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事业单位、公务员面试题附答案
2025-10-04 05:13:44 责编:小OO
文档
事业单位、公务员面试题〔附答案〕

1.如果你的工作出现失误,给本单位造成经济损失,你认为该怎么办?

〔1〕我本意是为单位努力工作,如果由于失误造成经济损失,我认为首要的问题是想方设法去弥补或挽回经济损失。如果我为力为此负责,希望单位帮助解决。

〔2〕其次才是责任问题,分清责任,各负其责

〔3〕总结经历,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犯错误,重要的是从自己的或者别人的错误中吸取经历教训。

2.一个处室里的两位领导是这样总结工作的:其中一位领导在做年终总结时说:“大家下一年要努力,一年最少要完成52个任务。〞大家一听,面露难色。另外一位领导在做年终总结时说:“我们一周只做一个工程就可以了。〞大家听后,高快乐兴的走了。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如何理解?

两句话是一个道理,只不过角度不同,说法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效果。从中可以看出合理使用鼓励方法对员工可以起到关键性作用。

对领导来说,掌握一些鼓励技巧是必要的,如正鼓励、反鼓励、物质鼓励、精神鼓励等,灵活运用鼓励手段是一门艺术。

3.你正在主持一个会议,这时有群众来上访且一定要找你,你该怎么办?

〔1〕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是我们党的宗旨,作为人民的公仆,要结实树立正确的群众观。

〔2〕迅速安排其他同志先行接待,认真听取群众的愿望、意见和问题,并做好记录,会议完毕后,要亲自了解情况,并做出妥善处理或安排。

〔3〕如果会议时间较长,中途可抽空接待群众,向上访群众说明暂时不能接待的原委,请他们谅解和耐心等待。

〔4〕如果上访群众情绪冲动,干扰会议,应及时进展奉劝,安排人员把他们请到其他休息室,待会议完毕后再来接待、处理。

〔5〕如果上访情况紧急,事关重大,必须亲自及时接待,会议可以中断或叫他们代为主持。

4.你有一个很好的工作设想,经过实际调查,你认为这个设想既科学又可行,但你的领导和同事们很固执,你采取什么方法说服他们与你合作?

〔1〕虽然会感到遗憾,但不能心存不满;

〔2〕认真分析自己方案的可行性;

〔3〕和领导、同事进展沟通,问清原因,进展修改;

〔4〕如果方案没有问题,根据不同原因进展说服工作。

5."克雷洛夫寓言"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天鹅、梭鱼和大虾一起承当运送一车行李。它们三个一起套上大车,用尽了力气,拼命地拉,但大车还是留在原地,丝毫不动。对它们来说,行李根本不重,可是天鹅一个劲儿要飞上云霄,梭鱼一心要向水里钻,大虾使劲往后退。它们当中终究谁对谁错,我们暂且不管,不过这辆车直到现在还留在原地。〞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个寓言的理解。

第一要团结,团结是指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在组织中,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

第二团结的具体表现是协作、是相互参与、是步调一致,不管是多么有才能的人,毕竟只是一个人的才能,无论是多么热心的人,也仅能出一个人的力量,因此,人与人之间要同心协力互相帮助,拧成一股绳,集中力量在同一方向上,才可能取得成功。

第三在工作中,要维护和增强同事间的团结,能够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注意防止和及时化解矛盾,心胸要开阔,遇事要有大局观念。

6.有人认为:“管理工作要注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也有人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把握重点,抓大放小〞。请你联系管理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1〕这是两种不同风格的管理方式,它们有区别,适用条件不同,但也有互补联系;

〔2〕所谓抓细节,并不是去亲自指挥下属去做一些细小的事情,而是通过观察细节去检验这个组织中程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总之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说明的是流程的重要性,而不是细节的重要性。

〔3〕 “大〞,是影响结果的“关键点〞,要做成任何一件事情,真正影响到结果的却只是那几个“关键点〞。提出适宜的问题,找到哪些因素是影响最终结果的“关键点〞,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如果事情不分大小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效率低下的问题。

7.你正在主持一个会议,意见对立的双方由争辩开展到恶语相向,你怎么办?

作为会议的主持人,我会把双方争论的焦点、争论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先建议大家安静,或干脆休会半小时,等大家能平心静气坐下来后,我会再次阐述本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大家心平气和地商量某一问题,提出解决方法,而不是争论。等局面被我控制后,我再要求双方各派一名代表将自己方的意见、观点、方案总结出来,通过阐述自己的理由,大家举手表决,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意见,我同样会把最后的结果写进会议记录中备查。

8. 一天早上你刚上班,有三件事让你马上去做,你怎么样处理?

〔1〕主管领导让你马上写一个工作方案,下午开会就用,并且你认为这个方案还有不妥之处。

〔2〕群众上访,牵扯到你负责的工作,需要你马上去解释,但你对需要解释的内容还没有了解清楚。

〔3〕你处室的小李提升了,组织部马上找你去谈话。

首先处理群众上访的问题。

在处理群众上访问题前,先向组织部的领导解释清楚,先找他人谈话或推迟谈话时间。

最后处理工作方案问题

9.工作中遇到上级的指示与本单位实际有较大出入而执行困难时,你作为主要负责人该如何处理?

〔1〕及时向上级汇报,反映单位实际情况和困难。

〔2〕在上级未作出新的指示前应想方法坚决的贯彻执行上级指示。

10.有人说:“为官之路有三条:关系路,作假路,苦熬路。〞请实话实说,你打算走哪条路?为什么?

 (1)这三条路都不是积极、正确的为官之道。

 (2)作假,害国害民、害人害己,这条路绝不能走;苦熬,浪费青春与时光,也不是好方法;现在关系网确实存在,要想办点事,有时不走关系还不行,但这不是一条正路。 

(3)为官应当走一条光明正大的路,为民做主的路,真抓实干的路,替人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的路。

11.作为副职,在和主要领导研究问题时,你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提出后却不被采纳,面对这种情况,你如何处理?

〔1〕出于公心,冷静对待

〔2〕再全面分析自己意见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3〕如确认自己的意见切实可行,那么可以向主要领导进一步反映陈述

〔4〕经过反映陈述,仍得不到赞同和支持,可保存意见,假设属重大问题可向上级反映。

12.一个渔夫有一个渔竿和一筐鱼,在路上遇到两个人,一个人要了一筐鱼,很快他就把鱼吃光了,后来就饿死了;另一个人要了渔竿到海边钓鱼,但是他没有到海边就饿死了。请你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 

我认为,这两个人的最终目标一样,都是要获得鱼并且要生存。在这一前提下,双方可以而且应该相互合作:即在到海边之前两人吃鱼,到海边后,两人捕鱼,从而到达双赢的结果。因此,这个故事说明了这样几个道理:

(1)我们应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辩证统一起来:吃鱼是近期目标,捕鱼从而维持生存才是长期目标。因此对这两个目标要统筹兼顾和长远规划。

(2)在一个群体中各个个体之间要合作,要双赢,不要对抗。

(3)作为领导者,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领导要组织和配置好各种资源,使之发挥最大效用。

(4)这个故事还讲到了可持续开展的道理,对于工作和生活,我们不能只看树木、不见森林,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俗话说“求木之长必先固其根基,流水之远必先浚其源泉〞。

(5)这个故事对我们现实生活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比方有些地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开展经济,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开展,却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消灭性的破坏,最终得到的不是开展而是生存的消灭。因此,我们领导干部在做出重大的规划、决策时,应当坚持可持续开展的观点,这样才能防止短期目标的盲目性,才能走可持续开展之路。

(6)由此可以联想到我们当前的扶贫,我国帮助贫困户“脱贫〞方法现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补贴,另一种是指导开展。而事实证明,在交通不兴旺、教育水平低的贫苦山区,帮助他们脱贫,不但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这才是我国降低贫困户的有效方法。既不能让他们坐吃鱼空,又不能让他们拿着鱼竿还没到海边就饿死。

13.在工作中,假设遇到主要领导对你工作不支持,该怎么办?

〔1〕冷静对待,认真分析,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2〕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分析问题,找出症结所在。

〔3〕假设属自己失误,应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与主要领导在思想上、行动上保持一致。

〔4〕假设是主要领导失误,应讲明情况,说明理由,求得支持。

〔5〕假设遇特殊情况,可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

14.某星期天,单位领导叫你通知几个中层干部到单位参加一个紧急会议,别人都知道了,只有你部门的领导手机关机,联系不上,这时你怎么办?

〔1〕分析原因:是否因为   没有电了,那么在这时要想尽一切方法联系部门领导,打   给他的家人。联系上后立即告诉他要开紧急会议。

〔2〕是否因为在处理一些问题或是生病,而且来不了,那么这时,我就会向我单位的领导说明情况,并且在开会时作好记录,向领导汇报会议的内容和精神。

〔3〕在工作遇到这种情况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应当认真地分析、总结,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这种类似的情况,能够处理得更好,同时也能够增强领导对自己的信任。

15.“无规矩不成方圆〞,然后强调规矩有时又不利于创新,请你谈谈〞规矩“和创新之间的关系。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创新如果没有一定规矩的制约,是很难成功的。即使产生了创新,也可能会弊大于利,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2〕但是我们也不能墨守成规,有些时候,我们也要勇敢的突破“规矩〞的,坚持“创新〞。我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效益便是最好的证明。

〔3〕我认为,规矩和创新是严密联系、辩证统一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度〞的把握,如何在规矩和创新之间把握好这个度,是我们今后依然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

16.你和领导一起到某地开展调查,你因堵车迟到了,领导和其他部门同志非常生气。你怎么办?

(1)领导和其他部门的同志生气是很正常的,因为毕竟我的迟到影响了工作,所以一定要忍耐和抑制,不要和领导当面顶撞。

(2)等领导消气以后,心平气和地和领导说出原委,并向领导保证以后不会犯类似的错误,希望领导原谅,我相信领导都是通情达理的人,他们会原谅我的。

(3)赶快积极地投人工作,把由于自己耽误时间而影响的工作尽心尽力地做好。

(4)总结经历教训,防止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17.某单位就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向上级领导递交请示文件,领导批示意见不一,当文件返回办公室时,你作为主管怎样处理?

〔1〕严格保守秘密,防止将领导的不同意见传播扩散,防止造成不良影响,给领导之间带来误会。

〔2〕根据请示的内容,向办公室主管领导汇报,征求办公室主管领导的意见,根据办公室主管领导意见决定具体处理的方法。〔3〕了解文件处理的情况。请示不能递交领导者个人,应该递交办公室处理。总结在处理文件方面的经历教训,防止类似事情的发生。

18.参加你单位的主要领导才能平庸,作为一个有才能的副职,将如何与他相处?

〔1〕调整心态,适应环境,以宽容对平庸。

〔2〕平庸领导有不同的类型,如有的人品好,能用人;有的心胸狭窄,不能容人;有的对党忠诚,想干事;有的心术不正,以权谋私等,类型不同,应对的方法也不同。

〔3〕收敛锋芒,注意与平庸领导相处的艺术。如:不要用领导不懂的技术性较强的术语与之交谈,不再公开场合过分显示自己,不乱评论领导,积极开掘平庸领导身上的闪光点。

〔4〕不卑不亢,绵里藏针。既不要走极端,激化矛盾,也不要过分软弱和无原那么的迁就。对平庸领导不正确的行为和不合理的要求,该拒绝的要拒绝,该反对的要反对。要努力创造集体的民主气氛,用集体的力量去纠正平庸领导的错误行为。

〔5〕如果实在难以与其相处共事,也可向上级领导反映。

19.有人认为:“奖罚清楚,领导者自然而然就能树立起威信。〞你如何对待此问题,你将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

(1)此观点过于片面。奖罚清楚,确实有助于树立和提高领导的威信,但不是唯一的、根本的途径,更谈不上自然而然。 

(2)领导者树立自己的威信,一定要奖罚清楚,但这还不够,还要做到如下几点:一要讲政治,严格要求自己,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业务,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二要有正气,为人处世要公正正派,对待下级要关心、尊重,不能厚此薄彼;三要密切联系群众,认真调查研究,虚心听取意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四要廉洁勤政,以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赢得群众信任;五要讲团结、讲大局,善于调动一班人的积极性,形成坚强的战斗集体。

20. A县与B县相邻两村在黄河沿河滩地种麦时发生土地纠纷,双方群众剑拔弩张,双方县、乡也各持己见。你前去处理此事,该如何解决?

(1)立即组成工作组,赶赴现场,会同双方县、乡领导,做好群众思想工作,防止事态扩大。

(2)维持纠纷地段现状,在问题解决之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现状,破坏地面附着物。

(3)组织开展调查,弄清纠纷原因和纠纷地段近年来的耕种情况。

(4)依照规定,组织双方村领导进展调解,并做好对领导和群众的法规宣传、教育工作。

(5)调解不成,依法提出裁决意见,报市下达处理决定。

21.在实际工作中,有人即便工作负担很重,也不会告诉领导,而有人没干什么工作,却经常一大堆抱怨。对此,你打算如何处理?

〔1〕对工作重、任劳任怨的同志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切实保护其工作积极性。

〔2〕对工作少、抱怨多的同志进展个别谈话和帮教,恰如其分地指出缺乏,并逐步增加其工作量。

〔3〕不要回避矛盾,防止出现干好干坏一个样。

〔4〕建立工作实绩档案、准确地把握下属工作情况,以便妥善安排工作。

22.早上8点,你正在为第二天的会议起草一份发言稿,写这份稿件大约需要6个小时。你突然接到一个   ,你的一位朋友重病住院,需要5000元钱交住院押金,你有能力帮他筹到这笔钱,但做这件事约需两个小时〔借钱,或取钱及送钱〕,这笔钱需要在下午3点前送到。刚放下   ,领导又交给你一个任务,有一外地的同志将来你处办,事出有因,领导派你去火车站接一下。火车到站的时间在上午11点钟,去火车站来回约需1个小时。你打算如何帮这几件事?

答案:8:00起草发言稿――"〔完成2.5小时〕10:30去火车站――"11:00接火车――"11:30回办公室继续起草发言稿――"〔完成1.5小时〕13:00筹钱送医院――"15:00继续起草发言稿――17:00完成〔完成2小时〕。 

23.领导让你负责紧急处理一件事,但应配合的人不但不配合,反而从中作梗,你怎么办?

〔1〕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是难免的,不能因此而颓废低迷。

〔2〕冷静的考虑原因及应对的方法,向应配合的人说明该事的紧急性和重要性,讲明完成这一任务得到他的配合是非常关键的,并适时说明不配合要承当怎样的责任。

〔3〕必要的时候可向领导汇报自己的情况及应对方法,以取得领导的支持和指点。

24.你在自己工作以后的业余时间完成了一篇改革方案,交给上级领导征求意见后,就杳无音信了。后来发现这篇文章已经被发表了,但是署名却是你的领导,碰到这样的事情你会如何处理,特别是如何处理和这位领导的关系?

(1)我相信,我在工作中,不会碰到这样的领导。

(2)去找这位领导沟通,当然,注意要有理、有利、有节,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他会主动弥补这个过失的,比方,向刊物更正。

(3)如果这位领导一意孤行,我也必须对此说明自己的态度,不能一味去迁就,甚至有必要,我要向上级领导或者这个刊物提出来。

(4)当然,如果我的方案本来就不够完美,现在经领导的指导变得完善,那么就要根据具体情况,署我们两个的名字,并且根据对方案的奉献,决定谁先谁后。

(5)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我都不会让这件事情影响我的工作情绪。出于做下属的本分和职责,我还是会尊重、服从领导。

25.许多领导普遍反映自己总是太忙了,忙起来就显得很乱,忙起来就显得非常被动,“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成为不少人的口头禅。你觉得在工作实践中应如何抑制忙乱的现象?

〔1〕“凡事预那么立不预那么废〞,办事要有方案,有准备.

〔2〕要忙到点子上,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中心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要平均分配力量,四面出击。

〔3〕要始终围绕工作目标,提高工作效率,不要搞花架子,做外表文章。

〔4〕要合理授权,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做到指挥假设定,运筹帷幄。

〔5〕要劳逸结合,一张一弛。

26.你根据上级指示办了一件事,结果造成了很大损失。下级不明就里,议论纷纷,指责你的错误。这时你会如何对待下级的指责?

〔1〕不能简单化处理,如果把事情直接透漏给下属,会损害上级领导的形象,上下级关系很难相处。

〔2〕忍住委屈,主动承当责任,并采取果断措施,纠正失误,减少损失,尽可能减少群众的不满情绪。

〔3〕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让上级领导了解到决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修正决策失误,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4〕本人也要从中总结经历教训。执行上级指示,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不能机械的照搬;在执行中如发现不当之处应及时刹车,对方案做修改,而不能明知有问题还要继续贯彻,扩大损失。

27.有人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又有人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对这两种说法,你有何看法?

〔1〕无论做什么工作都需要一定的组织规模和必需的办事人员,即任务量与组织和人员规模之间有一个恰当的比例,不可偏大或偏小。

〔2〕在一定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数量的根底上,还有一个合理设置、授权明责、科学管理的问题,否那么,组织和人力资源将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

〔3〕要探索出一种自动调整机构和调节人员进出的机制,以使机构、人员与任务量之间始终保持一种适当的比例。

〔4〕形成一种合理、高效的内部组织机制,到达1+1>2的效果。

28.一份机密文件不见了,当你准备向领导报告,第2天又出现在你的抽屉里。如何处理这件事?

〔1〕我认为还是要向领导报告,这份文件失踪的事,并向领导检讨自己的过失。机密文件涉及到国家或部门机密,因此他的发放和传阅是很严肃的,不相干的人是不能看到的,否那么将构成犯罪。

〔2〕追查资料被何人传阅过,有什么人接触过资料,保证资料内容不落入别有用心的人。并向领导报告,并请示处理意见。

〔3〕深刻检讨自己的工作过失,提高对保密工作的认识,严格按照单位的资料归档管理制度办理,没有相关规定的可以向领导提出建议。

29.如果将假设干个长短不一的木板做成一个水桶,其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一块。这就是“木桶效应〞原理。请你结合实际加以述评。

木桶效应关注焦点在于“补缺〞,而不在于“拔高〞。它很形象的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

〔1〕对于一个整体而言,任何一个组成局部的缺乏,都将会导致整体功亏一篑。

〔2〕要想提高整体效应,得先从最短的木板下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一个木桶,其中主体、客体、主客体之间及其内部各种关系的维护协调,标准权责利关系的法律标准等等,就是一块块木板,筒里水的多少代表了市场经济在我国开展运行的好坏。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及时发现短板,并且采取措施,从而构建一个有效的整体。可以说,如果不是站在一个相当高度的长远规划,这块短板必将制约我国政治经济的长远开展。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