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4年南通市中考作文题析及满分作文选评
2025-10-07 16:34:30 责编:小OO
文档
2014年南通市中考作文题析及满分作文选评

 

  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2014年南通市>中考作文题析及满分作文选评

  

  作者/崔益林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有一些画面,挥之不去:徜徉于流转的>四季,与自然对话,心灵会纯净安宁;遨游于书籍的海洋,与经典神交,思想会丰满深邃;驻足于感人的场景,与美好相拥,性情会豁达阳光……亲友团聚,欢快温馨;书画相伴,闲适舒展;运动竞技,热烈奔放……一帧帧撩拨心弦的画面,让我们沉醉、流连……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个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作文指津

  

  2014年南通市中考作文《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依然延续了2013年《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2011年的《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2012年的《就这样慢慢长大》的命题思路与风格,作文的题目不仅极富诗意,而且凸显阳光。尤其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这样的题目就更显示出其现实意义。

  

  那么针对2014年的中考作文题《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我们该如何去解读呢?作为一名多年从事作文教学研究,并且数十年参加中考阅卷的教者,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准确审清题意 很显然,我们在审读《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这个文题时,必须把握住两个关键词:一是画面,二是流连。在具体思考时,必须审清“这样的画面”究竟是怎样的画面,是一幅画面,还是一组画面,这都必须在动手之前需要考虑的。而“流连”的意思是“舍不得离开”,它不同于“留念”和“留恋”,因此在完成作文时就必须弄清楚,这幅画面为什么会让你流连,值得你流连的理由是什么。也就是说这“画面”与“流连”之间的关系一定要弄清楚。

  

  2.明确选材范围 作文的提示语给了我们选材的依据,也就是说我们该选择哪些画面,不过值得提醒的是,这样的画面,再怎么写,充其量还只能是文章的一条线索,它更应该是文章情感的载体。这就对选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许不少学生都是写妈妈深夜递牛奶,老师灯下批改作业……我倒是希望考生能够把观察的视角转向社会,转向社区,引导更多的考生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因为只有那样的画面,才更值得你去流连,你去思考,尤其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更需要这种正能量的画面。

  

  3.重在细节刻画 很显然,这样的作文题,命题者在命题时一定考虑到要让考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借助于细节描写,来具体地生动地描绘这样的画面,只有把这样的画面用具体的生动的文字表现出来,才能突出让你“流连”的理由,否则,怎么样会让你产生“流连”的冲动呢?更深一层意义是把这样的画面细腻地刻画出来,更能够突出“流连”后的深层意义,“流连”之后,对你的未来成长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引发你哪些思考,而这一点恰恰就是作文出彩的地方。

  

  满分作文一

  

  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

  

  南通市一考生

  

  “哗啦啦”,风挥挥一片菖蒲欢舞,骨韧而身柔,伴着香气,吹开一片水雾迷蒙的记忆……

  

  临水而生的植物,芊芊的,若婷婷少女。“那不是芦苇,是菖蒲。”外婆笑着看我,仿佛是从那香气里凝出的老媪,慈爱温和。

  

  端午的日子,外婆抱着我与我一同将菖蒲插在门上。我握一端,外婆握一端,每插进一根,外婆就开心地笑一次,似乎意味着什么,当时我也是跟着外婆傻傻地笑,后来我才知道可以逢凶化吉。放下我来,外婆就拿来一个锦包,裹着菖蒲的香气,挂在我的脖子上,氤氲着我的胸膛。

  

  往日夏夜,临水的大院子里人语、虫鸣混合着菖蒲的香气在外婆的蒲扇下,轻悠悠的拂来,煞是清新。再从抽屉里拿出枯黄的菖蒲点上驱蚊,外婆说菖蒲好,比什么蚊香都灵。我说:“外婆,你身上好像也有菖蒲的味呢,一年四季都有。”我不知那是因为外婆自幼与菖蒲一同生长,还是菖蒲本身就是家乡、故人包括外婆的浓缩。迷蒙里,隐隐约约中,那风吹菖蒲的画面,像一首诗,更像一幅话,影印在我记忆的深处。

  

  年复一年,风一样吹着菖蒲,可临水的大院子里少了一个我,每在诗词里读到水、田园,每至文章里笔尖流出的夏夜,那一滴滴文字滴进血脉,与脉搏一起,与心共跳。我想:我是在想念那片随风摇曳的菖蒲,想念溢满菖蒲香气的家乡了,随时随地,菖蒲于我,早已是融为一体,不可剥离了。

  

  再见菖蒲,那风一样吹着,却已不是从临水大院吹来,亦非向外婆的方向吹去。菖蒲之香如流浪儿,失去了归宿,大院呢喃的口音,连着亲爱的外婆一起在岁月里揉碎、飘零,若赫色的花,永远纷扬在那过去式里,一路的寂寥无声,水波无痕。

  

  菖蒲飞舞的画面,像许多人一样,是我的故乡,我记忆的凭证,如蚕茧一样被抽丝,然后,我眼睁睁地看着往昔的一切脆弱的崩离……远处,是推土机傲慢的喧嚣。

  

  风略过菖蒲,“哗啦啦”“哗啦啦”“哗啦啦”……

  

  我驻足在这样的画面里,迟迟不肯离去,心里在沉思:何时这样的画面还是那样的唯美,还是那样的赏心悦目。

  

  我倒吸一口气,朝着那喧嚣的推土机瞅去……

  

  【满分揭秘】

  

  文章能够成为一篇满分作文,实至名归,究其原因,我觉得有这样两点:

  

  一、高远的立意 这篇考场作文,考生用极富优美的文字,紧扣文章主题,极写了一幅唯美的画面,但是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分明能够看得出,考生借助于记忆中菖蒲的画面不仅抒写的是对家乡的热爱,对外婆的思念,更是表达考生对家乡变迁的忧郁,考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构思出这样的美文,实属不易,难能可贵。

  

  二、优美的语言 从文章的一开始,我们就能够感觉到考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你看“仿佛是从那香气里凝出的老媪”“ 我眼睁睁地看着往昔的一切脆弱的崩离”等,无疑不显示出考生的语言功力,可喜可贺。

  

  满分作文二

  

  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

  

  南通市一考生

  

  夜宿周庄,木格窗没有掩好,格外古戏台“咿咿呀呀”的唱声,雨水滑过鱼鳞瓦的滴答声,一齐流进我的梦里。

  

  恍惚间,又回到童年的小城。

  

  小城缺淡水, 没有古镇的河道,只有一条雕刻着铜钱蝙蝠的石板街纵横其间,承载着行人,盐车,仿佛天然的素琴上面跳动着的每一个音符令我沉醉。

  

  “快呀,快呀!”一群上学的娃娃们跳跃在古老的青石板上。“吱呀”谁家柴扉轻启,走出来的是提篮浣衣的妇人,还是蓬发未梳的稚子。“吱呀”自行车碾过石板,留下跳动的音符,邮递员疾疾地杂耍般地走过……我躺在藤椅上听着,傻傻地笑。

  

  最妙的还是听雨, 向上看,听雨声落下,雨珠跳起,眼前想象着水珠拨拉轻弹,甘霖般打湿了飞檐上的辟邪,沿着黛瓦间沟汇集,没过丛丛瓦上草,草叶洗得碧绿,油油地在屋顶招摇,装点着古朴单调的屋顶,装点着屋里人淡淡的梦,然后呢,它流过一片一片的瓦,将瓦片儿洗干净,在瓦当处聚在一起,在向下,在石板上敲出一个玉石一样的音符。

  

  雨势激烈时,满屋的瓦便“铮”然齐鸣,如铁板琵琶。

  

  我的家对面是一个老年的活动室,那里婉转动听、珠圆玉润的声音便徐徐飞进堂前,年少的我,听不懂唱词,只知道在戏曲声之外,隐约可以听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大是大非的沧桑。下雨时,雨声歌声汇合一体,穿过弄堂缓缓传来,在记忆深处积淀起来。

  

  后来这一切渐渐消失,搬进高楼,听不见磨刀老人的吆喝声,邮递员自行车的铃声,雨水打在铝合金门窗上,像单调的电码,万籁俱寂的屋里,我戴上耳机,听丝丝雨声,听着听着,我仿佛又回到了石板街上,“叮”雨声又出现了,“啾”雀鸣又出现了。

  

  看到这画面,我不禁在想:这哪是出游啊?!分明就是回家,回到那个已经模糊的家,但我始终是异乡的异客,因为周庄不属于我,我也不属于周庄,终究,我只知道在每一个以后的夜里,徒劳地在记忆深处……

  

  我实在不忍心去惊动窗外的世界,因为这样的画面,让我不忍离去……

  

  【满分揭秘】

  

  一、高远的立意 文章最大的亮点就是高远的立意,考生能够从一次出游,引发联想,将家乡的画面与耳畔的现实画面进行对比,突出了作者对家乡生活的热爱,文章的字里行间,显示出考生驾驭材料的能力。

  

  二、优美的语言 “听雨声落下,雨珠跳起,眼前想象着水珠拨拉轻弹,甘霖般打湿了飞檐上的辟邪”以及“下雨时,雨声歌声汇合一体,(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穿过弄堂缓缓传来”等优美的语言无不体现考生的语言功底。

  

  满分作文三

  

  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

  

  南通市一考生

  

  有幸随旅行社一起去了一趟湖南,很让我尽情地享受到别样的风景的同时,更是领略到一幅别有情趣的画面——

  

  时令已漫深秋,但麓山的枫叶并没有以诗中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来迎接我。放眼望去,满山满谷高高低低的枫树向我宣告着一个巨大的“绿”字。身着绿装的枫叶别一番风姿;近看,微风拂来,片片枫叶随风拍打,“噼噼啪啪”作响,像宽大的手在热烈地鼓掌;远看,枫林像一片深邃的大海,林涛汹涌,绿浪翻滚,依旧透着勃勃生机,没有丝毫凋落的迹象……

  

  我边看边向上攀登着。才到半山腰,我已是气喘吁吁,可身上还背着一个沉重的大书包。这时,耳旁传来一个亲切的声音:“这位同学,要不把书包放在这儿,等回来再拿?”

  

  我扭头一看,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大爷。他穿着绿色的旧军装,腰板挺直,一双略为凹陷的眼睛依然炯炯有神,闪着慈爱的光。看到他身旁的许多包裹,我迟疑了一下,还是把书包递了过去,问道:“多少钱?”

  

  “你人不大,思想倒……干我们这行的,不收钱。”说着,他另一只手伸过来,只见,他的手臂上套着一个红袖章,上面赫然印着三个黄色的大字——“执勤员”.

  

  “哦,那谢谢您,老大爷。我估计12点左右返回吧。”

  

  “行,没问题。不过,我可提醒你,要想登上山顶的话,可要加油啊!”

  

  老大爷关切的话语,给我增添了无穷的>勇气,我奋力向前奔去……

  

  ……

  

  在山顶吃完午饭后,我稍事休息,开始下山。突然,一个亲切的熟悉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这位同学,你的书包……”

  

  “哦!”我远远望去,那位老大爷正提着书包向我走了过来。

  

  “老冯——”只见他的身后,一个也是身着绿军装的老年人,拎着一个保温饭煲,喊着老大爷,“都快两点了,没见你下山来吃饭,我就把饭给你送上来了。”

  

  老大爷接过饭煲时,我突然注意到原先堆放在那里的包裹已被全部领走了。我感激地提起书包:“谢谢您,老大爷。再见!”

  

  “不用谢。再见!”

  

  当我驻足,回过头时,远远地望见两位身着绿军装的老人站在枫树底下,和枫林的美景融为一色,不禁惊呼:好一幅优美的画面啊!

  

  看到这,我露出欣慰的笑靥,加快了前进的脚步……

  

  【满分揭秘】

  

  一、构思精巧 这篇考场作文,文章开篇着力描写的是“枫景”的画面,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此文写的肯定是“枫景”.其实不然,老人——麓山“执勤员”,才是文章要叙写的主人公……当“我”驻足回头望去时,只见“两位身着绿军装的老人站在枫树底下,和枫林的美景融为一体”,成为一幅美丽的画面,才是考生着力所写的内容,可谓构思精巧。

  

  二、立意独特 看得出,考生写的画面并不是自然界的“麓山枫景”,而是另一幅让考生更为感动的画面——麓山执勤老人对工作的态度和担当。可谓立意独特,境界高远,不失为一篇考场佳作。

  

  满分作文四

  

  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

  

  南通市一考生

  

  郁闷的最后一节课,伴随着老师的语声不绝和空中的雷声不断,郁闷地进行着……

  

  望望窗外,飘泼大雨正无情地摧残着大地,耳畔响起了同学们的小声议论——他们害怕大雨!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如坐针毡。远望着校门口的一排排黑色轿车,我很焦虑,多么希望他不要来啊!

  

  老师在讲台上讲些什么已心不清楚,事实上根本听不进去,再次望望窗外,还好,他没有来。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下课铃响了,我一拎书包,飞一般地冲出教室,一头钻进茫茫的雨帘中。雨水迅速地从头顶直浇身上,但我很庆幸,庆幸他没有来。回头看看校门口,同学们一个个钻进>温暖宽敞的小车里,马达的声音渐渐地盖过了我的思绪……

  

  “儿子!”一声惊雷把我从“梦”中惊醒,这熟悉的声音……不!循声望去,他来了!他手上撑着一把旧伞,扶着一辆老爷自行车,车上的锈迹像他脸上的皱纹一般,漫无规律。他脸上带着微笑,尽管很慈祥,但我觉得一身的不自在。

  

  “爸爸来迟了,对不起,快带上,爸爸送你回家。”他慢慢地说。身旁开过一辆又一辆的小轿车,我感觉得到,车里的同学肯定在用鄙夷的目光注视着衰老的他和破旧的自行车。我的脸感到了火辣辣的烧痛……

  

  他似乎知道了什么,从怀中掏出了一张破旧的五元纸币,小心翼翼地递给我:“儿子,我还有事先走了,你自己乘车回家吧。”说完,就跨上车,伴随着“吱嘎,吱嘎”的声音消失在雨帘中。

  

  我朝他站过的地方望去,只有密密匝匝的雨滴和两个烟头,我知道,他是从来不吸烟的……

  

  看着爸爸远去的背影,我的泪水已无法控制,我知道,也许这世上有比这雨中的画面更美的画面,但是又有谁能够领略到这雨中承载着父爱的画面却是这世上最美的一幅画面呢?!

  

  看着,看着,直到父亲从我的视线中消失……

  

  【满分揭秘】

  

  一、真挚的感情 父爱如山,无需更多的语言。的确在表达父爱这个主题上,这位考生借助于一幅画面来表达,可谓新颖独特。文章所刻画的父亲没有过多的语言,有的只有那份让我们为之而感动的默默行动,而正是这样的行动成了考生心目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感动,也成了考生眼前一幅优美的画面。

  

  二、深刻的立意 无论是参加中考的学生,还是未来参加中考的学生,都会永远期盼着这道承载着父爱的画面,也希望透过这样的画面,看到画面背后所承载的情感和自己的行动。

  

  满分作文五

  

  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

  

  南通市一考生

  

  夕阳,收敛起最后一丝光彩——

  

  暮色下的乡村抹去了鲜明的光泽,只留下一片幽深怅然的剪影,晚归的紫燕精灵般地在昏暗中划出些呢喃的虚线。

  

  我拿起那只尘封已久的风车,向着远方跑去……

  

  小时候,父母打工在外,祖母成了我唯一可以依靠的亲人。祖母用一只粗短的木棒,编织起一扇四叶风车,编织起我那美丽的童年……

  

  每个日落黄昏,我总会和祖母出现在那条乡村小道上。微风拂来,风车缓缓地转动起来,吱呀的风车声一直飘向天边,飘到我那童年的梦里。

  

  一日,我和祖母又出现在那条小道上。可是,此时无风,风车一动不动地立着。祖母看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我嘟囔着嘴说:“没有风,风车转不了,怎么办呢?”

  

  “孩子,没有风,那你就去找风啊。”

  

  “可是,风在哪里呢?”我疑惑着问道。

  

  “那要你跑起来啊﹗”祖母神秘地说道。

  

  于是,我慢慢地跑起来。风车竟吱吱呀呀地转动起来了。我高兴地大声叫道:“我找到风了,她在这里,就在这里﹗”

  

  回头看去,是天际灿烂成一片的云霞,还有,祖母那慈爱的微笑。

  

  ……

  

  童年就是如此美丽而又短暂。每当回首那些和祖母一起画面,记忆中的那些风车声总会从心匣中流泻而出,谱成童年那只最动听的歌……

  

  而如今,暮色相拥的傍晚,当我再来到这条小径时,却只有独自一人。记忆中的画面依旧熠熠散发着光辉,却道是人空,心也空——

  

  倏忽,一阵微风拂来,手中的风车依旧奏着那亘古不变的旋律。恍然明白,我又站在了人生另一个起点,人生的风源还等待着我去追寻。

  

  于是,我在起点写下——

  

  记忆中的画面,我会永远把你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因为是你让我懂得了生活……

  

  【满分揭秘】

  

  一、线索清晰 这篇考场作文,考生以“风车”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叙述了祖母陪“我”一起度过的风车童年以及教会“我”人生的道理,清新自然,温婉美好。

  

  二、立意高远 “画面”固然是考生需要重点写的内容,但是透过这样的“画面”,我们能够看到画面之外的东西吗?这位考生透过“画面”,看到了奶奶给他的启发,而这一点恰恰就是这篇文章最为出彩的地方。考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一篇立意深刻,情感真挚的考场作文,的确非同寻常。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