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国际贸易概论》模拟试题五(含答案)
2025-10-07 16:25:40 责编:小OO
文档
《国际贸易概论》模拟试题五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1分,共16分)

1、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是(   )

A.贸易顺差       

B.对外贸易额     

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对外贸易量

2、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是(   )

A.绝对优势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   

C.机会成本学说            D.边际成本学说

3、贸易顺差是指( )

A.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        B.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

C.国际收支为正                D.国际收支为负

4、共同市场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实现了(    )

A. 对外统一的关税税率         B.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C. 制定某些经济社会       D.货物的自由流动

5、某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2万亿美元,商品进口值为1200亿美元,出口值为800亿美元,则该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    )

A. 10%                       B. 11%           

C. 12%                         D. 9%

6、经济同盟与共同市场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

A.实现货物的自由移动         

B.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    

C.制定和执行统一对外的某些共同的经济与社会        

D.完全一致

7、在商品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加强了关税保护作用的税收是(     )

A.从价税                   B.从量税      

C.选择税                   D.混合税

8、贸易顺差是指(    )

A.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       

B.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

C.国际收支为正               

D.国际收支为负

9、以1990年为基期,2000年某国的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为120,出口价格指数为144,则该国的净贸易条件为(    )

A. 1.2                B. 0.83

C. 1.1                D. 1.3

10、各国征收反倾销税的目的在于(    )

A.抵制商品倾销,保护本国的市场与工业        

B.防止本国商品不顾成本到国外倾销

C.保护本国出口商的利益         

D.保护本国进口商的利益

11、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日期是(    )

A. 2001年11月9日        

B. 1997年10月1日

C. 2001年12月11日         

D. 1999年11月15日

12、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的日期为(     )

A. 1948年4月23日       

B. 1965年7月11日

C. 1995年1月1日       

D. 1999年11月5日

13、关境与国境的关系是关境(    )国境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大于、等于、小于

14、关贸总协定规定缔约方保护本国产品的手段只能是(    )

A.数量                    B.关税

C.非关税措施                  D.进口

15、以低于国内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格,在某一国外市场上倾销商品,在打垮大部分竞争对手,垄断市场后,再提高价格,这种倾销方式是(    )

A.偶然性倾销                  B.掠夺性倾销

C.长期性倾销                  D.永久性倾销

16.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的是:(     )

 A.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B.一国国民经济对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C.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D.一国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依赖程度

二、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

A.良好的商业信誉          B.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出现剩余产品

C.国家的产生              D.完备的组织结构

2.反映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指标有(     )

A.各国的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       

B.各国的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

C.各国的制成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  

D.各国的制成品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

3.贸易差额包括(     )

A.贸易顺差               B.货物贸易差额

C.服务贸易差额           D.贸易逆差

4.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包括(    )。

A.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

C.自然条件             D.行为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深化表现为(     )。

A.发达国家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B.发达国家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逐步增强

C.发展中国家被日益排除在国际分工体系之外  D.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的分工趋于加强

6.世界市场是由(      )等因素构成。

A.市场主体                  B.市场客体

C.销售渠道                  D.运输通讯

7.影响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因素主要包括(     )

A.垄断                      B.经济周期

C.各国采取的措施    D.商品的质量与包装

8.各国制定对外贸易的目的主要有 (    )

A.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        B.优化本国产业结构

C.扩大进口                  D.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9.对外贸易主要内容包括(     )

A.对外贸易总           B.对外贸易商品(服务)

C.对外贸易关税         D.对外贸易国别

10.影响对外贸易制定的因素有(      )

A.经济实力的强弱         B.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C.利益集团的影响         D.国际收支、贸易差额状况

三、判断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从价税率不变的情况下,从价税额与商品价格的涨落成正比关系。( )

2、世界国际货物贸易额是各国和地区的货物进口额或货物出口额之和。( )

3、根据总贸易体系规定,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口额,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不论其是否办理通关手续,一律列入进口,作为总进口的一部分。( ) 

4、战后,在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

5、财政关税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因此,其税率通常较高,以增加关税收入。( )

6、关税是海关直接向本国进出口商征收,但它仍是间接税。( )

7、如果某种贸易对一个人是好事,那么,它就不能对另外一个人也是好事(  )。

8、贸易会降低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价格。( )

9、转移价格是公司内部贸易所采取的价格。(  )

10、如果一国的人口比较多,那么该国一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国家。(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国际分工

2、对外贸易 

3、关税

4、区域经济一体化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关税的影响。

2.简述WTO的基本原则。

3. 美国和日本造飞机,为什么美国厉害?请用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简答。

4. 请简述产业内贸易说的含义和特点。

六、计算题(本题8分)

1、假定以1990年为基期,2000年出口价格指数为80%,进口价格指数为110%,出口商品数量指数为140%,计算该年的净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并解释结果。

《国际贸易概论》模拟试题五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5  DAABA     6-10 CBAAA       11-16 CCDBB A

二、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漏选该题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BC     2.AB      3. AD     4. ACD    5.ABD  

6.ABCD   7. ABCD    8.ABD     9.ABCD    10.ABCD

三、判断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对的打√;错的打×)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的产物。

2、对外贸易 :是对各国在一定时期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的原则、方针和措施手段的总称。包括主体、客体、目标、内容、手段等基本要素。

3、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该国所设置的海关向本国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收。关境是指海关所管辖和执行有关海关各项法令和规章制度以及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它又称关税领域。

4、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相互协商制定经济贸易和措施。并缔结经济条约或协定,在经济上结合起来形成—个区域性经济贸易联合体的过程。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答案:1.增加财政收入2使国际贸易收支朝贸易顺差方向发展3保护了国内产业4随害了国民利益,导致国民福利降低。(5分)

2.答案:1非歧视原则。2市场准入原则3贸易自由化原则4透明度原则5公平竞争和自由贸易原则6鼓励经济改革发展的原则。(5分)

2、答: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具体来说,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生产力水平;(2)自然条件;(3)人口、生产规模和市场;(4)国际生产关系;(5)上层建筑。

3、答:(1)从规模报酬递增理论来看,美国造的飞机多,单位产品成本递减而取得成本优(2)从技术差距论来看,美国造飞机技术比较高,而日本处于模仿滞后阶段。(3)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看,美国造的飞机处于成长期,具有一定的垄断优势,目前只有英美法德俄等国具有制造大飞机的能力。(4)最后就是垄断优势理论,美国飞机在国际市场具有垄断优势,技术也是垄断,有规模经济,企业家才能,而且有获取廉价原料,劳动力和资金的渠道。这些都是日本不能比的。(10分) (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4、答:含义: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并不是按照要素禀赋理论进行的,即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而是产业内贸易的相互交换。(5分)

特点:(1)他与产业间贸易在贸易内容上有所不同。他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2)产业内贸易的场频具有双向性。(3)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化。(4)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二是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5分)(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六、计算题(本题8分)

答:净贸易条件=(Px/Py)×100%=80%÷110%×100%=72.7%

  收入贸易条件=(Px/Py)×Qx=80%÷110%×140%=101.8%

 解释:该国净贸易条件恶化,但由于出口规模扩张,因而扭转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变化所处的不利局面,而且使该国的进口能力提高了1.8%。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