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幼儿园大班语言创编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2025-10-07 16:37:13 责编:小OO
文档
幼教园地

・177・

2016年第11期总第427期

幼儿园大班语言创编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徐文铮

(开封市新街口幼儿园,河南 开封 475001)

文学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幼儿的心灵可以通过文学获得自由的培养,借此打开通往想象和创造的大门,更为重要的是,在创编过程中,幼儿的心灵在自由幻想中得到了满足。

幼儿的思维非常活跃,语言积累也非常丰富。幼儿园指导纲要提到:幼儿园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使他们想说、敢说的环境,使他们有机会说,同时也能够得到积极的应答。而在实际教学中,幼儿教师又应该怎样为幼儿创设语言环境呢?为了能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尝试在大班开展语言仿编活动,也就是在引导大班幼儿开展文学活动的基础上,调动其个人经验进行扩展想象,编出自己的作品。

经过一年多系统性的研究以及对研究方案与策略的具体实施,在幼儿园领导、课题组成员和实验班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初步达到预期目标,取得一些成果。

一、研究发现大班语言创编活动的规律

“语言教学活动的特点在于幼儿交互作用的对象是语言文学信息,交互作用的过程有其一定的规律。”随着课题的深入研究,我们总结出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创编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过程。

1.选择好的文学作品

教师首先要了解大班幼儿语言发展的水平,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可以让大班幼儿进行创编的文学作品,同时要深刻分析这些文学作品所涵盖的教育价值,以便制订此次教学活动的目标,做好相关的 教学准备。

第一,熟悉理解仿编的原有文学作品,不仅是仿编作品的内容,还有作品的形式。第二,知识经验的准备,要在仿编过程中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否则言之无物。第三,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准备阶段。教师必须注意幼儿在这个方面已具有的发展水平,并且在创编前给予一定的机会,让幼儿操练演习。

2.调动、扩展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开展创编活动时,教师应该带领幼儿欣赏原有的文学作品,并在欣赏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及所要表达的情感,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对仿编部分的关键问题展开讨论。

例如,在仿编诗歌《我是三军总司令》这一教学活动中,先让幼儿谈一谈“三军总司令指的是谁?诗歌听上去感觉怎么样?有几句最后一个字的读音是不是很像?这样是不是更好听?”教师可以先做示范,仿编一句诗歌,以此引导幼儿展开自己的想象进行创编。大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欣赏水平和创编水平,教师应提供一个开头式的想象线索,让幼儿互相交谈,并将自己的想法画在纸上,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情境提示,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大胆创编,并在与同伴的交流分享中产生情感共鸣,扩展幼儿的想像空间。

3.幼儿想象与创编

教师示范之后,就可以让幼儿想象和创编。开始之初,幼儿还不能熟练地掌握创编思路,教师应运用一些比较直观、形象的教具,让幼儿借助这些具体形象的实物或图片进行创编活动。待熟练后再要求幼儿脱离凭借物去想象创编,循序渐进、从易到难地逐步使大班幼儿掌握语言活动中的一些创编方法。

4.完整的讲述

幼儿讲述出自己创编的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把原来的文学作品进行复述,并将自己创编的内容融入作品,形成一篇新的诗歌或故事。教师要随时记录幼儿仿编的内容,采用画画记录的方式。如仿编散文《云彩和风儿》,可以画出云彩变化的各种形象,当幼儿仿编出“云彩变成了小花朵”,教师就画出花朵的形象;当幼儿仿编出“云彩变成了大熊猫”,教师就画出熊猫的形象等。最后,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把仿编、创编的内容和原作品连贯起来并进行完整的讲述。在这一环节,教师应根据幼儿的水平,对幼儿作品合理地进行润色。

二、归纳总结创编故事活动的主要组织手段

在组织大班幼儿开展创编故事活动时,为适应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启发幼儿的想象,教师通常根据编构内容和活动目标需要,向幼儿提供一些形象生动的玩具、教具和图画等。通过这一年的研究,我们将大班编构活动的组织手段归纳为以下几种。

1.剪贴编故事

利用旧的儿童读物或画报,剪下有关的动物、人、植物及其他形象,由幼儿根据所编故事内容来选择形象,粘贴成画面,然后讲述画面形象包含的故事内容。

2.绘画讲故事

幼儿根据自己编构的故事去画画,依据情节画面创编故事。可在家长的协助下,将幼儿的绘画故事编辑成书。如在创编故事“小兔奇遇记”的活动中,幼儿将自己想象创编的故事情节画在纸上,再拿着自己的画给小伙伴讲述自己编的故事,最后教师将幼儿画的画装订成一本书。

3.看绘本编故事

教师将选取好的绘本作为创编素材,将绘本中的图画制作成PPT 放映,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大胆猜测想象,创编讲述,最终完成故事的编构。运用这种手段开展的大班语言创编活动有“犟龟”“狐狸爸爸鸭儿子”等。

4.用玩具编故事

教师提供桌面玩具,引导幼儿凭借玩具形象编构故事。在“恐龙的故事”教学中,教师就为幼儿提供了霸王龙、剑龙、翼龙……教师利用各种恐龙玩具,引导幼儿利用这些形象逼真的恐龙玩具创编故事。

5.用手指玩偶编故事

手指玩偶是一种套在手指上操作游戏的玩具。幼儿可根据需要以及自己的意愿,选择其中2~4种动物或人的造型,套在手指上创编故事。

6.表演编故事

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定的道具,如头饰、服装、场景等,引导幼儿自由结伴,创造故事情节,然后编构故事。如“快乐羊村”中,教师就采用表演编故事的手段,为幼儿提供了羊村的场景、头饰,幼儿自己分配角色,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创造性的表演,并编构故事情节(包括动作、对话、表情等)。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