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休闲农庄规划思路
2025-10-07 16:35:32 责编:小OO
文档
休闲农庄规划思路

自2O世纪 9O年代起,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适应人们回归自然、摆脱城市生活压力的心理需要,休闲农庄得以快速发展。然而休闲农庄在规划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农庄项目设计雷同,缺乏特色,市场定位不明;不合理开发导致原有生态环境破坏;品位偏低,文化内涵不高等。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认为,休闲农庄的规划设计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日后的经营成败。

一 、休闲农庄规划的指导思想

休闲农庄是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的高级发展阶段,要求功能更全、品位更高、环境更优、文化更浓。

休闲农庄应体现特有的规划理念,即强化以居住度假为核心的多元功能表达,强调以农产品与文化相融合的特色主题营造,形成整体生态优化的乡村环境氛围。

二、休闲农庄规划的原则  

(一)自然性原则

自然性原则是指农庄的规划设计要尽量保留自然特色,充分利用原有的资源和地形地貌,尊重地方人文文化,结合当地土特产的开发,因地制宜的进行规划,减少基础性投资。而不应大兴土木,若无绝对必要就不改变原貌或增加建筑物。

    (二)生态性原则 

休闲农庄要全面贯彻生态思想,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生产绿色食品,并控制和防治农业环境污染,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三)乡土文化展示原则

休闲农庄的规划要挖掘农业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内涵,以文化来支撑旅游脉络,要与广博的乡村食文化相结合,与厚重的乡土文化相结合,以提升农庄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

(四)兼顾季节因素原则

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发展休闲农庄必须根据当地的季节规律和农业资源推出特色主题旅游,这样避免了旅游景点一年四季一个样,同时也保证了重游率。

(五)注重体验原则

面对体验经济时代亲身体验和自娱自乐大需求的旅游发展趋势,农庄必须考虑人们的广泛参与性,规划开发出更多的休闲娱乐项目,体验乡间乐趣,吸引更多游客来进行旅游体验,给游客创造值得回忆的体验。

三、休闲农庄规划的基本内容

(一)休闲农庄的定位规划

1.休闲农庄主题定位

休闲农庄的设计,首先要以突出的主题展现规划区域风貌,使之与周边旅游风景资源有明显异质性,塑造独特。主题的选择线索主要有:最重要、最突出的资源所体现的内涵;最多的、体量最大的资源景物所体现的内涵;由景区资源引导、延伸出的主题;以生态文化为线索重新塑造主题;以传统或现代文化为线索重新塑造主题。

2.功能和功能分区定位

休闲农庄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观光功能。主要是进行各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和开展各种农业观光的活动。例如展示果品、花卉、蔬菜、茶叶等的栽培技术和生产过程,同时开放让游客摘果、拔菜、赏花、采茶等。生产观光是农业旅游项目的最基本功能。

(2)农事体验功能。依据农业生产而开发的一些简单轻松的农业劳作活动和民俗活动,为游客提供诸如水稻种植、果蔬采摘、养蜂酿蜜、田园织耕、药圃采药等体验功能,让游客体验具有趣味性的农事活动,满足人们的猎奇心。农事体验功能一般是附加在生产观光项目中所体现的功能。

(3)娱乐休闲功能。农庄为游客提供运动健身、娱乐休憩、修身养性的场所及相关服务。例如透出乡间宁静淡泊生活的河畔下棋、潭边垂钓、竹溪品茗等活动;满足游客渔业旅游乐趣的泛舟、采莲、踏浪等活动。此外还可以提供各类健身器材、游乐设施等。所有旅游项目都具有此类功能。

(4)度假功能。主要指的是农庄为游客提供各种餐饮和住宿服务,让游客吃在农家、住在农家。这也是休闲农庄的一项基本功能。 

(5)科普教育功能。农庄向游人传递农业和当地民俗知识。游客可以了解各种作物、劳作工具及使用方法,了解到无公害蔬菜的好处、怎样辨别水果或蔬菜是否用了催熟剂、怎样清洗才能减少维生素的流失、如何搭配才有营养等生活常识。由于项目设置不同,不同农庄中该功能所占比重各不相同。此外,有的休闲农庄还具有品尝、购物、疗养或综合等功能。 

根据农庄的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综合考虑市场需求、人文环境等方面,对其进行主体功能定位,进而再进行功能分区定位,比如依据功能分为生产观光区、农事体验区、娱乐休闲区、科普教育区、健身疗养区等,以为其项目选择提供导向作用。 

3.市场定位

休闲农庄规划要进行准确细化的市场定位,以客源市场的现实和潜在需求为导向,去挖掘和开发旅游资源,规划和组合旅游产品,推向旅游市场进而引导市场、开拓市场。     在国内,休闲农庄是以农业为载体,为旅游者提供休闲娱乐等功能,这就决定了它的客源市场是有别于乡村的大中城市,客源是对农村及农村景观不太了解的城市居民。要进一步对客源市场进行细分,如根据客源的成分可分为家庭型、情侣型、聚友型、老幼型等,农庄产品应满足他们高、中、低档游客的不同层次需求,还要加强对理智型、习惯型、冲动型、经济型、不定型和全面型游客的差异营销。目标人群不同,设计的旅游项目也应该不同。 

(二)景区项目规划     

景区项目定位是通过选择合理的农业产业项目来实现其功能定位。注意以下几点:     

1.项目的设置首先要根据园区的资源条件和功能定位,来进行农产品和农业景观资源及文化资源等的设计项目。要突显地区特色或旅游吸引力,提供丰富多彩的乡土性旅游项目,以吸引差异化客源,确定核心竞争力 。 

2.要充分挖掘当地文化,将文化融合灌输到具体项目中去,项目的规划要与农村教育相结合, 增加农庄旅游的科技含量;与厚重独特的乡土文化相结合;与差异化的地脉和人脉相结合。 

3.项目的规划还要满足旅游者回归自然、逃避城市、休闲放松等的需求。除了要着重突出农业和休闲功能外,更要兼顾趣味性浓、参与性强、体验性足,体现“农”味和“野”味,以多样的形式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游客的需要。同时还要根据每个时期园区的不同主题或利用各种节日、盛事来进行节庆活动的策划,展现地方民俗风采。

(三)旅游设施规划

人们旅游活动的开展必然会涉及到道路、停车场、餐厅、宾馆等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指示牌、垃圾箱等环境景观的设计,这些设施规划可以参照一般风景园林的景观设计标准,结合实际,设计要求与环境共生,体现生态和自然原理。它们的风格、尺度、轮廓、色彩等都要与农庄的草木、河湖、山体等自然环境结合得贴切、完美。例如景区内道路应根据自然地势设计;农庄建筑最好采用乡村民居的形式;餐饮设施可以是与环境相协调的野外型、家庭旅馆型,或将餐饮与观光温室结合的温室餐厅;住宿设施如渔家客栈、农家旅店应安置在相对安静的区域,有怡人的景致,与娱乐区有一定距离;可以建立生态停车场,例如可在车场地表铺设生态植草砖,以大型树木作为绿化骨干,采用植物搭起隔离带,可以解决酷暑季节旅游车辆的遮荫和净化汽车尾气的问题;标牌的设置位置要方便游者寻找,尺度和材料必须和周围的建筑及环境相适应等等。

(四)基本环境的规划要点

1.地形。农庄若具备良好的地形条件,地形设计应本着尊重原始地形的原则,充分挖掘原有地形优势,并尽量做到土方的平衡。若农庄原始地貌为耕地或荒地,竖向上没有起伏变化 ,可以通过曲折的道路、合理放置的果树林、苗圃地来形成空间上的开合,以弥补竖向地形上的平淡。    

2.水体。如果农庄中有天然的面积足够大的湖泊资源,可以开展游船赛舟等水上活动项目;若农庄具备点状水体,可以结合传统农业中的灌溉工具,设置一些反映农业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如灌溉用的水车、打水用的水井等,增加文化趣味;还可以利用天然的河流、小溪等线状水体开展赏景垂钓等各类水上活动。 

3.植物。主要包括绿化植物和经济作物。在对园区植物风格的把握上,绿化植物的配置应本着广泛采用乡土植物的原则,注重适地适树,强调多样性与稳定性;经济作物是指用于观光、采摘、体验功能而种植的各类经济林果、花卉 、蔬菜等。要考虑到作物本身的观赏性,进行合理布置。 此外还要考虑季节的交替、轮作的品种,不要出现一种作物成熟收获后,土地闲置的情况。总的来说,要在田园景观基质上,进行园林植物景观建设以丰富景观层次和季相变化,力求终年常绿、季相变化,争取达到“四时有不谢之花,八节有长春之景”的境界 。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解析,休闲农庄规划设计要把握正确的原则,合理定位,科学规划,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休闲农庄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