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花之歌》课堂实录
2025-10-04 05:36:56 责编:小OO
文档
花之歌》

师: 课前,我们先来听几首歌( P课件播放与花有关的歌曲 )。

师 : 听完后有什么感受?(生答,师随评)

师: 同学们,刚才老师播放的这几首歌都是以花为主题的。有民歌、流行歌曲、也有西 方古典音乐。你们脑海中是不是浮现出成曾经见过的花儿的模样呢?这些都是名副其 实的花之歌。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文章, 《花之歌》,这个它是一首散文诗。一首 花的赞歌。学习这首诗,需要我们发挥想象力,就像刚才大家听到那些美妙的音乐一 样。(P课件出示课题 )(B:板书课题 )(齐读)

P作者、生字、生词、易错字(音) (作者)有一位诗人,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称他“是东方刮起的第一次风暴,席卷了 西方,给我们西海岸带来了鲜花” 。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称为“东方赠给西 方的最好礼物”。这位诗人是谁?是纪伯伦! 他是美籍黎巴嫩阿拉伯诗人、 画家、 作家。 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 ,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 20 世纪阿拉伯 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 《先知》《沙与沫》等,蕴含了丰 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与印度诗人泰戈尔齐 名,被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 。纪伯伦、鲁迅和泰戈尔一样是近 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者。

师: 回到题目,“花之歌“,单从字面上看,是什么意思?(花的歌)想象一下,它会 唱什么呢?(生答,师随评) 。

师: 花儿因想象而变得灵动,因为朗读而变得更美丽。我能来听一听,别人是怎么朗读 的(课件出示)(生认真听、学)

P课文朗读音频

师: 怎么样,读得不错吧!这是一首现代诗,学好诗的前提是得把诗读通顺。现在请你 们按照老师的提示,自由地读读本诗。 (课件出示)

P一读,重在感知形象。要从整体感知花的形象,注意语音的饱满和圆润。

P二读,重在体味情感。要读的顺畅,注意把握好朗读的停顿、节奏、快慢等。

P三读,重在进入情境。注意韵脚以及语气的抑扬顿挫,要体现散文的抒情性。 (生读,师巡视)

师: 谁来读一读(生读,随机指导) (齐读)(课件出示)

P 这是(

师: 读完后,我相信你们心中一定有一首属于自己的花的赞歌,说说看,诗中的花给你 留下什么印象?(生答,师随评) 。

师: 谢谢你们不吝啬自己的赞之词!如你们所求,这是一朵美丽的、自由的、多变的、 自由的花。这么富有诗意的花,带给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花在诗人的笔下到底是 什么样的形象呢?那我们一起好好学习这篇文章吧! (课件出示)

P全诗

师: 这是整首诗,同学们,发现了这首诗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了吗?(修辞手法、第 一人称)。是的!每一节都用第一人称( P课件标红 : 每节首字的“我”)。诗中的“我” 指的是什么?(花本身)回答要言之成理,告诉我,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第 4 段,介绍了花儿的作用 -- 礼品、冠冕、祭献。

师:也就是说,第 4段介绍了花儿的作用 -- 做礼品、冠冕、祭献。那 1-3 段分别谈的是 什么呢?(花儿的诞生、作用) 。

师: 如果让你用一个小标题来概括 1-4 段这部分内容,你会用什么小标题?( “我“是 谁?)(B板书 : “我“是谁? )同理,看看 5-7 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能不能也用一个 小标题概括下?

生: 分别写了花每天的快乐生活及花儿的理想、人生态度。 师:能不能也用一个小标题概括下?(我的理想) (B板书:我的理想 )。

师: (指板书)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把这首诗的主要内容给剖析出来了。本诗以第一 人称的方式,先介绍了花的诞生、成长、作用,再介绍花的理想和人生态度。

师: 那让我们跟着作者的文思先来看看“我是谁?“这部分内容。 (课件出示)(生读) P1-4 段。

师: 这部分内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比喻和排比)能具体说说吗?(生答,师引 导分析)(生读)(齐读)。

师 : 比喻作为修辞手法,它的标志是出现什么关键词(如、像、似)可是这里有这些关 键词吗?(没有)既然没有,为何是比喻句呢?(生沉默)首先,必须肯定,这些句 子的确有比喻的意味,有比喻的意味,却没有常见的关键词,这种比喻法叫做什么知 道吗?(暗喻)(B板书: 暗喻)(课件出示)

P 暗喻是比喻的一种,不用“如” “像”“似”“好像”等比喻词,而用“是” “成”“就 是”“成为”“变为”等词,把某事物比拟成和它有相似关系的另一事物。如“少年儿 童是祖国的花朵”,“荷叶成了一把把撑开的小伞” 。

师: 学得好不如用得巧,谁能现学现卖,模仿 1-4 段,也用暗喻写个句子?(生答,师 随评)

师: 学到这,你们有什么疑问呢?(为何作者要用暗喻?不用比喻可以吗?)这是个好 问题!著名的科学怪人,爱因斯坦曾说 : “发现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 为什么呢?我也不知道,交给朗读吧!我们试试看不用比喻或者用明喻的方式来对比 朗读看看有何区别?(课件出示) (分组对比读)

P原文版: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P明喻版:

我就像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开一遍⋯⋯ 我好比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我就如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就像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 我像是婚礼的冠冕; 我像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师: 读完后,有感觉到什么区别吗? (生答,师随评)没事,再来看看无比喻版本的 (分 组读)

P 无比喻版 :

我开放了,又凋谢了⋯⋯

我长得很茂盛。

四季是我妈,冬天,我生根;春天我发芽;夏天我生长;秋天我凋谢。 亲友之间交往时拿我送别人;结婚时把我戴头上;参加祭礼时拿我祭献。 师:两个版本都读完了, 谁来说说自己的感觉? (无比喻版和明喻版比较直白、 无美感、 无诗意)是的!这首现代诗,反应了现代诗的语言的普遍特点 -- 委婉、含蓄、富有诗 意。所以,我们读另外两个版本,特别是无比喻版本时候,语言直接、简明,有诗意 吗?(没有)还有美感吗?(没有)有想象空间吗?(没有) 。(课件出示)(齐读) P纪伯伦的诗以“轻柔、凝练、隽秀、清新“著称。 师:所以呀!作者采用暗喻是无心插柳吗? (不)是有意而为之, 是一个诗的创作本能。 来!让我们再一起读读原文吧! (课件出示)(齐读)

P同上。

师: 所以,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我没也可以根据表达情感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比 喻方式。

师:1-4 段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花儿的诞生、成长和作用。那 4-7 自然段又会给我们构建 出怎样的一幅自然美景图呢?让我们一起再走进文本。 (课件出示) P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 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的独眼向 我凝视。

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转,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 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 未完全领悟。

师: 请阅读最后三段,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花的形象,说说哪一个形象最能打动你,为 什么?在句子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生默读,师巡视)

例 1:

生 1: 第五段最打动我。

师: 清晨,欢迎光明;半晚,送别光明。这是一幅多么美的晨起,夕落图。同学们,发 挥你的想象,试着用自己的话语把这幅美丽的画充实(生答,师随评) 师: 谢谢你们,是你们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花儿每天的快乐生活。让我们用朗读来传递 快乐吧!(齐读)。

师: 快乐是一种正能量,它是会传染的。它的快乐给自然界带了了无限生机,不信你看 (P课件标红 :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 馥郁。)(齐读)

师: 旖旎和馥郁是什么意思 (柔和美好、香气浓郁) 这都是花儿期望中的大自然的样子。 周杰伦有句歌词这么写(哼唱) : 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虽然花儿很渺小,但是他 们的理想确实(伟大的)

师: 模仿原文,想象下,花儿还有哪些理想(生答,师随评)

师 : 卑微和伟大仅在一念之间。 (串读)当我们望着旖旎的原野风光,我们似乎看到花 儿在(课件出示)

P我在原野上摇曳。

师: 渺小和伟大仅在一线之隔。当我们沉浸在芬芳馥郁的清风中,我们似乎听到花儿在 (课件出示)

P我在清风中呼吸。

师: 花儿们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当他们微睡时(课件出示) (齐读) P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

师: 当花儿们醒时(课件出示) (齐读) P白昼的那只硕大的独眼向我凝视。

师: 当花儿们婆娑起舞时(课件出示) (齐读)

P芳草为我鼓掌。

师 : 无论是察看还是凝视、鼓掌都足以表明什么(花儿的努力得到他人的肯定) 。

师 : 让我们记住他们,让我们用朗读唱起一首花的赞歌(课件出示) (一二、三四分组 读)(齐读)

P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 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的独眼 向我凝视。

师: 可爱之人,必有可赞之处。是什么力量撑起了花儿的伟大理想?(生答) (课件出 示)(生读)

P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新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师 : 这是本文段的中心句,也是本诗的中心句。它是什么意思呢?谁能说说你的理解。

生: “仰望高空““心驰神往“写出了花儿对光明的向往; “不顾影自怜““不孤芳自赏 “表明了花儿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课件出示)

P 仰望高空““心驰神往“写出了花儿对光明的向往; “不顾影自怜““不孤芳自赏“表 明了花儿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P花儿是一个奉献者,美的使者;它向往光明,积极乐观。

师: 最美的是花儿,她让原野风光旖旎,让空气芬芳;最快乐的是花儿,它在风中婆娑 起舞的清晨饮露听曲⋯⋯虽然它很渺小,但是向往光明,积极乐观,成为了一个奉献 者,美的使者。

师: 学到这,让我们在回顾一下文章的题目《花之歌》 ,想想看作者歌唱花的目的是什 么?(生答师随评)

师 : 所以,这首诗,表面上看是在写花,实际上是借花写什么(写人)这种写法叫什么 (借物喻人)(B板书: 借物喻人 )。

师: 这些道理人们都领悟吗?(不) ,那作为读者的你们又该怎么做呢?老师不想再灌 输大道理给你们。把真理交给时间吧!相信你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P总结、板书

P拓展 : 浪之歌、雨之歌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