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教案
2025-10-07 16:20:29 责编:小OO
文档
郭沫假设天上的街市教案

【篇一:《天上的街市》教案】

 《天上的街市》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天上的街市》安排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奇思妙想〕,这个单元共五课九篇文章,有童话、神话、诗歌,还有寓言。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或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赞美呼唤人间真情。想象丰富奇特,引人遐思。目的是通过这些富于想象力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象的能力,引导学生憎恶假丑恶,向往真善美。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并熟练背诵;

 2、掌握诗歌中联想、想象的表现手法,并能够学以致用;

 3、体会诗人追求理想,向往自由、美满、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进行诗歌朗读指导、训练,品味诗歌;

 2、学习诗歌中联想、想象的表现手法;

 3、体会诗人追求理想,向往自由、美满、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掌握诗歌中联想、想象的表现手法,并能够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诗歌教学尤其要注重诵读。在诵读中感知诗歌的音乐美,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画面美,在诵读中体悟诗歌的情感美。

 2、小组竞赛法。在“介绍作者”环节采用此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举例法。通过举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联想”和“想象”两个概念。

 4、提问法。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诗歌。

 5、讲授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导入一:通过引入学生在本学期第一单元第二课中学习过的巴金的《繁星》中的片段导入新课:“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导入二:面对深邃的夜空,有位同学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夜晚,天空像一块黑色的布幕,没有闪烁的星星,没有皎洁的月亮。星星和月亮都到哪儿去了?是还没有睡醒,沉醉在甜蜜的梦乡之中呢,还是到野外玩

 教师语:同学们,每当我们仰望繁星点点的夜空时,总觉得它是那样的神秘莫测,让人充满遐想。浩瀚无垠的夜空中有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那星光闪烁的夜晚,跟随着郭沫假设先生一起去游览“天上的街市”。〔板书课题〕

 二、作者介绍

 1、知识接龙——我所知道的“郭沫假设”

 将全班学生分成4个小组,各小组依次轮流说出一条关于“郭沫假设”的信息,所说的信息不能与前面同学所分享的信息相同,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对作者郭沫假设了解更多,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2、“明星小档案”

 教师用ppt多媒体课件出示作者相关信息,加深学生对作者的了解。

 三、新课教学

 〔一〕文本感知篇

 1、感知“音乐美”

 〔1〕教师进行配乐示范朗读,学生认真倾听。

 〔2〕听后用一个词语概括这首诗给你的印象,初步感知诗歌。

 〔3〕选择诗歌中你最喜欢的一小节来示范朗读,并说一说你觉得在朗读中过程需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配乐朗读后,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节示范朗读,并说出自己在朗读过程中注意到的问题,指导诵读技巧:

 ①注意停顿、轻重恰当;

 ②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节奏柔和、舒缓;

 ③把握美好、恬静、自在而又略带伤感的感情基调。

 进行诵读指导之后,全班齐读诗歌。

 〔二〕文本品味篇

 第一小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似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似点着无数的街灯”

 师:第一节中出现了哪些意象?

 生:街灯、明星〔教师板书〕

 师:那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街灯和明星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例如:①发光发亮;②都是远远的,给人以朦胧感;③都是只有晚上才出现。

师:大家找到了不少的相似点,正是因为这些相似点,我们才能从一个事物想到另外一个事物,作者才会由街灯想到明星,再由明星想到街灯。这种“由一个东西想到另外一个有相似之处的东西” 的思维方式就叫做“联想”。

 〔教师进行局部板书,之后用幻灯片展示“联想”的概念,并列举生活实例对“联想”加以解释说明〕

 第二、三、四小节:〔原文略〕

 ppt课件展示原文,图文并茂〔教师局部板书:街市→物品→人物→生活〕

 1、品味“画面美”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并概括:诗中描绘了怎样的四幅画卷?〔教师引导、点拨〕 ①星灯辉映图

 ②街市奇珍图

 ③骑牛往来图

 ④天街闲游图〔教师板书〕

 2、品味“情感美”

 充分发挥你的想象,请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牛郎织女在天上的幸福生活。 例如:他们最终获得了自由,能够骑着牛儿,趟过不甚宽广的天河,时来时往,天天相见。白天,他们男耕女织,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夜幕降临,他们手提灯笼,闲游天街赏景购物,生活过得美满幸福。

 3、思考:诗中的牛郎织女和传说中牛郎织女的命运有什么不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通过比照,引出诗歌的背景介绍,明确诗歌主旨及作者向往、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师局部板书〕

 写作背景:上个世纪初,我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黑暗之中,五四运动呼唤人们追求自由、美好幸福的生活,但运动结束后中国依然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许多人因此感到绝望无助。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鼓励人们执着追求光明和理想,作者写下此诗。

 4、介绍“想象”,并列举《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的“想象”过程加深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师:同学们,作者由“街灯”想到了“街市”,街市上的“物品”,还有牛郎织女美好幸福的“生活”,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吗?

 生:不是,这些都是作者“想象”出来的。

 师:对,这些都是作者“想象”出来的。那么,什么是“想象”呢?它与“联想”有什么不同?〔教师板书“想象”,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想象”概念——由甲事物重新创造出另一个不存在的乙事物〕

 5、品味“语言美”

诗中一共用了几个“定然”?有什么作用?

 教师引导:作者在诗歌中不单单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而且语气还特别肯定,我们从诗中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四个定然都表示肯定的语气。所描绘的事物明明都是出于想象的,作者却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加以肯定,说明了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未来充满了信心,使我们读后同样也受到鼓舞和感染。

 6、课堂小结

 本诗通过由远远的街灯产生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上的街市及牛郎织女美好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三〕文本延伸篇

 1、智力冲浪——你想到了什么?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由“一个红色圆形、两个深蓝色三角形、两条波浪线”组成的画面,让学生展开描绘,从而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续写下面的句子

 〔1〕牵牛花开放了,  。

 〔2〕秋天到了,梧桐树叶从树上纷纷扬扬地落下, 。

 3、课外延伸阅读——《仰望星空》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辽阔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获得启示,升华全文主旨:①要留心观察生活,善于发挥丰富的联想和奇特的想象;②仰望星空,志存高远,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之人!〕

 四、作业布置

 充分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小散文。

 五、板书设计〔略〕

【篇二:天上的街市教案】

 课时教案

【篇三:天上的街市,教案】

 篇一:天上的街市教案

 天上的街市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方法,使学生能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从而把握这首诗的意境。

 2.通过创设情境,开发学生思维,鼓励大胆想象,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通过对诗歌的朗诵、研读,使学生理解诗歌所蕴涵的深意,更深入地体会感受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重点】

 1.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

 2.体会诗人向往理想世界的感情。

 【难点】

 体会诗人向往理想世界的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我们在夏夜乘凉的时候遥望满天星斗,星空总让我们感觉无比广阔和神秘,引发我们无数的遐想,那里流传过不少美丽的神话传说,有我们所熟悉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大家一定想知道,牛郎织女正在天上做些什么呢?就让我们跟着现代诗人郭沫假设一起来遨游天上的街市。 自学成果展示

 1.重点字音。

 缥缈〔  〕渺小〔  〕看见〔 〕看守〔 〕奇怪〔 〕 ......

 提防〔  〕提起〔  〕灯笼〔  〕  笼罩〔  〕奇数 〔  〕 .....

 2.文学常识。

 郭沫假设,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我国现代杰出的诗人、作家、戏剧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卓越的政治活动家。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在完成第一本诗集《女神》的创作后,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天上的街市》选自他的另一本代表诗集《星空》。

 新诗是在五四前后,随着新文化运动发展,白话文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新文体,与旧体诗相比,最主要的特点是:(1)采用白话(2)形式自由。

 《天上的街市》写于1921年,当时的中国处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中,五四运动刚刚过去,处于低潮,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处在水深炽热之中。这个时候诗人写下这首诗,想象了天上自由,幸福,美好的环境,为的是表达他对理想世界迫切的向往。

 3. 优美语句摘抄及赏析。

 二、自读感知 整体把握

 1.听配乐朗诵,学生听读划分节奏。

 【点拨】感情是诗歌的灵魂,《天上的街市》是一首音律和谐悠扬,感情浓烈自在抒情诗,朗读时节奏应该舒缓、柔和,读出重音。如:天上的/明星/现了,好似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

 2.试着给同桌读一读,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

 3.学生赛读,并互相点评。4.体会诗情。

 (1)这首诗写了哪些事物?这些事物按什么顺序排列起来的?

 街灯

 【点拨】  ↓↑ →天上的美丽街市一街市上的珍奇物品→牛郎织女的自由、悠闲幸福生活明星

(2)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点拨】1节:从地上写到天上,再从天上写到地上

 2节:写天上的街市

 3—4节:写牛郎织女自由美满的生活。

 三、合作交流 重点深研

 〔这一环节以四人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允许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勇于提问质疑,讨论争辩。〕

 1.所描述的天上的街市是怎样的?

 【点拨】美丽、繁华富庶、商品琳琅满目。

 2.诗人是怎样描述牛郎织女生活的?它与传说中的故事有什么不同?

 【点拨】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是不自由的,他们受王母娘娘的统治。诗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理想,大胆改造了这个民间故事。在这首诗中,牛郎织女了,他们能够自由自在地骑着牛儿趟过天河,提着灯笼在天街信步闲游。他们生活得自由、幸福、美满,他们骑着牛儿来来往往,他们生活在一个自由的天地里。

 3.作者想象合理吗?他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造?

 【点拨】合理。他是依据星象来想象的,因为淡淡的银河,看上去确实是浅浅的,也不很宽广。作者这样想是借想象牛郎织女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来反衬当时人间社会的痛苦,表达诗人对人民大众苦难的同情和对自由幸福生活得向往。

 4.由现实写到理想,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

 【点拨】联想和想象。

 所谓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方式和心理过程。所谓想像,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如:从明星想到街灯,从街灯想到街市,这些是联想,可想出天上有街市,那就是一种创造,就是想像。

 5.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和联想的?

 【点拨】诗人由夜晚地上的明灯,产生联想,自然地想到了天上的明星,街灯与明星都是点状发光体,有类似之处。这样,巧妙的打开了一条从地上的街市到天上街市的通道,接着神驰天空,尽情的想像天上街市的美景:有美丽的街市,再由街市想到天上的银河,并由银河想到两岸的牛郎织女,那闪光的流星,正是他们闲游时用来照明的灯笼。这样梦想成真,环环相扣。

 你能举出一些运用联想和想像的例子吗?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6.作者为什么会把天上写得这么美?把牛郎织女的故事改写的这么美好?

 【点拨】作者对当时军阀混战,黑暗如漆的现实十分不满,但在人间又无法找到光明、自由、幸福,只能借助联想和想像,描绘出天街美好、自由的生活图景,来寄托自己的理想,表达对美好生活得向往和追求。

 7.再读课文,着重体会哪些词语用得好,哪些句子特别美?

 【点拨】:

 〔1〕第一节的“闪”“点”,写出明星和街灯的各自特点。

 〔2〕第一节的两个比喻特别美。第一个比喻本体是“街灯”喻体是“明星”;第二个比喻本体是“明星”喻体是“街灯”。这是一种回环往复的比喻,读起来特别美,而内容上从地上联想到天上。这两个比喻构成了从地上写到天上的桥梁,写得天衣无缝。〔3〕“定然”“一定能够”等这些极其肯定的词语,说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四、质疑探究

(1)诗歌的第一小节是不是可以去掉?

 【点拨】第一小节不能去掉,因为诗中后三小节的内容都是在第一小节现实基础上想象的,不可以省略。引起下文。

 (2)关于诗歌中的流星,应该怎样理解?

 【点拨】关于流星联想的理解。在诗人奇妙的想像中,引进了流星,由流星联想到灯笼,结尾更有一番动人的情致。流星那灿烂的光辉不禁让人眼前一亮,天上的街市越发神奇美妙,令人向往。 五、拓展延伸

 1.理解迁移:你还知道关于月亮的哪些传说和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杜甫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2.充分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参照下面句子的样式,仿写:

 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

 b是两颗联结在一起的心,是友谊.

 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

 d是一把竖琴,是快乐。

 e是书架,是知识。

 f是一株谷穗,是思想,是丰收。

 g是拳头,是力量。

 h是单扛杠是运动。

 i是单个的人,是。

 j是一个鱼钩,是等待。

 六、课堂总结

 诗人郭沫假设不仅用眼睛眺望星空,而且用心灵去感受星空,从地上街灯到天上的街市,由街市上的物品到街市上的人,虚实交错,想象奇特,展示心目中的天国乐园,透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读后让我们深受鼓舞,更加憎恶那个压迫人的社会,同时更珍惜我们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课练

 板书:

 联想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天上的明星

 街市-----物品-------篇二:优质课教案《天上的街市》

 《天上的街市》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味诗的音乐美,探究诗的情感美;

 2、了解诗歌的联想和想象,想象诗的图画美,赏析诗的语言美;

 一、导入:

 师:同学们,总理曾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幻灯片出示〕在我国,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经常在茫茫的黑夜里,单独仰望着浩瀚的星空,想从那闪闪的星光中寻觅他心中的理想。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呢?学生:〔郭沫假设〕

 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郭沫假设先生的脚步,走进《天上的街市》,做一次天上人间的神奇之旅,去听一听他与星空的私语。

二、作者简介

 师:有哪位同学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郭沫假设?生答。

 师:对作者的情况,老师也做了一些整理,大家请看大屏幕!我们识记重点作家,需要从这五个方面来把握!

 名:郭沫假设,原名郭开贞  时:〔12 —1978〕 地:四川乐山人

 评: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作:诗集《女神》《星空》;话 剧《屈原》

 三、展示目标

 师:在向太空进发之前呀,我们先来明确一下我们的方向。大家请看大屏幕: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味诗的音乐美,探究诗的情感美;

 2、了解诗歌的联想和想象,想象诗的图画美,赏析诗的语言美;

 〔幻灯片〕

 四、朗读诗歌,体味诗的音乐美

 师:有了目标,让我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向天上的街市进发吧!有人说;“诗歌是凝固的音乐”。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诵读体味诗的音乐美。那么,如何读出诗的音乐美呢?一要读准字音;二要读准节奏;三要读准重音;四要读出感情。〔幻灯片显示〕这也是我们评价朗读的依据,请同学们记住了!

 1〕学生自由朗读

 师:下面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一遍,扫除字音障碍!

 2〕教师配乐读;学生评价

 师:同学们,知道吗?诗歌起初是用来唱的,所以,我们要把握好节奏,读出音乐的美感来!同学们刚刚又读过一遍了!接下来听老师朗读一遍,听的过程中,根据老师的朗读标出节奏和重音,并且注意一下朗读的语调和语速。

 3〕小组分段读;学生互评

 师:好!老师读完了!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你们刚刚听读时,所标注的节奏和重音。并且以小组为单位分段朗读,一人一节,读后互相评价!

 〔小组分节朗读〕

 师:好!接下来我们有请一个组的同学为大家展示朗读。哪个组的同学愿意呢?好! 组!这组同学展示完毕!哪个同学愿意来评价呢?〔此处可让评价学生再读他认为读的不到位的段落〕

 师:觉得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什么样的节奏?语调是——[板书:语调]激昂还是柔和的呢?

 生:柔和。

 师:哦,柔和的。[板书:柔和]节奏呢?

 生:缓慢。

 师:好,舒缓吧。[板书:节奏——舒缓]

 师:确实,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所以节奏不宜强,语速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4〕齐读

 师:接下来,我们齐读一遍,力求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

 师:好!从同学们的声音中,老师感觉到大家的自信已经建立起来了。同学们读出了诗的音乐美,把流动在诗歌里的感情真切地传达出来了,用有声的语言传达出了无声的美!

 五、改写诗歌,感受诗歌的图画美

 师:这首诗的韵律是美的,这首诗的画面也是很美的。诗歌如画,一首好诗就是一幅灵动的彩画。请同学们再读诗歌,边读边想四节诗所表现的画面,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节诗的内容。〔小组讨论,全班展示交流〕

 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自己所概括的画面。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任选一节,放飞想象的翅膀,抒写一幅美丽的画卷,神游一番天街,感受一下这首诗的图画美!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老师选择了第一节为大家作一示范。

 灯星辉映图 :夜幕降临,我单独徜徉于街头,茫然不知所向。猛然间,我看见了远处的一排街灯,就像天上的明星一般闪亮。明星?我猝然抬头,天上的星星正发射出耀眼的光辉。星光点缀在清冷寂静的夜幕上,多像像远处的街灯呀!星与灯交相辉映,似给黑夜带来了一些生机。深邃而幽远的夜空引发了我无尽的遐想。我的思绪顿时像一匹奔驰的快马,驰骋于浩瀚的天际,身心都似乎融尽于这无际的天空了。

 师:诗人想到了什么呢?下面就由同学们尽情的想象了!

 师:好,下面请大家展示自己的想象,展示时请其他学生美美的闭上眼睛,随着展示的内容,展开遐思,做一番身临其境的神游。

 生:天空云雾缭绕,繁华美丽的街道,一条条玉路整洁平坦,一间间店铺招牌林立,顾客如潮,摩肩接踵,吆喝声此起彼伏,那孙悟空在大声的叫卖自己的新品种——猴桃,太上老君也在街上推销仙丹呢!店铺里的各色奇珍异宝,琳琅满目,玲珑剔透,把戏繁杂。这富饶的街市真是美丽的天堂!

 师:多么繁华的街市!多么美丽的天堂!多么丰富的想象!

 生:广袤的星空,有一颗流星划过,哦,那不是流星,那是牛郎与织女提着的灯笼。他们缓步慢行在美丽的天街,微风吹过,浅浅的天河在他们身后柔波粼粼,把他们的欢声笑语传出很远很远

 师:写得真美,牛郎织女在天上的生活真甜美,真幸福!

 生:你看,天河浅浅,微波荡漾,牛郎和织女不再隔河相望了,他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往来了,只要骑上牛儿,他们就能够随时会面。这一刻,他们提着灯笼,并肩漫步,微笑挂在他们的脸上,美丽的街市,一路洒下他们的欢声笑语。

 生:她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将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

 师:同学们的展示真棒!用你们的奇思妙想,让我们神游在这美丽梦幻的天国乐园。

 六、品读诗歌,赏析诗歌的语言美

 师:刚刚,大家通过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是啊, “优美的语言是诗歌美丽的外衣”,相信有不少的句子可以打动我们的心。下面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诗歌的语言美。“你认为哪里〔词或句〕写得好?是妙用词语?巧用修辞?还是联想、想象丰富呢??”〔幻灯片〕下面首先自己找出来,反复品读一下,再分小组讨论,一起交流品读。

 (学生们小组合作探讨,大约4分钟过后,讨论的声音渐止。)

 师(出示投影):请同学们用“我认为 (词语或句子)用〔写〕得真美(好),美(好)就美(好)在”这样的句式来评析诗的语言。〔幻灯片〕

 生:我认为“我想那缥缈的空中”一句中“缥缈”这个词用得真美,美就美在“缥缈”写出了天空隐隐约约、假设有假设无的特点,隐隐的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愿景感到渺远、迷惘的感受。 生:人从地上的街灯想到天上的明星,再从天上的明星又想到地上的街灯。当我们读到这一节诗时,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一个怎样的画面?地上有星一样的灯,天上有灯一样的星,而且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灯光和星光辉映的美景。真是真正的诗情画意啊!另外它用的词也非常准确。写街灯用了“明”和“点”;写明星用了“闪”和“现”。 街灯亮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