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何家岩镇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实施方案
2025-10-04 05:18:20 责编:小OO
文档
何家岩镇中心小学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为指导,以新理念、新理论为依据,以实施主体性教育为目标,结合我校多年来开展教育科研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教育研究工作,注重实效,走有我校特色的教育科研路子。

二、工作目标

通过教科研活动长期有效的开展,全面提高我校教科研课题的研究水平,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科研素质,全面促进素质教育的推进和课程改革的深化,使学校教育科研真正做到为课程改革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学生成长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为创建学者型的教师群体服务,从而推进学校的发展。

三、组织机构

组长:张宏伟

副组长:罗亮  李艳琴

教研组长:(语文教研组)马哲(数学教研组)李静 (综合教研组)杨洲

    1、学校成立以校长张宏伟为组长,罗亮、李艳琴为副组长,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加强对教科研的计划管理、制度管理、队伍管理、过程管理、成果管理、档案管理、经费管理,围绕教科研充分发挥咨询和动力作用。

     2、学校教务处,具体负责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实施、管理、考评等工作。

     3、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聘任具有较强教育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协助教科室开展学校教育科研工作。

     4、学校教科研工作受教研室等部门的业务指导,并聘请教研室有关专家担任本校教科研顾问。

四、工作要求

    1. 进一步明确学校的教育理念与目标,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教研兴师”为动力,统一认识,扎扎实实开展教育科研,促进我校教育科研工作上台阶,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新水平。

    2. 巩固我校办学特色,继续深入做好“器乐进课堂”课题研究;以“书香校园系列活动”为契机,讨论研究申报《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策略的研究》的教科研课题。并以此课题为我校的总课题,各年级围绕总课题,申报子课题进行研究。

    3. 以课题研究为龙头,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提升教科研课题质量,扩展教科研课题范围,扩大教科研参与面,提升教师教科研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引领校本研究开创新局面。

    4. 领导带头垂范,自觉开展教育科研;鼓励教师申报课题,参与科研,从而把课题研究引向深入,形成层层有课题、科科有课题的氛围。

    5. 以科研促教学,教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每学年组织至少2次课题会议,各年级结合课题研究开展汇报课、研讨课等各类公开教学活动。

    6. 积极参加市、县教育部门组织的课题研讨活动。以教科研理念、方法、手段丰富和发展课堂教学,推动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五、工作措施

    1. 成立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和领导。其主要职能是:组织全校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专题学习,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理论知识的普及,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的规划和管理,负责学校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与指导,以及学校各项教育科研成果的鉴定和奖励。

    2. 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化。

    制定《何家岩镇中心小学教科研实施方案》、《何家岩镇中心小学教科研管理及奖励制度》等。激励教师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促进我校教研工作迅速发展,从而推动教育教学工作。

    3、注重课题管理,提升科研质量

    充分发挥教科室、教研组成员的作用,加强市、校级立项课题的探索与研究,每位老师都应选择1-2个课题参与研究,每个课题负责人要落实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建立课题的档案资料,加强课题组的过程管理。整理实验资料,总结出具有特色的经验成果。进一步开发校本资源,不断提高校本研训的能力和水平,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知识储备。并且以学校的主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策略的研究》为龙头,做好2013年课题申报工作,同时申报各类子课题。

    各课题组要做好相关课题的结题准备工作。要求每个课题在结题材料中要有课题研究的申报资料、过程材料、实验报告、课题工作报告、优秀论文和优秀课例等。教科室将重点检查教师的课题研究的档案资料。强化课题实验“五个一” 管理。即:一个课题方案、一篇优秀教案、一篇教学反思、一篇教学论文、一篇教学案例,及时将所有过程性材料整档。继续落实课改实验教师“四个一” 管理思路:每月一篇教学反思、提供一个典型案例、定期开设一堂研讨课、提出一个较有价值的学术问题,提升教学业务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认真开展校本培训活动,提升教师个人素质

    为了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开阔眼界,提高修养,学校要认真开展以“助学、自学、互学” 等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继续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全面深化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1)名家助学。我校将邀请专家、行家来校作讲座与指导,从宏观上给教师建立新的教育理念。其次,针对学校的自身师资资源,组织校内名师、骨干教师定期为全校教师举办讲座或献课。从微观上感受新课程理念。

   (2)激发自学。只有不断地汲取,才能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因此,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写好不少于1500字的读书心得体会。

    (3)交流互学。学习的个体是的,但集体的智慧常常能碰撞出知识的火花。加强每周一的政治学习,倡导为人师表,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利用教研组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法、教育理论等,或者利用网络资源观摩名师优秀教学录像课。

    5、搭好教研平台,建好教研队伍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研及教师队伍是提高教研水平,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为此,要在“量”上抓好普及,在“质”上抓好提高。

    (1)每月召开一次教研会议,对与会人员进行教研工作和教育理论的专门培训,使他们成为学校教研工作的内行。

    (2)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通过听课、上课、说课、评课等指导他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3)抓好教师教学、教研能力的培养。学校给每位教师提供上公开课、说课、观摩优质课、汇报课的机会,让青年教师在不断的比较中健康成长,学校通过随堂课评价,促进教师认真上课,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4)建立健全中青年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方案,确定分层培养对象,认真组织实施成长方案,尽可能多地培养出不同层次的名师。

(5)聘请学科教研指导教师,发挥学科骨干教师作用。

二0一三年三月十八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