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基于绘本为媒介的幼儿园主题活动现状与实践路径
2025-10-04 05:29:03 责编:小OO
文档
基于绘本为媒介的幼儿园主题活动现状与实践路径

    摘 要: 绘本是幼儿园主题活动的重要媒介,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具有特殊作用。作者通过了解当前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基本内涵,调研绘本融入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的现状,就绘本在幼儿园各领域发展的作用、价值、途径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力求在组织以绘本为媒介的幼儿园主题活动方面取得成效。 

  关键词: 幼儿绘本 主题活动 实践探索 

  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把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纳入其中,明确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早期阅读在幼儿教育和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龄前儿童正处于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年龄阶段,绘本对孩子的视觉震撼比单纯文字的效果更直接,它能启迪儿童情感、想象力、灵敏度和审美感。随着绘本阅读成为21世纪全世界幼儿阅读的时尚,以绘本为媒介的幼儿园主题活动现状与实践路径研究,成为当前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探索课题。 

  一、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基本内涵 

  当前幼儿园普遍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幼儿园主题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里,围绕一个中心内容(主题)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1]。主题活动是将社会、生活、语言、艺术、科学五大领域的教学内容综合到一个网络状的主题之中,基于孩子兴趣和需要,紧密跟随社会生活发生的新变化和新形势,围绕主题而展开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具有主体性、连续性和发展性等特点。幼儿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探索和学习,获得与该中心相关的比较完整的经验。美国幼儿园教师通过对幼儿兴趣、发展能力,以及幼儿的生活与学习相互影响的生态关系的深入了解和观察,关注选择主题综合性活动的中心,并围绕这些中心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2]。瑞典幼儿园活动内容强调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提倡幼儿本位的教育观,培养幼儿好奇心、兴趣,关注幼儿个体发展,注重将幼儿的学习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遴选贴切幼儿生活、能够满足幼儿需要的主题进行一系列教育活动。我国幼儿园普遍开展的以学科领域结构的教育活动,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个方面。2001年7月《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颁布后,借鉴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模式,各地幼儿园开始了“探索型主题活动”的尝试和研究。 

  二、绘本融入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现状 

  绘本诞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欧美,世界上出现最早的绘本是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58年出版的《教育漫画》。绘本是由图画和文字在不同层面上构成的一种文本形式,强调用图文关系表达特定的主题,其中图画是绘本的生命和灵魂。《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以绘本为媒介的幼儿园主题活动,指通过绘本的研读,追随幼儿阅读的兴趣,挖掘、运用、整合绘本中独特、多重的教育元素,引发出经验,保持、迁移、拓展到五大领域的主题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绘本的多元教育元素在主题活动中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建构支持幼儿发展的主题活动。英国book start阅读研究中心2005年发布的研究数据表明,父母通过图画书与孩子交流并表达出爱与温暖,这样可以激发幼儿表达和交流的欲望,并引导幼儿根据图画和听到的文字复述故事,从而提高阅读兴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认为:“对孩子来说,就是把故事这个眼睛看不见的世界变成自己心中看得见的画(形象)也就是一般被称为想象力的能力。图画书与想象力有很大的关系。”[3]实践证明,以绘本为材料,追随幼儿的阅读兴趣,进行幼儿园主题活动,是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践探索。以绘本为教材,开展语言活动,实现“心随灵动,心灵合一”的情感融合,可达到综合性的艺术审美教育目的[4]。将绘本对幼儿发展多方面影响的价值或者作用,通过主题活动的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幼儿观、课程观、教育观必然在活动中得到提升,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绘本在促进幼儿发展的领域 

  一是绘本促进幼儿以想象力为主,以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为辅的三个方面的发展。这三个方面的发展主要源于绘本可依托性和直观形象性的特点。松居直在所著的《《我的图画书论》》中说:“对于读图画书而言,读书就是读故事,通过图画读懂故事。如果想象力丰富,人就能看到看不见的东西。图画书与想象力有很大的关系。” 

  二是绘本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涉及以社会品质、道德形成为主,以人际交往、挑战性行为、亲社会行为辅的五个方面的发展。这五个方面的发展主要源于绘本内容的生活化和可依托性的特点。幼儿通过优秀绘本阅读和参与绘本延伸活动,意味着幼儿在与绘本、成人进行对话,通过对话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品质,拥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三是绘本促进幼儿科学发展涉及以观察能力、探索欲望为主,以探索水平、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认识周边事物、现象为辅的五个方面的发展。这五个方面的发展主要源于绘本趣味性和可依托性的特点。如很多绘本将故事与数学融为一体,能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吸引幼儿学习数学。 

  四是绘本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涉及以情绪知识、情绪调节与宣泄为主,主要源于绘本的可依托性特点。绘本恰恰巧妙地通过故事为幼儿提供了情绪宣泄和对生命认识的机会,带给了幼儿心理能量和心理发展的冲击,从而更好地促进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绘本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路径探索 

  一是幼儿园应该根据本园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制订全园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班级学期绘本教学活动计划,通过工作计划在制度层面保证了绘本延伸教学活动的展开。同时以绘本阅读为主线,把握好文学、音乐、美术和信息技术的互通,开发、实施一系列语言活动、艺术活动及兼备语言与艺术领域特征的整合性活动,实现绘本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优秀绘本教学活动课程的视频资源库,教师和家长可有效运用网络绘本电子资源,共同丰富幼儿绘本主题活动[5]。     二是环境对孩子们来说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打造符合幼儿特点的绘本墙是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班级的绘本墙作为一个延伸辅助区域,开展阅读活动。将可爱生动的绘本搬到墙上,不仅美化了环境,更让孩子在不经意间阅读了绘本,畅游在绘本的海洋世界。通过有效整合绘本中的主题资源,用绘本的画面装饰丰富、温馨、美观的主题环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孩子在良好的氛围中感受阅读的快乐。 

  三是开展幼儿教师绘本主题教学提升活动。观摩同行优秀园所教师组织的绘本教学示范课,参加权威机构组织的绘本教学培训、研讨活动,反思自己的教学不足,吸取别人的先进经验。幼儿园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开展独具特色的绘本教学竞赛活动。还要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和优秀一线幼儿教师来园讲座,直接学习关于绘本教育教学方面最先进和权威的观点,更正完善自己的教育观念。 

  四是打造亲子阅读平台,深入开展主题教学活动。指导家长们进一步了解早期阅读、亲子阅读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明确家庭中开展亲子阅读的方法技巧。在平时的亲子阅读中,幼儿园会向家长们推荐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绘本,家长们之间可以互相推荐。小朋友可以找自己喜欢的图书阅读,也可以请爸爸妈妈为他们讲图书中的故事,然后提出一些和故事相关的有趣的问题[6]。 

  五是以绘本为载体,开展表演游戏。能够让绘本变得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挖掘绘本的综合教育功能,让幼儿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通过延伸的表演活动,能够加深幼儿对角色情节的认识,产生更多的情感与感悟。表演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应充满幼儿与幼儿的互动,在表演中他们学会了如何分配角色、如何配合分工、如何分享快乐等,拓宽了幼儿表达的途径,丰富了绘本教育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殷士东,主编.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指导[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148. 

  [2]张爽,杨卉.美国幼儿园课程设置及对我国幼儿园的启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10). 

  [3]康长运,著.幼儿图画故事书阅读过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79. 

  [4]叶艳梅.构建绘本阅读主题活动[J].新课程,2014(12). 

  [5]陈玉萍.绘本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5(59). 

  [6]杨娟.如何依托绘本阅读开展主题教学[J].动漫界,2015(36).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