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蛋白质教学设计
2025-10-07 16:33:11 责编:小OO
文档
一、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

高中生物必修1模块让学生从分子水平理解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其中蛋白质部分是个重点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节提到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以后学到载体蛋白、酶等知识都与蛋白质紧密相关。蛋白质种类繁多,功能多样,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学生从分子水平理解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举足轻重,同时也为学好必修2基因表达部分打基础。蛋白质这个节内容分为氨基酸及其种类、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蛋白质的功能三部分。我计划用两个课时完成这个节,其中第一课时完成氨基酸的结构及其种类以及氨基酸的结合方式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剩下内容的教学同时通过练习增强巩固。本教学设计是针对第一课时来实行的。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教学目标我分为以下三个子目标来完成。

1、知识目标:(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氨基酸的结合方式。

2、水平目标:(1)通过氨基酸结构通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水平;

(2)通过探讨氨基酸的缩合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

3、情感目标:通过氨基酸结构比拼活动,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以及合作意识。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教学的重点难点是: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的结合方式;

四、学情分析及教法设计

生物必修1面向的是高一学生。他们学习化学才一年多的时间,有机化学的知识比较肤浅,没有看过比较复杂的化学结构式、化学键,也没有学过有机物反应的过程,所以对本节课重点内容难以把握,给课堂教学带来比较大的障碍。本节内容如果按教材的编排,直接让学生观察氨基酸的结构,然后归纳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会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陌生的化学结构式让学生很难领悟,更谈不上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学生)和客体(学习内容)发生交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持续持续的内化过程,要么通过同化作用,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要么通过顺应作用,改组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把新知识包容进去。它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自主的、自动的建构过程。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甲烷、乙酸、氨气等化合物,具备了相对应的知识基础。所以,我对本节教材的教学采用问题引探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并采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我设计情景让学生回顾学过的化学知识,然后改组原有的知识结构,纳入新知识,最后分析、总结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然后介绍氨基酸种类,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蛋白质食品的准确选择上,联系到这些食物中的蛋白质组成,过渡到氨基酸的结合方式的学习。这里我并没有按照教材通过看图来引出氨基酸的缩合方式,而是通过上述来实现知识点的过渡。我把这幅图放在下一课时讲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多样性时才一起讲解。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过 程

看图激趣 创设情景 

变式演练 激励创新

 
自我小结 融入体系

激发兴趣 积极思维

学 习 过 程

氨基酸结构及结合方式
变构感悟 寻求思路

灵活使用 深入探究

整理知识 构建网络

温故知新 探究发现

 

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组织与引导教学意图

 

 

 

 

 

 

 

 

 

 

 

 

 

 

 

 

 

 

 

 

 

 

 

 

 

 

 

 

 

*回答:可能有多种答案,

 

 

 

*回答:很重要,

因为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看图观察

*学生自由选择

 

 

*回答:不能;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1、图片展示“大头婴儿” 

2、提出问题:

“大头婴儿的头比较大,面部肌肉松驰,表情比较呆滞,对外界事物的刺激反应较低。为什么婴儿长期吃劣质奶粉会出现这种症状?”

(引导他们把问题的关键放在劣质奶粉的成分上分析:“婴儿因为长期吃蛋白质含量极低的食物,造成身体发育不良而引起严重浮肿,表现出头骨比较

大。”)

3、由此看出:

“蛋白质对于小孩子的生长发育重要吗?”

因为——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既然蛋白质这么重要,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才能摄取足量的蛋白质呢?

图片展示各种食物,让同学们找找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怎样搭配才能获得丰富的蛋白质?(老师引导)

5、提出问题:

“食物中的蛋白质能否被人体直接吸收呢?”引出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_____。

6、那么氨基酸是怎样的呢?

*用图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相关蛋白质作用的问题探讨中。

 

 

 

 

 

 

*引入并展示课题

 

*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注意日常饮食的科学搭配。

 

*把同学们的注意力从食物转向课堂教学的目标—氨基酸。

*回顾初三化学知识,依次说出甲烷、乙酸、氨气。

 

 

 

 

 

*认真看图示分子式变化,说出氨基酸名字与分子的氨基及羧基的化学性质一一对应。

*对比四种氨基酸,

说出不同种氨基酸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并说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依次回顾初三化学学过的甲烷、乙酸、氨气的分子式。

(1)回顾“碳原子最外层有几个电子?能形成几个化学键?”

(2)“乙酸与甲烷分子有何不同?”

(3)氨基替换一个氢,完成变构,导出氨基酸的结构式。

(4)“图中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有哪些?”

(5)让学生指出结构式中各元素的连接情况,(强调一点自然界氨基酸不是这样产生,这是让同学们容易理解才这样变构)。

(6)引导学生找出氨基酸名字与其结构有何对应关系?

2、提升难度,展示四种不同的氨基酸结构式,让同学找出其中有何异同地方?

用四方框架显示出各分子式中的相同部分;同时用三角框架圈出各氨基酸之间的不同部分。

3、引导学生归纳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温故知新,探究发现

*回顾碳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

*引出羧基

*引出氨基

 

*强化理解

 

 

 

*便于识记

 

*通过问题让学生步步深入,层层推动,自主推导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氨基酸结构通式的巩固训 练

 

 

 

氨基酸的种 类

 

 

 

 

 

 

 

 

 

科学史 话

 

 

 

 

 

氨基酸的结合方 式

*分组派代表判断氨基酸及非氨基酸。

*踊跃比拼

 

*与老师一起点评

 

 

 

*学生看书理解到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

 

*感悟偏食对健康的不利之处

 

 

 

 

 

 

*掌声送给前辈并赞颂我国科学家的杰出贡献

 

 

 

*注意氨基酸之间的反应部位

 

 

 

 

 

 

 

 

*生成的化合物不符合氨基酸结构通式。

 

 

 

 

 

*指出两端各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看多肽的概念,领会多肽链状结构

1、向学生展示四种未见过的化学结构式,分组讨论哪些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激励学生勇于迎难而上。

2、学生实践活动:氨基酸结构大比拼。看看同学们能否以最快速度拼出一个氨基酸?同时也鼓励同学们探究组合出新的氨基酸。活动结束后让最快拼出氨基酸的小组上台展示他们的成果,赞扬他们的团结合作,与同学们一起点评每一个作品。

3、紧接着设问“侧链不同,氨基酸就不同,那么自然界中参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多少种?”

简介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及其实用性。

4、展示部分食物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比较表,导出健康的饮食习惯应是每天多吃不同种食物,这样才能获得均衡营养。

5、指出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提升了,食物种类也多了,不过在41年前的中国,经济比现在落后,生活水平也比较低,我国的科学家却在蛋白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个让全世界人民赞赏的伟大成果。

6、介绍我国科学家在蛋白质工程方面的杰出贡献: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并展示结晶牛胰岛素图片,同时引出合成这些蛋白质其实就是氨基酸的结合过程。

7、向学生展示氨基酸之间的反应。

(1)提出问题

“氨基酸的结合发生在各个氨基酸的哪些部位?”

引导学生从中分析氨基酸缩合反应的关键部位在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共同脱去一部分生成水,各氨基酸剩下部分相连。连两个氨基酸残余部分称为肽键。这种方式叫“脱水缩合”

(2)让学生注意识别“氨基酸结合之后生成的化合物是否还符合氨基酸结构通式,是不是一个氨基酸?”

学生对号入座后会发现生成的化合物已经不是氨基酸,从而引出化合物的名称叫肽。因为它是由两个氨基酸组成,所以叫二肽。这是整节课另一个重点内容。这个内容还是建立在氨基酸结构的综合理解上,是氨基酸结构理解的延伸。

8、领会二肽的形成过程之后,再让同学分析二肽的两端各有什么?

肽两端各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能够再与另一个氨基酸反应就能生成又一个新的化合物,因为它是由三个氨基酸组成,所以称为三肽。提问:假如由多个氨基酸结合的肽叫什么?

引出多肽,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

多肽是怎样再构成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呢?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

*变式演练巩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这活动是让学生动手动眼来加深对氨基酸结构的理解,从而增强记忆。

 

*引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联系生活

 

 

*过渡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

*承上启下

*动画显示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氨基酸缩合反应的关键部位

 

 

 

 

 

 

 

*引入“肽”

 

 

 

 

 

*明白肽的两端各一个氨基和羧基。

 

 

*引出多肽

 

吸引学生再深入学习的兴趣

小结自我小结,整理知识引导学生小结这堂课的内容,然后在练习中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连成网络。自我小结,融入体系
以上是我设计教学过程的四个环节。

六、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教学设计中始终以“创设问题→引导探究→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问题导学为主线,努力做到自然流畅的过渡,行云流水的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以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主导,体现了学思结合、学用结合、知识与能力结合。学法设计注重了学情,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注重了学科间的知识渗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