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王氏水性太极拳讲记
2025-10-04 05:29:31 责编:小OO
文档
太极拳是聪明拳,聪明利根之人,通达世间事理和出世间事理者,才能通达太极拳;习练太极拳善法者,可使根性转利,由迷转悟,超凡入圣。

    太极拳是文化拳,它于儒学太和至中,道学清净无为,佛学不空之空一脉相承,将儒释道之学合而为一。

    太极拳是哲学拳,明了心,物,空含三为一,避免世人长久的唯物,唯心之争,促进世界文明,人类和平

    太极拳是艺术拳,它充满着真善美慧,是阴阳相济的艺术,精益求艺无止,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神而明之,妙不可言

    太极拳是养生拳,长养慈悲之心,常乐我净;善养浩然之气,至刚至柔,修得清净之身,无极之体

    太极拳是礼仪拳,谦虚礼让,舍己从人,于人无争,与世无求,是我中华礼仪之邦的智慧结晶。

太极拳是武拳文练,尤其强调无力胜有力,以智取胜,大智大仁大勇;以理服人,以德感人,以功力取信于人。

    太极拳是佛家拳,佛理即太极拳理,拳法即佛学之实修,是佛学,武学,功夫三者合一。

太极拳是空中妙有拳,无极生太极,无极即空中,太极即妙有。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真意非真意乃名真意。一法不生,大智生。大智大意生万法。

    太极拳亦名太难拳,正法难闻,明师难遇,妙境难证,必具善根,福德,因缘俱足始可得,能学好太极拳者,乃当今世间真英雄豪杰,大丈夫也。

    太极拳是如是拳,它是真理的体现,也是认知真理的方法,它是真理的体相用的统一,法尔如是

太极拳之性:空性,因缘生法,缘起性空

    太极拳之体:性体空寂,太极者,无极而之。相体流注,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

    太极拳之理: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中相济含三为一,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中含三为一,一归零,零即空,空中起妙有。

    太极拳之法:无为法,万法归-法,一法归无法,无法乃真法,真法者,即非真法,是名真法,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为也。

太极拳之数:自然生息率,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五,五生八,八生十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含三为一,含五归一,含八归一,含十三归一,万法归一,一归零。用之则显,不用则隐,隐即空,零亦空即无极;一为点即太极;二三为线即阴阳中;五为面即五行;八为体即八卦;十三为超立体即其小无内,其大无外。

   太极拳之名:理之名曰太极拳,太极阴阳之理;相之名曰长拳,长江大河滔滔不绝;用之名曰十三势,八门五步十三总势。

    太极拳之相:动作姿势为相,一切相皆流注相,相为虚幻,似行云流水,似旋球,旋风,漩涡。图象,河图喻为水之漩涡,洛书喻水之螺旋放大缩小;太极图喻阴阳中含三为一,变化万千。

太极拳之势:太极拳就是八门五步合为十三总势。八门是上下左右四正四隅,相互为势;五步则是球体的放大缩小必经的五个步骤之势;太极拳势有风之势,水之势,空气膨胀之势绵绵不断滔滔不绝之势,飓风骇浪层层相迭之势,翻动扶摇羊角之势,闪战腾挪忽聚忽散忽隐忽现之势等等。

    太极拳之用,转化,浮沉转,左右转,前后转,大小转,螺旋转,明暗转,识智转,即大转,转须由中转,亦即用中转,中为空中,空中为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太极拳以通为用,处处圆通,还要变通,圆通须球体,变通须流体。

太极拳的原则:流体,无力,无为,超立体。流体:似水似风似云,似空气的流动。无力:力由他借,借地心吸力,漂浮力,反作用力,空气阻力,大气压力,摩擦力,不可用肌肉韧带肌腱收缩力。无为:因缘生法,缘起性空,拳无拳,意无意,不费心机。超立体:三维空间加时间,加神意气,合而为一。以上四原则是检验太极拳是否正确的唯-标准,不可须臾离也。

    太极拳的思维-无根之根,无力之力,无中之中,无向之向。无根之根:无根无所不根,无住无所不住,如流水,如行云。无力之力:无力才能借力,沉浮力,作用及作用力,向心力,离心力皆为自然之力。

无中之中:无中即空中,空中才可流通无碍,其小无内,其大无外。无向之向:超立体运动,支撑八面,无固定人为之方向,自由自在,活活泼泼。

    太极拳的内功修为-松空。松须空,空须圆,圆须满,还要通通透透。松空通透合而为一。

松为紧中松。真松还须真空,人空,法空,性空,小空,大空,小空逼塞满虚空。圆是立体圆,大圆如球滚地,小圆如盘走珠,微细如流水,似水流。满则气势饱满,似云似雾,似空气,上下内外前后左右通通透透,灵通无碍。

太极拳的模式-四大皆空模式,流体模式,旋风八门五步模式,驾虚,摩空,乘幽,控寂模式。

四大皆空模式:地水火风由空而生并存在空中,此为四大皆空。无极即空,以地水火风在空的运动比喻太极拳运动:地水火风的升降开合出入聚散的运动,就是空中呈现的象的运动,即太极者无而生。地性坚喻身体和地心吸力;水性流行而润下,喻流注相;火性暖,势炎上,喻升腾;风性动喻无住。地因水湿润而松软,向下松沉:地水因火温暖而升腾弥散,地水火因风而流动飘浮而无所住。水载形借火势意升腾,再借风势在天空中飘飘荡荡,似行云般无住,无根,无量,无向。流体模式::如水流,似流水,像旋涡。离心运动即螺旋放大,向心运动即螺旋缩小。离心运动是点面体超立体流注放大。向心运动是体面天干地支.

王氏水性太极拳讲记

之二

出世间与上上智

人生活在世界上,都要有一定的智慧。但是到了我们太极里,它是另有一套智慧的。

你到了另一个境界,还用原有的智慧去解决和看待问题,那你肯定就觉得自己看不大明白了。过去的智慧变成了你现在的障碍。所以我们说,学习太极拳,你就要以太极的思维去看待一切。没有的有了,有的没有了,这就是我们太极拳的境界。

如果到了最后,你太极拳完全通了,拳非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有真意,我说真意即非真意,是名真意。到了这个时候呢,你出世间得上上智,坐在定义上不分别了,这才是出世间而得到了上上智。

他们说松,我说松和紧是连在一起的,不然松就没有意义的,他们听不懂。孤阳不生,孤阴不长,阴阳不能相离,所以我们认为,松紧和阴阳是一个道理,不可以有区分的。

“安住真如地”的功力

有的人说,王老师讲的话很难懂,不是难懂,是你们的思维养成习惯了。就像我们打拳,其他拳都是以力量和速度来决定胜负的,但是太极拳正好不是这样的。

太极拳要求从人,那肯定就慢,但是把武术中的散手和太极拳中的散手放在一起比较的话,肯定是武术的散手输,谁快谁输,不用力的一定赢。

我说不用力,不是说不用力就没有能量,它不是断灭空,它的力量其实大的不得了,任何人为的力量都是不对的。太极拳的沉浮是互相变换的,沉也是浮,浮也是沉,你不能用一点人为的力,否则倒霉的只能是你自己。

压制不了水,你就只能和它融为一体。你看见有浪,你想把它变小,但一用力它就开始翻涌,就能变得更大。这都是妄念。你说你不动妄念行不行?不行,因为我的力量在你身上,你总要回应的,那你一动,你就输了,因为你有妄念。你没有这妄念,你就有功力,也就能“安住真如地”了。你没有这功力,对不起,你就输了。输了,马上又生妄念,你能没妄念你就成如来佛了。

所以我们说意把你管住了。什么是意?就是时间把你占了,空间把你占了。他们认为厉害,但那是靠快吃饭的——用力,而人的力是有限的,过度了,就不行了。什么东西到了极限就不行了。

见相非相,但不能没有相

我现在研究的是禅宗,但我从来不说禅宗。我说我研究佛学,我只尊崇真理。

“观自在菩萨”,那你为什么不能自在?文字相、语言相都要去掉。

我的“指月手”你可以不要——它只是起一个介绍人的作用,之后的好坏都和它无关了。包括《金刚经》,你研究它但是却丢不开它,那也是不行的,这不是有为法是什么?这说明你还没有把《金刚经》吃透,没有弄懂,所以你不能丢掉它。我们要让自己的境界到达无为界才对。

公孙龙子说“白马非马”,你说白马不是马那是什么?白马只是马的一种,它不能代表全部的马。看不见的才是最重要的,看见的不等于是有,看不见的也不等于是没有。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里有句话非常重要:“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太极拳的根在哪里?我们从客观上讲,太极拳有两个根,一个是沉根。一个是浮根。这个沉根和浮根,是靠阴阳相济而来的,所以,真正的根是相济来的。相济是靠中间,所以说没有看见的根才是真根,没有根的根才是根——含三为一,前后中都要有。

我们所讲的太极拳理论,其实是空无一物的。我们的太极拳理论是大自然。没有才是大有,因此,我们的理论是形而上的,你到这个境界你自己就会理解。

佛为什么讲了那么多经?就是因为你不理解。太极拳怎么用?在什么情况下用?当你把太极拳学会,把太极拳理论弄清——太极拳是熏修出来的——用的时候都是下意识的,是不会费心机的。你讲话、走路都用意识吗?你说不用,那是胡说,肯定是要用的。但是有的没有,没有的有,才是真理。

我们修真,见相非相,不能没有相。但跟我学太极拳,学完之后,这个架子通通都是要丢掉的。拳无拳,意无意,你还是老架子,说明你还没有消化,没有吸收。但是你要上升,达到更高的境地,那还是先要有架子的,没有架子是不行的。

到达某个目的地,上了很多台阶,那些走过的台阶怎么办了?走过之后就算了,这都是相,你要丢掉的。你说“好”,我丢掉了。丢掉了你怎么上去啊?你还是得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站稳了上去,不要停,停了你就住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可以住的。所以你不要以为相是不重要的,没有相你什么都不要谈。那你说不是非相吗?佛没有说叫你非相,是“见相”非相——看到了外表的相,那“里边”你也要进去啊,你不进去,不就等于是白费了嘛,相也是由性转变而来的,所以佛学说转,一切都是转过来转过去的。

阴阳相济,流水无形

我们不能在架子里转,转的话没完没了。你学完这个架子还有那个架子,结果还在架子上。其实所有的架子都是相通的,所有的太极拳都是一样的。

用力打拳等于手工操作,我们不用力,用地心引力等于是电器化。手工操作哪里有电器化好!所以一定要换。

一定要换。就是说,要把你身体的僵块通通去掉,不去掉不行。要犹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任何架子都是框架,任何太极拳都要变流水,至柔者至刚也,天下至柔莫若水。

有了水性以后,才有气体,才有风,才能动。这样的动,无形无相,抓不住它,因为它流通了,流通了就无所不通。

慢慢地先打拳架子,然后变流体,变成没有架子。流水哪有架子呢?到那时候就上境界了。条条块块打掉了,变成流体、气体。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有真意。

你说这个手怎么上来的,因为它空。这里的空是空档、空隙,是气体。你说它怎么往这里走,水嘛。水往低处流,气往高处走,这是一定的。

流水可以变成气体,变成水蒸气。水变气,气上升再变成水下来,就阴阳相济了。所以松肩一定要沉肘,要有对应,含胸的同时一定要拔背,因为它总是一对一对的,阴阳相对。

阴阳一来,中间就显露出来了,中间一定要活,活了就变水了。你站在那里,一定不要站实,膝盖一松,脚跟不着地了,人就飘飘沉沉,沉沉飘飘。你既有沉量也有浮量,中间还可以调节,这个调节就是阴阳相济,这个中间不是死的,是活的,是可以流动的。

阴阳相济很重要。就像你洗澡的时候用水,太热的,太冷的,你都洗不好,只有把冷热调到适中的程度,你才能洗得舒服,而这个冷和热之中,就有八万四千种温度,变化万千。它也像我们调酒、画画和音乐一样,原则上就是那么简单的几种元素,但是通过调节,能演变出无穷

种东西来。

我们的拳,你说它是流体还是气体?它应该是随时都在变化的。它就像天上的云,变化不定。风云变幻,不是你能想象的。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到那时候,它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上来的,该上来就上来了,这就是我们说的下意识,形而上。一定要达到这个境界。不达到这个境界,你练的都是没有用的。

太极拳要达到这个境界,就要从初级做起,要有拳架子,然后,拳架子慢慢融化掉,就像是我们到了南极,要把那些冰都融化成水,然后能量一照,就成了气。我们说无极生太极,最后就是一片平静的水了。身体如果还是僵的,就到不了这个境界。

下意识的形而上

你们打的太极拳仅仅是一个的套路。

我们打的是三个:第一是拳架子;第二是意;第三是连意都没有了——像我现在推手,都不用意了。

你说我完全不用意也不是,但我的感觉就好像是我没有用过。你说没有意,那你的手是怎么上来的?我也不知道,该上来的时候就上来了。如果我知道的话,不就是成了有为法嘛。就不是水,不是风了。如果是水是风的话,那就是不知道了——下意识的境界了。下意识,你没有办法指挥它,它有自己的性质。所以我们说,练太极拳要“明心见性”。不明心见性,学拳法就没有了意义,打拳就没有了基础。

如果你不能理解这一点,你打的拳和其他的拳术没有多大区别,只不过比别人多点办法。其实,法对你是一种束缚,它让你反而不自由了。水本来是很自由的,你弄个办法出来,就不自由了,不是本能了。

演练太极拳架,进行太极拳推手训练,都是一念三世的,一搭手、一动念,拥、搌、挤、按、探、捌、肘、靠——四正、四隅和中定都含在其中了。

推手或者散手中,你打我,我全部是空的。为什么空?我是十方空间,等于你掉到水里边了。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