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研究
2025-10-07 16:24:37 责编:小OO
文档
中国校外教育课堂内外中旬刊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研究

◆朱航

(济宁市丰泰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学语文在基础教育中所占地位逐渐提高,并且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进行创新改革,使之成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当前的主要任务。高效课堂是学生快乐学习与教师快乐教学的重要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更需要培养其对于语文学科的兴趣,进而提高自身核心素养和能力,这是教师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基于此,从教学实际出发,对如何采取措施构建高效语文课堂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完成更好的教学效果,进而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通过高效课堂,一方面中,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自学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爱好,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用于表现自己的观点,并且逐渐锻炼自身思考和分析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意义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也是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改革的必然趋势。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小学语文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只有学好了语文才能更加轻松的掌握和理解其他学科。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就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教学中的主动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没有自己的思考空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当前构建的语文课堂则打破传统被动学习的局面,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为依托,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则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利用高效课堂,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得到激发,一改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许多学生从厌恶语文学习逐渐变为喜欢语文这门课,更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实现乐学乐教的教学目标。

二、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分析

(一)良好的课堂导入

有人曾经将课程导入比作小提琴家上弦,只有第一个音定好了,才能为歌曲演奏打好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这也说明了课程导入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设计课程导入时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课堂导入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优秀的课堂导入往往能够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因此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导入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蝴蝶甲天下》一文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展示蝴蝶的图片导入课题,并且让学生对于蝴蝶的美丽有一个初步印象,为后面课文的学习打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的风景图片和视频短片,从而进行延伸拓展,加深学生对于风景的了解。通过图片进行导入后,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二)丰富的教学形式

构建高效课堂是新课改背景下延伸发展出的一个教育理念,其主要思想是教师需要从学生角度出发,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来,提升师生互动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翠鸟》这课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有什么喜欢的小动物吗?”对学生进行启发思考,进而导入课题“老师喜欢一种鸟,它穿着一身浅绿色的外衣上面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头上还戴着一个蓝色的头巾,它就是翠鸟。”另外,让学生分组合作调查搜集与翠鸟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对于翠鸟有一个初步印象。在课上,教师可以从每个组选一个代表说说他对翠鸟的印象。有的学生谈到翠鸟翠绿色的羽毛,有的学生谈到翠鸟是一个捕鱼能手。此时,教师再向学生提问:“课文中提到翠鸟的哪些习性?”让学生通过大声朗读课文找到答案,并且通过分组讨论、汇总,由师生共同决定哪一组的学生回答最准确、最完整。采用这种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课堂还给学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进而改变传统语文课堂呆板、枯燥的印象。

(三)创新提问方式

一方面,课堂提问的主要作用是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另一方面,也能够对不听讲的学生进行提醒,无论采用何种提问方式都是围绕教学活动而展开的,以课堂提问为例,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从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结合语文课本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相一致的问题,以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下转第156页)中国校外教育职教幼教中旬刊

学生通过品味课文,领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学生完成情感的内化,真正的理解情感,并能付诸于实践。首先,写作就是很好的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例如,在刚刚讲完老舍《我的母亲》后,让学生课后仿写。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就会回忆母亲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反思自己当时的想法和行为,最后明白自己以后应该怎么做。而《雅舍》这篇文章,让学生体会到作者乐观、豁达的精神。课后让学生也写一写自己的房间,反思一下自己居住的环境,看看自己的精神境界。

三、情感渗入的意义

通过情感渗入,让学生体会感悟情感,进而达到情感的内化。最终实现育人、成才的目的。中职语文的教学需要加入情感的温度,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人生路上的陪伴者和引路人。

(一)育人

中职学生年龄还小,在价值观的取向上还未完全形成,有一定的可塑性。但是,他们大多数由于家庭环境和学习现状等原因,在很大方面会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如果单从文化知识的讲解上让他们有所改变比较困难。需要通过情感的渗入,从情感上感动、感化他们。但这些情感应该是热爱生活的,有着正能量的情感,是追求真、善、美的情感;是不畏艰辛、敢于拼搏的情感;是充满自信,积极向上的情感;是追求正义,坚守原则的情感。这些情感会像春雨一样滋养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课本中《生命的化妆》中“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学生会体会到:人要做有内涵的人,不是单单的改变表相,而是要进行内在的修养。一代伟人的《沁园春·长沙》让学生感受到伟人的乐观、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情感以及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心胸和豪情壮志。无不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形中起到了育人的效果。

(二)成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能够将中职学生培养成国家需要的人才,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去思考、并积极去做的一件事。人才的培养,并不是简单的技术的传授,它需要情感的渗入,需要情感去感动、感化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发现更多的美,并创造美。只有学生在思想上得到了提升、素质得到了提高。再凭借他们的一技之长,那么在未来,学生才会真正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会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一番业绩,也才会成为真正的人才。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教学中情感的渗入对学生来说是必要,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对生活的激情;对亲人、朋友的感激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还会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修养,最终达到育人、成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强.试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育

[J].学术研究,2012,(12).

[2]李萍珍.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文

学教育,2014,(9).

[3]蔺忠绘.浅探中职语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

成[J].中学教学参考,2015,(08).

(上接第144页)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在学习《文天祥》一文时,教师就可以提出:“文中写了几件关于文天祥的事?分别是什么?从这些事情中你感受到文天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从而引导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培养逻辑分析能力。同时,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设计出所有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回答出来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设计出一些能力提高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在思考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逻辑分析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

由此看出,建构高效课堂首先需要教师通过设置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掌握科学的思考方法,从而提升思维能力和水平,能够主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其一,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其二,教师设计的问题不宜过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其三,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需要满足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需要,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从思考过程中获得答案;其四,教师设计的问题需要具有技巧性,一旦出现与教师设计意图不符的答案,教师可以及时进行点拨引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逐渐成为当前语文课堂改革的主要趋势。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读新课改要求,思考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同时,教师还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参与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以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改革,寻找到真正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和对策。

参考文献:

[1]刘会娟.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J].

报刊荟萃,2018,(1):39.

[2]曹琪妹.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J].甘肃教育,2018,(6):41.

[3]屠巧婷.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如何创建高效课

堂[J].好家长,2018,(22):66.[4]赵静容.新课改下语文高效课堂开展模式的新思

路探讨[J].汉字文化,2018,(7):88.[5]胡梅娟.浅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高效课

堂构建[J].考试周刊,2018,(23):43.

课题编号:2017N G244;课题名称:《建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