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三残”随班就读方案
2025-10-04 05:28:51 责编:小OO
文档
新联小学 “三疾”儿童随班就读

工 作 方 案

为了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依法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利,制定本制度。  

一、对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少年进行检测和鉴定的程序。   

视力、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少年由医疗部门、残疾儿童康复部门或当县特殊学校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测鉴定。 先由学生所在班级的教师提出名单,经家长同意,在家长和班主任教师的共同参与下,请示专业鉴定机构进行严格的鉴定并形成书面鉴定报告。对被确认为智力残疾的儿童少年,要定期复查,如发现有误,必须立即纠正。智力残疾儿童少年的鉴定结论,仅作为对其采取特殊教育方式的依据,不作他用。其姓名和档案材料应该严格保密,仅由有关管理人员和班主任教师掌握、不得在学生中扩散。 在本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每班以1至2人为宜,最多不超过3人。  

二、保障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的学习、活动权利。   

学校应当依法接收本校服务范围内能够在校学习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不得拒绝。学校要安排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活动,补偿生理和心理缺陷,使其受到适于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学校应当对残疾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逐步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精神。同时要加强对普通学生的思想教育,以逐步形成普通学生与残疾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校风和班风。  学校应针对残疾儿童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康复训练活动,积极探索康复训练的内容和方法,配合专业机构对残疾儿童少年进行矫治或治疗。   

三、对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少年给予适当的照顾和管理。   

学校应建立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档案,主要包括个人和家庭情况、残疾鉴定、个别教学计划、学业、考核评估等资料。每年一次对随班就读残疾儿童进行统计,上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学校和班主任教师应当与残疾学生家长建立经常的联系,随时交流学生情况,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