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建筑构造重点总结
2025-10-04 05:36:36 责编:小OO
文档
1

1.承重结构:可分为基础、承重墙体(在框架结构建筑中承重墙体则由柱、梁代替)、楼板、屋面板等。

维护结构:可分为外围护墙、内墙(在框架结构建筑中为框架填充墙和轻质隔墙)等。

2.建筑部件的作用

基础:基础是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递给地基。

墙和柱:承重构件,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递给基础。

楼盖层和地坪层:

3.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其他单层民用建筑

耐火等级:分为4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按组成房屋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两个因素来确定的。一级耐火性能最好,四级最差。性质重要的或规模宏大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通常按一、二级耐火等级进行设计;大量性的或一般的建筑按二、三级耐火等级设计;很次要的或临时建筑按四级耐火等级设计。

使用年限:

一类建筑:5年,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二类建筑:25年,适用于易于替换结构构件的次要建筑。

三类建筑:50年,适用于普通建筑和构筑物。

四类建筑:100年,适用于纪念性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影响建筑物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则:

为什么要使用模数制?

为了实现建筑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使不同材料、不同形状和不同制造方法的建筑构配件(或组合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互换性。

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尺寸协调中的增值单位。

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数值规定为100mm,符号为M,即1M=100mm。

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

扩大模数:指基本模数的整倍数

分模数:指整数除基本模数的数值

模数数列:是以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

标志尺寸:应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用以标注建筑定位轴线、定位线之间的距离,以及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设备等界限之间的尺寸。

构造尺寸:是指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的设计尺寸。标志尺寸扣除预留缝隙即为构造尺寸。

实际尺寸:是指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生产制作后的尺寸。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间的差数应符合公差的规定。

2

横墙承重:将楼板两端搁置在横墙上,纵墙只承担自身重量。

纵墙承重:将纵墙作为承重墙搁置楼板,而横墙为自承重墙。

横纵墙承重:将两种方式结合,根据需要使部分横墙和部分纵墙共同作为建筑的承重墙。

框架结构通过框架梁承担楼板荷载并传递给柱,再向下依次传递给基础和地基。

结构传递方式:板—次梁—主梁—基础

墙体的承载力:墙体承受荷载的能力

墙体的稳定性:墙体的高厚比是保证墙体稳定的重要措施。

墙体的保温隔热:

提高外墙保温能力

1.通过对材料的选择 a.增加外墙厚度。b.选用孔隙率高、密度小的材料做外墙。c.采用多种材料的组合墙。

2.防止外墙中出现凝结水。应在靠室内高温一侧设置蒸汽层,阻止水蒸气进入墙体。隔热蒸汽层常用卷材、防水涂料或薄膜等材料。

3.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透。选择密实度高的墙体材料,墙体内外加抹灰层,加强构件间的缝隙处理等。

4.采用具有复合空腔构造的外墙形式,使墙体根据需要具有热工调节性能。

墙体按结构承重方式分类:P12

设计注意点:P14

计算保温材料的厚度

3.1 3.2

隔绝固体传声的方法:

 :在楼盖面铺设弹性面层,以减弱撞击楼板时产生的声能,减弱楼板的振动。

 :设置片状,条状或块状的弹性垫层,其上做面层形成浮筑式楼板。

 :结合室内空间的要求,在楼板下设置吊顶棚,使楼板产生的振动不能直接传入下层空间。

现浇肋梁楼板:由板,次梁,主梁现浇而成。板由次梁支承,次梁的荷载传给主梁。根据受力情况分为单向板肋梁楼板和双向板肋梁楼板。单向板长边比短边不小于3,这种板受力后仅向短边传递。双向板的长边比短边不大于2,受力后向短边传递,短边受力大,长边受力小。

井式楼板:井式楼板宜用于正方形平面,长短边之比小于1.5的矩形平面也可用。梁与楼板平面的交线可正交也可斜交。其跨度可达20到30米,梁的间距一般为3米左右。

无梁楼板:不设梁,双向受力的板柱结构。往往在柱顶设置柱帽。采用的柱网通常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尺寸为6米左右。

3.3 地坪层构造

组成:面层、垫层(刚性垫层,非刚性垫层、复式垫层)、素土夯实层(即地基)

素土——不含杂质的砂质粘土。素土夯实通常将300厚素土夯实成200

垫层——承受并传递荷载给地基的结构层。

 刚性垫层常用于地面要求较高及薄而性脆的面层(瓷砖地面、大理石、水磨石),非刚性垫层用于厚而不易断裂的面层(混凝土地面、水泥制品块地面)

面层——居住和人长时间停留的房间,面层要求蓄热性、弹性;浴室厕所要求耐潮湿、不透水;厨房要求防水、耐火;实验室要求耐酸碱、耐腐蚀等

3.4 阳台及雨篷

阳台分类:

功能:生活阳台、服务阳台

与建筑物外墙关系:挑(凸)阳台、凹阳台(凹廊)、半挑半凹阳台

在外墙上所处位置:中间阳台、转角阳台

阳台出挑一般为1~1.5m,地面低于室内60mm左右,有一定坡度和布置排水设施。

组成:承重结构(梁、板)、栏杆

满足要求:1、安全牢固;2、美观大方

挑阳台结构布置:1、挑梁搭板——挑梁外露、设置边梁、L形挑梁卡扣板;

2、悬挑阳台板——楼板悬挑阳台板、墙梁悬挑阳台板、预制整块阳台板

阳台栏杆

高度:临空24m以下≥1.05m;24m以上≥1.10m;栏杆离地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宜留空。

     杆件净距≤0.11m

类型:按材料分:金属栏杆、钢筋混凝土栏杆、玻璃栏杆、混合栏杆

      按空透情况分:实心栏板、空花栏杆、部分空透的组合式栏杆

雨篷(要求防水、排水)

形式:凹入、挑板、挑梁(正梁、反梁)

构造(图):悬挑板式、外檐加高

4.

1.抹灰:按面层材料和装饰做法分为一般抹灰和装饰抹灰。装饰抹灰较一般抹灰在面层处理,使用材料到施工方法上又有较大提高,使得装饰抹灰保护墙体的功能,装饰效果等普遍有所增强,同时能够满足吸声等更广泛的特殊效果要求。

2.抹灰的做法:装饰抹灰由底层,中层,面层组成。

按面层材料不同分为:

石碴类(水刷石,水磨石,干粘石,斩假石)

水泥,石灰类(拉条灰,拉毛灰,洒毛灰,假面砖,仿石)

聚合物水泥砂浆类(喷涂,滚涂,弹涂)

3.  贴面(要点):一般面砖背面有凹凸纹路,更有利于面砖粘贴牢固。对贴于外墙的面砖常在面砖之间留出一定缝隙,以利于湿气排除。

5.1

梯段踏步步数一般不超过18级,也不宜少于3级。

栏杆扶手:当梯段宽度不大时,可只在梯段临空面设置。当梯段宽度较大时,非临空面也也应加设靠墙扶手。

当弧形楼梯作为疏散楼梯使用时,踏步内侧宽度大于220mm。

常用踏步尺寸: 住宅 幼儿园 学校办公楼 医院 剧院会堂

踏步高        150~175       120~150      140~160       120~150      120~150

踏步宽        260~300       260~280      280~340       300~350      300~350

梯段尺度:每股人流按550~600mm宽度考虑。

平台宽度:医院不小于1800mm,直行多跑楼梯不小于1000mm,平行和折行多跑类型楼梯中间平台宽度不小于梯段宽度。

梯井宽度以60~200mm为宜。

栏杆扶手一般不低于900mm,儿童使用的楼梯应在500~600mm的高度增设扶手。

楼梯净空高度:平台处不小于2000mm,梯段处不小于2200mm。

5.3

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有梁承式、梁悬臂式、扭板式等类型。

5.4

踏步面层装修选择耐磨、防滑、美观、不起尘的材料。

在踏步上设防滑条,突出踏步面2~3mm,不宜过高。

栏杆形式可分为空花式、栏板式、混合式等类型。

杆件成的空花尺寸不宜过大,通常控制在120~150mm左右。

当直接在墙上装设扶手时,扶手应与墙面保持100mm左右的距离。一般在砖墙上留洞,将扶手连接杆伸入洞内,用细石混凝土嵌固。当扶手与钢筋混凝土墙或柱连接时,一般采用预埋钢板焊接。

踏步和栏杆扶手构造

1.踏步面层:常用的有水泥豆石面层、普通水磨石面层、彩色水磨石面层、缸砖面层、大理石面层、花岗石面层等。

2.防滑处理

其设置位置靠近踏步阳角处。常用的防滑条材料有:水泥铁屑、金刚砂、金属条(铸铁、铝条、铜条)、陶瓷锦砖及带防滑条缸砖等。防滑条应突出踏步面2~3mm。

3.栏杆形式与构造

(1)空花式:以栏杆竖杆作为主要受力构件。这种类型的栏杆具有重量轻、空透轻巧的特点,是楼梯栏杆的主要形式。在构造设计中应保证其竖杆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以抵抗侧向冲击力,最好将竖杆与水平杆及斜杆连为一体共同工作。

(2)栏板式:取消了杆件,免去了空花栏杆的不安全因素,无锈蚀问题,但栏板构件应与主体构件连接可靠,能承受侧向推力。

(3)混合式:栏杆竖杆作为主要抗侧力构件,栏板则作为防护和美观装饰构件。

4.扶手形式

木扶手和塑料扶手具有手感舒适,断面形式多样的优点,使用最为广泛。木扶手常用硬木制作,金属扶手由于其可弯性,常用于螺旋形、弧形楼梯扶手,但其断面形式单一。钢管扶手表面涂层易脱落,铝管、铜管和不锈钢管扶手则造价高,使用受限。

扶手断面形式和尺寸的选择既要考虑人体尺度和使用要求,又要考虑与楼梯的尺度关系和加工制作可能性。

5.栏杆扶手链接构造

(1)栏杆与扶手连接:空花式和混合式栏杆当采用木材或塑料扶手时,一般在栏杆竖杆顶部设通长扁钢与扶手地面或侧面槽口榫接,用木螺钉固定。金属管材扶手与栏杆竖杆连接一般采用焊接或铆接,采用焊接时需注意扶手与栏杆竖杆用材一致。

(2)栏杆与梯段、平台连接:栏杆竖杆与梯段、平台的连接一般在梯段和平台上预埋钢板焊接或预留孔插接。为了保护栏杆免受锈蚀和增强美观,常在竖杆下部装设套环,覆盖住栏杆与梯段或平台的接头处。

(3)扶手与墙面连接:当直接在墙上装设扶手时,扶手应与墙面保持100mm左右的距离。一般在砖墙上留洞,将扶手连接杆件伸入洞内,用细石混泥土嵌固。当扶手与钢筋混凝土墙或柱连接时,一般采取预埋钢板焊接。

(4)楼梯起步和梯段转折处栏杆扶手处理:在梯段转折处,有与梯段间的高差关系,为了保持栏杆高度一致和扶手的连续,需根据不同情况处理。当上下楼梯齐步时,上下扶手在转折处同时向平台延伸半步,使两扶手高度相等,连接自然,但这样做缩小了平台的有效深度。当上下楼梯错一步时,扶手在转折处不需向平台延伸即可自然连接。当长短跑梯段错开几步时,将出现一段水平栏杆。

5.5室外台阶与坡道

1.台阶尺度

踏步高一般在100~150mm,踏步宽在300~400mm。

在台阶与建筑出入口大门之间,常设一缓冲平台,作为室内外空间的过渡。平台深度一般不应小于1000mm,平台需做3%左右的排水坡度。出入口平台深度不应小于1500mm。

2.台阶面层

需考虑防滑和抗风化问题。其面层材料应选择防滑和耐久的材料,如水泥石屑、斩假石、天然石材、防滑地面砖等。还宜在台阶平台处设刮泥槽。

3.台阶垫层

步数较少的台阶,其垫层做法与地面垫层做法类似。

一般采用素土夯实后按台阶形状尺寸做C15混泥土垫层或砖石垫层。

对于步数较多或地基土质较差的台阶过多,可根据情况架空成钢筋混泥土台阶,以避免过多填土或产生不均匀沉降。

严寒地区的台阶还需考虑地基土冻胀因素,可用含水率低的砂石垫层换土至冰冻线以下。

4.坡道

在需要进行无障碍设计的建筑物的出入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1500mm*1500mm平坦的轮椅回转面积。

(1)坡道尺度

建筑物出入口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00mm,坡道不宜大于1/12,当坡度为1/12时,每段坡道的高度不应大于750mm,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大于9000mm。

(2)坡道扶手

坡道两侧宜在900mm高度处和650mm高度处设上下层扶手。坡道起点和终点处的扶手,应水平延伸300mm以上。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栏杆下端宜设高度不小于50mm的安全挡台。

(3)坡道地面:应平整,面层宜选用防滑及不易松动的材料。

5.6

电梯的分类

传统有机房电梯

无机房电梯

小机房电梯

电梯构造

1.电梯井道:尺寸(1800~2500)mm*(2100~2600)mm

2.电梯机房:

井道顶板上空至机房顶棚需留不低于2000mm的空间高度。

  通向机房的通道和楼梯宽度不小于1.2m,楼梯坡度不大于45°。

机房一般均设在井道顶板之上。

电梯井道的顶板面需高于顶层露面4000-4800mm,通常是井道顶板部分高于屋面或整个机房地面高于屋面。

机房应平坦整洁,应满足电梯所要求的荷载要求,机房需有良好的通风、隔热、防寒、防尘、减噪措施。

6.1

1.屋盖的基本功能:防止渗漏。

屋盖的防水是一项综合技术,它涉及建筑及结构的形式、防水材料、屋盖坡度、屋面构造处理等问题,设计中应遵循“合理设防,放排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2.屋盖的另一功能:保温隔热。

屋盖的保温通常采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

屋盖的隔热通常设置通风间层。

6.2屋盖的排水

一、排水坡度

(一)、排水坡度的表示方法

1、角度法

2、斜率法(屋顶高度:坡面的水平长度,H:L,1:20)也可用于平屋顶

3、百分比法 屋顶高度与坡面的水平投影长度的百分比  主要用于平屋盖

(二)、影响屋面排水坡度大小的因素

1、防水材料尺寸大小影响

小 接缝多,易产生缝隙渗漏 ,应有较大排水坡度

大 排水坡度可以小

平屋顶多用卷材,现浇混凝土

2、年降雨量的影响

降雨量大,坡度大,材料相同时,南方比北方坡度大

(三)、屋面排水坡度的形成

1、材料找坡 适用于跨度不大的平屋盖,坡度宜为2%

2、结构找坡 将平屋盖的屋面板倾斜 屋面上不另加找坡材料 单坡跨度大于9m的屋盖,坡度不小于3%

二、屋盖排水方式

1、无组织排水  又称自由落水,雨水从檐口落至室外室外地面。优:构造简单,造价低廉 缺:雨水会溅湿墙面 适用于3或3级以下或檐口高小于10米的中,小型建筑物或少于地区,

标准较高的低层建筑或临街建筑不宜采用

2、有组织排水  有组织排水是通过排水系统,将屋面积水有组织地排至地面。即把屋面划分成若干排水区,是雨水有组织的排至檐口。 有组织排水又可分为内排水和外排水

内:构造复杂,极易渗漏,维修不便(常用于多跨度,高层屋盖) 尽可能采用有组织外排水方式

三、有组织排水常用方案:檐沟外排水、女儿墙外排水及内排水方案

(一)檐沟外排水

1、平屋盖挑檐沟外排水

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檐沟,由于它是悬挑构件,为防倾覆,采用下列固定:现浇式、预制搁置式、自重平衡式

檐沟外排水事实屋面雨水直接流入挑檐沟再由沟内纵坡导入水落口。此方案排水通畅,檐沟的高度可视建筑体型而定。

2、坡屋盖檐沟外排水

外排水檐沟悬挂在坡屋盖的挑檐处。檐沟纵坡一般由檐沟斜挂形成,不宜在沟内垫置材料起坡。

(二)、女儿墙外排水(不如檐沟外排水通畅)施工简便,经济性好,建筑体型简洁

房屋外墙高于屋面形成封檐,高于屋面的这段外墙又称作女儿墙。坡屋顶慎用

(三)内排水(用于不宜采用外排水的建筑屋盖)

内排水方案的屋面向内倾斜,坡度方向与外排水相反。水落管在室内接头较多,易渗漏

6.3卷材防水屋面

卷材防水屋面是防水卷材与叫粘结剂结合在一起的,形成连续致密的构造层。卷材防水屋面由于防水层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和适应变形的能力,故又称柔性防水屋面。

一、卷材防水屋面的材料

(一)、卷材

1、高聚物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

2、高分子类卷材

(二)、卷材胶黏剂

二、卷材防水屋面构造

(一)1.构造组成:结构层,找平层,结合层(在基层与卷材胶粘剂间形成一层胶质薄膜,试卷才与基层胶结牢固),防水层,保护层(用沥青砂浆辅贴大阶砖,混凝土等块材,在防水层上现浇30~40mm厚细混凝土)2.辅助层次

(二)、细部构造

1.泛水构造  泛水是指屋面与垂直墙面相交处的防水处理

1)将屋面的卷材继续铺至垂直墙面上2)在屋面与垂直女儿墙的交接缝处,砂浆找平层应抹成圆弧形或45度斜面3)做好泛水上口的卷材收头固定,防止卷材在垂直墙面上下滑。一般做法:在垂直墙中凿出通长凹槽

6.4 刚性防水屋面

6.4.1

刚性防水屋面是指用细石混凝土做钢水层的屋面,因混凝土属于脆性材料,抗拉强度较低,故而称为刚性防水屋面。其优点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缺点是易裂开,对气温变化和屋面基层变形的适应性较差,所以刚性防水多用于我国南方防水等级为Ⅲ级的屋面防水,也可以用作等级为Ⅰ、Ⅱ级的屋面多到设防中的一道防水层。

刚性防水屋面要求基面变形小,适用于无保温层的屋面。

其不适用于高温、有震动和基础有较大不均匀沉降的建筑。

6.4.2刚性防水屋面的构造层次以及做法

由外之内:

1.防水层:不低于c20的西式混凝土整体现浇,厚度不小于40mm,可在防水层中配置直径4~6mm、间距100~200mm的双向钢筋网片。

2.隔离层:作用为减少架构变形对防水层的不利影响。当结构层长生温度变形时,由于厚,刚度较大,容易将刚度较小的防水层扯破。

3.找平层:1比3水泥砂浆做找平层,厚度20mm。若屋面板为整体现浇混凝土结构时则可不设找平层。

4.结构层:结构层一般采用预制或者现浇的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6.4.3混凝土刚性防水屋面的细部构造

1.分割缝构造:是一种设置在刚性防水层中的一种变形缝,作用:1.分割缝将单块混凝土防水层的面积减小,从而减少其伸缩变形,防止裂缝产生。2.在荷载作用下屋面会变形翘起,易于引起混凝土防水层开裂,在这些部分预留分割缝就可以避免防水层开裂。

分割风间距不大于6米

刚性防水层与女儿墙之间要舍分割缝,如出屋面的结构物四周都应设置分割缝。

2.泛水构造:一般不小于250mm,泛水应嵌入立墙上的凹槽内并用压条及水泥钉固定,刚性防水屋面与屋面突出物间须留分割缝,另外铺卷材形成泛水。

 (1)女儿墙泛水:缝宽为30mm。

 (2)变形缝泛水:分为高低层面变形缝和横向变形缝两种情况

 (3)管道出屋面构造:伸出屋面的管道与刚性防水处设分割缝

6.5 涂膜防水屋面

涂膜防水屋面主要适用于防水等级为Ⅲ、Ⅳ,也可以用作等级为Ⅰ、Ⅱ级的屋面多到设防中的一道防水层。

6.5.1 材料

书上p145 两个图,记住重点。

6.6

一,瓦屋面的承重结构形式

一般可分为:桁架结构,梁架结构和空间结构,瓦屋面所采用的桁架多为三角形屋架。

空间结构则主要用于大跨度建筑,如网架结构和悬索结构。

二,瓦屋面的基层和防水层

基层的做法随瓦德种类和房屋的质量要求而定,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板

6.7

屋盖的保温和隔热

提高屋盖热阻的办法是在屋面设置保温层。

一,保温材料:一般为轻质,疏松,多孔或纤维的材料

二,平屋盖得保温构造

1:正(内)置式保温:将保温层放在结构层之上,防水层之下,成为封闭的保温层。

2:倒(外)置式保温层:将保温层放在防水层之上,成为敞露的保温层

*刚性防水屋面由于防水层易开裂渗透,造成内置式的保温层受潮而失去保温作用,一般不宜设置保温层,故而保温层多设于卷材防水或涂膜防水屋面。

 3正置式油毡平屋盖保温屋面构造(从上到下): 保护层,防水层,结合层,找平层,保温层,隔汽层,结合层,找平层,结构层。

*保温层中设置排气道,岛内填塞大颗粒径的炉渣。,,一般每36m2设置一个为宜

4倒置式油毡保温层屋面的构造做法:特点是保温层做在防水层之上,对防水层起一个屏蔽和保护的作用(从上到下):保护层,保温层,防水层,结合层,找平层,结构层

*倒置式保温屋面的保温材料应采用吸湿性小的憎水材料,保护层应选择有一定重量,注意压住保温层的材料,可选择大颗粒进的石子或混凝土板走保护层,不能采用绿豆砂保护层。

*倒置式屋面的保护层要比正置式的厚重一些。

三,屋盖隔热:

1屋盖间层通风隔热:

2屋盖蓄水隔热

A:水层的深度为150-200mm

B:蓄水层即可用于刚性防水屋面,也可用于卷材防水屋面

C:蓄水池分区时,每区的边长不宜超过10 m

D:三孔一壁:过水孔,溢水孔,泄水孔,分仓壁

3屋盖植被隔热:

4屋盖反射阳光隔热等

 

7.1

1.门窗形式主要取决于门窗的开启方式。

按开启方式分为:平开门,弹簧门,推拉门,折叠门,转门。

平开门:水平开启。铰链装于门扇的一侧于门框相连。绕铰链轴转动。有单扇,双扇,内向开和外向开之分。

优点:构造简单,开启灵活,加工制作方便,易于维修,最常见,应用最广泛。

弹簧门:开启方式同上。弹簧铰链,借助弹簧力量保持关闭。门扇或者门扇上面装玻璃。避免人流相撞。

 优点:使用方便,美观大方,广泛用于商店,学校,医院,办公和商业大厦。

推拉门:开启时沿轨道左右滑行。通常为单扇和双扇,也可双轨躲闪或多轨多扇。开启时门扇可以隐藏于墙内或悬于墙外。根据轨道位置分为上挂和下滑式。门扇高度小于4m时,上挂式。高于4m,下滑式。为保证垂直稳定,导轨必须平直,并有一定刚度。

 优点:不占空间,受力合理,不易变形。缺点:关闭时不严密,构造复杂,多用于工业建筑中,仓库或车间的大门。民用多为轻便推拉门分割空间。

折叠门:侧挂式和推拉式。由多扇门组成。宽度500-1000mm,一般为600m,适用于宽度较大的洞口。侧挂门扇超过两扇时,需要使用特制铰链。推拉式于推拉门相似。

 优点:占空间少。缺点:构造复杂,一般用在公共建筑或住宅中灵活分割空间。

转门:由两个固定的弧形门套和垂直旋转的门扇构成。门扇可为3或4扇。可隔绝室外气流,可作为寒冷地区公共建筑的外门,但不能做疏散门。分为普通和旋转自动门。

门的尺度通常指门洞的高宽尺寸。一般民用建筑的门高不宜小于2100mm。

门有亮子时,亮子高度300-600,门洞高一般为2400-3000.公建可视需要适当提高。

2.窗的形式按开启方式定。主要取决于窗扇铰链安装位置和转动方式。平开窗,固定窗,悬窗

平开窗:类似平开门。

固定窗:无窗扇,不能开启。直接固定在窗框上,供采光和眺望,不能通风。构造简单,密闭性好,多于门亮子和开启窗配合使用。

悬窗:根据铰链和转轴位置的不同,分为上悬,中悬,下悬。上悬,一般外开,防雨好,多

 作为外门和亮子。下悬一般外开,通风好,不防雨,不宜做外窗,一般为内门亮子。

中悬窗中部装水平轴。开窗时上向内下向外,对挡雨和通风均有利,易于机械化,多

大建筑的高侧窗。

另外还有立转窗和推拉窗。

3.窗的尺度取决于采光通风,构造做法和建筑造型要求。为使窗坚固耐久,一般平开木窗的窗高800-1200.宽不宜大于500.上下悬窗的窗扇高为300-600,中悬高不宜大于1200,宽1000

推拉窗宽高不宜大于1500.通常为扩大模数3M数列作为洞口标志尺寸。

7.2

木门门扇有镶板门(玻璃门,纱门)和夹板门。

镶板门:由边梃,上冒头,中冒头,下冒头组成骨架。内装门芯板构成。构造简单,加工制作方便,一般民用建筑内门和外门。边梃,上中冒头厚度一般为40-45,宽为100-120,下冒一般为160-250,减少门扇变形。门芯板一般厚为10-12的木板。纱门边框和上冒可用30-70,下可用30-150.

夹板门:用断面较小的方木做成骨架,两面黏贴面板而成。门扇可用胶合板,塑料面板和硬质纤维板。面板和骨架共同抵抗变形。骨架一般用厚30宽30-60的木料做边框,肋条厚30宽10-25的木条,间距一般为200-400.。优点:构造简单,可利用小料,短料,自重轻,外形简洁,在民用建筑中广泛做为内门。

7.3-7.5

木窗、铝合金窗、塑料窗、塑钢窗的优缺点(窗的发展历史)

铝合金窗优点:1、质量轻,用料省2、性能好,密封性好,气密性、水密性、隔声性、隔热性都较木门窗有显著提高。3、耐腐蚀、坚固耐用,不需要涂涂料,氧化层不退色、不脱落,表面不需要维修。强度高,刚性好,坚固耐用,开闭轻便灵活,无噪声,安装快。4、色泽美观,铝合金门窗框料型材,表面经过氧化着色处理,既可保持铝材的银白色,也可以制成各种柔和的颜色或带色的花纹,造型新颖大方,表面光洁,外观美观、色泽牢固,增加了建筑和内部的美观。

塑料门窗线条清晰、挺拔,造型美观,表面光洁细腻,但不具有良好的装饰性,而且有良好的隔热性和密封性。气密性是木窗的3倍,铝窗的1.5倍,隔热性比金属窗好,隔声效果比铝窗好。同时,铝窗本身具有耐腐蚀等性能,不用涂料,可节约施工时间及费用。但塑料窗变形大、刚度差。

塑钢窗是在塑料型材内腔加入钢或铝等 ,一增加抗弯能力,即所谓钢门窗,较之全塑门窗刚度更好,改变了塑料变形大,刚度差的缺点。

铝合金门窗的设计要求:1、应根据使用和安全要求确定铝合金门窗的风压强度性能、雨水渗漏性能、空气渗透性能综合指标。2、组合门窗设计宜采用定型产品门窗作为组合单元。非定型产品的设计应考虑洞口最大尺寸和开启扇最大尺寸的选择和控制。3、外墙门窗的安装高度应有。

铝合金门窗安装:门窗框固定好后与门窗洞四周的缝隙,一般采用软质保温材料填充,如泡沫塑料条等,分层填实,外表留5~8mm深槽口用密封膏密封。这种做法主要防止门、窗框四周形成冷热交换区产生结露,影响防寒、防风的正常功能和墙体的寿命,也影响了建筑物的隔声、保温等功能。同时避免了门窗直接与混凝土、水泥砂浆接触,消除了碱对门、窗的腐蚀铝合金门、窗装入洞口应横平竖直,外框与洞口应弹性连接牢固,不得将门、窗外框直接埋入墙体,防止碱对门、窗框的腐蚀。门窗框与墙体等的连接固定点,每边不得少于两点,且间距不得大于0.7m。在基本风压值大于0.7kPa的地区,间距不得大于0.5m,边框端部的第一固定端与端部的距离不得大于0.2m。

常用铝合金门窗构造:1、平开窗,又分为平开窗(或称合页平开窗)、滑轴平开窗。平开窗玻璃镶嵌可采用干式装配、湿式装配或混合装配。湿式装配的水密、气密性能优于干式装配。2、推拉窗,有沿水平方向左右推拉和垂直方向上下推拉的窗。铝合金推拉窗外形美观、采光面积大、开启不占空间、防水及隔声佳,具有较好的气密性和水密性。常用的有90系列(广泛采用)、70系列、60系列、55系列等。

彩板门窗:以彩色镀锌钢板,经机械加工而成的门窗。质量轻、硬度高、采光面积大、防尘、隔声、保温密封性好、造型美观、色彩绚丽、耐腐蚀等特点。分为两种,即带副框和不带副框的两种。当外墙面为花岗岩、大理石等贴面时,用带副框的。当外墙为普通粉刷时,用不带副框的。

塑料门窗:塑料门窗是以聚氯乙烯、改性聚氯乙烯和其他树脂为主要原料,轻质碳酸改为填料,添加适量助剂和改性剂,经挤压机挤出成各种截面的空腹门窗异型材,再根据不同的品种不同截面异型材料组装而成。

塑料门窗类型:按塑料门窗型材断面分,有60系列、80系列、88系列推拉窗和60系列平开窗、平开门系列。

设计选用要点:1、门窗的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透性能及保温隔声性能满足相关标准、规定及设计要求。2、根据使用地区、建筑高度、建筑体型等进行抗风压计算,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型材系列。

塑料门窗施工安装要点:1、塑钢门窗采取预留洞口的方法安装,不得采用安装边砌口或安装后砌口的施工方法。门窗洞口尺寸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有关的规定。对于加气混凝土墙洞口,应预埋胶粘圆木。2、门窗及玻璃的安装应在墙体湿作业完工且硬化后进行,当需要在湿作业前进行时,应采取保护措施。3、当门窗采用预埋木砖发与墙体连接时,其木砖应进行防腐处理。4、施工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遮阳

外窗户遮阳措施,可以避免阳光直射进室内,降低室内温度,节省能耗,同时对丰富建筑立面造型也有很好的作用。

水平式遮阳板:能够遮挡高度角较大的、从窗口上方射来的阳光。适用于南向窗口和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度地区的北向窗口。

垂直式遮阳板:能够遮挡高度较小的、从窗口两侧斜射来的阳光。适用于偏东、偏西的南或北向窗口。

综合式遮阳板:水平式和垂直式的综合形式,能遮挡窗口上方和左右两侧射来的阳光。适用于南、东南、西南的窗口以及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度地区的北向窗口。

档板式遮阳板:能够遮挡高度角较小的、正射窗口的阳光,适用于东西向窗口。

轻型遮阳:便于拆卸的轻型遮阳和可调节角度的活动式遮阳,轻型遮阳因材料构造不同类型,常用的有机翼形遮阳系统,按安装方式不同分为固定安装系统和机动可调节系统。固定安装系统将叶片装在边框固定的位置上。叶片角度0~180,安装后不可调整。

8

1  基础:建筑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承受上面的全部荷载,并传给地基

地基:承受上部荷载的土层

持力层:直接承受建筑荷载的土层

下卧层:持力层之下的土

2  天然地基: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不需经过人工加固,可直接在其上建造房屋的土层。(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

人工填土(根据组成和成因):素填土,杂填土,冲填土。

人工地基:换土垫层,重锤夯实,机械碾压,振动压实,灰土密桩,砂桩,灰土井桩,振动冲水5若4额

3  基础的埋置深度:室内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5m为深基础,除岩石外,基础埋置深度不宜小于0.5m)

当地下水位较高,基础不能埋在最高水位之上时,宜将基础地面埋置在最低水位以下200mm。(要采用耐水材料,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

基础要埋在冻土线以下200mm

4  基础按形式分类:带形基础、式基础、联合基础

基础按材料分类:砖基础、石基础、混凝土基础、毛石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基础按传力分类: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凡受刚性角的为刚性基础。刚性角用基础放阶的级宽与级高之比值表示。不同材料和不同基底压力应选用不同的宽高比。不受刚性角的是柔性基础)

基础按深浅分类:浅基础(无筋扩展基础、扩展基础、柱下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壳体基础、岩层锚杆基础)、深基础(主要为桩基)

5  桩基由承台和桩柱两部分组成

承台是在桩柱顶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梁或板。上部支承墙的为承台梁,上部支承柱的为承台板。承台厚度不小于300mm。桩顶嵌入承台深度不宜小于5~100mm

根据桩将荷载传给基土的不同方式:摩擦桩、摩擦端承桩、端承桩

按桩的制作方法:预置桩(用打桩机把预置好的桩打入土层,一般不超过12m,造价高,噪声大)、灌注桩(打好孔后放入钢筋骨架。浇筑混凝土,施工快,造价低)、爆破桩(用机械或爆扩等方法成孔)

6  (砖基础)在建筑物防潮层一下部分,砖的等级不得低于MU10。非承重空心砖,硅酸盐砖和硅酸盐砌砖,不得用于做基础材料。

采用每个二皮砖厚收进1/4(在基础底宽较大时,采取二皮一级与一皮一级的收进)

最底下一级必须用二皮砖厚

砖基础的逐步放阶的形式称作大放脚。在其下需加垫层。一般铺30~50mm厚的水泥砂浆起找平作用的垫层。(若上部荷载较大或地基较弱,在北方采用450厚三七灰土。石灰:黄土=3/7。做传力垫层。在南方用1:3:6=石灰:炉渣:碎石。的三合土做传力垫层。厚度不小于300mm)

(石基础)毛石基础的毛石厚度和宽度不得小于150mm,强度等级不低于MU25。两种做法:在基坑内先铺一层高约400mm的毛石,灌以M2.5砂浆,分层施工----毛石灌浆基础

 边铺砂浆,边砌毛石-----浆砌毛石基础

 要求:毛石大小交错搭配,使灰缝错开,同时在砌毛石时,基础四周回填土应边砌边填分层夯实。墙厚为240~370.宽度500~600.基高900.一般不宜超过三阶

(混凝土基础)是用水泥,砂,石子加水拌合浇筑而成(混凝土强度C7.5~C15)

在混凝土基础体积过大时,在混凝土中填入适当数量的毛石(即毛石混凝土基础)。填入的石块的总体积不得大于总体积的30%

7   为了消除基础不均匀沉降,应按要求设置基础的沉降缝

基础沉降缝的宽度与上部结构相同

条形基础的沉降缝采用双墙式和悬挑式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