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谈系列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
2025-10-04 05:23:51 责编:小OO
文档
浅谈系列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

作者:陈菊

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19年第51期

        重视班会课内容的规划并使之系列化,是提高班会课实效的重要举措。系列化主题班会,将一定时期内的教育目标按一定的要求组织起来,有序开展,初步看起来,它将教育的总目标进行了细化和分解,同时又归一到教育的总目标上来,即通过一系列而非单独的课来实现教育目标,这样既能突出教育主题,又能体现教育整体性,对学生产生持续影响的现实教育需要,是班会课的延伸和拓展。本文以“学会学习”系列主题班会为例,谈谈如何进行系列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

        一、系列主题班会的设计

        第一,明确教育目标,进行总体设计。主题班会要有实效,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总体计划,并在这个总体计划确定的总目标下,形成每一次的系列化主题班会活动计划。本学期,针对初二学生较之初一刚进入学校的懵懂有了本质的变化,学习科目增多、学习难度增加、学习速度加快的现状,如何帮助学生正视这种变化?如何让初二学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而不落下学习?如何帮助他们在青春期的躁动中静下心来应对学习?我根据我班的班训确定了“学会学习”作为这个学期班会课的总体目标。

        第二,分解小主题,按学习进度及学生心理特点进行渐进式设计。系列化主题班会下的每一个班会主题必须要“小”,只有 “小”,才易于實施,才能既反映总目标需要,又不至于因内容多、面面俱到而不着边际。本学期,在确定了 “学会学习”总体目标之后,我分析了本班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学习心理,并根据学校的学期学习进度安排进行了七个小主题设计:第一,我们为什么读书?第二,我的课堂,我做主——如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第三,我的备考,我做主——学习的动力从哪里来?第四,我的课堂,我做主——如何集中注意力;第五,终身的财富——良好的学习习惯;第六,三人行,必有我师;第七,我的备考,我做主——阅卷老师最讨厌的五种字体。

        二、系列主题班会的实施

        班会具有鲜明的教育倾向,必须保证其教育效果。保证系列班会效果的主要途径就是:班会形式必须要“活”,让学生在游戏中经历,通过体验、分享、总结的过程慢慢成长,达到教育目的,使班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采取多样灵活的实施形式,提高参与专注度

        每一次的班会,都可以通过多样的形式来呈现,如:“我们为什么读书?”采取的是分享阅读网络文章并各抒己见的方式,“我的课堂,我做主”采取的是游戏体验方式,“我的备考,我做主”采取的是心理小测试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采取的是听故事、分组讨论的形式,“三人行,必有我师”采取的是演讲的形式等。班会形式的选用主要注意服从于主题的需要和适合学生的需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两个原则就可以了,多样的活动形式使得学生会期待每一次的班会课并积极参与,自然能取得较好效果。

        2.创设开放、自由的言论环境,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

        只有让当事人亲身参与的主题活动,才会让当事人有所收获,领悟力不是老师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己从亲身经历中体会出来的。因此,每一次的班会时间,都会留出至少10分钟甚至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分享的前提是每位同学都愿意敞开心扉,而安全自由的氛围是学生敞开心扉的条件。因此,身为班主任,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安全的分享环境,让学生畅所欲言。不能急着给学生的言论下结论或者因学生言论的错误而马上进行否定。反之,班主任需要鼓励学生开放自我,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在学生思维及言论的相互碰撞中,他们自然而然地进行分析判断选择,从而澄清观念,并实现自我教育。

        3.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引领正确方向

        同一情景,不同的学生感悟不同,不同的感悟会形成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生的价值取向会出现多样化的趋势,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时学生对有些问题的争论不分上下,很想听听班主任的意见时,班主任应该适时地亮出自己的观点,肯定学生的正确观点,并说明理由。

        4.注意总结,升华教育效果

        班会不仅只是单纯地为了完成活动任务,一系列延伸性班会活动由于时间跨度较长,学生未必会领悟老师的设计苦心,因此,在学期中、学期末各引导学生进行一次班会课回顾,回顾过去一段时间内所上过的班会课的主题和内容,通过梳理回顾,学生很清晰地看到了班会的主线,从而能明确班主任设计的意图及班会的总体目标,从而升华系列班会的教育效果。

        三、系列主题班会实施效果及反思

        第一,系列主题班会有更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班会效果显著。由于总体的德育目标拆分为不同的小主题,并分配制不同的课堂上,班会形式更多样、内容更充实、更有针对性。在班会的实施过程中,班主任还可以根据学生情况不断做出调整,使之更加适应学生需要并切实解决德育过程中的问题。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设计就是在“良好的学习习惯”班会之后激发的灵感。

        第二,系列主题班会更有利于促进和谐班集体的建设。主题序列化意味着学生问题化解的有序化,由于规划在先,所以能保证班会小效果,预设的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偶尔出现的问题也能及时增加相应的班会课加以疏导。使得班集体内老师与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促进和谐班集体的建设。通过一个学期的时间,我发觉,学生一方面非常喜欢上这样形式多样的、体验式的班会课,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意识也得以加强。

        第三,积极配合学校大型德育活动,以学校大型活动或常规教育作为班会总目标进行系列化设计,能更好更有效地实现德育目标。由于学校德育的总体安排,一个学期下来不可能每节课都按照班主任的意愿来设计,因此,根据学校每学期的德育目标进行系列班会设计,为容易保证主题班会实施的时间。本次的 “学会学习”系列主题班会就是在我们年级“学会学习、责任担任”的总目标下进行选择的,由于与年级目标相符合,因此每次的班会时间都能得到保证,不至于为了完成学校或年级安排的班会任务而使计划难以实施。

        德育是动态的过程,怎样教育学生、如何开展班会的话题需要时时更新,只要目标明确,并做好计划,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的系列主题班会一定会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欢和肯定。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