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园林景观分析
2025-10-04 05:31:32 责编:小OO
文档


这几年来国内的景观设计之初大多由所谓的欧陆风格主导,中轴线布置两边对称,几何造型的绿化裁剪,可以说与西方古典建筑遵循的构图原理基本一致。之后以BELTCOLLIINS为代表的境外景观公司以其“千篇一律,一稿多投”的近乎标准化的产品大举占领中国的景观设计市场,抬眼望去,无论南北一色的大王椰加喷泉。不可否认,贝氏之所以成功的确有其可取之处,如1.良好的平面构图。2.高密度种植。3.多用热带植物,且名贵树种不少。4.良好的通达性:任何地方都可以无障碍通达。5.水(泳池)的基本处理手法:碧水银滩。6.硬地铺装:彩色砖,卵石。7.精致的细部处理。(可能有如下原因:能请他设计的开发商舍得在环境上投资,经济上有保障同时他本身的经验和资料积累侧重与此,能娴熟运用/观赏效果好,又利于分割空间/异域风情,迎合市场审美情趣) 现在再看看我们长久以来居于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的中国古典园林,“土,呆,跟不上时代”之类的声音不绝于开发商的口中,好象高档的项目就是境外的建筑设计加境外的景观设计加高档的装修品牌设备最后再冠以个不知何时才能实现的概念。果真如此么,接下来我想简单说下中国古典园林中多种手法的运用,不说冀望从此中国园林设计的广大,只希望可以给各位开发商或者策划人在今后接手项目时有多一个的选择。现下因为“住区在园林,园林是我家“的设计理念已被许多人所接受,所以一些项目的规划布局或景观设计中有许多已经或多或少的借用了园林设计的一些手法,在下文中我也会尽量结合地谈到。

BTW:偶不是专业做景观的,只是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再加自身的喜好,所以如有不足之处也请各位兄弟多指正包涵呵

1.主从与重点

主从分明,重点突出是达到统一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从园林的整体结构看,除少数仅由单一空间组成的小园外,凡由若干空间组成的园林,无论规模大小,为突出主题,必使其中的一个空间或面积大于其他空间;或由于位置比较突出,或由于景观内容丰富,或由于布局上的向心作用,从而成为全园林的高潮部分。各位可以想想在我们所接触的项目,大多的景观设计不外乎“四角建筑括弧路,十字轴线水”这大面积水的运用,也正是整个环境中的主要空间起到控制全局的作用。

2.空间的对比

园林设计中,以空间对比的手法运用的最多形式也最多样。具有明显差异的两个比邻空间安排在一起,可借两者的对比作用而突出各自的空间特点。例如大小二个空间相连,当由小空间进入大空间时,由于小空间的对比衬托,将会使大空

间给人以更大的幻觉。日常的项目中对比的手法可说比比皆是,入口广场与随后的景观道的对比,上段说到的,大规模的水面与到达前的小空间如曲折道路的对比,住宅门前的休闲空间与大规模的绿地对比等等都是使用了对比手法,这样不仅区分了各功能空间的不同,也让人在进入住区后随着进程的不同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

3.藏与露

有句话叫“藏是为了更好的露”。园林设计中不论规模大小,都极力避免开门见山,一览无余,并总把景部分遮挡起来,而使其忽隐忽现,若有若无。许多园林进入园门后常常以影壁,山石为屏障以阻隔视线,务使人不能一眼看到全园的景色。还有在许多园林建筑中的大多遮挡两翼或次要部分,这样虽不能一览无余,但景和意却异常深远。回到我们接触的日常项目中,许多入口都以喷水广场来形成,入口在一起一落间若隐若现,给人以想一探究竟的感觉。另外此手法更多运用在别墅项目中,独户居住建筑毕竟更容易形成私密性。

4.引导与暗示

引导与暗示主要借助于空间的组织与导向性。园林中的游廊(一种狭长的空间形式)通常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它总是向人们暗示,沿着它所延伸方向走下去必有所发现,把人不知不觉引导至某个确定的目标—景观所在地。例如住区中的中心广场或会所,即采用对景的手法使人在入口处瞥见,而深入就须通过景观道的引导,或曲或直再配以沿线的小品休闲设施及铺地的导向,使人不知不觉地到达;还有踏步折墙小桥等也都具有引导按时左右。另外须注意的是,园林景观中的路是忌直求曲,忌宽求窄,但在设计住区内道路时,须视具体情况使用。

5.蜿蜒与曲折

园林为求小中见大,意境深远在布局上无不极尽蜿蜒曲折。而曲折性的形成主要通过各种要素相互作用形成,尤其是廊的运用。廊的曲折不仅意味着流线的转折也意味着空间的曲折,这是因为廊本身作为一种狭长的带装空间,即引导人流又可分割空间。还有园林中常见的云墙,不仅平面随弯就直,而且里面也具起伏变化,以它分割空间还用强烈的动感。回到项目中路即起到此作用,蜿蜒的道路不仅可车辆的过境更可形成流动空间的作用,随着步移景换做到引人入胜。另外蜿蜒道路也可活跃住区的构图便于建筑的摆放。

6.渗透与层次

“庭院深深,深几许“所描绘的正是诗人对这种意境发自内心的感受。所谓园林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变化,主要通过对空间的分割与联系关系处理所形成。如一个大空间只有在分割之后又使之有适当的连通,才能使人的视线从一个空间穿透至另一空间。园林中一

重又一重门洞的运用,云墙上设置一排连续的窗口等都是具体手法的运用。试想在延廊或云墙的行进中,透过一列门窗不仅有明显的韵律节奏感,更使人有种框景的效果,忽隐忽现使人想一探究竟。在住区中空间层次的运用更显重要,私密,半私密空间,开放,半开放空间可把整个小区划分的井络有致,而各空间之间运用绿化町步小桥隔栏等又使空间产生渗透连续效果,特别对基地面积较小住区适用。

7.空间序列

空间序列组织使关系到园的整体结构和布局的全局性问题。要形成整体必要把孤立的点(景)连接成片断的线(观赏路线),进而把若干线组织成完整的序列。最简单使呈闭合,环形的观赏路线,一般规模小的运林均按此组织,建筑沿周边布置,从而形成一个较大集中的空间。(看看我们接触的项目是不大多都是环状道路,这也是原因之一啊呵)另一种是贯穿形式的观赏路线组织,着种空间呈窜联形式。在进入后建筑呈对称或不对称排列,在某一点突出其主题,以达到高潮。(许多项目在规划中设置景观轴线等,入口后直接是景观道随后向前直达广场即是此手法)当然针对某些大型园林(大型住区)可以把它划分为几个互相联系的子序列,如入口部分是轴线的形式,部分呈环形排列。再下入口,设计时除满足交通开口外,如何引导人们进入进而沿路线观赏最后从另一入口而出也须投入更多的注意。

简单说了以上这些并不能概括所有的园林手法,还有比如疏与密,园林理水,看与被看等等由于时间的仓促不能一一表明,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和各位交流。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