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国民族精神
2025-10-04 05:24:11 责编:小OO
文档
中国古代神话体现的华夏民族精神

摘 要: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神话,是远古历史的回音,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它童年时代的瑰丽的幻想、顽强的争斗以及步履瞒珊的足印。同样,它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在很大程度上一系列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其特征。神话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表现的是远古人类的精神世界,也是后来民族精神的萌芽和雏形。中国古代神话,传达出了原始初民在同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恶势力的抗争中的大无畏精神。面对种种悲惨、苦难、不幸、恐惧和死亡的威胁,原始先民们对自然的异己性和超然性产生了理性的自觉意识,并且以微弱的力量坚忍而不绝望地向生存困境挑战。本文从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和发明创造神话五个方面探索其蕴含的深厚的民族精神,以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和未来发展走向有所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 古代神话;民族精神  

神话自古及今一直伴随着人类艰难地行进。神话中的英雄故事,让历代人们从中吸取力量和勇气,使人类能经历千难万险而微笑着走到今天,因此,古代神话是华夏民族审美精神和文化的根。神话也是先民对周围世界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认识,它用想像和夸张手法来反映人民战胜自然的愿望。所以,神话反映了人类初期的一些意识形态,甚至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 

    古代神话的著作简要可分为五大类,即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和发明创造神话,下文将以此为依据,分别阐释各类神话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1、创世神话——牺牲献身精神  

  创世神话是指关于天地开辟、人类和万物起源的神话,也称开辟神话。创世神话是人类幼年时期用幻想的形式对自然、宇宙所作的幼稚的解释和描述,反映出原始古代人对天地宇宙和人类由来的原始观念。天地是如何开始,宇宙是怎样产生,从中我们可以找到原始先民对于开天辟地的联想。构成瑰丽,艰辛的创世神话,其中混沌凿七窍和盘古开天地算是其中的代表了。中国创世神的活动艰辛而悲壮,无田园诗歌的浪漫与新奇,而是血与汗的流淌,骨与肉的铸就,是创世神自我生命的幻化。如: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楚辞.天问》

再如,盘古的故事: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后乃有三皇。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2、始祖神话——探索奉献精神  

  与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所产生的古希腊神话有所区别,中国古代原始人类是在黄河、长江流域发展起来的,所以中国古代神话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就象关心宇宙的起源一样,人们对自身的起源也有极大的兴趣。其中,最为著名的人物当属女娲。女娲是我国远古传说时代,母系群体或氏族的著名首领之一,在她的事迹中,造人与补天流传最为广泛。 

  《太平御览》所引《风俗通义》云:“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於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绳人也。”

  人类从根本上来自于土地,对地母的崇拜是与原始先民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紧密相连的,因为大地被视为生命之源,自然把人类的诞生和泥土联系起来。可以说始祖神话中蕴涵着先民对自身奥妙的认识和探索,包含着对人类本性及命运的理解和认定,不仅仅是各部成员对自己祖先的追念与深深的民族自豪感,更是中华民族爱国情操的内在表现。 

  《淮南子·览冥训》云:“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核心即女娲在大荒山炼五色石补天,撇开神幻色彩,人类古代最早的冶炼是铜矿而炼铜的原矿,可能是各色铜矿,衍变成神话自然解释成五彩石。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不仅是为人类创造了生存的条件,她伟大的探索奉献精神,也集中折射出远古人类运用自然资源改变自身生活条件的智慧。

女娲造人者,想来起源于历史较为久远的存在大同理想的母系氏族阶段,作为人类的创造者,女娲从来就没有对人类的诞生表现出任何的失望之情,她不仅创造了人类,更在天崩地摧,人类惨遭灭顶之灾的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鳖之足以立四极”,真正地成为了与人类同呼吸共命运的保护神。她不会运用莫名其妙的处罚来确立和巩固自己不可一世的地位,相反却要帮助人类战胜这关乎整个人类命运的滔天洪水。女娲,是一位慈祥的母亲,是一位英雄,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象征,女娲补天之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一种极好写照。至于后世之禅让,大同理想,儒家思想等等,莫不与此一脉相承。

3、洪水神话——自强不息精神  

  以洪水为主题或背景的神话,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曾经有过的洪水灾害是如此的惨烈,侥幸逃脱了灭顶之灾的先民,尽可能地收集了前一期文明残留下来的遗物,并把记忆中的那点灵性设法记载和传承下来,形成不同形式文献,就是我们说的洪水神话。 中国洪水神话中,把洪水看作是一种自然灾害,揭示先民同大自然做斗争所积累的经验和表现出的智慧。在这些洪水神话中最杰出的英雄当属鲧禹父子。 

  《山海经 海内经》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⑤这段文字算是鲧禹治水最早的一段记录,文字虽简,却把气象宏伟的神话勾画出了大概轮廓。鲧为治水,不惜盗取天帝息壤而被杀,由于志向未成又孕育儿子禹完成自己的使命。 

  他们的这种舍己为人的博大精神,为民造福的超人胆识和行为,受到人民的崇敬和爱戴。反映了远古人民不屈不挠同自然灾害的斗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为达理想,自强不息,不怕牺牲。鲧的牺牲精神和禹的治水业绩呈现出一种积极拼搏的人生态度及坚忍不拔的意志,人定胜天的精神。

    四、战争神话——重德尚理精神  

  战争神话主要描写的是以黄帝和炎帝为首的两大部族之间的斗争,以及黄帝与蚩尤之间的斗争,是先民进化当中的一个转折点,反映了民族精神的发展和社会内容的完善。黄帝在对内兼并和对外抗御的两场战争之中,大显神威,确立了他作为中华民族始祖的形象。战争神话关键作用在于:把古代神祗分成善和恶两类,代表正反两方,伦理意识强烈。黄帝、尧、舜等是善受到崇敬、赞扬,而蚩尤、共工、刑天等成了恶受到批判、谴责,“善”和“恶”之间的分水岭是“德”。 对“德”的评判标准就是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要求。可以说战争本身就是这种模糊的民族精神与社会前进发展的产物。战争的出现恰恰反映出社会形成过程与发展趋势,使民族精神形成并发展为一种客观价值体系,即道德观。 

  不难看出, 神话中的英雄多是救世于水火、拯民于煎熬,为民请命而一身正气兼豪气,如女娲、精卫、夸父等形象,对后世文人士大夫如屈原、荆轲、岳飞、谭嗣同等人的肝胆忠烈,大义凛然,以死报国救民的行动和实践,产生了精神和道德上的暗示与指引。

    五、发明创造神话——创新精神

  原始人类在同自然的斗争中,自身的发展和适应性增强,是先民们认同意识和创造精神的体现。黄帝之后,神话也进入英雄的时代。人们把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各类重大发明,以及对各种自然、社会障碍的克服,都加在一个个神话英雄身上,并把他们看作是本部族理想的象征。自然神被神化的人类英雄取代,出现了大量的和英雄发明创造有关神话,它们的成就在于创造和征服,如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的创造发明、神农鞭药、仓颉造字等。 

  在人类发展史中,人类适应性的增强在自身创造精神与认同意识的领域明显体现了出来,这是人类进化的重要表现,反映了人类认知世界的参照系在扩大中不断系统化。这一特征所体现的民族创新精神,时值今日仍是非常重要的。 

  古代神话与人类发展密不可分,它描绘了人与自然进行抗争,并使自身智慧和生活技能日益丰富,从而赢得自身的尊严和伟大过程。神话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是最先发达的文字样式,并不断变化发展。从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先民走过的足迹以及历史的流变。神话本身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神话承载着传统,蕴涵着道德,体现着人类初期对世界的探索、追求。而这种追求随着时代发展而凝聚在民族文化内涵中,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遗产,即民族精神。梳理和挖掘古代神话中的民族精神,对探索民族心理结构和道德观念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意义。   

概括中国神话具体蕴藏的民族精神:    

1、中国古代神话中体现出的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从中国古代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英雄神们为了达到某种理想,敢于斗争,不屈不挠,与恶劣的环境抗争。如,我们很熟悉的《女娲补天》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也是这类精神的代表之作。

2、中国古代神话中体现出的舍己为人,自我牺牲和奉献的民族精神面对恶劣的环境和自然界带来的灾难,先民们顽强斗争时,必然会有牺牲和奉献,这也就孕育出了一种舍己为人,自我牺牲的博大精神和情怀。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这种精神也在那些英雄们的身上体现了出来。如,盗取天帝的息壤用以平治洪水的鲧以及他的后继者禹,还有射日为民除害的羿等。

3、中国古代神话中体现出的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民族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现在提倡创新,鼓励创新。殊不知,创新精神在我们上古的神话中就已经孕育体现出来了。

盘古神话时代劳动创造世界和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盘古垂死化身的伟大精神,以激励我们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在人祖大神女娲神话时代中,则着笔歌颂了女娲创造世界万物,创造人类,最伟大的母爱这个具有永久魅力的主题,她激励、鼓舞我们前进,把中华儿女融汇成一股强大的洪流,使我们所向披靡。在伏羲神话时代中,更主题鲜明地书写了人类在伏羲的率领下,开辟了文明之路,安居、取火熟食和进入渔猎社会与创造八卦学说,确立婚嫁制度,始创歌、舞、音乐等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继之而来的神农神话时代,刻画了远古文明从渔猎生活发展为以农耕为主的神话时代,神农率领先民们播五谷、识药首医,用火用水,与自然斗争的不屈精神,更是光耀万世,神农神话时代的伟大是他奠定了人类生活的基础,向全人类昭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总之,从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写起,远古神话故事,集中体现在中国民族精神。中国神话体现的是一种道德规范与伦理符号,致使其民族精神有明显的伦理倾向。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它是民族文化得以生生不息、不断创新、发展繁荣的根本。中国上古神话体现的民族精神,既是神话的灵魂所在,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始终,并在中国文化中产生震撼人心的“永恒”艺术魅力。中国神话精神意识流动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将激起中华民族的巨大创造力。历史与创新是联系在一起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复苏,决不是回到过去,而是以传统为起点的不断拓新。神话中体现的民族精神伴随民族的历史而变化,它必须具有时代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去弘扬传统的民族精神,更需要我们以开放的自信和创新的姿态培育与时代相适应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真正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