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2025-10-04 05:25:02 责编:小OO
文档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作者:汪兴军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年第03期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经济水平不断的提高,我国教育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体系建设也在不断的完善。如何让学科核心素养更好的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也是我国教育部门和教师所要承担和面对的问题。因此,本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为出发点,对学科核心素质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为以后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相关思路。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十余年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成绩,并收获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是,我国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分数和升学率来评定学生和学校的观念依旧存在,这种观念造成学生综合素养的低下和道德水平的滑坡,严重影响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划。应试教育的失效显露出了目前我国学科教学中教学与课程目标相背离的问题。因此,从解决问题着手,建构和完善核心素养体系就成为了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之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政治课教学,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具备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能力。

        一、学科核心素养

        在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前,我们必须要了解核心素养是什么。核心素养是指人们在解决复杂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品质,是人们在的社会发展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品质特征。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特定的某个学科或领域中所表现出来的品质,是学生学习某种学科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品质特征。而且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就如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一方面,构建完善的核心素养体系对学生的教学具有引导和帮助的作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对强化各学科的发展,强调学科育人价值具有重要作用;另外一方面,各个学科的教学只有从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出发,将各学科特有的育人价值相结合,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社会人才发展需要相结合,真正的做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识、公共参与,充分体现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就要围绕这四个方面开展,进而让思想政治课程能够为学生更好地服务。

        二、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作为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把教学内容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相结合起来,把学生培养成敢担当、有理想、有抱负的有为青年。

        1.加强学生学科思维能力

        人一生中的发展包括有语言智能的发展、人际关系交往过程中的智能发展和数学逻辑智能的发展等许多方面。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中,应该全面培养学生,不应该单单地只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应该培养学生各种技能的掌握。这对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形成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出现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知识点学习时,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相关知识而不去理解时,当学生真正遇到两者利益相冲突时,是否能做到优先考虑国家利益。所以,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就要多给学生例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告诉学生国家保障了我们现在的安全幸福的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长远的目标。在讲解经济生活中商品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和回答商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学生就会对商品形成的前因后果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思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2.改革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从多方面入手,不仅需要教材内容也需要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通过多方面的结合来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学科学习,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理性和法治精神,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政治生活。在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将情感素材的话题引入课堂教学中。在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教师对所讲知识通俗易懂的讲解给学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讲解案例时要让学生有感而发,不能单单地死记硬背,只记住内容而没有好好的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的中,可以开展一些情感的素材与话题,让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思考与分析,鼓励学生将认知的情感感悟以口述或书写的形式表达出来。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教会学生做一个有担当有理想的人,使学生能够在情感体验中收获更多。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小组讨论或者辩论形式的活动,通过双方辩论来提高学生的是非观。教师通过提问有深度的问题来加强学生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教学在不断的完善与深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更新与改革。在新的高中政治课程教育改革中,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政治内容结合,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我国高中政治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三、总结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形成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已成为了课程实施的风向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需要各个学科课程间相结合,使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实现有据可依。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至关重要。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可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学习效率和主观能动性等。在课程改革中,学校和教师都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成绩至上的观念,教学质量就会显著提升。可见,核心素养培育将是新一轮教学转型的方向与目标。

        参考文献

        [1]蔡玉娇,贡和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与课标一致性——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例[J].新课程研究,2016(11):34-36.

        [2]牛学文.学科核心素养与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2):8-12.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