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练习(一)
2025-10-04 05:23:40 责编:小OO
文档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练习(一)

班级:        姓名:

(一) 郑板桥爱子

郑板桥不仅是清朝有名的画家、诗人、书法家,而且是深深懂得家教的教育家。他非常讲究“爱子之道”。

郑板桥在外任职时,曾将他6岁的儿子小宝留在乡下,由他的弟弟郑默代为抚养,郑默对小宝十分宠爱。小宝常炫耀道:“我爹在外面做大官!”有时小宝还欺侮人家的孩子,这些事(使、替、让)郑板桥知道了,心里非常焦急,就给弟弟写信道:“我52岁才生一个儿子,哪有不爱的道理?但教更重于养。”他要求弟弟对孩子严加管教。

当郑板桥病危(后、时、了),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突然提出要吃儿子做的馒头,待儿子将馒头送到父亲病床前时,父亲已经断了气。小宝悲痛地大哭,忽然发现旁边有张纸条,上面写道:“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郑板桥临终前给儿子上了“自立”的一课。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炫耀”中的“耀”字,用音序法应查字母(     ),用部首查应查(      ),再查(    )画。这个词语中“耀”应取第几种解释(     )           

“耀”的解释  ① 光荣 ②  夸耀 ③ 光线强烈地照射。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焦急(       )         清贫(         )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写了郑板桥爱子的哪些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要写出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给你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_____

    三国时期,蜀汉的大将关公有一个侍卫叫周仓。这个人力大无比,办事粗心大意,不动脑筋。关公想开导开导他,可总找不到机会。

    这一天,关公骑马,周仓步行,两人来到一棵树阴下休息。见树下有一群蚂蚁在爬,关公便对周仓说:“周仓,你打这些蚂蚁看看。”周仓挥起拳头,用力一砸,蚂蚁却没事,接着又用力一砸,地面凹进去了一块儿,手疼得他哇哇大叫,蚂蚁还是若无其事。关公看在眼里,心想:这个粗人,今天我得让他开开窍,打蚂蚁还用得着拳头。想着想着,关公笑着走了过去,“看我的。”只见他出食指,轻轻一捻(niǎn),蚂蚁一下死了好几只。周仓看得目瞪口呆,关公便对他说:“做事只有勇气和力量还不够,还要懂得运用智慧和谋略,智勇双全,才可称得上英雄,才能做大事,成大器。”

    周仓听了关公的话连连点头,更加敬佩关公了。后来他跟随关公南征北战,屡立功勋(xūn),成了关公手下的一员大将。

  1. 从文中摘录三个成语。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 用横线画出一句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并用“△”标上表示动作的词语。用波浪线画出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

3. 请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三)日日草

 一株日日草生长在路边,它矮矮的身材,平凡的叶子,普通的花朵。

她每天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抱怨上帝对她不够公平。

有一天,来了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看见日日草垂头丧气的样子,便问道:“小妹妹,你在叹什么气呀?”

“我在埋怨,上帝怎么不让我开出美丽的花朵?”

“好,我就让你实现这个愿望。”

老人嘴里喃喃念诵。

日日草便立刻开出绚丽的花朵。

“谢谢老伯伯,您使我变得这么美丽。”

“不谢。”老人微笑着走了。

下午,一群孩子发现日日草开出漂亮的花,便一朵朵摘回去。

日日草痛得眼泪直流,后悔不该拥有美丽的花朵。

过了两天,那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又经过这里,看见日日草在伤心流泪,便又问道:“小妹妹,你在伤心什么呀?”

“我不要拥有美丽的花朵,我要长高。”

“好,我就让我实现这个愿望。”

老人嘴里又喃喃念诵,日日草便立刻长得好高。

“谢谢老伯伯,您使我长得这么高。”

“不谢。”老人微笑着走了。

晚上,刮起一阵风,把日日草吹得东倒西歪,打得她浑身都是伤。日日草痛得哇哇哭叫,后悔真不该有非分的要求。

不久,慈眉善目的老人再度出现在日日草跟前,看见她哭得好伤心,便问道:“小妹妹,你又在哭什么呀!是不是再想要什么?”

“我再也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啦,(     )能马上恢复本来的样子,我(     )心满意足了。”

“这可是最后一次机会呀,你不要好好思考一下吗?”

“老伯伯,现在我什么都不想要,我考虑过了,还是原来的我最好。”

“好吧,我就让你实现最后一次愿望。”

老人又一次喃喃念诵,日日草便马上恢复了她原来的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在文章最后一段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内容。

2、    写作时,同一种意思常常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本文就很好地运用了这种方法。请从文中找出下面三组这样的词语。

立刻——(      )   美丽——(        )   思考——(       )

3、    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4、    文有三处写到老人“喃喃念诵”,请想象下他三次都会念诵些什么,然后写在横线上。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请用几句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_____________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要在我国的小学生中做个实验。

一天,她招来小梅等三名小学生,她把一只瓶子放在地上,分给三个学生每人一个系着绳子的小铅锤,让他们握住绳子的一头,先后把小锤放进瓶子里。

她告诉学生:“这个瓶子代表‘井’,现在‘井’里没有水。你握住绳子连着的铅锤代表自己,现在你们正在没有水的‘井’里玩,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记住了吗?”

三个小朋友齐声回答:“记住了!”

她拿出茶杯向“井”里灌水,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小梅低声对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教育家刚喊到“三”,三个小朋友很快地把三个小铅锤依次提了出来。

教育家问小梅:“刚才你说了什么?”小梅如实告诉了她。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小梅不假思索地说:“发生危险,当然应该先想到别人。”

这位美国教育家激动地说:“在美国,这个实验我做过多次,但每次都是由于孩子们争先恐后拉铅锤,而把瓶子拉翻了。今天,这个实验终于在中国成功啦!”

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危险 (         )    成功 (       )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不假思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第三节,回答问题。

瓶子代表__________,铅锤代表__________,铅锤在瓶子里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美国教育家做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要检验中国小朋友的(     )

(1)知识水平   (2)道德水平    (3)应变能力

5、用横线画出最能反映中国小朋友优秀思想品质的一句话。

6、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五)__________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欧洲。

有一次,一个著名的小提琴手将在某地演出。广告上说,他的小提琴价值五千元。有一些人简直惊呆了,为了看一看这昂贵的乐器,听一听它美妙的声音,他们也跟着音乐爱好者蜂拥而至。

高朋满座,音乐家开始演奏了,那引人注目的小提琴发出异常美妙的声音,使听众如痴如醉……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正当不少人惊叹于那宝贝乐器的魅力的时候,音乐家突然转身把小提琴往椅背上用力一击,那珍贵的乐器立刻粉碎了。顿时,四座震惊。

音乐会的主持人立刻跑出来,宣布道:“各位,请静一下,此刻摔碎的,并不是五千元的,而是一元六角五分的小提琴。音乐家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嘛,各位是清楚的。现在,要用真正的、价值五千元的小提琴演奏了。”于是演奏者再度登台,那和刚才差不多的美妙音乐悠然而起……

这时,观众再也不屈注意乐器的价格,而是专心欣赏演奏者的技艺了。

1、    给文章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到前面的横线上。

2、    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许多身份高贵的朋友都到场了。         (          )

(2)完全陶醉在某种境界之中。             (          )

(3)许多人同时来到某个地方。             (          )

3、    根据文章的内容填空。

人们“惊呆”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惊叹”,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震惊”,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当音乐家摔琴时,观众可能说些什么?请发挥想象,写一两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音乐家摔坏小提琴,观众们都很吃惊。主持人却说:“音乐家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嘛,各位是清楚的。”音乐家这么做的用意是什么呢?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