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关于城市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5-10-07 16:36:44 责编:小OO
文档
关于城市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季金彦

一、 城市建设和管理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难度不断加大,近几年虽取得了很大成效,不过存在的部分问题今后仍需努力改善。

I.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不协调,重建轻管现象突出

为了避免交通堵塞,疏散客流量,城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给城市带来了便捷,但由于忽视了道路的管理,有些居民随意丢弃生活垃圾,随地排放污水,道路两旁乱摆餐点,甚至停放车辆等一系列不文明的行为也影响了城市交通流畅。这种重建轻管的现象十分突出。

2.城市群体建筑风格与完善城市职能之间存在矛盾从宏观上看,城区主干道路面整洁,车辆行驶有序,道路两侧的其他建筑群、绿化带,基础设施的配备等与以往相比,在建设和管理均有较大进展,城市整体形象有了较大提升,但是,城市中的背街小路、老旧居民,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发展较之缓慢,维护费用的部分缺失使管理工作出现困难。老 旧社区以及背街的小街仍然是城市建设改造中的薄弱环节。破损严重的老社区,排污设施的不完善,垃圾堆放无人管理,这不仅破坏了城市面貌,也影响群众的日常生活。 由于老社区的建设时间长,部分道路还没被正式纳入城区管理范围,而仅仅靠街区自身管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行路难的尴尬状况。

3.城市管理仍未理顺,科学的管理机制难以形成

由于城市管理分工不够细致,职责划分不明确,各部门间管理关系不协调,民主法制不健全等因素,城市管理难以形成合力。目前在管理观念上,管理人员中不少人仍重视建设轻视管理,主张先建设后管理,先发展后治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忽视长远的社会效益,受传统管理机制的束缚,造成一些小区环境质量差的问题。在管理上,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职责分工不够细,缺乏统一有效的运作,难以起到理顺管理 的作用。在管理范围上,部门不能规范化管理,部分行政执法人员素质较低,未能及时解决群众的问题。在管理手段上,执法人员应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杜绝违法抗法现象发生。

4.资金紧张,城市建设管理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城市管理涉及方方面面,财政开支大,需要费用多,实施维护、整治的项目成本较大,而且随着成本不断提高,资金常常断链,给 目前的城市管理增加了新的难度。如环卫工作中的保洁费用,市公用设施投入、城市绿化设施投入上呈逐年上涨的态势,但 由于没有明文法规明确规定,相关费用无法收取,造成基础设施发展滞后,而仅靠财政部门拨款,相对于低水平的循环管理模式,难以维持正常的管理。

5.市民的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城市建设和管理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深层次全方位的管理制度和模式需要一个过程,这需要循序渐进地提高管理水平和策略。 由于大部分市民对城市管理认识不

足,部分市民素质较差,致使在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中往往出现一系列不和谐的音符。积极满足人民群众 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知识的好公民是必要的。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要求市民加强社会公德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具备良好的素质,遵守公民道德行为规范是不可或缺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大大提高,交通方式的便捷也加强了区域的联系,城乡间的联系。由于内陆与沿海,西部与东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大量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城市人口构成 日益复杂,而这部分人群多以追逐个人经济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当城市管理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这部分人常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把城市管理条例和社会公德弃之不顾,各种封建观念和拜金主义无形

之中进入城市。 由于受到维护经费、管理模式和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城市文 明的宣传教育机制难以形成。因此,“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施起来往往举步维艰。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从大局出发,整体为重,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综合协调,统筹发展。

二、针对城市建设与管理问题的措施

1.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市民对的认识

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永恒的主题。加强城市管理,应发动群众一起维护健康家园,营造良好的城市氛围,创建文明城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要建立学习型社会,定期召开培训,座谈会,有步骤地加强公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教育,提高市民素质。社区应多宣传先进人物和先进单位的先进事迹,为广大市民提供榜样,促使市民潜移默化,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要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使市民知法、懂法、守法,不仅自身遵守城市管理法规,还自觉参与城市管理中去,并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

2.抓紧资金筹措,加快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遗留问题城内旧小区的破损不仅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美观,而且造成居民的生活不便,建议市、区等有关部门强化职能作用,又寸城 区所有老旧社区进行梳理,结合城市改造规划,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整治改造,全面提高小区职能。首先又寸建成 区的道路纳入城区管理网,进行冠名。注重拆迁拓宽后的主干道路两侧影响市容的建筑物,并建立绿化 区,路灯 ,交通信号灯,垃圾箱等基础设施加强保护。避免建筑物重复建设,浪费资金,同时对新、老、旧社区内的基础设施尽量一次性修好,不能破一处补一处。

3.理顺城市管理,深化城市管理改革整合城市内工商、、环卫等部门,综合协调,统筹安排,市、区及相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协调,处理好责、权、利的关系,既要确立明确的分工,又要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进行城市管理工作。完善社区监督检查机制,奖惩并用,使各部门的工作分工更细致,工作更到位,衔接更顺畅,提高办事效率,整体优 势发挥明显。针对当前园林管理中的问题,规划部门要注意与园林部门搞好配合,根据相关法律

规定,做好绿地规划和建设工作。园林部门及时做好绿色图*的审批,做好优质的绿地管理工作,为城市创造优美和谐的氛围。

4.加快建设高素质队伍,利用信息技术,加大执法管理力度

认真贯彻党的宗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狠抓思想工作,执法人员要不为权所动,不为利所诱,不为名所累,秉公执法,做到合理合法,依照程序,有理有据,树立权威。建立竞争上岗的淘汰机制,督促人员加强自身学习,运用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社会经验,增加处理复杂问题的应变能力。在城区的主要交通路段、人口密集区设置电子监控设施系统,进

行全方位、全时段的监控,提高信息技术含量 ;培育相关专业人员,配备相关技术设备和通讯工具,便捷快速的利用 网络,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满足现代化的城市管理需求。

5.细化明确城市管理行政处罚的相关规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城务工人员和失业下岗人员大增,城市人口密集,整体素质较差,因此人员在执法 时,要注意文明执法,服务执法 ,以人为本。从实际看,在行使行政处罚权时,难免发生不必要的争论和误会。这是 由于部分对 行政处罚法》确立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了解存在盲点。因此,法制部门应积极推进立法,就城市管理方面做必要的补充和说明,使执法

人员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重要的问题采取可行措施。人员也需提供人性化服务,一是对违反条例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重视管理效果,便城市管理深入人心。

三 、总结

城市管理是巩固城市建设成果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的城市建设与管理是相又寸封闭和的,两部门之间双向沟通不够,为此,城市管理要善于在发展变化的大趋势、大背景下思考问题、谋划策略、制定思路。城市建设与管理只有各个部门发挥整体优势,才能使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只有建设与管理双管齐下,才能造就美好的城市环境和人文气息,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务,创建和谐

的城市。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