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稻作文化的印记导学案
2025-10-04 05:29:20 责编:小OO
文档
导学案——稻作文化的印记

一、学习目标

1、说出湄公河平原在世界的位置,能分析湄公河平原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人们生产生活的特点。

2、通过阅读位置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地形图等地图获取有效信息,通过对湄公河平原的稻作文化这个案例的剖析,学会分析相关区域自然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

3、感受一个地区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内在联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湄公河平原有利于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水稻生产的特点,理解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

难点:湄公河平原的稻作生产与人们生活方式之间的密切关系。

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四、学习过程  

图寻湄公河平原位置

观教材图3-1和图册p35填空:

1、湄公河上游段在中国境内称为       ,流出中国后主要流经      、      、      、      、      这五个国家。下游流水沉积作用显著,形成著名的          。

2、湄公河平原位于亚洲      部(地区)的      半岛上。

3、湄公河平原地处_________(高低纬度)________(温度带)

【图析湄公河平原自然环境】

观察图3-2和图3-3.,说一说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

1、地形:          ;地势特点:             。

2、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

3、河流与湖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讨论湄公河平原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水稻产区?(从气候、水文、地形、土壤等方面分析)

生:

师: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适宜水稻的生长。可以这样说,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选择了水稻,而水稻也选择了湄公河平原。

阶段性小结:地理位置(湄公河平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影响了当地的生产活动。(辅以板书)

地理位置(湄公河平原)    自然环境      生产活动(水稻)(在每个箭头下写上在很大程度上)

                     

【图解湄公河平原水稻生产】

观察课本图3-4水稻生产的主要环节,回答:

1、水稻生产需要经过很多环节,主要包括    、    、    、    等环节。

2、结合水稻生产的主要环节图,分析湄公河平原上水稻生产的特点。

3、在从事水稻生产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师)在生产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下,这些劳动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对比长江中下游的稻作生产)现在,在一块田里这么多人一起劳动的场景看不到了。原因(生回答)一家一户可以完成。传统农业在现代科技的作用下正在走向现代农业。

【图说湄公河平原人文环境】

师:自然环境和稻作生产影响着湄公河平原上的聚落特色,因为水稻生长需要足够的水分,当天然降水少的时候,引水灌溉就显得尤为重要,水渠与河流一方面可以灌溉农田,另一方面也可以迅速排走雨季的洪水,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所以,纵横的水渠与众多的河流相交织,民居也沿河而建,构成了稻作地区的重要景观。

小组合作:现在我们来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及P59-60图文,探究稻作生产给人们的生产留下了哪些印记? 

主要方面生活情况原因
民居特色
日常饮食
风俗文化

(文化活动,精神生活)

通过上面的探究,我们了解了湄公河平原。正是湄公河平原的存在,使得稻作生产实现可能,而人们正是用自己的发现和创新劳动,使湄公河平原成为了世界稻米的主产区,水稻生产决定了人们生活的内容和节奏,水稻的生产史也书写了这个地区的文明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传统的耕作、播种与收获方式,把人与自然相得益彰、和谐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出来,同时表达出人们对大自然的感恩之心。

【延伸拓展】:寻找我们身边稻作文化的印记

我们所居住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在自然条件上与湄公河平原有很多相似之处: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稻田鱼塘遍布。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生产较为发达,农产品种类众多,被称为“鱼米之乡”,思考:

1、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农民选择耕种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为什么?

2、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湄公河平原的人们在农业生产方面有哪些相似之处?

3、水稻生产对我们当地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提示:可以从民居饮食、民风民俗、社会风尚等角度去思考)

【课堂小结】

梳理本课内容,建立知识框架。

                                              

                                    

              水稻生产         稻作文化的印记   

                            

                               

【当堂检测】

1.湄公河平原水稻耕作的良好自然条件包括 (    )

①土壤深厚、肥沃 ②高温多雨 ③水网密布 ④人口众多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 小王去湄公河平原旅游,他不太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A.当地人举办谷神节           B.大面积麦田

C.悬空木结构民居               D.密集的水渠

3、读图回答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

称:①是        (地形),②是

            (海峡),③是         

(海域)。

(2)试从地形、气候、水文特征分析            

①地区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并说明当

地农业生产的特点。

(3)当地自然条件和稻作生产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