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五年级童话故事全集【三篇】
2025-10-04 05:34:56 责编:小OO
文档
五年级童话故事全集【三篇】

    小黄鹂和小麻雀是最要好的朋友,都爱唱歌,但小麻雀不如小黄鹂唱得好。不过,小黄鹂有个毛病,就是从来不敢当着其他的小鸟唱。

   森林里要举办唱歌竞赛,小黄鹂特别想参加竞赛,可又不敢报名。小麻雀鼓励说:“你唱得很好,快报名吧,准能获奖。我唱得不如你,还报了名呢!”

   “我不敢……”小黄鹂红着脸说。

   见小黄鹂还是不肯去报名,焦急的小麻雀寻到百灵鸟老师。老师出了一个主意,小麻雀非常快乐,说:“有了您这个方法,我一定让她参加竞赛!”

   有一天,小黄鹂躲在灌木丛中练习唱歌:“我是一个小歌手,每天唱歌乐悠悠……”突然,她听到树丛后面响了一下。

   “谁?”没有人回答,她自言自语地说,“原来没有人,我这不是吓唬自己吗?小麻雀说的难道是对的?我真能在竞赛中得奖吗?那再试试:我是一个小歌手,每天唱歌乐悠悠……”

   “唱得太棒了!”小麻雀从树丛里钻出来说。

   “别拿我快乐了!”小黄鹂红着脸说。

   小麻雀笑着说:“但是,你应该拜一个朋友做老师,才能唱得更棒。”

   “这位朋友是谁呢?”

   “保密!不过,应该先听听她是怎么唱这首歌的。”小麻雀拿出一台小录音机,说,“想听吗?”

   “当然,快放给我听听!”

   小麻雀打开了录音机,录音机里播放出柔美的歌声:“我是一个小歌手,每天唱歌乐悠悠……”

   录音机里播出的歌声非常动听。小黄鹂想:我要是唱得这么好就好了。听完歌,她抓紧对小麻雀说:“快告诉我,唱歌的是谁?我一定要拜她为老师。”

   小麻雀笑着说:“就是你呀!录音机里的歌声,就是你刚才唱时我偷偷录下来的呀!”

   “这怎么可能呢?”

   “不信?后面我还录了你说的话呢!”小麻雀又按动了按钮,录音机里传出这样一段话和歌声:“小麻雀说的难道是对的?我真能在竞赛中得奖吗?那再试试:我是一个小歌手,每天唱歌乐悠悠……”

   “这真的是我唱的呀?”

   “当然啦!”小麻雀说,“就凭这样的歌声,参加竞赛不得冠军,也能得亚军呀!你心里应该这样想:我能行!”

   小黄鹂郑重地点了点头,说:“嗯!我能行!不管能不能得奖,都去报名。感谢你的鼓励,小麻雀!”

   于是,在小麻雀的陪伴下,小黄鹂到大赛组委会报了名……

   【戴瓮帽的傻子】

   梁朝时候有一家人家,一屋都是痴傻。有一天,父亲把儿子叫来说:

   “你给我到集市上去买一顶帽子回来。我听别人说,帽子是套在头上的,要能装得下脑袋才行。你上集市去一定要寻那样的帽子才能买。”

   儿子按父亲的吩咐到集市上买帽子,他到处寻,寻到一个别人说是卖帽子的地方。掌柜拿出一顶黑色的绸帽给他,那帽子是叠着的没有打开,这个傻儿子看了半天也没寻到能套下脑袋的地方,他放下绸帽就走了。接着,他又走了好多店铺,寻了一整天也没见到他所想要的帽子。在他预备回家的时候,他突然看到一个卖瓮的小店,里面摆放着一个个大口的瓮子,瓮子是空的,正好可以容得下人的脑袋。他想,这大概就是帽子了,于是他把瓮买回了家。

   他的父亲也以为这就是帽子,将瓮拿起来往头上一戴,便连脸和颈项都套进去了,结果什么也看不见。这个傻父亲每次戴着“瓮帽”外出,鼻子在里面就被磨得生疼,而且被堵得气都很难出,憋得心里慌。不过,他以为帽子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他还是常常忍痛戴着它出去。久而久之,鼻子磨破了皮,生了疮,脖颈处也被磨得长了厚厚的茧。到这种地步,他还是不同意把这“帽子”摘下来。只不过,从此以后,他每次戴上帽子就疼痛难忍,于是只好戴着帽子坐在家里,而不敢出外行走了。

   戴帽子本来是为了使人更舒服一些,连这样起码的、简单的道理都想不到,宁肯吃亏、忍痛也不肯向他人请教一下,当然只有吃亏到底。这也是那些既无头脑又执迷不悟的傻瓜的必然结果。

  【杨布打狗】

   古来有句俗话:“行善积德”。这句话是劝人多做好事,多做善事。遇到灾荒年间,有些殷实人家为救那些饥寒交迫的灾民免于饿死,捐米赈灾,皆为积德之举。太平年间,将鱼、龟放游到江河水池,将鸟放飞到大自然,叫“放生”,皆为积善之行。后来,有人在大年初一这天,把捉来的鸟雀放生,名之曰“爱生灵”。

   春秋时期,晋国建都邯郸。晋国有一个势焰熏天的大臣赵简子,他就喜爱在过年时让老百姓替他捉斑鸠鸟送到他府中,让他放生。

   大年初一这天,邯郸地方的老百姓能够破例地纷纷拥进赵简子的府第,他们都是来向赵简子进献斑鸠,好让赵简子放生的。赵简子非常快乐,对他们一个个都发给很优厚的赏赐。初一这天,从早到晚进献斑鸠的人川流不息。

   赵简子的门客在一旁站了很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赵简子回答说:“大年初一放生,表示我对生灵的爱护,有仁慈之心嘛!”门客接着说:“您对生灵有如此的仁慈之心,这是难得的。不知大人您想到过没有:假如全国的老百姓知道大人您要拿斑鸠去放生,从而对斑鸠争先恐后地你追我捕,其结果打伤的斑鸠一定是许多许多啊!您假如真的要放生,想救斑鸠一命,不如下道命令,禁止捕捉。像现在,您奖励老百姓捕捉这许多的斑鸠送给您,您再放生,那么大人您对斑鸠的仁慈确实还不能抵偿您对它们人为地造成的灾祸哩!”

   赵简子听了门客的一席话,背着双手在府门里踱来踱去,认真地思考了一阵子,默默地点了点头说:“对的。”

   这篇寓言揭露了某些人只讲形式,不讲效果,沽名钓誉,假仁假义的伪善行为。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