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史题目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买卖兵器,珍异等小件物品使用的交易契券称为:
A. 傅 B. 别 C. 质 D. 初
2、西周时期法官在审判结束后要向当事人宣读判决书,这被称作:
A. “乞鞠” B. “读鞠” C. “昕讼” D. “断狱”
3、秦朝法律中包含有关审判原则以及对案件进行调查勘验,审讯查封,治狱程式等方面的规定和文书程式的是:
A. 《秦律杂抄》 B. 《封诊式》 C. 法律答问 D. 《秦律十八种》
4、最早提倡“亲亲得相首匿”思想的是:
A. 庄子 B. 孟子 C. 公孙子 D. 孔子
5、“诸断罪而无条者,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人罪者,则举轻以明重”是唐律中有关( )的规定。
A. 类推 B. 法律适用 C. 法律解释 D. 自由裁量
6、唐代不计利息的消费借贷称为( )
A. 举敢 B. 便取 C. 欠负 D. 出举
7、无因管理在罗马债法中属于:
A. 契约 B. 私犯 C. 准契约 D. 准私犯
8、下列选项中不是英国特点的是:
A. 英国的内容很不确定 B. 英国是柔性
C. 英国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修改程序也更严格
D. 英国具有根据的延续性,目其渊源,多样性
二、多项选择题
1、战国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是:
A. “法者、编者之国籍, ”
B. “刑过不避人人,尚善于遗匹大”
C. 禁奸止过,
D.“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敢辞,勇者弗敢争”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较秦汉时期有了较大发展,其中确立于这一时期并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制度,没有( )项。
A. 春秋决狱 B.准五服以制罪C.八议D.秋冬行刑
3、“义绝”是唐律规定的强制离婚,下列属于灭绝事由的是:
A .妻杀夫之父母
B. 夫欧妻之祖父母
C. 妻骂夫之祖父母
D. 夫、妻的兄弟之间相互残杀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 市民法定是罗马国家固有的法律,它使用于罗马居民的法律
B. 市民法调整的内容为国家行政管理,诉讼程序及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关系等方面
C. 万民法是调整罗马公民与外来人以及外来人之间的财产关系
D. 万民法是通过民众大会和元老院的决议制定形成的
5、17年颁布的《宣言》,作为法国资产阶级第一部政治经济施政纲领,被视为法国历史上第一部性文件,宣言第二条明确规定,“一切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大赋和不可侵犯的权力,这些权力包括:
A. 自由权 B. 财产权 C. 公众权 D. 反抗压迫权
6、《德国民法典》是19世纪末自由资本主义向龚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制定的法典,法典适应龚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在贯彻资产阶级民法基本原则方面已有所变化,主要包括:
A. 法典在民事的任何方面,也确认了“过失责任”原则。
B. 在法典中,与自由竞争经济条件相适应的,体现“个人最大限度的自由,法律最小限度的干涉”这一公式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民法原则,得到了明确的表述
C. 法典肯定于资本主义“契约自由”原则,并直接保护资产阶级的和容克贵族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D. 法典肯定了公民私有财产权不受的原则
三、不定项选择
1、下列关于西周刑罚适用原则的叙述:①一人犯罪,罪及亲属;②重刑主义;③疑案从赦;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⑤已有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错误的是:
A. ② B. ①② C. ④ D. ③⑤
2、下列关于商鞅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奖励耕织
②取消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③实行连坐制度
④“废井田,开阡陌,民得买卖”
A. ①② B.②③ C.① ④ D.③④
3、下面叙述中,①《北齐律》以“纳礼八律,礼律界重”为其突出特点;②《晋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水平最高、影响最大,施行最久的一部法典;③ 《北魏律》以“法令明审,科条简要”而著称;④《陈律》以“官当”八律;⑤《北齐律》最早确立法典十二篇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 B.③ C.④⑤ D. ①②④
4、“十恶”中危害的是:( )
A. 内乱 B. 谋反 C. 谋叛 D.恶逆
5、1875年是法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这部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1875年由三个性文件组成,即:
A. 《参议院组织法》 B. 《众民院组织法》
C. 《政权组织》 D. 《国家政权机关相互关系法》
6、美国创立的司法审查制度的原则是:
A. 是最高法律,一切具有法律不得与相抵触
B. 联邦最高在审理案件时,有权裁定所涉及的法律或法律的某项规定是否违反
C. 经裁定违宪的法律或法律规定不再具有法律效力
D. 对违宪的法律可自由制定相应的新的法官
法律职业道德题目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法官应当注意提高司法效率,下列哪一项体现了这一道德准则的要求?
A.准时出庭,不缺席,迟到、早退;
B.使用规范、准确、文明的语言;
C.遵守法律规定的诉讼期限,在法定期限内尽快地立案、审理、判决;
D.开庭时集中精力、专注庭审,不做与审判活动关的事;
2、下列关于律师执业行为规范的表达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律师为了招手揽案件,就是案件的判决结果向委托人作出承诺;
B.律师依法辩护、代理案件提出的预先分析意见没有实现,可以认定律师的意见是虚假承诺;
C.律师接受委托时必须与委托人明确规定包括程序法和实体两方面的委托权限、委托权限不明确的,视为全权委托
D.律师可以公开委托人授权同意披露的信息
3、公诉案件从何时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辩护律师?
A.自犯罪嫌疑人被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
B.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
C.自案件提起公诉之日起
D.随时可以
4、以下哪个不属于公证员应当遵守的行业性规定:
A.不得同进在2个以上公证机构执业
B.不得从事有报酬的 他行业
C.不得办理与任何亲属有利害关系的公证
D.不得私自出具有公证书
二、多项选择题
1、陈律师接受犯罪嫌疑人丁某的聘请,在案件的侦查阶段为丁某提供法律帮助,在此阶段,陈律师可以履行下列哪些职责?
A.向侦查机关了解丁某涉嫌的罪名
B.为丁某提供法律咨询
C.接受丁某的委托,为在押犯的丁某申请取保候审
D.代理丁某申诉和控告
2、下列哪些选项体现了司法要讲究效率的原则?
A.法官遵循“不千不理原则
B.司法过程中对“一事不再理”原则的运用。
C.诉讼费用分担具有合理性。
D.司法人员要提高水平。
3、一列属于法官的纪律处分的有?
A.记过 B.大过 C.开除 D.留院察看
4、下列哪些检察官应当被辞退?
A.王检察官旷工11天
B.李检察官一年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累计已经超过24天
C.张检察官在年度工作考核中,已经被确定为不称职
D.因检察机构进行调整,范检察官拒绝了对他的合理安排。
三、不定项选择题
①离退休法官;②在职立案、审判、执行、笔记制作、司法文书送达等法官系列的相关人员;③的行政人员、警务人员;④的试用、借用、借调人员;⑤和澳门地区的法官⑥中国在联合冒国际的法官;上述哪些主体应当受到《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约束?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
法理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考点:西周的民事法律制度
解析:“质剂”是适用于买卖关系中的契约形式,其中“在重以后,小重以剂”,质剂是长短不同的两种契约券书,人 牲畜之类的大宗交易谓之“去重”,使用“长券”即质;而器具,珍异之类的小宗交易则称为“小重”,使用“短券”即剂。
2、答案:B
考点:西周的诉讼制度
解析:西周的时候诉讼程序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已经有了“读鞠”和“乞鞠”,“读鞠”是指在审判结束后向当事人宣读判决书,宣读之后,当事人如果不服,可以要求上诉再审,称为“乞鞠”。
3、答案:B
考点:云梦秦简
解析: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是睡虎地秦墓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秦代竹简,有《秦律杂抄》、《封诊式》、《法律答问》、《秦律十八种》、《为吏之道》等丰富的法律内容,其中《封珍式》是关于司法机关审理案件的原则,汉狱各式,调查勘验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同时,也包括些具体的案例。
4、答案:D
考点:汉代刑罚适用原则
解析:“亲亲得相首 ”是指汉朝法律所规定的有血缘或姻亲关系的亲属之间,有罪应相互包庇隐瞒,不得向官府告发,对于此类容隐有为,法律也不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制度,这种工张源于孔子“父为子隐,子为风隐,直在其中”的思想,在汉代被正式确立为刑罚适用原则以后,一直为后世各封建王朝所沿用。
5、答案:A
考点:唐朝的刑罚适用原则
解析:唐律中规定当处理某一件案件而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时,可以适用类推原则,即“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由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其中的“出罪”是指减轻或免除处罚,其“入罪”是指确定有罪或加重刑罚,适用类推的具体办法是,对那些应当减轻或免除的犯罪可举由重罪条款以比较轻罪,使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得以减轻,这就是所谓“举重以明轻”;对那些应当加重处罚的犯罪,则可以举出轻罪以比较重罪,使犯罪人受到较重的刑罚处罚,这就是所谓“举轻以明重”。/
6、答案:B
考点:唐代的债权制度
解析:唐代的时候,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民间借贷人系已经相当复杂,社会上出现了几种借贷之债,经济者都重视用法律来规范,一般的附带利息的消费借贷称为“出举”;不计利息的消费借贷称为“便取”。
7、答案:C
考点:罗马私法中物法的内容
解析:罗马法将债发生的原因分为两类:一类是合法原因,即由双方当事人因要订立契约而引起的债;一数是违法原因,即由侵权行为而引起的债。罗马法称之为私犯。后来,又规定了准契约和闪私犯为债发生的原因。因此对A和B可以排除。准私犯是指类似私犯而未列入私犯的侵权行为,因此D项也可以排除。所以只能选择C。准契约是指双方当事人向虽然未订立契约,但因其行为而产生与契约相同效果的法律关系,并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主要包括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监护和遗赠等。
8、答案:C
考点:英国的基本特点。
解析:英国无系统的成文,其各部分渊源又不断随着社会变化而发展。这势必造成其内容的不确定性;英国是典型的柔性,其修正程序、效力一普通法律是一样的,只是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同而已;英国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延续性,渊源有:性法律、惯例,具有多样性,故选C
二、多选题
1、答案:ABCD
考点:法家思想
解析:以法家理论为指导的战国时期的先生思想,它区别于前期的各代法制指导思想,主张;(1)公布法律,反对“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韩非子》曰:“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2)刑无等级,正如韩非所说:“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都弗敢 ,勇都弗敢争”,“刑过不避人夫,尚善不遗匹夫”,(3)重刑,只有通过严刑峻法才能达到“以刑去刑”的目的,商鞅认为:“禁好止退,莫着重刑,刑重而必得,不敢试,故国无刑民
2、答案:AD
考点:魏晋南北朝法律的内容。
解析:“八议”、“准五服以制罪”是儒家思想在封建法律制度中的集中表现,《魏新律》首立“八议”制度,《晋律》首立“准五服以制罪”制度,故应选AD。
3、答案:ABCD
考点:义绝
解析:“义绝”“七出”、“不去”都是唐朝滑袭前朝的婚姻解除制度,与“七出”不同的是,“义绝”是由义绝事由时由官府强制离婚,否则,夫妻双方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义绝事由包括三种情况:(1)夫殴妻之祖父母、父母;夫杀妻之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妻殴打、伤夫的外祖父母、父母;(2)妻殴打、伤夫的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妻与夫之缌麻以上亲奸;妻欲害夫。(3)夫妻之祖父母、父母、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自相残杀
4、答案:AD
考点:市民法
解析:市民法是罗马共和国早期的法律,仅是用于罗马公民内部,是罗马国家固有的法律。市民法的内容主要是国家行政管理、刑诉程序、婚姻家庭和继承等方法的规范。因此A项不正确,罗马居民不仅包括罗马公民,而且也包括居住在罗马的非罗马公民。万民法是适用于罗马罗马公民与外来人以及外来人与外来人之间财产关系的法律。万民法是外事裁判官在司法活动中逐步制定法律,因此D项不正确。万民法的基本内容是关于所有权和债权方面的规范,有关婚姻、家庭法和继承法,仍不下列入万民法,仍然适合市民法。因此C是正确的/所以答案要选A和D
5、答案:ABCD
考点:《宣言》的内容
解析:《宣言》提出的民主法制原则体现在:宣言第一条明确指出:“人们生来并且始终是自由,在权利上是平等的。”第二条规定:“一切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天赋和不可侵犯的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所以ABCD为正确答案。
6、答案:ABD
考点:德国民法典的内容
解析:四个选项中唯有C项为《法国民法典》的特点。ABD均为《德国民法典》所独有的特征。所以,正确选项是ABD
三、不定项选择
1、答案:ABC
考点:西周时期的刑罪适用原则
解析:西周初年“明德慎罪”的思想指导下,形成了一整套断罪量刑下的原则:(1)罪责自负原则,主张罪及一身,反对株连亲属,故A正确。(2)罪疑从赦原则,规定凡是疑案、难案,都要从轻处断或加以赦免。(3)周律还规定凡7岁以下、80岁以上的人,即使实施了犯罪行为也不必处罚。综合上述(2)(3)两原则,D不正确。(4)同罪异罚原则,公开赋予有特定身份者减免刑的规定,故C正确,(5)宽严适中原则,综合上述(1)(5)两原则,B正确
2、答案:ABCD
考点:战国时期诸侯各国的变法改革运动
解析:商鞅变法运用法律手段把一系列改革措施贯彻到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在变法过程中法家的一些基本主张凸现出来,如实行连坐制度就是“重刑主义的体现。变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扫清前进路上的障碍。故须剥夺奴隶主贵族的,取消世卿世禄,按军功受爵,取消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取消土地国有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的合法性。综上所述,故选ABCD
3、答案:ABD
考点:巍晋南儿朝时期的法典
解析:《晋律》定制12篇六百二十条,文字简约,法律概念规范,以“刑宽禁约”而著称,以“纳礼八律 八律为重”为其突出特色,是六朝中施用最久的法律,但不是立法水平最高的法典,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水平最高、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北齐律》,它最早确立法典十二篇结构,以“法令明审,科条简要”而著称。此外南朝陈列《陈律》,首次以“官当”入律。
4、答案:BC
考点:唐律的内容
解析:“十恶”是直接危害封建统治阶段根本利益,威胁封建统治秩序的十种性质最严重的犯罪行为。唐朝中的“十恶”包括:谋反(谋害皇帝、危害国家的行为)、谋叛(背叛本朝,投奔敌国的行为)、谋大逆、恶逆(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等尊亲属的行为)、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和内乱
5、答案:ACD
考点:法国1875年
解析:1875年,也称第三共和国,是迄今法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一部。它是以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为契机,法国人民推翻第二帝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后颁布的。它由三个性文件组成,即《参议院组织法》(2月24日)、《政治权组织法》(2月25日)和《国家政权机关相互关系法》(7月16日)。所以,正确答案是ACD
6、答案:ABC
考点:美国联邦最高的最高审查权
解析:《马布里诉麦迪逊》案确立的联邦最高的最高审查权的宪则:A、B、C项,D项无立法权。故A、B、C型是正确选项
法律职业道德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第19条规定:“法官应遵守法律规定的诉讼期限,在法定期限内尽快地立案、审讯、判决,”因为这一条规定在“提高司法效率”一章中,所以由此可以确定C项是法官要求,但不属于“提高司法效率”的职业道德要求,是本题的正确答案,其余三项也是法官职业道德的要求,但不属于“提高司法效率” 的要求,所以不属于本题的正确答案。
2、答案:D
解析:《律师执业行为规范(试行)》第六十七条规定:律师不得为谋取代理或辩护业务而向委托人作虚假承诺。第七十条规定:律师依法辩护、代理案件提出的正确意见末被采纳或因枉法裁判,使律师的预先分析性意见没有实现,不能认为律师的意见是虚假承诺。第六十二条规定,委托权限不明确的,律师应主动提示,仍然不明确的,视为一般委托,因此,A、B、C三项是错误的。D项是正确的。
3、答案:B
解析:见《刑事诉讼法》第33条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D
解析:本题是关于律师在侦查阶段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的体现的职责范围问题,考察考生对该职责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全部答案为该职责范围的全部四项内容。
2、答案:ABCD
解析:不告不理原则体现了要尽可能的节省和充分利用各种司法资源,这是效率原则的要求; 事不再理原则体现了司法程序的终结性,防止重复追究,制止不合理的重申和再审,也应该入选。CD也是效率原则的具体要求。
3、答案:ABC
解析:法官法第34条规定:“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选项D留观察看不符。
4、答案:CD
解析:根据《检察官法》第四十三条检察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
(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确定为不称职的;
(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另行安排;
(三)因检察机构调整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四)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瑕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所以,CD当选
(五)不履行检察官义务,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三、不定项选择题
答案:B
解析:《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空间效力仅仅限于中国内地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