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爬山虎的脚》含答案
2025-10-07 16:34:04 责编:小OO
文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爬山虎的脚》含答案

爬山虎的脚(节选)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7.把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上。

巴       触       拉      贴      变      爬

8.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的_____修辞手法,将________比作________,形象而生动的写出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9.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位置?是什么颜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能够将爬山虎的脚及其生长的过程写得这么详细是因为(       )

A.作者观察的非常仔细且持续时间久。

B.作者读过许多的书。

C.作者见过许多爬山虎的脚。

参:

7.触  变  巴  拉  贴  爬    

8.比喻     爬山虎的脚     蛟龙的爪子   

9.爬山虎的脚长在茎和叶柄相连之处。颜色是嫩红的。    

10.A

【解析】

7.本题考査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巴:紧贴。

触:接触;碰、撞。

拉:牵引。

贴:粘,把一种东西粘在另一种东西上。

变:改变(性质、状态);变成。

爬:抓着东西往上去;攀登。

即:杷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8.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本句中,本体是爬山虎“细小的脚”,喻体是“蛟龙的爪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脚的样子,让文字富有画面感,看出作者对爬山虎的脚进行了细致地观察。

9.本题考查筛选关键信息。

根据第1段:“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可知,爬山虎的脚长在茎和叶柄相连之处。颜色是嫩红的。

1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作者的写作方法。

第1段中:“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从“反面、细丝、六七根”等词语可知这是作者的细致观察。

第2段中:“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从“原先、现在”可知作者观察持续的时间长。

所以作者能够将爬山虎的脚及其生长的过程写得这么详细是因为作者观察的非常仔细且持续时间久。选择A。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