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经典的宽容小故事
2025-10-04 05:34:58 责编:小OO
文档
宽容的母鸡

   老母鸡郑重地伏在窝里孵蛋。它喜滋滋地想着小鸡破壳而出时的情形。

    “小家伙出世,是多么让人高兴的事!”它不禁叫出声来。

     没过几天,一只鸡蛋就发牢骚:“真不快活,好寂寞,好烦闷!说实话,就是你不伏在我身上,我照样能变成小鸡仔。”

    “千万不要这么说。”母鸡教训这只鸡蛋,“如果我不伏在你身上,你很快就会变成一枚臭蛋,哪来什么鸡仔?你还是老实一点好!”

    这枚蛋不做声了。

    可是,没过几天,它又喋喋不休地直嚷嚷:“干吗非要在你翅膀下闷上21天呢?歇个一两天不孵我,我照样会充满活力。再说啦,这样的话,你也乐得清闲啊!”

    母鸡并不听它的话,仍一心一意地把它拢在翅膀下,给它无私的温暖。

    鸭子见状,不解地对母鸡说:“这枚蛋如此自以为是,不听劝告,你干吗不给它点颜色瞧瞧!放上一天不孵,让它冷静冷静。”

    “这怎么能行呢?”母鸡皱起眉头说,“如果你说的那样给它点颜色,它的性命不就没了吗?我可不能这样做啊!”

六尺巷

据《桐城县志》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两家大院的宅地都是祖上的产业,时间久远了,本来  六尺巷牌坊

就是一笔糊涂账。想占便宜的人是不怕算糊涂账的,他们往往过分相信自己的铁算盘。两家的争执顿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相让一丝一毫。由于牵涉到宰相大人,官府和旁人都不愿沾惹是非,纠纷越闹越  六尺巷记

大,张家人只好把这件事告诉张英。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张英大人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旁边的人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只见张大人挥起大笔,一首诗一挥而就。诗曰:“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交给来人,命快速带回老家。家里人一见书信回来,喜不自禁,以为张英一定有一个强硬的办法,或者有一条锦囊妙计,但家人看到的是一首打油诗,败兴得很。后  六尺巷牌坊2

来一合计,确实也只有“让”这惟一的办法,房地产是很可贵的家产,但争之不来,不如让三尺看看。于是立即动员将垣墙拆让三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家人的旷达态度。他家宰相肚里能撑船,咱们也不能太落后。宰相一家的忍让行为,感动得邻居一家人热泪盈眶,全家一致同意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两家人的争端很快平息了,两家之间,空了一条巷子,有六尺宽,有张家的一半,也有吴家的一半,这条几十丈长的巷子虽短,留给人们的思索却很长。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六尺巷由此而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