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谈谈做好政协专题调研工作的几点体会(精)
2025-10-04 05:29:05 责编:小OO
文档
谈谈做好政协专题调研工作的几点体会

调查研究是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取职能的重要载体。搞好专题调研工作,对于提高政协建言立论水平和参政议政层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从2006年初调到临武县政协机关工作至今已有3年多时间,这期间从未间断过做专题调研工作。我先后参与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农村水库山塘管护”、“城乡网吧监管”、“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等专题调研,撰写了10余篇调研报告,都得到县委、县的高度重视。县政协所提意见建议大部分被采纳和落实,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专题调研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每次调研任务看似、毫无关系,但细心留意、深刻总结,其中有很多规律可循。

一、精心选择调研课题是做好专题调研工作的前提。选择课题的方向和质量直接决定着调研的成效和水平。选题问题是调研成败的首要前提和关键环节。政协调研选题,应当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优势这三方面的交叉结合点上,选择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具有战略性、宏观性、前瞻性,兼顾近期、中期、远期的课题,坚持“精、准、实”的原则,把握“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专”这一定位,力戒与党政或其他部门搞类同性、重复性、补充性调研。近年来,我们每年确定调研课题时,首先,注重围绕党政工作重点选题。县政协积极主动地与县委、县主要负责同志沟通,及时把握好党政工作的脉搏;县政协通过参加县里的重要会议,认真学习县委、县有关文件,了解全县的工作思路和重点,有的放矢地选择调研课题。其次,注重围绕民生问题选题。每年初确定调研课题前,由各位带队,组织各专委会和机关工作人员,深入到政协委员和群众中去,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并注意从委员提案中发现线索,细微体察群众情绪,细心关注民生,努力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中选题。再次,注重搞好研究论证。在了解上情与下情、民情与政情的基础上,各专委会根据工作职责提出初选调研课题,与分管沟通,然后提交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初步确定好调研课题后,再征求县委、县主要领导及有关部门和部分政协委员的意见,最后,正式确定调研课题。由于调研课题贴近了党政所需、贴近了群众所盼,为调研成果进入党政决策打好了基础。如近几年我们选择的县属工业企业改革改制、社会福利企业发展、优化县域经济环境、农村水库山塘管护等课题都是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得到了县委、县领导的充分肯定。选择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城乡基础教育、农村医疗卫生、城乡网吧监管、促进农民增收等课题,为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建言献策,受到了社会各界和群众的好评。

二、科学设计调研方案是做好专题调研工作的基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政协专题调研也不例外。制定与设计调研方案,就是使整个调研活动做到有规可循,有矩可蹈,有序进行。调研方案的基本要求是科学合理,全面细致,便于操作,留有余地。其内容至少应包括指导思想、目的要求、主要内容、人员构成、时间安排、方法步骤、组织领导等几个方面。在方案中,要特别注意调研队伍、调研时间等问题。参加调研的人员一般应由政协领导、专委会成员、政协委员(以界别委员为主)、业内专家、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组成,必要时,也可邀请党政分管领导参加。参加调查的人员要少而精,一般以10人左右为宜;参加研究论证的人员要相对多一些,尽可能辐射到各相关方面,即所谓的小队伍调查,大范围研究。域内调查时间要紧凑,一般不超过一个星期。如确有必要,也可到域外先进地区参观考察。方法步骤是调研方案的重中之重,要根据所调研专题的性质和特点,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反复权衡,切实做细、做实、做周全,以准确地指导整个调研活动。调查方法要根据专题的特点及具体情况灵活掌握,通常有:全面调查法、典型调查法、抽样调查法、信函调查法、表格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走访约谈法等等。另外,组织纪律也是调研方案的重要内容,必须加以强调。调研方案确定后,要在正式调查开始之前,召开一次动员会议,召集参加调研的人员听取相关情况通报,学习有关文件,了解和掌握方案的基本内容,带队领导要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工作要求。

三、周密组织调查活动是做好专题调研工作的重点。调查活动是了解情况,搜集信息,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本途径,是专题调研的重点,为防止把专题调研搞成简单的听听、看看、转转、议议、算算,造成程式化、一般化甚至庸俗化,结合近年来的实践,本人认为在调查中应努力做到“五个结合”,抓住“三个环节”,突出“三项要求”。“五个结合”,即内外结合,就是域内调查和与域外考察学习相结合;纵横结合,就是党政等有关部门配合调查与上下级政协联合调查相结合;集散结合,就是集体调查与分散调查相结合;点面结合,就是典型调查与全面调查相结合;直接与间接相结合,就是到现场调查与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相结合。“三个环节”,即统领好调查队伍,确保出勤率;合理支配时间,确保高效率;切实搞好各种信息资料的搜集和挖掘。“三项要求”,即务实,就是符合客观实际;深入,就是反映事物本质;全面,就是不能以偏概全,要体现系统性、周密性和全局性。

四、起草好调查报告是搞好专题调研工作的关键。调查报告是专题调研活动的“果”,调研报告的质量体现了调研活动的水平,决定着调研成果转化的效力。而严谨缜密的研究论证,是决定调研报告质量、价值和水平的关键环节。因此在起草调查报告前,必须广泛进行研究论证。要对大量的调查材料,如座谈记录、经验总结、统计数据、问卷汇总、零星建议、相关法规等进行科学分类,归纳整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提炼和升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出带有规律性并具借鉴意义的东西。要发挥调查队伍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引导和鼓励参加研究论证的人员重点围绕该专题的成绩和经验、矛盾和问题、对策和建议,畅所欲言,各抒已见。根据实际情况,可分别召开若干次不同形式、不同规模、不同范围的分析论证会,广泛听取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尽可能多地征求不同人士的意见,从而提高建言立论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在深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要力求做到文风朴实、立意新颖、客观公正、切中要害、开宗明义、简明扼要,切忌假、大、空、浅、粗、偏。在内容摆布上,调研过程点明为止,成绩经验简洁明了,困难问题准确到位,对策建议切实可行。特别是对策建议部分,这是报告的核心,也是党政最关注、群众最关心的部分,必须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写得“完美”些。“完美”的标准就是有见地、有价值、有分量。在结构上,要大胆创新,避免拘泥于旧模式、老框框,打破“几段式”,坚持形式服从和服务于内容。文字表述要准确,篇幅一般不要超过5000字。总之,要通过反复论证、补充、修改,使建言可资可鉴,立论可行可用,形成一份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力的精品。

五、力促调研成果转化是做好专题调研工作的目的。调研成果转化是政协专题调研工作的落脚点。只有调研所提批评、意见和建议引起党政重视,作为重要参考进入决策程序或对区域内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即起到建言立论之功效,才算实现了应有的价值。从我们近年来的实践看,政协调研成果的转化渠道,大体有这样几种:第一,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可提请政协常委会或会议讨论,形成建议案后报(送)、,或直接邀请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到会听取意见,或转化为政协全会的发言材料。第二,对涉及某一部门、单位或行业的问题,可通过会或专委会的专题协商会议与党政有关部门交换意见。第三,对特殊性、局部性或个别问题可由政协有关委、室约请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政协委员和群众当面协调。第四,对一些热点、难点、焦点、盲点问题,可整理成社情信息或提案,由政协办或提案委转报(送)有关部门。第五,对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提出的有价值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可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第六,对调研中的某些重要问题以简报、内刊转载、专报件等形式向、或上级政协反映。第七、对条件允许的问题,经协商,由政协牵头直接投身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变“势能”为“动能”,实现虚功实做,达到“零距离”转化。第八,经政协或副签署意见后,将《调查报告》直接报(送)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阅批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