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弱势品牌如何突破
2025-10-07 16:33:47 责编:小OO
文档
弱势品牌如何突破

 

  (清华领导力培训THLDL推荐文章)中国的很多企业在与品牌的竞争过程中,支持不下去而退守到商超、地产、投资、互联网领域。但也不乏没有环境依托却弱势突破的品牌和公司,譬如钟表行业的飞亚达、服装行业的歌力思、灯具行业的阳光等。他们在与世界品牌竞争的过程中不但没有灭绝,反而越来越强大,他们生存的奥妙何在?在与全球品牌的竞争过程中,中国品牌到底该如何实现弱势突破?

  我10年来反复研究飞亚达、歌力思、阳光灯具等企业,并在与这些企业的企业家深谈、与他们的员工们共同奋斗的过程中,深刻体会了其品牌战略和经营实践的演变历程。

  弱势突破者的共性特征

  弱势突破者能不断取得成功,在于他们坚持以下经营理念:

  他们挑战世界名牌,以品牌竞争为乐,认为财路重于财富,要竞争客户而不是定单。这类公司有个鲜明特点,他们好像非常喜欢与世界强者竞争品牌,无论多残酷,也不采用成本、价格竞争手段来争夺定单。这类公司为了打造品牌,都放弃过很多OEM定单和被国际巨头收购的机会,他们相信,定单带来的一笔财富是暂时的,品牌却能使企业终生受用,品牌建设之路就是铺就企业财路的过程,如果因一两笔定单失去了长期受益的客户,就违背了品牌竞争的法则。

  他们真诚地喜欢客户,以服务客户为荣,认为需求重于供求,要竞争定位上的耐力而不是贪婪地想占有全部市场。歌力思找到了“女人味的职业女装”,飞亚达坚守“手表的社交要求远大于时间功能”等,然后就是“老实忠厚”地提供产品,“虔诚细致”地满足客户需求,他们甚至不惜耐心地教育客户、培育市场,等待客户群长大。

  他们以持续发展为本,认为对内重于对外,要竞争企业实力而不是广告影响力。这类公司似乎市场竞争意识不那么强烈,也不把市场推广放在第一位,他们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内部员工素质的提升上,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企业持续发展上。飞亚达抓员工品牌化生活、歌力思每周集体研修德鲁克等,这类公司的广告投放量在同行中等,但在从业人员开发上的投入却遥遥领先。

  与世界名牌共舞

  先推企业背景,后推生活消费方式,再推主导产品,最后推出系列产品占据所有消费空间,这是世界名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路线。这类公司沿这条路线逆流而上,与世界名牌跳起了“慢四舞步”。

  重点发展产品品牌,以设计创新抢占市场创新空间。与世界名牌相比,这类公司的影响力先天不足,以企业品牌推动产品品牌不现实,集中发展产品品牌是惟一选择:市场结构创新和产品设计创新。

  这类公司以新的视角来洞察客户的核心需求,把这一核心需求作为坚守阵地,打破世界名牌按客户特征界定中国市场结构的经典模式。歌力思女装多年坚守“有女人味”的职业女装,在元素设计、布料选择等一切环节实现这一需求。女性在服装消费上是最“善变”的。但歌力思认为,只有找到自身能够服务的那类女人—把她们当作目标客户,并经常告诫自己不要贪婪地妄图服务所有的女人,也告诫自己更不要妄图服务她们的所有需求,找到核心需求—女人在选择服装上不变的东西。他们变化的只是把最新元素与核心需求相结合而已。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与歌力思同行的很多女装品牌昙花一现,就是因为他们宁愿不断寻找新客户,宁愿不断抄袭流行风尚,宁愿一味跟踪世界名牌,也不愿把女人的需求花工夫弄明白。

  整合全球智慧设计创新产品,而不是用所谓中国制造优势突破产品。这类公司面对全球品牌竞争,既开放合作又自主。飞亚达定期分层级地与瑞士钟表行业交流、合作、参与、学习和体会,在国际巨头的品牌价值区间里定位自己的市场空间,钟表设计队伍中有非常多国际智慧融入其中。但是,他们坚持自己的核心需求定位和价值主张,整合全球设计资源服务于价值主张和核心需求定位,避免抄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自己的风格。

  开发和培育客户品牌,与最有前途的新兴消费者一道从外围进入主流。拥有客户才能拥有品牌,拥有品牌就拥有了持续的定单,这是品牌竞争之道。阳光灯具曾经得到了国际同行的一个大定单,给巨头加工10年灯具,这个定单的利润是当时做自有品牌的2倍还多。但阳光拒绝了“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用本可以发笔大财的10年培育出了一个可以与那个国际巨头抗衡的“阳光品牌灯具”。后来,那个国际巨头CEO告诉阳光的董事长,“这些年与你竞争所花的费用比早年给你的定单额还多”,一句话,当年那个定单,消灭竞争品牌是第一目标,得到一个高质量的OEM是第二位的。阳光早就看明白了,多年国际竞争中也知道了“财路比财富重要,接受了定单得到一笔财富但失去了一个财路”,这个财路就是今天众多忠诚的客户和长期形成休戚与共的关系。

  与世界名牌守株待兔等待着一批又一批客户成长为目标消费者不同,中国这批公司既要开发客户又要培育客户。这类公司从现实出发,对最有前途的新兴人群进行战略锁定,并与之共同成长为主流中青年市场。

  发展企业品牌,为产品品牌和客户品牌提供平台。优秀品牌不一定是大公司的专利,而一定是优秀公司的专利。因品牌培育周期长要打持久战,这类公司面对生存现实建立了“三叉戟业务”:代理名牌的、生产顶级的、培育中国的,自行建立销售名牌的渠道,学习世界名牌学习名牌顾客销售经验,使自己产品的顾客也能得到名牌购买体验;为全球顶级品牌做OEM到ODM,不仅积累发展品牌的生产平台,且使自己的顾客得到名牌的制造质量;比同行提前五年开始建立品牌队伍发展自有品牌。

  树立品牌文化,塑造品牌差异和可持续能力。品牌实力源于企业系统竞争力,在目标市场空间立于不败之地,靠的是与品牌一致的战略和运营的综合实力,来不得半点的花拳绣腿,客户直接体验带来的长期归属感才是真正的无形资产,当同行希望市场总监创造品牌奇迹时,这类公司的CEO肩负了慢工出细活的长期责任。因为他们坚信“文化是品牌的根,员工是品牌的第一位客户”。他们认为,品牌竞争给残酷商业带来了真善美,全心全意服务客户的真心诚意不虚伪,透明公正不赚昧着良心钱,经过市场考验的**文化修养基础上的专业素质使人正直善良,进步员工服务高质量客户、美好的环境的公司服务那些职业化员工实现理想践行价值观。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