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张静中学中考作文“八要八忌”
2025-10-07 16:24:14 责编:小OO
文档
张静中学中考作文“八要八忌”

                   

大家关注的各省市地区的作文题妙着迭出,风光旖旎;考场佳作频频亮相,夺人眼目。研究考场作文所以“高者挂罥长林梢,低者飘转沉塘坳”的原因,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中考作文应当做到“八要八忌”。

一、要深思慎取,忌袭用旧作。

所谓深思慎取,就是要仔细严谨地审题,确定最佳的行文思路。一般地说,考生都是有备而来,“胸中自有雄兵百万”。我们不一般地反对从备考作文中寻找契合考题的素材,但是每个考题往往有其独特的要求,我们必须按照本题的规定重新构思选材,切不可袭用旧作,不加改动地套用上去,否则就难免覆辙。

2007年上海市的作文试题“记住这一天”颇得好评。题目有一段提示语:

生活中总有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正是“这一天”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

试题规定了选材的时间范围,强调了文章的立意:这一天“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也就是记叙的事情蕴含着对我们的成长发展甚至人生走向非同一般的意义。不少同学正是对这核心要求理解不深,甚至完全忽略了。其实这是“值得铭记”的价值所在。如果忽视了它对生命、对人生、对促进我们成长、成熟的价值,就没有真正读懂这一题目。这样在作文中难免准星会发生偏差。不少考生仅仅是把曾经写过的旧作照搬上去,没有着力在“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上重锤敲打。显然,这是审题不严、未能做到深思慎取的后果。请看下文。

[例文]

1.记住这一天

生命中,总有这样一天,它或许会是一个起点,或是一个转折点,或者是一个重点。总之,它会使整个生命变得不同。

那年夏天,我的窗前多出了一个小花盆,栽着的是一个小小的仙人球——一个墨绿色的,长满刺的小球。

曾在同学家看到过仙人球开的花,很小很小的一朵洁白的花,在小球的顶上轻轻摇摆着。“我家的仙人球也能开出这么可爱的花吧。”我这样想着,于是我开始了等待。

每当花季到来时,窗前总是一片烂漫:玫瑰、杜鹃、茶梅、马蹄莲、君子兰……可唯独那个长满了刺的小球丝毫不见动静,总是默默地静坐. “小球啊,我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了!”

不知过了多久,它的不理睬让我失去了耐心,我不再为它祈祷,不再对它发呆,有时甚至很长一段时间才匆匆瞥一眼,我已不再等待,可我竟没有察觉到,它还在等待,而且已经开始准备,终于有一天——

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那竟是它开出的花!一大朵粉色的花绽在它的头顶,大得从上往下看都快看不见下面那个墨绿色的小球了!那娇嫩欲滴的粉色仿佛闪耀着生命的光辉,花瓣柔软地伸展开,向这个世界展示着它的魅力。我怔怔地看着,那长满刺的不起眼的小球与这花朵是如此不相称:好像这朵花是从别的枝丫上摘下来故意放在这里来讽刺它的平庸的。我下意识地用手轻轻拨动花瓣,花瓣微微颤动着,露出了下面那条墨绿色的、与小球紧紧相连的茎。

好像有什么东西撞击了我的心灵,这曾被我瞧不起的小球拥有的竟是如此美丽的春天。

怎么也想不到,一周后花谢了,仙人球竟也随之结束了它的生命,平凡的小球,它等待一生,只为等来这一次轰轰烈烈的绽放。真正苏醒的那一天,它用自己的双眼见证了全世界的多彩,证明了它的意义。这一天,是它的新起点,是它生命中的转折点,也是标志着它结束生命的终点。它用坚韧的等待,换来了这一天、这一生的辉煌!

我会记住这一天。清风拂过,记忆中那个墨绿色的小球和那粉色的花瓣定格成了一幅永不褪色的水彩画。

[评点]

这是一篇审题略有偏差、套用旧作的考场作文。

不难看出,小作者套用了“生活中的发现”、“生活是一本教科书”、“发人深省的一幕”等旧作的产物。文章写了“一天”前长久的等待,写了“一周”后花的凋谢,而笔墨用在“一天”上的不到200字。显然,在选材的时间范围上似有偏离。而且,文章缺乏足够的议论,揭示这朵花对“我”的人生启示。

当然,本文尚未完全出格,开头和结尾都不忘点题,反复强调了“这一天”这也说明了小作者的审题意识。如果运用插叙、想象等时空组接的方法,并揭示主旨,文章也许就契合题目要求了。

二、要注意开掘,忌思想缺位。

文章是写给读者看的,如果无法奉献给读者以有价值的思想,那么这种文章是没有存在必要的。古人强调“论事叙事,皆以穷尽事理为先”,即要从素材中开掘出深刻的哲理、启示来。因此,作文要注重揭示出最能对读者有教育意义、给读者以启发和深思的思想。但我们发现,不少基本功颇不错的作文往往不注重开掘,似乎火候不到,功力不够。请看下面一篇考场作文。

[例文]

记住这一天

十年磨一剑,只为这一天。

失败的阴影笼罩在我心头,挥之不去。自以为坚强的我还是不敢勇敢地面对这场灾难。我输了,输得很彻底。从伦敦回来之后,教练就不停地告诉我,千万不要放弃网球。而我却一言不发,我告诉自己,只要有一天,我会赢的。

终于,这一天我又一次踏上征途,来到伦敦。依旧是这片草地,依然散发着清新的青草味儿。阳光下的我站在这战场上,等待着对方的发球。正手,内角,我飞奔过去,反拍一拉,球无情地荡在界外。我似乎要坚持不住了,双腿不停地颤抖,全身都热得发烫,眼前的世界一片颓然,似乎在不停地旋转着。但我告诉自己不可以放弃。

回到发球线,该我发球了。全场鸦雀无声。我回头望了教练一眼,他正微笑着,他并不着急。看到他坚定的微笑,我定了定神。抛球,击球。球落在界内,我的发球直接得分。全场哗然,随即掌声四起。我正了正帽檐。微风徐来,吹动了我的裙摆,吹走了心中的不快,也吹走了散落在额前的碎发。那一天的阳光很美,亮亮的,很灿烂,我以为一切都可以这样顺利地进行。

可是我错了,对手在刹那间变得强大,我连失十分。

反拍,球挂在网带上,我又输了。

不,那晕旋的感觉又来了,阳光好刺眼,直直地刺透了我的胸膛,我想瘫坐在地上,可是我用球拍死死地支撑住身体,不让自己倒下。耳边响起教练的声音:输球不输风度。我坚强地站了起来,挥手向观众示意。观众的掌声很热烈,当然胜利是属于胜者的,但我看到这么多人向我微笑,我也就很幸福了。我努力过了就不会后悔。

我来到教练面前。他夸我:“很棒!”

是的,这一天,我终于赢了,我微笑着去接受了失败。观众的掌声拍在我的心上,我的心之花也渐渐开饭,在阳光下变得灿烂无比。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与自在,这一天是属于我的。

我高昂着骄傲的脑袋,自信地走出球场,阳光洒满了全身,滴落的汗水在阳光下亮得很好看。快乐伴随我一路,我高歌着,微笑着……

这一天,我战胜了自己!

这一天,我看到了全世界为我喝彩!

铭记这一天,它会伴我永生永世,永不放弃。

[评点]

这是一篇在开掘上尚缺最后一铲的文章,因而造成了思想的缺位。文章具体地记叙了网球比赛的过程,写得颇为跌宕起伏,扣人心悬。但在最后点题时仅停留于“我战胜了自己”,仅仅满足于自己的心理安慰,未能揭示出这次比赛对他人生的意义。似乎一条龙画好了,却没有点上眼睛,它终于没法飞上九天。

三、要精心构思,忌素面朝天。

写作是一门艺术,它要求对表达的思想内容通过一定的方法艺术地表达出来。这样的文章才有价值。我们读了许多构思巧妙的名家名作,作家们运用以小见大、先抑后扬、设置悬念、气氛渲染、对比、象征、映衬等方法,使文章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张力。作文应当学会精心构思,有意识地运用一定的写作方法,艺术地表达文章的旨意。否则,那文章势必味同嚼蜡。

[例文]

记住这一天

身居上海的朋友们应该都很熟悉上海的地铁站,大家会发现地铁站上居多的不单是上班一族,也多了很多拿着大大小小蛇皮袋的民工。我对他们的印象仅仅停留在脏、乱、差。

但是,与这位民工“邂逅”的这一天,让我懂得了,无论对谁都要有最起码的尊重。

这一天,地铁站上依旧是人潮涌动,身边不乏来沪打工的民工,我只暗自期待不要让脏乱的蛇皮袋碰到我身上。

很快,列车开来了,民工一拥而上。我只好无奈地被挤在了后面,心里暗想:真没素质。

我站在地铁狭小的空间里,一个民工正好站在我身边。我不满地皱了皱眉头,也许他感觉到空气中厌恶的味道,他把他的蛇皮袋朝自己的方向移了又移,尽管手扶杆对他近在咫尺,但他始终不敢把手握上去,因为这样会侵犯到我。

好几次地铁启动或者停止,他都尽力使自己保持平衡,紧张地站在那里。否则,一不小心,他便会撞到我。几次他的头都差点撞到门上。这时,我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感动,我对刚才的所作所为深感后悔和惭愧。我想给他一个和善尊重的微笑,他却始终低着头。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是自卑?是胆怯?还是被人漠视受到了伤害?他最后仍然没有抬起头。

到站了,许多民工下车了,包括他。车上自以为金枝玉叶者、社会上层的人终于舒展了紧皱的眉头。

这一刻,也许我们自认为是高贵者。但我们错了,我们永远无法体会民工的艰辛与背井离乡的思乡之情。“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民工并不是卑微的,渺小的。记得《简·爱》里的一句话:在上帝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错,任何人都有权利得到别人的尊重。

记住这一天,这一刻,尊重他人同样也是尊重自己,我错过了一个尊重他人的机会,但我会以更多尊重的笑容,尊重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

记住这一天,我懂得了尊重。

[评点]

这是一篇构思精妙的考场作文。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先写自己对民工的鄙视,然后浓墨重彩描写了民工的自律、自敛,反映出良好的素养。文中“我”对民工的偏见和民工良好的素质形成对比,我对民工前后的看法形成对比,民工的自律和“我”的感动形成对比,再辅以心理描写、氛围渲染、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给读者留下心灵的深深的震撼。

四、要源头活水,忌千人一面。

求新,是人们阅读的期盼心理,也是选材的重要原则。已故文学家茅盾先生指出:“读者大众急不可耐地要求知道生活在昨天所起的变化,作家要迫切地将社会上最新发生的现象解剖给读者大众看。”俗话也说:“文章切忌随人后。”那种千人一面,甚至如古人批评的“粪里嚼渣”的材料是必然遭人嫌弃的。

新的材料哪里来?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源头活水就是我们鲜活的生活。生活之树常青。

[例文]

记住这一天

在我心中,岁月如同一根丝线,一端系着昨天,一端系着未来。岁月又如奔腾不息的滔滔江水一去不复回,却将一切的美好沉淀下来……于是几千年后的今日,我们仍可为长城的宏伟而赞叹,为都江堰的气势所折服,为故宫的华丽而心驰神往!但岁月的沉淀却需要我们共同去维护,所以让我们记住这一天——6月21日,中国文化遗产日。

第一次观望长城,是在八达岭。长城的宏伟让我敬佩。这孟姜女都哭不倒的长城啊,是一个民族用它的智慧、汗水筑成的,堪称奇迹!短短2年,我去甘肃旅游,瑟瑟寒风呼啸,断墙残垣在凄凉的夕阳古道中显得格外悲凉——这是长城吗?宏伟壮观得让我折服的长城吗?我默然了,这个捍卫了我国疆土千年的万里长城怎么有如此凄凉之境呢?我伤心,我无解,我无奈。

终于,保护文化遗产这一号召响彻着华夏的土地,这一天怎么不值得我们去记忆?

记住这一天,那是历史的呻吟,破坏虽已造成,但那现今仍处于困境的文化遗产还来得及去保护!

记住这一天,那是对华夏五千年悠久文化的尊重。先辈们用血与肉筑成的文化,是我们永生的财富,永远的骄傲!

记住这一天,那是岁月的号召。我们的文化是我们的根!作为唯一仅存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文化怎可中断?

犹记昨日看到的各地号召国人为长城入选新七大奇迹投票的新闻——国人对长城的名声维护固然值得赞扬,但于今日的长城,保护却比“争名”重要!长城是我们每个华人心中的奇迹,就连外国人也如此赞叹。那么,即使落选,它依旧不会丢失我们心中的尊敬,它仍是奇迹,不会因一次票选而丧失。但若不加保护,它便会永远地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不再出现。那才是我们的悲哀!

所以,记住这一天。奇迹不是选出来的,而是传承、保护下来的!

敲响那一排铜制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由远及近,穿越千年的悠悠文化,响起阵阵回声,凝结成——保护遗产!

记住这一天,让我们学会保护我们的骄傲,我们的根——文化遗产!

[评点]

这是一篇奔涌着时代活水的佳作。6月21日是中国文化遗产日。一个初中生,一个即将面临中考的初中生,居然在中考前仍然对中国文化遗产日那么关注,那么了解,那么情真意切,不能不让我们对该文另眼相看。

五、要内容丰腴,忌干瘪枯槁。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强调:好文章应当有充实的为中心服务的内容。所谓充实,并不是要求堆砌一件又一件的事情,也不是杜撰复杂的情节。即使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只要能围绕中心写具体写详细,也同样可以做到内容充实。因此,作文时应当抓住重点,运用描写、抒情、议论、铺垫、渲染、烘托等多种方法,或组织几件相关事情,使文章材料充实,内容丰腴。如果内容枯槁,形如瘪三,这样的文章怎么会有感染力呢?下面一篇文章是十分典型的干瘪枯文。

[例文]

为自己鼓劲

    人的成长道路,就是一只蝴蝶破茧成蛾的过程,当你蜕变成蝶的过程,需要自己为自己鼓劲。

                                               ——题记

毛毛虫·开端

    一声春雷响起,无数颗黑乎乎的小蛋静静地躺着。又一声雷响起,蛋壳微裂,钻出无数只毛毛虫,新生命开始了。

    初一,刚踏进这个美丽的大花园,稚气未脱的我,就要开始我新的挑战——军训。

    站在炎炎烈日下,任凭汗水从我的胸上、额头滑落,却不能用手拭去。站立十分钟,等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可就听不见哨声。当时我多想放弃,去休息。可看看身边的同学们都坚持着,我也不能放弃。于是我在心里给自己加油,想着我能行,不久哨声就响起,我坚持并且成功了。

茧·过程

    当毛毛虫长大了,就需不断织丝成茧,鼓励自己努力成茧。

    初二,转眼间就快中考了,在紧张的学习中,迎来了校运动会,在运动场上同学们活跃的身姿随处可见,其中就有我,跳高区,拉拉队员们拼命地喊着加油!我望着悬挂着的竹竿心惊胆战。选手们一个个跃了过去,到我了,我的心里特别害怕。同学们喊着加油、加油。看着竹竿,我对自己说我能行。接着纵身一跃跳了过去,我成功了,并且取得了好成绩。

蝶·末端

    当蝶破茧后,飞向蓝蓝的天空……

初三,初中生涯的末端,迎来了人生重要的转折点,迎近中考。面对着一张张的试卷一道道试题,我累得喘不过气来。现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自己,给自己加油,坚持用“我能行”来面对中考。

记着:在你蜕变成蝶的过程,要为自己鼓劲!

 

[评点]

这是一篇福建省的2007年中考作文。文章形式不可谓不新颖,小作者运用题记、小标题的结构,运用比喻的方法,把自己的成长比作破茧成蝶。但这些并不能掩盖其实质的空虚贫乏。文章要着重表现的“为自己鼓劲”,既没有细致的内心活动的描写,也没有气氛的着力渲染。尽管写了三件事,但一件也没有写具体写详细。

六、要富有文采,忌言而无文。

古人说:“言而无文,则行而不远。”文章是语言的艺术,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作文水平,语言的运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它在作文评价中占有重要的比重。我们阅读那些流畅明丽、文采斐然、如玑似玉的文字,无疑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如饮醇醪,如沐春风。

中考作文对语言的要求是文句流畅,有语言表现力。请看下文。

[例文]

记住这一天

一个秋风萧瑟的夜晚,又是在门外,一个模糊的身影,伴随着一阵阵敲门声……

“对不起,能请您把音量调低些吗?”爸爸低头哈腰地对四楼的邻居说。“呃……好吧!”还没说完,爸爸又打断了他,“我家小孩在做作业,您这声音……有点响。”“砰!”随着房门的紧闭声,爸爸只好转身,他叹了口气,眉峰轻蹙。顿时,他周围的空气似乎被凝住了,充斥于其中的只有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这,是一个普通的“风景”,一个六号楼居民人人皆知的画面。因为,几乎每天的这个时刻,五楼的这位父亲都会来请求邻居们不要发出音响去影响我——一个为中考“奋战”的学生。

但是,天知道,这哪有不发声响的理由呢?暂且不论六楼张大妈用洗衣机时发出的“嗡嗡”声,就算四楼小吴放的摇滚乐,又怎么可以过多地指责呢?

“唉,实在是太有影响了!今天再去说一声吧!”爸爸还没等那“乐章”开始奏响,就已经思忖着去和邻居们说了。“爸,你就别去了,人家凭什么就听你的啊?”屋内的我听到了爸爸的抱怨,心中就如同一枚核桃被猛地敲开了,一股苦涩的滋味涌上心头。我忍不住冲出去对他说道。

“不行!”爸爸根本不听我的劝说,直冲出家门。

我趴在窗口,又忍不住地看着这一时刻的场景:一个年近半百的父亲将要为他的女儿付出他的尊严!

一只手举起来了,当我正准备“享受”几分钟的高分贝时,忽然地,声音消失了!父亲“欲叩而止”的手瞬间僵硬了。四号楼在此刻,回到了“万籁俱寂”。

这一天,我的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了。父亲的爱让我难以忘却,然而邻居们的照顾让我更为感动。以前的“风景”正渐渐潜入夜的踪迹,如今,那一天的寂静却一如既往地延续着,我在心中铭记着这一天。

记住这一天,记住这一刻,记住身边所有人的爱。因为这一天中蕴涵着邻居的理解与关切,更蕴涵着我对“爱”这一名词的理解与感动!

[评点]

这是一篇语言朴实又不失生动的佳作。文中多变的句式,准确的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名词、形容词,比喻、反义、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省略号、感叹号、冒号、引号等的正确使用,使一件原本平常、普通的小事记叙得扣人心弦,富有张力。

七、要眉清目秀,忌纲目混乱。

考场文章应当条理分明,纲目清楚,给人眉清目秀的感觉。

眉清目秀的文章应当题旨清楚,立意显豁。或篇首点题,或画龙点睛,或首尾呼应。一拿到文章,作者要表达的中心就清晰地呈现在面前。

眉清目秀的文章应当层次清晰,逻辑谨严,或以时空为叙,或以逻辑为经;或运用排比段,或运用小标题;或过渡自然,或首尾呼应,一读文章,内在线索呼之欲出。

相反,那些纲目混乱、条理不清的文章,看半天仍理不出个头绪来,让读者如坠五里云雾之中。这种文章的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例文]

美,就在我身边

和谐的乐调能感染人,使人愉快。它是美的源泉,生活的源泉。美,就在我身边。

――――题记

随着共建和谐社会的号召,和谐之美就像春风一样吹遍了这里的角落。不信你看:

美体现在无私的奉献中,每个周末,我总会去逛逛街,散散心。渐渐地,我发现人们十分乐意献血。无论在采血车、献血屋里,都有许多人争着献血。令人惊讶的是,为了献血有时竟会排起长龙。我曾经问过一个正在采血的朋友,为什么放弃玩乐时间,甘愿等上许久排队献血。她坦然地笑着说:“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宝贵的,因此我们应尽力挽救那些生命垂危的,这是我的责任啊!”多么朴实美丽的话语啊,如果能用这些血救活一个人,那是一件多么令人骄傲的事啊!,是啊,为了求助他人,甘愿献出自己身体里最宝贵的鲜血,这是怎么样一种高尚的情操啊,看看一张张淳朴,善良,带着微笑的脸,你会觉得他们才是最可爱最美的人,是城市中的和谐之音。

美体现在热情的互助中。昨天早上刚起床就发现厨房里已水漫金山,水龙头还不住地喷着水。我急忙叫起爸爸关掉水阀,然后便忙开了。水都滴到了楼下的天井里,滴到了别人晒的衣服上,我心中顿时既惭愧又害怕。正当我不知所措的时候,楼下的男主人已经走上来了。我更是慌张极了,我知道一场暴风骤雨即将爆发。我低着头等那人来到我的跟前,便战战兢兢地道了歉,接着便等着一顿挨骂。过了几秒,我觉得有些奇怪,抬头一看,那人正弯着腰和爸爸一起修起了水管,见了我,他笑了笑,似乎看不出一丝愤怒,似乎好像没有发生什么事情。我惊讶地愣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我仔细地端详着他,五十岁光景,瘦瘦的身子,黑黝黝的皮肤,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身上穿着件白衬衫,已经湿透了,那原来洁白的衬衫上已粘着许多污点。良久水管修好了,我和爸爸连声道谢,而那人只是笑了笑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天经地义。至于水漏到我们家天井中,也没有关系,就当作突然下了场雨,别放在心上”。此时此刻我心中一股暖流涌遍了全身。我被楼下邻居的宽裕、理解、豁达的品质深深地震撼了。和谐是美丽的,和谐的音符是人与人之间的宽容理解组成的。和谐就像寒冬里的一杯热茶,温暖着心田。

美还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曾经在我书桌前窗台上的几盆茂密的花中,发现了一个鸟巢。巢中有一只十分漂亮的鸟。它一身墨绿光亮的羽毛,黄色的腹羽中点缀着橙色,煞是美丽。起初,鸟儿总是警觉地望着我,一有动静便会叫起来。然而我总是每天早晨喂给它一把米。久而久之,它似乎也不再害怕我了。当我开着窗做作业时,它会飞进我的房间,站在桌上看着我。之后它见我没有敌意,便慢慢靠近我。它先跳到书桌旁,然后跳到杯子上,还啄水喝。我也不赶它走,静静地享受着这小家伙的亲近。不料,它见我没什么反应竟跳到我肩上,用喙蹭我的脸。多可爱的小家伙啊!我给予它信任与关爱,它同样给予我信任及友善。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就这样诞生了。多么美丽的情景啊!

和谐就是美丽,它就在我身边。它无处不在。它使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变得灿烂如锦。

[评点]

这是一篇2007年山东淄博市的优秀中考作文。文章不仅内容充实,主旨突出,而且运用了排比段的结构,“美就在无私的奉献中”、“美就在热情的互助中”、“美就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层次清晰地显现出文章的内容、题旨。读这样眉清目秀的文章,真会使人神清气爽,眼明目朗。

八、要真情实感,忌矫情虚饰。

万般佳作唯情真。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第一生命,也历来是评价文章的重要标准。这种真情实感来自真实的事情,真实的体验,倾注于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描绘。俗话说,要让别人感动,必须自己先感动。如果自己不感动,能写出让读者感动的文章吗?仅在文字上花里胡哨地涂抹,那只能赢得矫情虚饰的批评。

[例文一]

记住这一天

我想我会永远记住那一个夜晚,永远记得那一个夜晚,永远记得那一刻,眼里流出的是眼泪,心间流淌的是幸福。

夜很静,静得有些可怕,我努力闭着眼,努力地深呼吸,努力地让自己做出这样的假象:我睡着了。

“吧嗒吧嗒”——是拖鞋在地上走动发出的,很静,很轻,真的,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声音的发出者正尽量让自己安静——她正是我的妈妈。

她从不“过早”入睡,起码从我有意识以来,她最早午夜一点睡过。可是今天,她竟已在梳洗。十一点,我在心中默念,离中考还有九个小时。我睡不着,决不是因为紧张——我相信自己。

她从我身边躺下,为我紧了紧被子,我尽量闭紧双眼,尽量装出熟睡的样子。时间一分一秒走过,难道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失眠日吗?

有些许的辗转反侧,但我自信已装得像模像样了,也许她依旧能感觉出,因为她是母亲。

“麦麦。。睡不着吗?”我没有马上作声,犹豫了一下答道:“嗯……”此时此刻,多希望她能不为我担心……

她把身子移近我,轻轻把手放在我的肩上,轻轻地开始拍打,一下一下。刹时,我竟有些回不过神。

曾几何时,没有妈妈怀抱就不肯入睡的人儿,竟已长大?不再需要母亲的怀抱,而急于去开拓自己的天地,当我固执地甩开母亲的手,她却依然停留在原地,只是静静看着我……

她轻轻地拍着我,一下一下。没有任何话语,只是拍打。突然,有些意外的,我好像流泪了。那种感觉恰似山间潺潺流过的小溪,隆冬过后的第一场春雨,那么安静的,那么温柔的……

我很轻的抹去眼泪,努力不发出声音,这寂静的夜晚,但愿永远没有尽头……

有些日子,有些事,即使没有刻意去怀念,依旧会缠绕在心间。我会永远记住这一天,记住几个小时之前,那个温柔的,久违了的感觉……

晚安妈妈……

晚安……

[评点]

真实、生动、细腻、感人。读了文章后让人有一种流泪的冲动。只觉得有种情感在汩汩地往外冒!是的,是被作者的情感打动了。这种情感来自作者对母亲的深情,来自深刻的切入肌肤的体验,来自细腻的描绘。没有矫情,没有虚饰,有的只是真切的强烈的情感共鸣。

写好文章,当然还有一些其它的要点,但以上八要八忌却似乎是最为重要的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