道10公里。太石镇上咀村2011年投资2万元改建巴子坪提灌入水口工程一处。三是农村生态家园建设进一步加强。峡口镇完成天然林保护10800亩,公益林管护5635亩,封山禁牧20.1万亩。调运苗木18.22万株,补植退耕还林3260亩;发动干部职工筹资3.2万元,购买侧柏、云杉等苗木2740株对甘大路行道树和面山进行补植;用沼气池80口;新建大口井1处,开挖土方3000方。建成集雨水窖315眼。太石镇上咀村建成“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38口,投资48万元,新建农宅6套。八里铺王家大庄村投资5万元,在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建成200平方米的垃圾填埋场一处,48平方米管理用房一间,修建废弃物收集池3座,购置垃圾箱14个,垃圾清运车、沼气抽渣车各一辆,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收集、处理生活、生产垃圾。

(四)围绕改善民生工程,积极发展社会事业

我县把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作为改善民生、构建富裕和谐新农村的关键来抓,积极推进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大力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全力解决试点镇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下,通过积极争取校舍安全工程项目。峡口镇完成党家墩学校投资130万元的教职工宿舍改造工程项目,建成总投资16.3万元、建筑面积160平方米的峡口小学教职工宿舍用房一栋;建成村级卫生室3处,总投资18万元;完成镇文化站建设,投入资金40万元。太石镇上咀村每年投资1万元以上,举办果树修剪、奶牛养殖、劳务技能等培训,参加培训农民1000人次以上,并配备电脑一台。八里铺王家大庄村投资30万元的村五保家园、60万元的村幼儿园、13万元的村卫生室、村级文化室、计划生育文化广场等5个社会公益性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目前已投入使用。

(五)围绕管理民主,加快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

在试点镇村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村级党组织执行的能力、加快发展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扬民主,凝聚群众智慧和力量,维护农民根本利益。全面推行“村党组织实事承诺制”,增强村党组织的工作责任感和透明度。坚持把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作为巩固党的农村领导地位和执政基础的大事来抓,认真开展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示范活动。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和服务能力,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和共建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存在问题及不足

今年以来,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在省、市的正确指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效,但存在着一些问题及不足:

(一)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艰巨,建设发展不平衡。我县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渠道淤塞严重、病险水库整治任务重,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脆弱。规划工作仍然滞后,农村脏、乱、差的整治工作任务还非常艰巨。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展不平衡,一是示范村与普通村之间进展不平衡,示范村的建设轰轰烈烈,而一些普通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仍很缓慢,有的甚至还未启动;二是示范村之间进展不平衡,牵头单位重视的示范村,工作力度大,示范村变化大,成效非常明显,村民非常感激;反之,不少示范点几乎没有变化,老百姓很有意见。 

      (二)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投入不足,建设任务艰巨。一是投入不足,有些项目的资金投入大,地方配套资金要求比较多,导致大项目因地方财政无法提供配套资金而无法启动。二是有限的资金缺乏有效整合,全市涉农项目多,各部门之间没有建立统一向示范点集中投入的机制,导致新农村建设不少项目资金,单打独斗。没有发挥有限资金的整体效益。三是帮扶投入不够,少数部门和企业对新农村建设仍然缺乏必要的认识,被动应付,从钱到物几乎没有行动,缺乏应有的帮扶意识。

      (三)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自我“造血”功能不足。我县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风险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农村人才匮乏,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业生产效益低。农业产业基地规模偏小,农民专业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农业生产不能持续高效发展,农村自我“造血”功能不足。自我发展能力较弱,造成农村经济难以持续健康发展。 

      (四)思想认识上存有偏差,基层组织缺乏热情。农村基层干部仍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从一年来的实践看,不少乡镇、村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认识不足,思想上有偏差、有误区,存在等待观望、被动应付、厌战畏难的现象,农民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2012年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工业强县、商旅活县、文化兴县“五县”战略,严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主线,以发展农业主导产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为突破口,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整合农村工作资源,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抢抓机遇,突出重点,抓点示范,努力开创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新局面。

一是加快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根据、省关于印发《2010年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安排意见》(甘办发[2010]27号)的通知、《定西市村镇规划编制实施方案》(定新领办发[2011]5号)等文件要求,今年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要把规划编制作为刚性指标全面完成。采取县财政补助,部门扶持,能人资助等形式,按照科学合理,适当超前,具有可操作性的原则,由住建部门和相关乡镇负责,立足各村发展实际,委托有相关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根据《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建设部《村镇规划编制办法》以及《甘肃省新农村建设规划导则》、《甘肃省村镇规划(地方)标准》等相关法规、条例的要求规定,以中心村为重点,年内编制完成全县18个乡镇的乡镇规划和50%的村庄规划。

二是科学的制定出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各乡镇、村要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群众和相关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通过召开两委会和群众代表大会,结合村镇规划,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引导、群众主体”的原则,整合项目和各种资源,明确各示范村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年度任务、重点项目、完成时限以及保障措施,为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取得实效提供可靠依据。经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审核后,报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批复实施。

三是建立健全帮扶制度。县新农村建设各成员单位要把扶持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作为本单位支持“三农”工作的一项有效举措,放在突出位置来抓。要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根据新农村建设各示范村的实施方案,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制定出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关于扶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项目内容,资金来源,实施步骤及完成时限,形成引导、部门帮扶、群众主体、村社实施的工作格局,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

四是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为抓手,加快推进住房、道路、饮水、沼气、教育、文化、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三清四改”工作,使试点示范镇村基础设施条件和村容村貌得到彻底改善。

 2011年11月11日

主题词:新农村建设  工作总结                        

  抄送:县委、县常委会、县、县政协各办公室,县人武部政工科。                                    

 临洮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公室  2011年11月11日印发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