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华坪小学 何彩霞
低年段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就以识字作为教学的重点,现阶段的一年级语文教材识字数量多、任务重,如何真正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自主、积极地识字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要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关键的因素还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著名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如果使学生学习惯于简单的接受和被动的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因此,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应教会学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识字的意识和能力。
一、培养识字兴趣,使学生爱识字
学生识字的天地十分广阔 ,不能局限与一本语文书,也不能局限与小小的课堂,生活是最好的识字课本,社会是最好的识字课堂,把大小课堂结合起来,更能够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激发兴趣,使学生愿意识字”,是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必要条件。灵活多样的识字教学,能增强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创设丰富的识字情境,设计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进行识字教学,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和想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乐于学习,喜欢学习,有主动学习的意愿,真正做到能够主动识字,快乐识字。
(一)采用直观手段,让学生在乐中识字。
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印象,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电脑课件等进行教学,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学生在乐中识字。如在教学《比尾巴》一课的“伞”字时,让学生看一看实物,通过字形的对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教学“休”字时,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人靠在树旁边休息”,看了图,再来记“休”字,既轻松,又有趣。利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学生兴趣盎然,积极识字,他们尝到了学习生字的乐趣。
(二)猜谜语识字,让学生在趣中识字
儿童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编一些谜语让学生猜,能激起他们识字的愿望。如“雨”字可以编成下面的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河里看不见。通过猜谜语,学生不仅知道了雨的形状,特点,而且使“雨”字在学生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趣的谜语能引起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使他们在快乐之中识字,更重要的是久记不忘。除了课堂上老师出的谜语以外,鼓励学生课下自己开动脑筋自编谜语。学生兴趣很高,编的五花八门。例如:什么弯弯像小船?(月);一个人是什么字?(大);两个人是什么字?(天)……如此简单而有趣的活动,调动了学生自学生字的兴趣。
(三)采用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巩固识字。
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主要问题在于他们学得快,忘得也快。巩固识字的最佳方法就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主动巩固识字。教育心理学家洛克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变成一种游戏似的。”在教学中常用的游戏有:叫号游戏、开火车、接龙、摘苹果、邮递员送信……在各种各样的游戏中,学生们轻松地巩固了很多生字。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适时地、有选择地运用各种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借助游戏识字,增强识字的趣味,学生积极参与,快快乐乐地学习生字。
二、教给学生识字方法,使学生轻松识字
学生掌握了方法,识字兴趣、能力就会显著提高,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识字教学中,让学生说出自己学会了什么字;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学生自选生字汇报,学习的自主权大了,利于学生自我表现,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功。一年级的语文教材,在识字过程中,有计划地安排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见的偏旁部首,实质为学生进一步识字,加快识字速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安排识字,先识独体字,再识合体字,先识笔画少的,再识笔画多的,最后识结构合笔画都比较复杂的字,注重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
(一)教会学生运用识字工具自主识字
首先,抓好汉语拼音关,使学生掌握读准字音的工具对学生自主识字至关重要;其次教好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及构字率较强的独体字对学生自主识字起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使学生掌握自学字形的工具;另外还要教会学生查字典的方法﹙音序和部首两种查字法﹚,使学生初步掌握理解字义的工具。只有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识字手段,才能为识字奠定基础。
(二)教会学生用个性化的识字方法识字
鼓励学生采用个性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按构字规律识字;在游戏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在识记字形时,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如利用象形字的特点,还可以用拆字、组字法,熟字比较法,偏旁归类法等),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创造出最好的识字方法。“小学生语文能力整体发展实验”把汉字的字形归纳为四类;基本字、基本字带字、形声字和难字。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字的特点教给学生相应的识记方法;基本字是笔画比较简单的字,是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首先教给学生识记基本字的方法;熟字牢牢记,笔画不忘记。例如“本”字,是由“木”和“一”两个熟字组成的,教给学生识记方法是记住笔画。基本字带字是由一个基本字加上偏旁部首,带出来的新字。识记基本字带字的方法是:基本字牢牢记,偏旁部首不忘记。例如“体”的识记方法;基本字“本”加上“亻”旁,和起来念“体”,身体的“体”。还要指导学生抓住偏旁表义帮助识记字形,把记形与字义相结合。
三、扩大学生自主识字的空间,开放性识字
拓展学生自主识字的空间, 让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实践,自主识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教科书以外的学习资源、课堂以外的学习渠道,使学生尝到识字的乐趣,才会更加主动地识字。新基础教育的理念指出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交流是学生自主识字的一个途径,让学生把班级同学的名字收集到一起,互相认一认这些字;教师指导学生收集一些门牌、广告牌、商标、包装盒……在语文课上交流、展示;另外,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在看电视、上网时留心常见的栏目的标题,集中时间向同学们汇报;引导学生阅读童话故事,讲讲童话故事,体会阅读的乐趣,识字的乐趣……在汇报、展示识字成果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识字的积极性。通过互相交流自己所认识的生字朋友,并说说是怎样认识的,然后教给大家,从而认识更多的汉字,达到识字的目的。学生人手准备一个“识字袋”,可以每天将自己看过的报纸上的文字、包装带上的文字、商标剪下来,放到识字袋中,定期举行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扩大识字量,同时使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实践证明,这样引导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识字,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既轻松,又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在巧妙的教学方式,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的潜移默化地熏陶下,学生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会越来越来喜欢汉字,并能逐步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进而提高了识字的能力,为以后的语言文字知识、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努力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广泛识字,让他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是课堂,从而提高识字的积极性、主动性,将会使识字在孩子的眼中变得更加富有趣味。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