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词性与句子成分
2025-10-04 05:24:54 责编:小OO
文档
词性与句子成分

名词:人和事物各有名,万千名目可辨清。表示名称即名词,具体抽象有不同。

时间空间和地点,方向位置有专称。主宾定谓都可作,名词具有多功能。 

动词:世间万物皆运动,于是动词相应生。行为动作和发展,存在消失与变更。

心理活动及判断,一概可作谓语用。能愿趋向两动词,配合谓语意更明。

形容词:人有特征物有形,修饰动名靠形容。事态动作有性状,描摹性状用形容。

形容词语极丰富,准确修饰需深功。形容词语功能多,主要充当状谓定。

数词:数词即为表数目,确数概数和序数。确数包括整分倍,不定数目是概数。整数前加老第初,排列顺序是序数。分数倍数表增加,减少只能用分数。

量词:表示单位量词全,单位各异按习惯。事物行动作统计,物量动量分两款。量词数词相结合,数量短语功能全。动量短语居动后,物量短语在名前。

代词:代词代替人事物,按照作用分三族。人称代词我你他,咱们自己和大家。疑问代词谁什么,进地性状数如何。提示代词这和那,每名某另别其它。

副词:副词修饰动与形,范围程度与时间。肯否估计与情态,语气频率用法全。稍微没有全都偏,简直仅仅只永远,已经曾经就竟然,将要立刻刚偶然,渐渐终于决忽然,难道连续又再三,也许必须很非常,最太十分更马上,越极总挺常常再,屡次一定也不还。时名副名看加在,名前可加副不来。前很后名都不行,单独回答更不能。

介词: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用在名词代词前,修饰动形要记牢。

助词:结构助词的地得,时态助词着了过,语气助词啊吧呢,他词后边附加义。

连词:成分连词难分辨,换位不变才是连。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 如同志、作家、父亲、主人、老李;

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森林 湖泊;

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 效率、品德、;

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春天、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

表示方位名称:上、下、东、西、里、前、内(简称方位词)

名词的语法特点

: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

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

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动作动词:表动作、行为。如,走 看 说 进行 开始

2、心理活动动词 如,想 爱 恨 怕 希望 喜欢 担心

3、使令动词:表指使、命令或请求。如,使 叫 让 派 请求禁止

4、能愿动词(助动词)如,能 会 可以 愿 肯 敢 要 应应该(跟动词、形容词等组成能愿短语。如,能够解决 )

5、趋向动词 如,来去 上 进 出 回 过 开 上来 起来

6、判断动词:主要是“是”,以及同“是”相当的 “为”等

动词的语法特点:

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胖、瘦弱;

表示事物性质的:红、甜、干净、清楚、漂亮、结实;

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雪白,滚烫,亮晶晶,泪涟涟;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

表概数:几、许多;

表序数:第一、老三;

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个、只;

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

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

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②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③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

F、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三类。

1. 人称代词包括三种代词:

第一人称:我、我们、咱、咱们;

第二人称:你、你们、您、您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别人、大家

2. .疑问代词是表示疑问点的,如:谁、什么、哪里、多少。

3. .指示代词包括近指的"这",远指的"那",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合成指示代词,如:这里、那边、这阵子、那会儿

代词的语法特点:

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

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

③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

④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

⑤代词用得不恰当,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 

表示范围:都、全、单、共、光、尽、净、仅、就、只、一共、一起、一同、一道、一齐、一概、一味、统统、总共、仅仅、惟独等;

表示语气:可、倒、一定、必定、必然、却、、就、幸亏、难道、何尝、偏偏、索性、简直、多亏、也许、大约、好在、敢情;

表示否定:不、没、没有、别;

表示时间:刚、恰好、正、将、老(是)、总(是)、早就、已经、正在、立刻、马上、起初、原先、一向、永远、从来、偶尔、随时、忽然;

表示程度:很、极、最、太、更、更加、格外、十分、极其、比较、相当、稍微、略微、多么;

表示情势:仿佛、渐渐、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几乎、逐渐、逐步、猛然、依然、仍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

副词的语法特点:

①副词主要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

②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作补语。

③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

H、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

一般连词:和、与、并、或、及;

关联词:主要用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 而且、虽然 但是。

语法特点:

①一般连词的前后两部分可以调换而基本意思不变。

②关联词的主要在复句中进行运用。

I、介词: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1.表时间:在 于 自自从 从 当 由 趁 随着 到

2、表处所:从 打 朝 向 在 沿着 顺着

3、表排除:除 除了

4、表对象、范围: 对于 和 跟同 与 替 将 把 关于 被

5、表方式、手段: 按照 依 依照 根据 以 凭 本着 用

6、表目的、原因:为 为了 为着 因 由

常用介词及其用法(顺口溜)

自、从、以、当、为、按照,

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对、向、往、朝……

用在名词、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后,修饰、补充“动”“形”要记牢。

J、助词: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起辅助作用的词。

助词可分三类:

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

结构助词:的、得;

动态助词:着、了、过;

语气助词:的、了、吗、吧、呢等。

K、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如啊、嗯等。语法特点:一般成句,用逗号或感叹号隔开。

L、拟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语法特点: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形容词。

(2)、词类的辨别:

①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

②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很”来修饰,动词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

③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能加“很”。

④区分连词和介词,前后能互换的是连词,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

⑤区分动词和介词,作谓语中心语的只能是动词,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补充动词、形容词的是介词。

⑥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叹词往往成句,一般在句首。

⑦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

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六种

主语:1、定义:陈述或说明的对象的语言单位。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3、符号:双行线。 

谓语:1、定义:说明陈述或说明的对象的语言单位。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3、符号:单行线。 

宾语:1、定义:表示谓语动词的涉及对象的语言单位。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是什么”。3、符号:波浪线4、凡能原动词,如“希望、想、可以、说”等词后面的一般都作宾语处理。 

定语:1、定义;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作用的语言单位。2、特点:A、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B、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 3、符号:小括号()。 

状语:1、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B、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3、符号:中括号〔〕。 

补语:1、定义:谓语后面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回答“怎么样”、“多久”、“多少”(时间、处所、结果)之类问题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B、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3、符号:单书名号〈〉。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

定语(修饰主语)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修饰宾语)宾语 

句子成分符号:主语 = 谓语 - 宾语 ~ 定语 ( ) 状语 [ ] 补语 < >

绕口令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

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

谓前为状谓后补

学语文,有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六者关系难分辨,心中有数析正误。什么谁称主,做是怎样才充谓; 

宾语动支配,回答谓语什么谁。前置状语目(的)时(间)地(点), 

意义不变能复位。补语从后说前谓,定语才和后宾配。介宾短语多状补, 

不能充当宾主谓。的定地状与得后补,语言标志定是非。 

1、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例如:

(1)中国人民 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 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

(1)满天乌云 顿时消散了。

(2)树叶 黄了。

(3)小王 今年十六岁。

(4)鲁迅 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 星期日。

(6)什么书 他都看。

3、宾语 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 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例如:

(1)什么叫信息?

(2)门口围关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 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 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 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

(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 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 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例如: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象要流下来似的〉。

7.成分 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原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语气等。例如:

(1)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能不管吗?

(2)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3)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

(4)砰,砰,一阵声传来......

充当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 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

8、复指成分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指同一事物,作同一个句子成分。例如:

(1)先生自己也要书。

(2)国家要,民族要,人民要,这已经 成为。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3)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丽的战斗--松骨峰战斗。

划分句子成分练习    主语||谓语 宾语(定语)[状语]  <补语> 

 

  班级         姓名       

1.我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2.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3.干事在黑板上写广告。

4.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5.托尔斯泰撕碎一张白纸。

6.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8.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9.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面。

10.在场的老年人格外兴奋、活跃。

11.白色的丝线拧成细细的绳子。

12.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习惯。

13.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鸟叫。

14.派出所的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15.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16、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17、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18、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19、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草原上奔驰。

20、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21、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22、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脸上直往下落。

23、他踉踉跄跄地从外地赶回久别的故乡。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