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调研报告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分析与对策建议
2025-10-04 05:14:10 责编:小OO
文档
三一文库(www.31doc.com)/公文写作/调研报告

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分析与对策建议

xx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顺应科教兴区、人才强区大趋势,有效实施农民转移工程,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长江上游空港强区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职教发展举足轻重,加快职教发展势在必行。

一、xx职教发展基本状况

(一)xx职教的创立与探索

(二)xx职教在开放开发中长足发展

(三)xx职教呈现出的现实特点

3、区管民办中职艰难前行。竟成中学和菁华中学是位于两路的两所区管民办中职校,两校均无自有校园校舍,系租地办学。两校设有计算机、商贸营销、机械专业,6个教学班,在校生300人。由于校舍、师资、实训等条件,两校办学举步维艰。

二、xx职教发展的利好条件与制约因素

(一)利好条件2、产业发展需求。近年来,我区强势推进工业强区战略,一大批大中小型企业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汽摩、模具、电线电缆、食品加工、医药化工、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崛起。龙溪、两路两大中心商圈快速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形势喜人。都市农业乘势而上,生态旅游农业和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势头强劲。xx

产业大发展,需要数以万计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一线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巨大需求,为xx职业教育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

(二)制约因素

1、传统理念浓厚。重普轻职,重升学率、轻就业率;目光短视,看不见职教春天已经到来,没有勇气推进职教发展大跨越,在职教不景气专业课教师成历史包袱的假想中自缚手脚;重区管轻区域,主动放弃区域高中职院校的沟通联系和服务,致使xx 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整体迁至大学城,xx海联学院到长寿拓展,xx 市中小企业管理学校投奔璧山;职教与普教管理“一刀切”,不懂或无视职业教育特殊性。此外,学生家长普遍固守读普高升大学后再就业的传统思维。观念陈旧,是职教发展最大的绊脚石。

2、职教规划缺失。迄今为止,xx尚未单独制定全区职业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从而导致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不高,布局散乱,管理不力,竞争失控等现象发生。科学规划,是xx职教迈向新阶段不可逾越的鸿沟。

3、职教欠完善。目前,xx基本上是用普教发展职业教育,几乎没有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专门。不完善,导致职教生源素质不高,财政投入不足,专业师资匮乏,校企合作难,实训基地少,施教单位良莠不齐等现象发生。导向,是xx职教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法宝。

4、资源未整合。从总体看,职教行政管理资源分散,职业学校教育、短期职业培训、职教学生安置等管理,部门各管一块,沟通配合甚少。职业教育院校之间,职教院校与短期职业培训机构间缺乏横向联系。职教施教单位与区内行业、企业很少相互配合。资源分散,是xx职教缺乏合力,难有作为的重要因素。

三、强势推进xx职教发展的建议

(一)思想,更新观念

1、努力破除发展职教属权宜之计的短视意识,牢固树立小职教大战略的新观念。发展职教既非普及高中教育的配套举措,也非发展教育产业的经济手段。发展职教是实现居民充分就业,加快经济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措施,是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必须抓好的重要工作。

2、努力破除重区管轻区域的小职教意识,牢固树立全区职教一盘棋的新观念。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所用的思路,统筹服务全区职教发展。

3、努力破除职教管理“一刀切”意识,牢固树立职教发展特殊性的新观念。按照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性和管理的特殊性,及时调整招生、财政投入、专业课师资配备、教育教学改革等。

4、引导群众破除子女上高中读大学后再就业挤“独木桥”的传统意识,逐步树立从实际出发读职教也成才的新观念。据区人事局统计,我区职教毕业生就业率在90%以上,而专科、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80%和70%。实践证明,中职学校贴近就业岗位培训,学生文化虽不高,但实作力强,社会广为需要。

(二)顺应大势,完善规划

制定出台xx区职教发展中长期规划和相关单项规划。适应xx“1小时经济圈”建设和xx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建议由区教委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及时制定xx区职业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专业发展、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等专项规划。自觉地用规划统一思想、指导发展、规范运作、强化管理,从而推动xx 职教持续上台阶,连续大跨越。

(三)完善,强势引导

2、完善人事。区办中职学校教工人数应根据办学规模核定编制,专业课教师编制单列;专业课教师选配应以学校为主,区教委和人事局配合,并不受从师范院校xx籍学生中进人的,在编制内可从工科院校和其他职业院校引进所需人才;区办中职学校缺编,区财政按每人每年2万元标准补贴,专款用于聘请专业课兼职教师;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允许区办中职学校执行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收入分配。

3、完善劳动。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用工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优先录用取得职业院校学历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人员,劳动部门应加大对用工单位就业准入执行情况监察;定期组织劳动技能大赛,开展“劳动榜样”和“xx十大杰出青年技师”评选活动,大力疏通职教成才通道。

(四)搭建平台,整合资源

1、搭建校地联系平台,整合互利共赢资源。建立区级领导联系区域高职中职院校工作制度。区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定期不定期到联系院校调研、通报xx改革发展和智力人才需求情况,帮助解决涉及地方的问题,争取联系单位为xx发展多作贡献。

2、搭建校际合作平台,整合施教单位资源。建议由区教委牵头,组建职教院校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参加的xx区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会。研究会围绕xx职教发展战略,高中职院校和短期职业培训机构规范化建设标准,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校际合作、校企合作、职教等进行研讨交流,构建起施教单位联系沟通、共同发展的平台。

3、搭建行业沟通平台,整合校企联动资源。区内工业、商贸、旅游、建筑、农业、卫生、移民等行业主管部门,应建立职业教育行业协调委员会,预测本行业人力资源需求情况;为行业、企业、职教院校搭建沟通联系平台;组织企业和职业院校制定本行业相关岗位的能力标准;协助有关部门制定本行业培训机构资质标准;参与职业教育督导评估,搭建起校企同发展平台。

(五)突出重点,铸造品牌

2、努力打造品牌专业。专业品牌是职教的立教之本。xx职教开设的机械和服装两大专业,已形成招生规模大、师资力量强、实训实作设备多、学生就业率高的办学格局,区里应在招生、师资、资金等方面向其倾斜,把这两大专业培育成全市甚至全国品牌。

3、规范整顿职教市场。铸造品牌,务必坚持优胜劣汰原则。建议由区教委牵头,劳动、农业等部门配合,对全区职业教育办学单位进行一次全面评估。通过评估,对办学规范且成效突出的予以褒扬和支持;对办学方向不明但具备办学条件的,引导其调正办学方向;对缺乏办学基本条件的,促其与其它施教单位整合;对办学不规范并造成负面效应的,果断取消其办学资格。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