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分校 和卉
近年来,公考言语部分对成语的考察越来越突出,在40道言语题中,涉及成语的可达12道之多。成语辨析题量占逻辑填空的60%,占整个言语部分的12%。针对这一考情,我们对成语辨析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深度分析成语考点。
通过对大量真题的研究,我们发现成语辨析题有三个考察角度:一、高频成语;二、近义成语辨析;三、成语误用。关于高频成语这一考察角度,在之前的教研文章中已有所涉及,此处不再详谈。现针对近义成语辨析这一考察角度进行分析。
一、近义成语界定
近义成语是指几个处于近义语义场中的成语,具体表现为:这几个成语的理性意义基本相同,或者理性意义有一部分相同。如:“相辅相成”和“相得益彰”, 二者都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这就构成了这两个近义成语之间的“同”。
【例1】晚清的新学之士,提及开通民智,总是首推16报馆与学校。二者同为“教育人才指导”、“传播文明”之“利器”,却因及利益不同,无法 。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珠联璧合 B. 相辅相成
C. 相得益彰 D. 取长补短
【解析】空处填入的词应能体现“报馆”与“学校”放在一起都具有“开通民智”的积极作用的特点。“珠联璧合”比喻优秀的人物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用在此处,形容报官和学校作为一个整体发挥的作用。“相辅相成”不能做谓语;“相得益彰”与“珠联璧合”意思相近,指互相配合和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强调个体;“取长补短”指吸取别人的长处,用来弥补自己的短处;文段中未提到报馆与学校各自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因此相互补充及配合也就无从谈起。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二、近义成语辨析角度——寻找近义成语之“异”
命题人经常在一个题目中放入多个近义成语,造成极强的干扰性。如:
【例2】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只不过是 ,因此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不能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错误,应该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A. 微不足道 B. 沧海一粟
C. 九牛一毛 D. 谨小慎微
此题中涉及的四个成语都是近义成语,因为近义成语意思接近,所以造成了极强的干扰性,从而加大了试题的难度。要攻克这类题目,还要从辨析近义成语入手。
辨析近义成语主要从分析近义成语之间的“异”着手,可以分别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理性意义(含语义轻重、表达重点、范围大小、适用对象、内涵宽窄等)
(2)色彩意义(含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态度色彩等)
(3)语法意义(含句法功能、句式要求、具体用法、能否直接带宾语等)
以例2为例进行分析,由前文“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可推知后文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很渺小”,“沧海一粟”比喻非常渺小,符合文意。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沧海一粟”和“微不足道”句法功能不同,“微不足道”不能作宾语。
“九牛一毛”和“沧海一粟”适用对象不同,“九牛一毛”一般形容钱财等具体事物,不能形容个人能力。
“谨小慎微”和“沧海一粟”理性意义差别较大,“谨小慎微”意思是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