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会计要素的内涵和主要内容、特征
2025-10-04 05:30:27 责编:小OO
文档
会计的六要素:

  将会计对象分为六类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1)资产: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后半句为准则上新加的)

特征:

①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②资产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的。

③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

分类:

资产按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划分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标准是一年。资产按照到期是否变为固定或可确定的货币分为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按照是否可辩认分为可辩认资产与不可辩认资产(商誉)。按照资产的存在是否确定分为确定性资产与或有资产。 

理解:如收不回来的应收款项,已陈旧过时售不出的商品,已淘汰报废的固定资产,待处理资产损失,某些予以递延的费用等,尽管他们还挂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但已不是企业的真正资产;企业也有许多资产如专有技术,自创商誉等无形资产以及一些或有资产,由于现行会计模式与技术等原因而未能体现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上。

(2)负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特征:

①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②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导致负债的交易或事项必须已经发生

分类:

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

非流动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3)所有者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企业所有者享有的企业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剩余权益。

特征:

①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②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了所有的负债后,才能把所有者权益返还给所有者

③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其中资本公积包括企业收到投资者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肿所占份额的部分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合称留存收益。

(4)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来源: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

特点:

 ①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不包括偶发事件产生的利得——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 

 ②收入要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③收入将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④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所以: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主营业务收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其他营业收入)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是日常活动,否则不能做收入)

流入的经济利益不属于收入而是利得,如工业企业出售固定资产净收益。(营业外收入)

(5)费用: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①指各种耗费:营业成本(可以对象化)+期间费用(不可以对象化)

② 费用的3个特征

A. 日常活动中产生(不包括偶发事件产生的损失——营业外支出)

B .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C .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所以:费用 也是日常活动发生的。

其经济利益的流出不属于费用而是损失,如工业企业出售固定资产净损失。(营业外支出) 

理解:主营业务收支和其他业务收支都是日常经营活动发生的,但主营是经常发生,而其他是偶然发生,比如工业企业销售商品是主营,而工业企业销售材料就是其他,营业外收支是与日常无关,具体核算内容参见教材第8章第5节,结合以后学习

(6)利润: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① 一定期间经营成果。

② 利润=营业利润+投资净损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2.会计要素的关系是:

  会计要素之间存在着特定的等量关系,这些等量关系构成了不同的会计等式,而会计等式又是会计报表的框价,正因为如此,所以有的学者又将会计要素称之为会计报表的要素,但严格地说,会计要素和会计报表要素并不是一回事。

  会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三个等式来表示,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

收入—费用=利润                            (2)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3)

第(1)个等式可以称之为静态等式,反映企业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第(2)个等式可以称之为动态等式,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获利能力;第(3)个等式反映了在企业期末结帐之前,第(1)个等式和第(2)等式之间的辨证关系。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