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
2025-10-04 05:35:29 责编:小OO
文档
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

第1课 当别人取得成绩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必须积极地去克服嫉妒心理和嫉妒行为。 

2、学会接受、分享与欣赏他人的进步和成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努力克服嫉妒心理和嫉妒行为。

难点:学会接受、分享与欣赏他人的进步。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请生讲董咪的故事,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嫉妒现象。

2、想一想,如果你是董咪,你会怎么做?

3、在平常生活学习中,你有嫉妒过同学吗?因何嫉妒?嫉妒的后果又如何?

4、想一想,议一议

(1)嫉妒是怎么产生的?

(2)嫉妒者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二、讲述〈〈三气周瑜〉〉的故事,认识嫉妒的危害。

1、学生讲故事。周瑜由于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最后一命呜呼。

2、从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三、教师补充讲两个嫉妒小故事,以增强说服力。

四、学生展开讨论

1、学习、生活中的嫉妒现象,有何危害?

2、嫉妒行为是健康的吗?(从正反两方面进行)

3、怎样才能消除嫉妒呢?

五、让学生谈学习感受。通过学习,现在你最想对同学说什么?

 

附材料:        

关于嫉妒的故事 

(一)

有只鹰它妒忌另一只比它飞的高的鹰,于是它对猎人说,你把它射下来吧。猎人说,好,你给根羽毛我放箭末,我好把那鹰射下来。于是妒忌的鹰就在自己的屁股上拔了根毛给猎人。但是那鹰飞的太高了,箭到半空就掉下来了。猎人说,你再给我你的羽毛,我再射一次。于是,妒忌的鹰又在自己的屁股上拔了根毛给猎人。当然,还是射不下来。一次又一次……最后,妒忌的鹰身上已经没有毛可以拔了,也再飞不起来了。猎人转向它说,那么我就抓你好了。于是就把这光秃秃的,妒忌的鹰抓走了。

(二)

古时候有个陶匠,他非常妒忌油刷匠。于是他去跟皇帝说,请皇帝让油刷匠把大象洗干净吧,他可以洗成白色的。皇帝就让油刷匠去把大象洗成白色。油刷匠说,我可以把大象洗成白色,但我需要一个大缸,好把大象放进去洗。于是陶匠就不得不领命去做大缸。但是大象太重了,每当大象踏进那缸,缸就马上碎掉。于是陶匠一次又一次的做大缸,不停的做大缸……

(三)

有一个人遇见上帝。上帝说:现在我可以满足你任何的一个愿望,但前题就是你的邻居会得到双份的报酬。那个人高兴不已。但他细心一想:如果我得到一份田产,我邻居就会得到两份田产了;如果我要一箱金子,那邻居就会得到两箱金子了;更要命就是如果我要一个绝色美女,那么那个看白要打一辈子光棍的家伙就同时有得到两个绝色美女......他想来想去总不知道提出什么要求才好,他实在不甘心被邻居白占便宜。最后,他一咬牙:哎,你挖我一只眼珠吧”。 

 

 

2、直面挫折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困难和挫折的价值,学会正确面对人生中的艰难困苦。

2.能力:学会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方法,迈向成功。

3.知识:了解挫折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掌握一些战胜挫折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情感的交流,让学生发泄内心积压的痛楚,并对挫折重新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难点:掌握战胜困难挫折的方法

教学过程:

★挫折是把双刃刀

(一)兴趣导入: 

1、听故事《微笑的桑兰》

2、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引导思考。(桑兰意外受伤致残——身残志坚,获得优秀残疾青年称号。)

3、师小结:都是挫折惹的祸!看来我们得好好研究一下“挫折”。什么是挫折呢?挫折可以说是一件事情,也可以说是由这件事情产生的一种体验。当你在实现某个目标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障碍,既难以克服又找不到替代目标的时候,就产生了挫折感。

(二)自主探究

看课本P4。桑兰遇到了挫折,并且产生了严重的受挫感。同学们,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你能理解他们的感受吗? 

活动一:你的挫折我来听

今天,让我们敞开心怀一起来分担你曾有过的挫折分担你积压在心头的秘密。请同学们在两张纸上写下自己曾经遇到过的两个挫折,越详细越好,并写下这个挫折给你带来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后果,不用写名字。(老师给学生发带胶水的便条纸,学生写)

面对过往的挫折是需要勇气的,毕竟它给我们带来了矛盾与困扰。现在让我们挑选两个气球,将你们的挫折粘在气球上。(学生粘纸条)

轻轻放下气球,轻轻放下你们的挫折。或许很多人会有疑问,别人又有什么样的挫折与烦恼呢?有没有跟我相似的感觉呢?请大家随便捡两个气球,看看别人的挫折是什么,挫折给他带来的影响又是什么?

(学生轮流将纸条内容念出来,老师作板书)

活动二:翻开历史的扉页

1、翻开历史的扉页,让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看看生命长河里的挫折。 

贝多芬耳聋三十年——创造出《英雄交响曲》《合唱交响曲》等举世闻名的作品。

司马迁狱中遭宫刑——成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张王宣数学在全年级曾为倒数第二——经过不懈努力,获2002年江苏高考状元。

一男生因二胡考级没过关——从此再也不碰二胡。

 重庆一女生不堪老师批评——跳楼自杀

 2、同学们,分享了别人的挫折后,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老师展示材料,学生归纳发言)

 3、老师归纳: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就像是呼吸一样与我们同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挫折和烦恼,哪怕再优秀的人都有过内心痛苦的挣扎。挫折是把双刃刀,一方面,挫折给我们带来了痛苦,由此可能会产生消沉和麻木,但另一方面,挫折让我们经受考验,得到锻炼,让我们在痛苦之中奋发向上、在积累经验中走向成功。

一位教育家说得好,没有挫折的童年必定会有不幸的成年。温室里成长的花朵终究见不得风雨,没有过挫折没有过锻炼的孩子长大后又怎能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然而悲哀的是,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其实,挫折是把双刃刀,短暂的痛楚带来的是长远的成熟与坚强。

人生旅途,何其漫长,一点挫折一点委屈实在太渺小,或许20年后回头看我们的挫折会一笑而过,因为这点痛根本算不了什么。要见彩虹只有先经历风雨! 

挫折,我不怕

(一)兴趣导入

1、出示《特区教育》上的一篇文章:

一天,农夫的驴子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农夫没办法将驴子救出,只得找了几个人帮忙铲土把驴子埋掉。一开始,驴子悲哀地鸣叫着,但很快就没有了声音。农夫过去一看,让他大吃一惊的是,每一铲土下去,驴子都迅速地把它抖掉,并且都垫到了脚下。很快,驴子便跑出了枯井。

(1)读了这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学生回答)

(2)对于身陷枯井的驴来说,如果它只是悲哀地等待,那么每一铲土都是埋没它的致命东西。但是,聪明的驴却及时地抖掉了每一铲土,甚至成功地利用了它们!一些挫折可能让人致命,却也可能成为成功的垫石!挫折带来的不同的后果完全取决于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

活动三:假如时光倒流

同学们,假如时光能够倒流,你会怎样面对你的挫折呢?现在,同学们把自己的挫折拿出来,用步步高七法分析,结合家长的建议和自己的独门方法,看看会有什么新发现?以组为单位,表演战胜某个挫折的成功经历。

(学生表演,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表演中战胜挫折的亮点。)

师小结:面对挫折,我们根本不用怕因为我们有了那么多的办法。(板书)大概如下:

1、增强自信、蔑视挫折——知道挫折的双重性,从战略上蔑视它,从战术上重视它。

2、升华目标,淡化挫折——树立远大的志向,胸怀大志,才不会为小事而羁绊。

3、冷静对待,分析挫折——运用“成长步步高”。

4、自我疏导,请求帮助——不良情绪应及时化解,有时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5、……

(三)归纳小结

归纳: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华,虽说也曾遇到这样那样的不顺,但总的来说,基本上是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今后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会遇到更大的挫折与不幸。为此大家要立志发愤图强,学会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走向成功。不在挫折中奋起,便会在挫折中灭亡。人的一生,不如意事十常。但是无论是在何时何地,也无论你退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你都不要失去对生活的热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必须为之长期不懈地努力奋斗,这样人生的命运将会还报给你以幸福的微笑。

找回我们曾贴过挫折的气球,用力地把它踩烂,让我们一同大喊:挫折,我不怕!

 

 

3.了解“他”和“她”

教学目标:

1、知道男女泌尿生殖器官的名称、结构和功能。

2、养成保持泌尿生殖器卫生的良好习惯。

3、提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男女泌尿生殖器官的名称、结构和功能。

难点:提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

一、直面“课题”

1、读课题

2、对“他”和“她”,你有哪些了解?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深入地了解“他”和“她”的不同。

二、认识“他”

1、出示:男性生殖系统侧剖面。

2、教师简介:

(1)生殖器的名称、结构和功能。

(2)谁有问题要问?

3、小结:男性生殖系统是由内、外生殖器两大部分共7个小部分组成的。

三、认识“她”

1、出示:女性生殖系统侧剖面。

2、出示:女性生殖器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分别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3、小结:女性生殖系统是由内、外生殖器两大部分组成的。外生殖器由7个小部分组成,内生殖器是由4个小部分。

四、保持生殖器卫生

1、如何保持呢?(分男女小组讨论)

2、小结:

(1)用温热水清洁外阴部。

(2)檫便纸方向由前向后。

(3)要穿棉制短裤。

(4)男孩子如果有包皮过长,可去医院动手术。

(5)上体育课要保护好生殖器不受伤害。

(6)和同学玩闹时不要玩弄、踹、踢对方的生殖器。

五、全课总结:

   通过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4、成长的轨迹

教学目标:

1、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知道青春期是一个身体快速成长的阶段,且存在着个体的差异。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身体、心理上的变化,健康、快乐自信地进入青春期。

3、通过收集有关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资料的活动,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等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正确认识身体、心理上的变化。

难点:提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合作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对青春期的有哪些了解?

2、何为青春期

3、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

二、分组讨论青春期的变化

1、分组讨论(男同学一组,女同学一组)

2、女生组讨论的话题

(1)说说悄悄话,聊聊有关月经的话题。

(2)生理探讨:

A、有人认为“月经是不干净的。”来月经是倒霉现象。你说呢?

B、来月经了,但体育课要进行800米测验,你会怎么办?

C、女生来月经时要注意哪些卫生?

D、治疗痛经的小验方。

3、男生组讨论的话题

(1)说说悄悄话,聊聊有关月经的话题。

(2)生理探讨:

A、有人说,“遗精会失去身体的精华,伤元气。”你认为呢?

B、睡觉时遗精,你会怎么办?

(3)男生碰到遗精时,怎样避免这些尴尬呢?

三、活动

1、涂色自测。

(1)你觉得你的身体、心理上出现了哪些变化?

(2)观察自己的涂色,你发现了什么?(自己长大了)

2、说说自己长大的烦恼

3、说说自己如何消除烦恼

四、组织小辩论

★在与异性交往中应注意些什么呢? 

1、要相互理解和尊重,要讲文明礼貌,自尊自爱,互尊互爱。待人要不卑不亢,宽容大度。 

2、衣着要整洁大方,同自己的身份相符,不要浓妆艳抹,也不要穿奇装异服,那样容易给人以虚浮轻薄之感。 

3、言行举止要有分寸,对待异性不必过分拘束,也不要过分随便。一些不应开的玩笑、不应做的举动是要注意男女有别的。 

4、异性之间的交往应在集体活动的时间内,避免时间过晚或单独在一起。男女同学间的交往应该是公开的,只限于学习、工作和有意义的娱乐活动范围内,并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总之,与异性交往是一门科学和艺术,只有在不断地实践和学习中,才能使自己逐渐掌握其要领。我们应该积极、健康、大胆地参与到异性的交往活动中,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异性交往可以掌握适应社会的技巧,学习男女之间相处的礼仪和文明行为。

五、活动延伸

组织学生看青春期影片或影视节目

 

5、文明网络行

教学目标:

1、学会自觉维护网络安全,预防网络犯罪。

2、自觉提高自我保护、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

3、通过搜集有关的网络游戏资料,提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自觉维护网络安全,预防网络犯罪。

难点:提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喜欢上网吗?

2、我们来猜网上专用词。

⑴信鸽说:“我失业啦!人们都用     啦!”(Email)

⑵蜘蛛说:“只有我才是真正的   !”(网虫)

⑶网中的鱼说:“我正在“    ”(上网)

⑷东北虎说:“我要改名叫   ,多时髦啊! (雅虎)

3、小结揭体题

二、网络带来的好处

1、你平时上网都在干什么?

2、你觉得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3、谈谈你是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举例说明)

4、小结:不管网络如何方便,我们要正确使用网络,否则,就会带来危害。

三、网络带来的危害

网络是一把双刀剑,有利必有弊。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危害?

1、出示一组网络危害青少年数据(见参考书)

 看数据,谈谈看后的想法(感想)。

2、阅读课本P10,了解网络给我们小学生带来的危害。

四:辩论赛

1、辩论主题:“上网是利大于弊,还是上网是弊大于利。”

2、分组(正方辩论:上网是利大于弊,反方辩论:上网是弊大于利。)

3、辩论赛

五、文明上网

  1、“上网是利大于弊,还是上网是弊大于利。”主要取决于个人的思想。但不管怎样,我们上网时要注意什么?(阅读“特别提醒”)

2、要怎么做才是文明上网呢?

(1)自由发言

(2)阅读P11的“网络文明公约”

六、全课总结

学习这一课后,你最想对自己或同学说什么?

6、我是小战士

教学目标:

1、了解军营生活,逐步树立国防意识。

2、结合学校体育课和军训开展相关的军事训练活动。

3、通过搜集国防资料,提高搜集、处理信息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军营生活,知道训练能锻炼人的意志。

教学难点:树立国防意识。

教学过程:

一、感知军营生活

1、观看一组军训图片。

2、结合平时从电视上的了解,谈谈你对军营生活的了解多少。

二、体验军营生活

1、自学P12“我的军训体验”。

2、小组讨论:从这篇日记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为什么要参加军训?

三、“居安思危”的国防意识

1、国防意识----居安思危

军训是为了提高身体素质,磨练坚韧不拔的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预防国防战争。比如:现在有些国家都在打仗。

1)谁来说说你知道了哪些战争?

2)观看美国的“9·11事件”,“伊拉克战争”,“国际恐怖主义”等图片或视频。

3)看了图片或视频后,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4)阅读P13

2、了解国防的相关法规

1)谁来汇报一下,我国对国防颁布了哪些法规?(事先布置搜集)

2)读一读这些法规。

3)读了这些法规,你明白了什么?

四、全课总结

学习后,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出一张手抄报

 

7、回首古越

教学目标:

1、知道浙江地区春秋、秦汉、三国、东晋、南朝时期的社会历史概况。

2、了解吴越争霸和越国兴衰、会稽郡的设立等史事,体会浙江文化的深厚意蕴,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探究家乡历史的兴趣。

3、通过搜集古越相关的资料,提高搜集、处理信息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从春秋战国到南朝的浙江历史。

教学难点:了解社会历史概况。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

1、读课题,问:读了课题后,有什么想问的?

    2、简介古越

3、今天,老师领你们走进浙江历史。

二、了解古越

1、了解古越的历史。(参考书P32)

1)看材料,分组整理

2)汇报填表

朝代 建国时间 统一时间 统治者 

春秋       

秦汉       

三国       

东晋       

南朝       

2、发生在古越的历史传奇故事。

1)吴越争霸

2)秦汉“会稽郡”

3)马臻修鉴湖

3、古越的遗址

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素称“文物之帮”,他有许多遗址,谁来说说有哪些?

三、了解历史上浙江经济发展概况

1、浙江经济开发较早。主要表现在哪里?

2、学生整理材料

3、学生汇报。

四、全课总结

学习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8、 西湖三杰

教学目标:

1、了解岳飞生平和岳家军抗英的事迹;了解于谦生平和抗击蒙古族瓦刺部入侵的事迹;了解张苍水生平及其抗清斗争的事迹。

2、体会“西湖三杰”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3、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西湖三杰”的生平及事迹。

教学难点:体会“西湖三杰”的爱国精神。

教学过程:

一、欣赏古诗、猜猜他是谁

古诗一:《满江红》…………(岳飞)

古诗二:《石灰吟》…………(于谦)

古诗三:《甲辰八月辞故里》…………(张苍水)

1、学生读一读这三首古诗。

2、小结,揭示课题。

二、整理资料  汇报成果

1、分组收集、整理资料。

2、小组讨论:选择一个汇报内容,确定汇报形式(讲故事、小品、谈感想……)。

3、学生以各种形式汇报

1)故事:“岳母刺字”、“两袖清风”

 2)表演小品

 3)展示手抄报

三、身边的英雄人物

1、想一想,我们洞头有这样的历史人物吗?

2、如果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的事迹,你有什么建议?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的高兴吗?

 

 

9、英勇抗倭   誓保家园

教学目标:

1、知道倭寇侵扰东南沿海及其给百姓带来灾难的史实。

2、了解戚继光组建戚家军和戚家军抗倭的事迹与意义。

3、了解有关浙江人民的抗倭斗争的史事,感悟浙江人民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知道倭寇侵扰东南沿海及其给百姓带来灾难的史实

教学难点:了解戚继光和戚家军抗倭的事迹与意义。

教学过程:

一、看今景,忆古昔

1、直奔主题: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一个地方。(出示今朝的蒲城)

2、感知历史变迁

1)你们觉得这个地方怎么样??他是哪里,你们知道吗?

2)这么美的地方原来却饱受外敌的入侵。

3)教师简介蒲城的历史。

3、小结,揭示课题

二、了解戚继光的生平(整理资料)

1、戚继光的生平

2、戚继光的成就

三、了解戚家军(整理资料)

1、了解戚家军的组建背景。

2、了解戚家军严明的纪律。

3、戚家军抗倭的事迹与意义。

四、故事会

全班学生讲讲戚家军抗倭的故事。

五、全课总结

学习后,你有什么感受?

 

 

10、浙江人民奏响抗英战歌

教学目标:

1、知道近代英国侵略者侵略中国浙江的罪行。

2、了解定海三总兵的生平及血洒抗英疆场的英勇事迹。

3、了解宁波黑水党智斗英国侵略者的史事。

4、感受近代浙江军民抗击外来侵略的英勇精神。

5、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定海三总兵的生平和宁波黑水党智斗英国侵略者的事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和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三忠祠”图片。

2、问:有谁知道“三忠祠”吗?

1)“三忠祠”在什么地方?

2)“三忠祠”中的“三忠”指的是什么?

3)介绍定海三总兵的生平

3、小结,揭示课题

二、定海三总兵血洒抗英疆场

1、简介定海三总兵抗英的历史背景。

(战前的中国—列强扩张---鸦片输入---禁烟---抗英斗争)

2、定海保卫战(学生搜集保卫战的图片、查找保卫战的战斗过程)

1)定海保卫战的战场在哪里?

2)思考:三总兵是怎样牺牲的?为什么要攻打舟山?还有哪些战争遗迹?

3、分组整理

4、全体师生交流定海保卫战的战争过程,并填写表格:

             定海保卫战的时间表

时间    英 军 活 动    三 总 兵 行 动 

9.26     

9.27     

9.28     

9.29-9.30     

10.1     

三、教学延伸

1、你还知道鸦片战争中哪些抗击英军的著名将领和故事?

2、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深重的灾难?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

11、细数浙江标志性建筑

教学目标:

1、知道钱塘江大桥、新安江水电站、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境内的高速公路、铁路等建筑性建筑。

 2、产生为家乡建设做贡献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一些有名的建筑性建筑。

难点:培养为家乡建设做贡献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来到一座城市,城市里的建筑物就是城市的形象,通过建筑物,我们可以看到这座城市的发展状态,就像我们浙江的钱塘江大桥、新安江大桥、萧山机场等浙江的标志性建筑,展示了浙江的经济发展成果,体现了浙江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2、让我们了解一下我们浙江的标志性建筑。

3、揭示题目。

二、学习新课。

1、自由看书,初步感知了解钱塘大桥、新安江大桥、萧山机场。

2、交流读后感受。

(1)从中获得哪些知识?

(2)从这里得到什么启示?

  3、老师补充说明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

(1)还有什么问题要问?

(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观看视频(补充连接)

1、看杭州湾大桥的资料。

2、师详细介绍更多的杭州湾大桥值得骄傲的特色。

3、让学生交流感受,立志长大后要为浙江建设做贡献。

四、实践活动。

  1、与父母参观本地的一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把自己参观后的感受写下来,和同学进行交流。

2、特别要参观五岛连桥。

                         

 

12、喜看家乡新变化

教学目标:

1、讨论电话、电视普及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2、知道电话、网络、手机通讯是现代人交流的主要交流工具。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电话、电视普及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难点: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浙江的几处标志性建筑,这一堂课我们来看看家乡的新变化。

2、揭示题目。

二、学习新课

1、自由看书,了解网络、电视、电话在家乡的普及情况。

2、交流爷爷爸爸们分别是怎样沟通交流的。

3、说说有了网络、电视、电话后给我们家乡带来了哪些变化,给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4、说说自己家里与这些通讯工具之间的故事。

三、补充连接。

1、看台州温岭利用手机来销售产品的故事。

2、再说说利用先进的通讯信息来获取经济利益的故事。

四、实践活动。

1、继续搜集网络改变农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的例子,和同学进行交流。

2、给农村的亲戚朋友打一个电话,聊一聊农村生活的新变化。(模拟电话)

3、有条件的利用网络买卖一个小物品。

五、全课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3、日新月异的城市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所在城市的变化状况。

2、对家乡变化产生自豪感,立志长大也要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自己所在家乡的变化状况。

难点: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04年,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了年度中国综合实力地级以上百强城市名单,浙江省杭州、宁波、绍兴、温州、嘉兴、台州,金华、湖州和舟山9个市入围,其中杭州市跻身前十强。2007年11月,十大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比结果揭晓,浙江的三个城市——杭州、宁波、台州占据十大幸福城市前五强中的三席。那我们浙江到底有多少吸引人的地方呢。请大家看看〈日新月异的城市〉。

二、学习新内容。

1、自由看书,了解“菜篮子工程”、“亮堂堂的新房子”、“亮闪闪的新车子”。

2、交流看后感受。

3、说说自己小区或村镇有代表性又很有意义的现象。

4、说说如果你是城市规划设计人,你将如何设计我们洞头新城或三盘的各村。

三、实践活动。

1、在家长的带领或老师的组织下参观当地的农贸市场、菜场或超市。

(1)仔细观察。

(2)选一个角度,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然后和家长或同学交流。

 2、向父母了解自己家住房条件的变化情况。

3、利用观察、访问等方法,搜集信息了解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四、全课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4、历史悠久的浙江民乐

教学目标:

1、欣赏浙派古琴、浙东锣鼓、江南丝竹的代表作品。

2、欣赏《早晨》《采茶舞曲》等优秀作品。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浙派古琴、浙东锣鼓、江南丝竹的代表作品

难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浙江不仅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浙江的文艺在全国也是很出名的。今天我们就先来了解我们浙江的民乐。

2、出示题目。

二、欣赏引兴趣

1、欣赏筝曲〈春江花月夜〉

2、说说欣赏后的感受。

3、引出,这是我们江南乐器演奏的名曲〈春江花月夜〉,像这样经典的乐曲还有很多很多,这都源于我们浙江有特色的民乐文化。

三、自学与交流                       

1、自由看书,了解浙江的民乐文化。

(1)边读边做记号,乐器名称、乐曲名称和创造者。

(2)与小组交流一下,比一比与自己收集的一样吗?需要补充什么?

2、汇报:说说你从书中了解了哪些民乐知识,最让你自豪的是什么?

3、请会民乐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熟悉的民乐艺术,或谈谈民乐曲目。

四、欣赏明曲。

1、欣赏〈潇湘水云〉、〈泛沧浪〉、〈将军得胜令〉〈早晨〉〈采茶舞曲〉

2、聊聊欣赏后的感受。

五、实践活动。

调查我们洞头流行什么民间音乐,主要有哪些形式,有哪些曲目。

1、歌舞:

民间音乐 形式 乐曲目 

脚擂鼓 吹打 龙头龙尾 

贝壳舞 舞蹈   

2、歌曲:

《天乌乌》、《赶海娃》、《船夫》和《洞头好》

六、全课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收获吗?说一说。

 

 

                     15、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

教学目标:

1、欣赏“百叶龙”“余杭滚灯”“板凳龙”等民间歌舞。

2、模仿民间歌舞主要片断。

3、收集当地其他形式的民间歌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一些有名的民间歌舞。

难点:高学生搜集、分析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浙江的民乐很有名,浙江的民间歌舞也是很有特色的。今天我们就走近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感受一下我们浙江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趣。

2、揭示题目。

二、欣赏与交流

1、欣赏〈百叶龙〉〈余杭滚灯〉〈板凳龙〉

(1)说说〈百叶龙〉〈余杭滚灯〉〈板凳龙〉的特色。

(2)观看这些舞蹈之后,你有什么感想?说说看。

2、自学课本

想一想,与你刚才说的特色一样吗?

3、对比

(1)再次欣赏(选一个片段)

(2)体会各种民间舞蹈的特色。 

4、评价自己喜欢的歌舞,说说喜欢的理由。                       

三、搜集与尝试

1、有谁知道洞头的民间歌舞有哪些?

2、模仿秀。(播放一段录象,学生模仿表演)

3、评价学生的模仿秀。

4、浙江还有许多优秀的民间歌舞,有许多精彩的舞蹈节目。,比如〈采搽舞〉〈织网舞〉〈采桑晚归〉等。可以去找些碟片来欣赏欣赏。

四、全课总结

    通过学习,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16、各式各样的传统习俗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浙江省有代表性的生活习俗。

2、知道当地人衣食住行的民俗。

3、收集本地人衣食住行习惯的资料。

4、知道具有浙江地方民俗的、现在还在绵延的节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举例说出浙江省有代表性的生活习俗。

难点:知道洞头还在延续的生活习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生活习俗、生产习俗、节庆习俗,各种各样的浙江传统习俗,带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体现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追寻和传承。今天,就让我们了解浙江丰富的传统习俗。

2、揭示题目。

二、学习与交流

1、生活习俗

(1)聊聊自己家乡的生活习俗。

(2)自学课文,了解浙江有特色的生活习俗。

①从课文中了解了哪些生活习俗?

②你还知道哪些生活习俗? 

(3)补充熟知的其他地方的生活习俗。

 2、生产习俗  

 (1)自学课文,了解浙江有特色的生活习俗。

①从课文中了解了哪些生活习俗?②你还知道哪些生活习俗? 

(2)补充熟知的其他地方的生活习俗。

3、悠久的节庆习俗。

(1)自学课本,然后小组交流。(2)汇报。        

 三、赛一赛,讲故事比赛。

 1、欣赏宁波八月十六过中秋的故事。

 2、谁还知道哪些节日故事,说来听听,看谁说得最精彩。     

四、实践活动。

1、仔细观察,收集在我们日常的饮食、服饰、居住、生活用具、交通工具等方面,有哪些是对传统生活习俗的传承。

2、访问身边的老人,了解在当地的农业、渔业、手工业、商业等劳作中,有哪些传统的生产习俗流行至今,有哪些习俗已经消亡,消亡的原因是什么。

 3、了解当地的节庆习俗,搜集这些习俗背后的有趣故事,制成“洞头习俗”手抄报。

五、全课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7、听听绍兴“莲花落”

教学目标:

1、知道绍兴“莲花落”的艺术形式。

2、尝试模仿其中的一些小片断。

3、学唱当地流行的地方曲艺的曲目片断。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绍兴“莲花落”的艺术形式。

难点:模仿和学唱片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近段时间,我们都在了解浙江的民间风俗,你有什么想法?  

2、今天我们要来感受绍兴的“莲花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艺术形式呢?请看17课——《听听绍兴莲花落》。

3、学生提问。

二、欣赏与交流

1、听一段绍兴《莲花落》,感受其艺术特色。听、说各有什么特色?

2、自学课文介绍,了解莲花落的艺术形式。莲花落是怎么表现的?

3、尝试模仿唱一段此“莲花落”。

(1)观看“莲花落”片断录象

(2)学生尝试模仿唱

三、欣赏与表演

 1、读《敬你一杯绍兴酒》。

 2、欣赏《敬你一杯绍兴酒》。

 3、尝试模仿唱一段此“莲花落”。

四、实践活动。

  给“莲花落”艺人翁仁康写信。

五、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事。

 

18、说说杭州“小热昏”

教学目标:

1、知道杭州“小热昏”的主要艺术形式。

2、学唱模仿其中的片断。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杭州“小热昏”的主要艺术形式。

难点:学唱与模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还记得学什么了?

2、“莲花落”有浓浓的地方特色,那“小热昏”呢?听这名字我们就可以感受它那浓浓的乡土气息了。

3、想知道什么是“小热昏”吗?那我们就一起走进杭州去看看什么是“小热昏”吧。                      

二、学习与交流

 1、读一读

(1)读课文。(2)交流从“小热昏”由来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2、析一析

(1)分析“小热昏”的题材

(2)对社会的意义。

3、听一听

(1)听一段视频“小热昏”。(2)感受“小热昏”艺术魅力。

三、体验与感悟

1、阅读课文

2、看抗日战争中的“小热昏”存在的现实意义。

3、感受艺术要为民,为社会服务的宗旨。

四、实践活动。

   回家在电视、网络里欣赏杭州“小热昏”。

五、全课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9、讲讲“金华道情”

教学目标:

1、知道“金华道情”的主要艺术形式。

2、学唱模仿其中的片断。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金华道情”的主要艺术形式。

难点:学唱模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前两节课分别了解了绍兴“莲花落”和杭州“小热昏”。浙江曲艺舞台真是绚丽多彩。在浙江中部的金华大地,无论你走到哪个县区,无论你走到乡村还是城市,几乎到处都可以听到“吉嘭、吉嘭、吉吉嘭”的道情声,到处都可以听到雅俗共赏的道情唱腔,这就是“金华道情”。

二、学习与交流

1、什么是“金华道情”?                       

(1)自由看文本介绍内容,了解“金华道情”。

(2)交流收获。

(3)听老师介绍“道情”和“金华道情”的由来、形式及流行的地方。

2、“金华道情”的表现形式。

(1)表演形式   

(2)表演内容

(3)听一段道情,交流评价其艺术形式。

3、“金华道情”的代表作。

三、欣赏与表演

1、听一段“金华道情”的录音欣赏欣赏。

2、学唱模仿 “金华道情”。(小组或个人)

3、汇报表演。

四、阅读与创作

1、阅读课本《节气歌》。

2、学着创作《校园》道情词。

五、全课总结

 通过学习,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