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学生道德意志的形成与培养
2025-10-07 16:26:06 责编:小OO
文档
小学生道德意志的形成与培养

摘要:小学阶段形成的道德意志,对儿童一生的成长都有重要的作用。道德意志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是长期积累、养成的结果。例如人的许多行为习惯,都是在儿童时期慢慢养成的。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道德意志,就为他们今后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相反,如果在这个时期不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意志,就容易使学生形成了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则将影响他一生的发展。 

关键词:道德意志、小学生

一、道德意志定义及作用

1、定义

道德意志是道德意识的内容之一。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也是构成个人道德品质的要素

2、作用

道德意志能促使人们将自己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帮助人们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言行和情感,克服内外部的各种困难障碍,坚持自身认定的行为方式,形成行为习惯。当人们坚持某种道德的正义性并决心践行它的时候,就会在内心里产生一种坚强的信念和意志力,从而使人们严格要求自己,果断地做出行为抉择,并努力保持自己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贯性。

二、小学生道德意志是如何形成的

意志在人的个性发展中相对来说形成比较晚。儿童到两三岁时,才开始出现最初的意志萌芽。意志品质的真正发展,是从小学阶段开始的。[1]小学生的日常活动主要是学习,在学校环境的学习是在教师的要求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这就要求了小学生要自觉行动,如遵守纪律、按时完成作业、专心听讲等等,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进行学习活动。小学学习的内容由简单到复杂,这些内容学生也不一定全都感兴趣,这就要求他们必须付出意志努力,才能完成学习任务。除此之外,学校中的其他的活动大多都有一定的规则,这也需要他们有意识地自己的行动,以保证活动能开展。小学生意志形成中有下面几个特点:

(一)主动性和自觉性较差

主动性能够自觉主动地调节人的行为,它能使自己服从一定的目的或任务的;自觉性能使人在行动中有明显的目的性,充分认识采取行动的意义,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一定要求。[1]低年级的小学生主动性和自觉性比较差,他们不能很主动地去完成任务,一般是教师和家长向他们提示任务和目的,并且要在成人的监督和帮助下才能完成。小学生缺乏判断能力、缺乏自主精神,往往容易受他人意影响,不相信自己的行为的正确性,不敢坚持自己的行动的方向和结果。到了中高年级,小学生意志行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逐渐发展起来,能够自觉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和分配给他们的任务。但是,整个小学阶段的儿童的主动性、自觉性还是比较差的。所以小学生的意志行动常需要教师的启发帮助和具体的督促检查。

(二)果断性不足

果断性是指善于明辨是非,及时采取行动,并执行决定的品质。小学生不善于仔细、全面和周到地考虑问题。他们在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时候,容易受外力和情绪的影响,考虑不周到就做出决定,采取行动。这种意志特点和果断是有本质区别的,他们是盲目行动,是果断性差的表现。此外,小学生也不能自己做出决定,必须依靠成人。年龄的增长和受教育程度的增加,能使小学生果断的意志品质逐步地提高。但是对整个小学阶段来说,要求儿童按照一定的原则,经过深思熟虑再采取行动,果断地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还是比较困难的,教师和家长要耐心的引导。

(三)坚持性不够

坚持性就是指能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不懈地去完成任务的品质。坚持性是最重要的意志品质,学习和工作的成败直接与坚持性有关。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坚持性比较差,意志常会动摇,不能坚持到底。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在学习中遇到不会做的问题,常常想依靠教师和家长的帮助。同时,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相对较弱,表现在行为上,做事决心很大,喜欢下决心、立誓言,行动却缺乏毅力与坚持性,容易知难而退,制定的计划很难坚持。一方面,他们尚缺乏同各种困难、挫折作斗争的动力;另一方面,他们也缺乏对行动目的、意义的深刻理解,内在的意志调节能力处于较低水平。

(四)自制力不够

自制力是一种能够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约束自己产生与完成任务相反行为的良好品质。自制力强的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思想,调节自己的行为,克制自己不应有的情绪冲动,抗拒来自外部和内部诱因的干扰,自觉遵守纪律,执行决定。小学生的行为明显受内外诱因的干扰,随着年级的升高,抵制内外诱因干扰的能力逐渐增强。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意志发展尚不成熟,易受情绪的影响,行动上往往存在盲目性和冲动性,不善于仔细和全面地考虑问题,常常只凭一时的冲动草率从事,不注意考虑行为的后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三、如何小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

优良的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等,但这些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实践中,经过教育培养和自我锻炼发展起来的。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培养有规律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形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是培养小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严格遵守生活制度的习惯,对其意志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教师要重视在这方面的指导与督促,注意从日常小事抓起。小学生从进学校的第一天开始,老师、家长就应该帮助他们安排好学习与作息制度,例如按时起床,准时到校,上课专心听讲,完成作业后再玩耍等,并且教育他们要自觉遵守。同时,要注意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抗干扰的能力,使他们在执行规定的过程中,即使遇到各种干扰,也能够控制自己,努力按既定规则办。

培养儿童的意志品质,也需要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要求儿童定时地完成任务;目标一旦确定,就要从头做到底,决不要中途松劲,或和自己妥协,半途而废。所谓生活小事,也包括儿童一些小的缺点,比如说话的声音太小,害怕登台讲话等。必须教育儿童敢于和自己的这些缺点做斗争。这样,既克服了缺点,又锻炼了自己的意志。

(二)设计专项活动,锻炼小学生的意志品质

专项活动是培养小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和教师应积极组织一些专项活动,如军事训练、冬令营、夏令营、远足、体验贫苦生活、意志训练游戏,等等。这些活动更能有针对性地训练小学生的意志品质。同时,组织和引导儿童参加体育运动也能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可以培养不同的意志品质。例如,长跑、滑冰、滑雪、游泳可以锤炼小学生的顽强性和坚韧性,而跳水、登山等可以锻炼小学生的勇敢和果断性。因此,在小学阶段,应大力组织一些有意义的体育活动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同时,儿童的意志品质是在学习、劳动、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教师和家长要经常地、系统地向儿童提出要求,提供一系列的专项活动培养和锻炼儿童的意志品质。

(三)创设困难情境,培养小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

意志行动表现出明确的目的,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因此,意志品质的培养必须与克服困难相结合。所以教师和家长应该为儿童创设一定的困难情境,为其意志品质的发展提供机会,但困难的程度必须切合儿童实际,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过难或过易都可能造成消极影响。如情境过难,将使儿童感到受挫折,产生自卑和不信任;而情境过易,则激不起儿童的兴趣。只有那些需要克服一定困难而又没有超越学生实际能力太多的任务,才可以锻炼儿童的意志力。同时,给予儿童的困难活动必须是对儿童有益的,必须使儿童能分辨是非,认识锻炼意志不等于就是去冒险或盲动。在锻炼小学生意志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对小学生取得的好的结果,应当立即给予肯定,使小学生逐步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参考文献:

[1]《小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 学张娟.2008.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教师指导用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浅谈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欧阳梅.2010.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