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安全和风险与预防对策研究
2025-10-07 16:34:22 责编:小OO
文档
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安全和风险与预防对策研究

摘 要:幼儿园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加深世界认知、掌握基础知识、树立正确观念,而幼儿生性好动,单纯地理论教学内容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现代很多幼儿园会采用户外游戏活动教学法来吸引幼儿关注,并在游戏中实现教学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户外游戏活動中,因为幼儿认知较浅、观念与意识薄弱,所以很容易与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事物接触,引发安全事故,这一条件下,幼儿园应当重视户外游戏活动开展中的安全与风险防护工作。本文主要分析了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中的常见安全和风险问题,且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对策。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安全

一、 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中的常见风险

因为不同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项目中存在的风险不同,所以无法一概而论,但在大致分类上可以分为四类,即冲撞风险、摔落风险、健康风险、其他风险。各风险表现内容见下文。

(一) 冲撞风险

在很多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项目当中,幼儿都会面临冲撞风险,即幼儿在游戏过程当中的行为如果不受控,则会表现的较为随意,这一条件下幼儿就可能与周边事物或其他幼儿发生冲撞,此类现象的威胁性可大可小,但考虑到安全原则,必须对此保持重视,例如,某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当中,由教师带领幼儿玩“老鹰捉小鸡”,该游戏项目需要幼儿奔跑,且需要发生肢体接触,此时因为教师没有对幼儿进行管理,在不受控的条件下幼儿的游戏行为幅度较大,扮演“老鹰”角色的幼儿抓住末尾“小鸡”角色的幼儿后,被整个队伍甩出,头部撞击到了附近的水泥墙上,顿时该名幼儿头部血流不止。由此可见,冲撞风险对幼儿而言具有一定威胁性。

(二) 摔落风险

摔落风险常见于一些需要使用道具的游戏项目当中,因为此类游戏项目需要幼儿与道具接触,利用道具来进行游戏,而因为幼儿对道具的控制力不足,所以就可能导致幼儿从道具上摔落,与周边事物接触后可能受伤。例如某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荡秋千”游戏活动,此类活动需要幼儿坐在秋千上来进行游戏,但某幼儿因为自身对秋千控制力不足,导致秋千晃动幅度越来越大,使得自身重心不稳,在教师疏忽之下被秋千甩出,坠落地面后导致手部骨折。

(三) 健康风险

很多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当中,会采用玩具来开展游戏教学活动,这一条件下如果日常工作中教师没有对玩具进行维护,就可能因为幼儿的行为而导致健康风险爆发,即幼儿可能会将玩具放入口中,而玩具因为缺乏维护,所以带有很多细菌或灰尘,介于“病从口入”的原理,可见幼儿容易因为这一现象而感染病症。例如某幼儿园教学当中,准备带领学生“玩积木”,而教师对积木的存放、清洁并不重视,维护上较为随意,随后某幼儿因为好奇心将积木放入口中,于30 min之后出现高烧、呕吐症状,可见其出现了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

(四) 其他风险

上述提到的三类风险只是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中安全风险的“冰山一角”,实际活动中还有很多风险表现,因此文章该部分主要分析发生概率较大、影响较为严重的三项风险。①“吞下异物”:结合健康风险中幼儿喜欢将物体放入口中的行为表现,其在部分游戏活动中可能出现“吞下异物”的现象,即幼儿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强烈好奇心,在不受控的条件下,会将其放入口中,随后就可能将事物吞入腹中。②“打斗风险”:在部分自由度较高的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中,幼儿可能会因为自身所好与其他幼儿相同而引发打斗现象,在打斗过程当中通过“推搡”“击打”等行为,可能会使一方受到伤害。③“危险的游戏行为”:在游戏活动当中可能会做出一些具有危险性的游戏行为,例如将塑料袋套在自己或其他幼儿头上,此举可能会导致幼儿窒息,做出此类行为的幼儿本身并无恶意,主要因为幼儿缺乏危险认知,所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才会做出此类行为。

二、 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预防对策分析

(一) 预防对策要点

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预防对策中,因为幼儿与成人在身体、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距,所以预防对策应当具有针对性,就这一点下文将提出针对性预防对策的四大要点,即尽可能降低风险爆发概率、保留游戏项目的“冒险性”、情感培育、安全意识培育。

1. 尽可能降低风险爆发概率

任何幼儿游戏活动当中,幼儿之间难免的会出现一些磕磕碰碰,且与道具、玩具等的接触也无法避免,这代表风险始终存在于幼儿周围,如果要完全杜绝这些风险,就只能使幼儿远离这些隐患,但这一点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在预防对策上“如何使风险爆发概率最低化”就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针对该项问题本文认为预防对策需要做到“及时防控”“控制风险”两项要求。

2. 保留游戏项目的“冒险性”

游戏当中的“冒险性”对于幼儿而言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即在心理学的角度上,人只有切身体会事物才能形成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幼儿教育当中,通过具有“冒险性”的游戏项目,可以使幼儿切身体会到风险,使其对风险的识别能力提高,这一条件下预防对策中就需要保留游戏项目的“冒险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幼儿与风险的接触分为直接、间接两种形式,直接接触会导致幼儿承受风险,严重违反了安全原则,而间接接触可以使幼儿在最近距离,安全的与风险接触,这一点才符合上述要求,因此预防对策虽然不能完全消除“冒险性”,但要对“冒险性”的度进行把控,使幼儿间接地与风险接触。

3. 情感培育

结合上述常见风险内容可见,许多风险隐患的源头是其他幼儿的行为,这一点表现在幼儿在情感上并不重视他人感受,因此要降低此类风险隐患的爆发概率,在预防对策中要开展情感培育。幼儿心理往往存在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特征,因此容易与他人发生打斗,或者对其他幼儿做出危险行为,而通过情感培育,可以丰富幼儿情感,淡化其自我中心意识程度,凡事都会考虑他人,这一点的落实不但可以防控风险,还具有幼儿心理教育作用。

4. 安全意识培育

安全意识是指人在接触、处理事物时,会考虑到自身的安全问题,而幼儿因为认知不足,所以往往缺乏安全意识,在面对事物时不具备识别风险的能力,且无法有效的进行自我保护。这一条件下,预防策略應当开展安全意识培育,使幼儿风险识别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提升,该项举措有利于上述尽可能降低风险爆发概率要点落实。

(二) 预防对策落实方法

结合以上要点,在预防对策应用当中需要采用相应方法来落实要点,具体方法包括:加强游戏项目监管力度、受控条件下与风险接触、情感干预、安全意识引导。

1. 加强游戏项目监管力度

要落实“尽可能降低风险爆发概率”要点,在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预防对策中应当加强监管力度。以往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监管当中,通常由单名教师来进行监管,但幼儿数量普遍较多,且生性好动,单名教师的监管能力难以应对,因此要加强监管力度,建议在游戏项目当中,采用多名教师监管的方式来实现目的。此外,在监管模式上也需要进行调整,即建议将幼儿进行分组,由不同教师进行监管,同时在分组基础上开展具有竞争性的游戏活动,此举有利于游戏项目开展秩序,且具有团队意识教育、降低监管难度的作用。

2. 受控条件下与风险接触

针对“保留游戏项目的冒险性”要点,预防对策上必须保障幼儿在受控状态下与风险进行接触,此举需要教师保持较高的专注度,采用相应方法来实现。例如在“玩积木”活动当中,教师可以先告诉幼儿积木上的细菌或灰尘会使其生病,使幼儿形成“脏”的意识,后可以带领幼儿进行“积木清洁”活动,这一过程当中幼儿将会与细菌或灰尘接触,但值得注意的是,清洁之前为了避免幼儿将细菌或灰尘带入口中,教师可以以“清洁的时候把手或者积木放进口中的人不能玩积木”的言语来实现目的,使幼儿在受控条件下与风险进行接触。

3. 情感培育方法

针对幼儿进行情感培育需要采用针对性的方法,原因在于幼儿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其并不了解多数情感名词的定义,所以口述方法难以起到情感培育效果。这一基础上,建议教师借助现代常见的多媒体技术来进行培育,即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动画短片,由此起到吸引幼儿关注的目的,后通过短片内人物的行为表现,来实现情感培育目的。例如某幼儿园游戏教学当中,针对“老鹰捉小鸡”游戏项目设计了动画短片,短片中“老鹰”为了抓住小鸡打了“母鸡”,使得“母鸡”扮演者哭泣,此时幼儿就能理解到自身行为对其他人的影响,介于观看时的高专注度,幼儿对此将产生深刻体会,反复如此该幼儿园在“老鹰捉小鸡”当中,再没有幼儿攻击其他幼儿的现象发生。

4. 安全意识培育方法

安全意识培育同样可以采用上述情感培育方法来实现,但介于两者的区别,在安全意识培育方法上要增加一些附属内容,即风险特征、自我保护方式。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向幼儿传达各类风险的影响,使幼儿对风险由一定的认知,同时教师在观看过程当中,可以向幼儿描述风险的特征、传达遭遇风险自我保护方法,为幼儿风险识别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提升打下基础。其次在短片观看完毕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实际游戏活动,依照游戏行为列举对应的风险,并向幼儿提出相应问题,反复如此即可起到安全意识培育作用。例如在“捉迷藏”当中,列举若干“躲藏点”,询问幼儿各躲藏点是否安全、具有什么风险隐患,正确的游戏方法是什么等问题。

三、 结语

本文主要对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安全和风险与预防对策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见,幼儿在游戏过程当中会遭遇多种风险,如果不进行预防,容易出现教学安全事故;针对分析得到的各类风险,对幼儿游戏风险预防对策进行了分析,首先阐述了预防对策要点,了解了各要点的重要性与功效,在实际应用中应当实现各类要点,其次分析了对策落实方法,可见各项策略满足要点需求。

参考文献:

[1]拜永红.幼儿园户外活动安全隐患及预防对策研究[J].中华少年,2017(29):209-210.

[2]沟伟伟.幼儿园户外活动安全隐患因素及预防措施[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7):110-118.

作者简介:

姜峰,幼儿园二级教师,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大周村幼儿园。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