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物虽无情人有情
2025-10-04 05:09:13 责编:小OO
文档
物虽无情人有情

             ——如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写作指导: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章体裁,它通过解说事物的状貌、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功用等,来说明事物的内容形式、本质、规律,从而使读者获得某些方面的知识。高中作文训练中要求学生学会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这好像与说明文的要求相违背。其实不然,说明对象虽无情,但是人有情,作者有情。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方法多种多样,但带有感情生动形象地说明比冷冰冰地介绍事物会更有趣,更容易让读者接受,喜欢,更容易达到目的。

文章不是无情物,记叙文固然需要感情,议论文也需要感情,说明文同样需要感情。介绍一件产品、讲述一种道理,多投入一些感情,往往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怎样带感情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无非要解决说什么,怎么说的问题?

说什么?

无论哪种说明文,首先要注意的就是科学性。带感情说明事物,是要求作者对说明对象要有真情实感。对说明的事物或喜欢,或赞叹,或羡慕,你才能去关注它,观察了解它,才能真正把握住特点。贾祖璋是因为荔枝是鲜美的水果,才写《南州六月荔枝丹》把它介绍给大家。叶圣陶是因为赞叹苏州园林的独特情趣与建筑设计,才写出很美的《苏州园林》。

因此,在写作之前,就要对所要说明的事物做一番认真的调查了解,多查资料,真正把握住说明对象的特点,尤其要注意收集一些逸闻趣事,传说典故。这样,不仅可以充实所要说明的内容,丰富知识,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怎么说?

首先,要注意语言。说明文的语言基本要求是准确简明客观严谨,而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进行适当地艺术加工,但也并非说,说明文的语言只能平淡无味。它在不影响表达的情况,采用一些文学笔调,借助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同时,恰当地引用一些优美的诗句、谚语、俗语等也可以使文章富有文采和趣味。如在《南州六月荔枝丹》中,作者大量地引用古代诗文,增加了文章的形象性,又使文章有文采。

其次,适当地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像《中国石拱桥》中有一句话,“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是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介绍卢沟桥上的狮子,使人看到了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这样,既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又使读者更容易地了解所要说明的事物。

在此基础之上,就要寻找适合地表述形式,注入自己的感情,从而把某一事物某一知识说得形象生动。笔者可以向大家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1.第一人称交谈法

让枯燥而抽象的事物作为第一人称,假设读者站在自己的面前,自己像和老朋友交谈似地来介绍自己的特点、性能、功用、或危害。这种笔法很亲切,多用口语,能使读者喜闻乐见。例如《季风的自述》一文中开头这样写的“你认识我吗?我叫季风,在我们风的家族里,数我对人类的贡献最大。作们别撇嘴呀,真的!”例如《 电脑的自述》一文这样写到“Hello,我的英文名叫肯皮特,中文简称电脑。我的祖籍在美国,我的曾祖父于1945年诞生在美国陆托宾西法尼亚大学,叫埃尼阿克。他的身价很贵,价值40万美元。他很强壮,重达30吨,长达30米,可是他的计算能力还很幼稚,比我差远了。” 

   2.相声对话法

对话型就是以两人对话的形式介绍某个事物或事理。有些问题的说明比较琐碎,我们可以在文中把一些问题提出来,用设问的方式,一问一答,这两个人可以是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可以是某甲某乙之类的虚拟人物。在写作过程中,人物对话不要做过多的寒暄,以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为主。

3.比喻拟人法

有些事物及原理,直接去解说它,不但枯燥无味,有时还难以说得明白。如果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来介绍,可以使文章平添“童话”色彩,这样,让非生物或动植物像人一样会说话,会有喜怒哀乐,在娓娓动听的讲述中,既注入了作者自己的感情,又宣讲了科学知识。

4.正名翻案法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不正确到正确的过程。这样,可以就一些传统观点否定的事物予以更新介绍,则会给人新奇生动感。如要写一篇《猪》的文章,可以根据人们常用“蠢猪”作为骂人的话,来为猪翻案正名,蠢猪不蠢。这样,既容易吸引读者,又形象生动地介绍了猪的特点。

5.夹叙夹议描写法

这种写法,就是把个人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的叙说融入对说明对象的介绍之中。说一段,叙一段。既形象生动地介绍了说明对象又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除此以外,在《语文读本》第二册上提到叙事式、散文式、诗歌式和童话式四种方式,总之,方法还有许多,这里不再一一述说。我们在介绍某一事物时,根据不同的内容和表达需要,仔细了解说明对象,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完全可以再创造一些新的方法方式,文贵创新。

写作训练:

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乐器。

学生习作:

金色的萨克斯

郑艳

融融月色下,回响着悠扬的音乐声,它柔和,它优美,宛发一对浪漫的亲密恋人在窃窃私语,黑夜中弥漫着柔美的韵律。

你知道,这绝妙的声音从何而来吗?不用说,大家肯定都知道了吧!它是由金色的萨克斯吹奏出来的。

说起萨克斯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它全身金黄,看上去像一个大烟斗,奇特的造型,再加上绝美的音色,让它倍受人们喜爱。

萨克斯又叫萨克斯管,它是以发明者的名字来命名的,音色介于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之间。大家可能会发出疑问:它明明是铜制的,怎么会有木管乐器的音色呢?这就是萨克斯的独特之处了。虽然是铜制乐器,却能发出木制乐器的声音。    

萨克斯由比得利时人阿道夫·萨克斯在1840年根据波姆式长笛的原理发明。最常用的是中音和次中音萨克斯管。萨克斯采用高音谱号,有#B、#E调之分。世界上第一支萨克斯是上低音E调管,当时受到了很多音乐家的一致认可。

萨克斯音色丰富,高音区介于音簧管和圆号间,中音区犹如人声和大提琴声色;低音区像大号和低音提琴,萨克斯的独特音色为现代音乐所推崇,广泛应用于现代爵士乐队中,偶尔也用于管弦乐队。在静静的夜晚,吹上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我想连水中的月儿都会为你舞蹈,更不说丛林中的鸟儿了,它们一定会纷纷挥动翅膀,亮出自己得意的歌唱,为你倾情歌唱。

萨克斯是一种非常有表现力的乐器,它可以容易控制音量的大小,完全能够发出大提琴,和音簧管那样极其美妙的音响,并有着足以同管弦乐队中任何乐器相匹敌的巨大力量。

1846年阿道夫本人法国巴黎开办了一个乐器厂,专门生产萨克斯,他曾先后生产过十四种型号的萨克斯,它们既有管弦乐器的嘹亮,又有木器乐器的柔和,所以当时就有很多音乐界人士喜欢这种乐器,随后欧洲的很多国家逐渐启用了萨克斯,这也使萨克斯很快以军乐的形式响誉整个欧洲及全世界。

二十世纪初,萨克斯开始在美国等美洲国家流行,到本世纪二十年代萨克斯开始用于爵士乐队,在爵士乐里它如鱼得水,得到充分发挥,以至后来为了爵士乐的代名词。

可能大家还不知道吧!在我国清朝未期就成立了一支管乐队,开始象征性地使用萨克斯,但在辛亥后曾一度消失,直到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它才姗姗来迟,在我国舞厅出现。然而好景不长,新中国成立后,萨克斯连同其它一批西洋乐器被视为不健康的乐器禁止引进,到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才在各种娱乐场所,以及各类传媒中频繁出现,学习和演奏萨克斯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我国教育部门推广各类社会教学形式的出现,以至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生都已经开始学习萨克斯,有机会的话,大家也不妨尝试一下!

   中国的古筝名曲《高山流水》,让人有如遇知音的感觉,“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还有《春江花月夜》,听着,听着,你会觉得将自己置身于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中,表现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而萨克斯名曲有《国家》和《凯· 金》则不同,它给我们呈现出一幕幕缠绵、浪漫、难舍难离的迷人画面,将华丽,幽静溶于空气中,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被感染,被熏陶,仿佛漫步于银发包裹的静雪河畔,浪漫的是秋的诗意,缠绵的是冬的纯白,这些都是源于萨克斯的独特音色,以无可比拟的魅力凸显着时代的情致。

作为西洋乐器的一员,萨克斯正渐渐溶于中国音乐,并以绝对的优势在音乐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许在某个月色清幽的夜晚,你听见的不再是悲凉的二胡独奏,而是浪漫、甜蜜的萨克斯,我想这种可能是绝对存在的。

简析:读完此文的第一感觉是作者十分熟悉萨克斯,十分喜欢萨克斯,因而文中充满了形象具体的描绘,生动形象的描写,特别是文中对音乐的描写。整篇下形象的描绘和准确的说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读者既了解了萨克斯的有关知识又领略了音乐的魅力。文章开始用散文的语言引出说明对象,然后具体介绍领略了音乐的魅力的有关知识,最后用具体可感的描绘把萨克斯音乐和我国民族音乐相比较,让读者领略了领略了萨克斯的魅力。

湖北广水一中语文组  魏传鹏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