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提高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有效性
2025-10-04 05:35:48 责编:小OO
文档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提高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有效性

作者:徐晓宇

来源:《读天下》2020年第12期

        摘 要: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綜合,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高考的不断改革也凸显了语文日益提高的地位,这对于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是压力,更是动力。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其中一个重头戏,其意义不言而喻。通过巧用小组合作,实现阅读从“灌输中心教学”向“对话中心教学”的转变,提高学生的思辨性,是实现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有效策略之一。

        关键词:小组合作;整本书阅读阅读策略;有效;阅读能力

         

        一、 整本书阅读教学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这两年,由教育部审定的小学新部编版教材在全国逐年级推广使用。就其编写思路来看,强化阅读,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是新旧教材的重大变化之一。不仅保留了旧教材中的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还多了一个“快乐读书吧”板块,引导学生要由课内阅读引申到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课程化。由此,各地教育教研主管部门组织推送各年级的必读书目系列,由教材推荐的一本书延伸到与此相类型的一套书或者是几本书,力求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实践,拓展阅读视野和空间,共同促进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提升和思维品质的提高。

        以课文带动单元整合的群文阅读,再到以“快乐读书吧”为载体的整本书阅读,对我们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挑战与思考。整本书容量大、篇幅长,面对还在阅读起步阶段的小学高年级生,如何正确引导,提高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实效性,通过教读一本书,而让学生会读一类书,教学策略的选择很重要,这也成了当今阅读教学契需探讨解决的问题。

        二、 小组合作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的运用

        上面我们谈到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不可回避的是学生的阅读实情。当今,小学低年级尚处于绘本阅读阶段,在桥梁书与整本书的转换中,可以说整本书阅读对于大多数学生仍是处于单一化、零散化的状态,不求甚解、囫囵吞枣是大多数的状态。面对由生动的图文的绘本到现在的纯文字版的书,学生感到头痛、逃避。再者是传统教学中,阅读整本书需要用的时间长,无法在教学课时里完成,普遍会用开设读书笔记本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后阅读中摘抄好词好句、做手抄报等形式代替阅读指导,这些教学策略仍然停留在最浅层、最表面的阶段,机械式的摘抄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如此的阅读也只能是蜻蜓点水般的效果。因此,既能让老师作为平等阅读主体,给予方法和内容的通读导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又能保护学生的个性化解读的教学策略的选择是我们选择的依据。而笔者认为小组合作,是能够满足其要求,且是适合整本书阅读的有效策略。

        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在整本书阅读中的具体实施与运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运用小组合作开展导读课

        作为整本书阅读的起始课,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主要内容激趣、选读精彩部分体验阅读乐趣,还可以通过传授阅读方法,提出阅读建议等模式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这种课型里,通过课前提出合作目标,明白合作任务和及分工,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动力的基础和源泉。

        比如小组成员在课前通过合作的方式查找这本书和作者的相关背景信息在课上进行分享,由一组带动一班,由点带面,既可以实现全班同学信息面的拓展,为他们的真正阅读活动垫下基础,同时又能扩大阅读面。就这样,让学生通过导读课小组合作的开展,质疑积极性充分得到调动,质疑能力提高,通过课前不同思维的磨合,既可促进学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又可生成新的问题,为接下来的高效思辨的群文阅读课堂做好了充分准备。还可以通过合作方式提高这类主题的延展性。

        (二)运用小组合作进行阅读研讨课

        通过小组合作对整本书进行表达交流、探究品鉴,激发解疑积极性。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来说无疑是具有较高难度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其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让分组成员之间形成优势互补,促进小组合作效率的提升。在这个课型中,通过让学生搜集在阅读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组内的合作探讨,组间的共同解决,再到全班的共同交流的方式,既可以让激发能力较弱的同学的阅读兴趣和挑战意识,又能通过生生互动小组交流、头脑风暴对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想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学生通过探索交流进行学习,真正成为阅读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生主体参与的兴趣、动机会更强烈,通过激发更多组别学生的参与,从小组内的头脑风暴发散到班级内,通过更多思想的讨论与碰撞,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阅读兴趣。

        (三)运用小组合作进行阅读展示课

        这一课型不禁要展示阅读成果,还要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借助成果展示,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进阶发展。成果既包括了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发现,又包括阅读策略使用上的经验积累。通过课后积极合理评价,激发学生新一轮更大的阅读积极性。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有了共同的阅读经历和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教师通过抛出开放性问题,提出的问题都是有一定难度的,是需要仔细揣摩、分析才可以解决的,这样的小组合作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学生不是为了展示而讨论,而是让讨论和展示成了他们阅读问题解决中的必需品和服务方式。这样的整体阅读和小组合作的学习策略,才是真正可以称得上是相得益彰!

        整本书阅读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其需要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学习策略来展现。而通过导读—探讨—展示小组合作学习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现状,让语文阅读教学真正从书本上活起来,走出来,提高其工具性,促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升。总之,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展示的方式,是提高学生阅读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小组合作成效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展示成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菲.小学语文整本书教学的若干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教育研究,2014(5):140-141.

        [2]蒋雁鸣.整本书阅读:立足“四基”,构建“三种课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18):48.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