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衢江区共同体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掌门1对1
2025-10-04 05:34:59 责编:小OO
文档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衢江区共同体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掌门1对1

                

【温馨提示】沉着冷静 相信自我 把握时间  慎思精答  祝你成功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按照拼音将汉字依次工整地填写在答题卷田字格里。(4分)

(1)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xuān腾。

(2)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尘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zhuì。

(3)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的每一根神经都被bēng紧。

(4)这也真够滑jī的,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2、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动词,最确切的一项是(       )     (2分)

     110报警台对社会的承诺是:有警必(    ),有灾必(    ),

有难必(    ),有求必(    )。

A  应  帮  救  出              B 出  救  帮  应  

C  应  救  出  帮              D 出  帮  救  应

3、古诗文默写(6分)

(1)               ,志在千里。《龟虽寿》)

(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5)《次北固山下》 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教育,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现在,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友谊已基本解决。

C.他不但学习很刻苦,然而成绩却上不去。

D.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幼儿园小朋友的精彩表演。

 5、名著阅读:    (3分)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首小诗出自________的《繁星》《春水》,被称为“哲理诗”,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的思考和感悟。你读了它获得的感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利用中曾经很熟悉的一首古诗,使上下联完整。(2分)

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弃之可惜 

杯中酒口口都香甜,        量力而行

7.   汉字是汉文化的标志。但是,在语文学习与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汉字使用不规范的现象。必维护汉字的尊严,培养对汉字的尊重之情,朝阳中学初一(6)班决定举行“使用规范汉字”的语文活动,请你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探究问题并发表见解。

       在活动中,同学们通过深入调查,列举了汉字使用中不规范的现象,诸如:写错别字、滥用繁体字、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用谐音借用的成语、使用不规范的网络文字……

1探究一:造成以上汉字使用不规范现象的原因比较多,请你说出其中一个原因。  (1分) 

    ② 探究二:使用不规范汉字,会造成怎样的后果?(1分)

    ③ 试拟写一则“使用规范汉字”的宣传标语。(2分)

二、 现代文阅读(27分)

                             (一)(13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

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8、这四段文字,分别描绘了春的四幅图画,依次可概括为                、           

                、              、                。  (4分) 

9、文中第二段画线的这个句子中的“闹”可否改成“叫”,为什么?                       (2分) 

10、“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哪一感觉来写?写出了春风的什么特点?(3分)

11、“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这句话写出了春雨怎样的特点 ?                           (2分)   

12、上面的文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14)

阅读《最后一个顾客》一文,回答问题。

老人将店开在公路边,一开就是15年。公路边车来车往,却很少有行人下来。店里只卖紫绒花,虽然好看,生意并不好。

15年前,老人花了一个月时间才学会了做紫绒花。他把剪得整整齐齐的红毛线用麻绳一根根系紧,扎成球,外面再扎上一层细细的紫绒线。这样,一朵紫绒花就做成了。老人的紫绒花卖得贵,5块钱一朵;而别人摊位上卖的是机器做的,2元钱一朵。但有一样,老人做的结实,除非最后因为太旧了扔掉,那中间捆得紧紧的麻绳,是永远都不会断的。

紫绒花,可以做钥匙链,也可以当装饰。不管摆在哪儿,都一样漂亮。

店里的货终于都卖完了,老人打算今天关门。今天是他70岁生日,也是他最后一次做紫绒花球。他太老了,手不住地颤抖,做起紫绒花越来越吃力。他没有多少钱,这最后5朵紫绒花,是他送给自己的礼物。

看看表,已经是下午4点钟。他准备关门。正在这时,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推门进来了。

“请问,您这儿卖紫绒花吗?”女孩嫩声嫩气地说。

“从今天起不卖了。”老人缓缓地说。

小女孩失望地看着老人,指指不远的加油站,说:“我爸爸给汽车加油了,加油站的叔叔告诉我您这儿卖紫绒花。我们是去看爷爷的,爸爸说,爷爷喜欢紫绒花。所以,我想买5朵紫绒花送给爷爷做生日礼物。”

老人看着女孩,心里有些感动。他迟疑着拿出紫绒花,问女孩:“是这样的吗?”

女孩笑起来,说真是太漂亮了。她把花送给爷爷,他一定会非常高兴。小女孩很可爱,一笑两个小酒窝。他决定将紫绒花送给小女孩,满足她的心愿。

“我把所有的钱都给您好吗?”说着,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只小瓷罐,将瓷罐底子打开,倒出一堆钢镚儿。数了数,2元3角。

老人笑了,说这些钱,足够买5朵紫绒花。小女孩高兴极了,抱着紫绒花跑远了。

关了店门,老人坐到桌前,为自己倒了一杯酒。他正要喝,有人敲门。门口,一个中年男人领着小女孩,说:“真是不好意思,我给您送钱来了。”

一瞬间,老人愣住了。中年男人看着老人,也愣住了。半晌,他呆呆地叫了一句:“爸!”

老人的眼泪几乎都要掉下来,等了15年,他终于等回了离家出走的儿子!15年前,儿子16岁,他砸开别人家的小店,偷走了紫绒花。回到家,他狠狠地揍了儿子,叛逆的儿子从此离家出走。儿子走后他才知道,紫绒花是儿子偷来送给自己的。因为,一次醉酒后,他曾对儿子说过,看到紫绒花,他就想起他去世的妈。儿子走了,老人开始学做紫绒花,并把店开在路边,为的是儿子回来时,儿子第一个看到他。

小女孩高兴地咧开嘴,举起紫绒花,大声说:“爷爷,生日快乐!”

“爸爸,生日快乐!”男人说着,已经泪流满面……

13.选文中最后一个“顾客”是谁?(2分)

14.请概括一下选文中“儿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15.5朵紫绒花按老人的价格应卖25元,小女孩只给了2元3角,老人为何这么便宜地卖呢?(3分)

16.下列加点字能否删去,品味他们的含义(4分)

①小女孩失望地看着老人。

②他迟疑着拿出紫绒花

17.有人说题目《最后一个顾客》应换成“紫绒花”,你同意吗?为什么?(2分

三、文言文阅读          (一)(14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8、本文选自___________是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_________家_________家。(2分)

19、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4分)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愠:               )

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                )

[3]择其善者而从之                          (从:              )

[4]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              )

2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1、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______,    ______。(2分)

22、1988年诺贝尔奖获奖者在巴黎共同宣言中说:“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前,从孔子那儿重新寻找智慧。”这说明儒家的根本智慧和核心价值并没有过时,她正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作用。请从上文任选一则谈谈你的理解感悟。(2分)

(二)(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子罕说宝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①,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②也。”

 子罕置诸其里③,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左传·襄公十五年》

  注释:①玉人:雕琢、加工玉石的工匠。 ②请死:请求免于死难。 ③里:乡里。文中指子罕所居的乡里。

 23、献玉者献璧玉的最直接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

  

 2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宋人或得玉        ②  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25、请谈谈这段选文给你怎样的启示?(2分)

四、写作(30分)

请以“我真想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七年级语文参:

二.积累与运用(23分)

1、喧  缀 绷 稽

2、B

3、略

4、D

5、冰心  生活   做人如果高傲,以自我为中心,眼界就变得狭窄了,应该心胸开阔。

6、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粗心大意,书写潦草。

不仅不利于语言表达与交流,而且严重地损害了汉字使用的严肃。

说好普通话,沟通你我他;使用规范字,方便千万家

8、  

二、 现代文阅读

(一)

8、  春草图 、  春花图 、 春风图 、  春雨图 。

9、  不能。此处用“闹”字更好,“叫”字只是单纯地写出了蜜蜂的声音,而闹字不仅写出声音,还写出了蜜蜂争喧的场景,内涵要丰富的多。 

10、从触觉来写。  写出了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

11、写出了春雨轻盈而细密  的特点 

12、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二)

13.小女孩和她的爸爸。(未回答“她的爸爸”扣1分。)

14.倔强、任性、叛逆但又孝顺的儿子,且还是一个称职的父亲。

15.(1)小女孩很可爱;(2)为了满足小女孩儿的心望——送给爷爷的生日礼物——而自己也喜欢紫绒花。

16.   ①不可以。因爷爷说,“从今天起不卖了”,那么给爷爷的生日礼物也就成了泡影。删去表达不出失望之情。

②不可以。删去不能表现老人对紫绒花珍爱,对老伴儿的深情,对儿子的等待。

17、 (1)不同意。围绕主人公——小女孩和她的爸爸以及选文中心来作答。

(2)同意。围绕贯穿全文的线索来作答。

三、文言文阅读

(一)

18、《论语》 儒 教育 思想

19、愠:发怒、生气;故:旧的知识;从:跟从;其:大概

20、①学习知识并且时常复习它,不也很快乐吗?

②温习学过的知识,并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的人),就可以当老师了。

21、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例如:(1)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则告我们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2)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一则告诉我们君子的风度和才能只有在大难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

(二)

23、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 

24、①有人(有个人);②所以

25、略。(从正反两方面去谈均可,鼓励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做到不人云亦云。)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