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
2025-10-04 05:31:18 责编:小OO
文档
《5以内的加法(二)》教学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主体。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教师的引导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为契机,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用中学。在本课中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导入凸显分与合的思想。加法的含义来自于分与合的思想。在教学开始时,采用“拍手对口令”的游戏,还有以几组变式的分与合作为基础,让学生初步感受今天我们要用分与合来解决新问题。

2、在体会加法的含义这一环节,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图的能力,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找信息,并根据找到的有用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通过课件演示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图意。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说出了“3+2=5”,然后让学生根据图意说算式的含义,加深了学生对加法的含义的理解,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注重算法的多样化和思维的灵活性。在探讨“3+2=5”的计算方法时,变老师讲学生听,为学生先思考,动手摆小棒,主动与同桌交流。在全班交流时,针对学生的思维的差异性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想到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但我还是组织学生对“看组成想加法”的方法,跟其它算法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这种方法是最简洁、最实用的,既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培养了学生多中选优的数学思想。

4、注重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力求使课堂体现生活味,数学化,自主性,情感化和趣味化。如:在巩固应用的最后一题,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加法算式来表示生活中的例子(学生说事件)。在同学们说的过程中,既巩固了学生对加法的理解和运用,又使他们明白,数学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更加热爱数学。同时,说的过程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大胆回答问题的能力。

5、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评价的魅力。在教学中,我尽最大可能对学生的一举一动进行客观分析,并用各种方式对他们作出较合理的评价,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一直在关注着他们。同时较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初步形成。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在通过图意,提出问题这个环节,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提问。有的学生说成图的意思,有的学生说成算式,答非所问。

2、学生互动学习还有待于训练。还有部分同学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想法(计算方法)较好地与同学交流,在今后教学中我会多培养学生如何把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一起分享,怎样通过同桌合作来获取更多的知识、来解决学习中的某些难题,使学生学会初步与他人合作的方法。

新课标、新教材需要新理念来支持,作为新课标的实践者,我要在积极实践的同时,不断地去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贯彻好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好素质教育。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