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教师支持幼儿自主学习的案例研究-最新教育资料
2025-10-04 05:36:56 责编:小OO
文档


   

教师支持幼儿自主学习的案例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发展儿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幼儿动手的过程成为学习的过程。其实幼儿是带着热情、积极地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让他们带着自己特有的愿望和环境相互作用,而自主学习既能满足幼儿探索、了解环境的愿望,又能在学习过程中建构新的认知结构,这种学习将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智慧发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儿童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他们有大量的机会做自己愿意做并感兴趣的事情,去解决自己想解决的问题,去自主地获得智慧的发展。在尝试中逐渐完成探索活动,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主见、有办法、自信、的人。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手工区是幼儿比较喜爱的活动区域之一,但是传统的手工活动,经常采用的是集体示范讲解的方法,教师教,幼儿学。幼儿的学习是在教师直接传授的过程中发生的,是被动的;幼儿获得的只是技能,但绝不是智慧。因此,这样的活动对幼儿来说,最大的伤害就是“不受尊重”。这样不但阻碍了幼儿的自主学习兴趣,更影响了其自信与能力的发展。笔者就这一问题在手工区域中开始尝试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引导幼儿在老师创设的有利于幼儿成长的环境中,由幼儿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规则、方法,边学边玩,自主地完成整个活动,从而获得满足,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因此,当幼儿进入这一区域后,教师就是一个观察者、引导者,她的任务是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设想,并鼓励幼儿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向自己挑战,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新的、更困难的任务。下面就美工区域中发生的一个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例如:在一次美工区的活动申,我就见到了这样的情景;在活动区里,教师用图示法展示了如何把一张正方形手工纸对折剪成蝴蝶的每一个步骤。淇淇来到这里,拿起了手工纸和剪刀……不一会儿,淇淇显得不耐烦了,一边嚷:“烦死了!烦死了!”,一边把手里的剪刀和纸往桌上一扔。于是我走过去问“剪坏了是吗?你试了几次,”“三次。”淇淇小声地同答。“可上次老师是试了五次,第六次才成功呢!这样吧,我告诉你一个好办法,你仔细看看画板上的剪法,应该从哪一边剪蝴蝶才不会断开呢?”听了我的话,她点了点头,拿起纸和剪刀,又开始了第四次尝试。她先是走到画板边,把图示翻开看了看,再回到座位上,拿起了剪刀和纸,把纸对折后,淇淇开始不停地翻转手上的纸,她似乎无法确定应从哪一边入手。终于,她动手剪了,这次,是从对折纸开口的一边剪的,这也就意味着她的蝴蝶不再一分为二了,只是翅膀的弧度太大了,蝴蝶的身体却只有一点点。看来她已经接近成功了,她自己也显得非常意外,露出了惊喜的笑容。于是我也惊喜地说:“真棒!一只蝴蝶剪出来了。但是你能不能把蝴蝶的身体再剪得长一点呢?”“行!”她非常肯定地回答。这一次淇淇的动作特别迅速,很快就剪完了。可是打开一看,傻眼了,蝴蝶又变成两半了。此时淇淇显得非常失望和沮丧,最后,她用大眼睛望着我寻求帮助。我温和地对她说:“没关系,我们把两张拼起来看看,瞧,两张拼起来就是一只完整的蝴蝶了,拼起来的这条线就是蝴蝶的中心线了”。淇淇立刻说:“能不能帮我粘一下?”我点头默许了,她高兴地拿来了透明胶。于是我和淇淇一起将蝴蝶粘了起来。“剪出来的蝴蝶中间是不能分开的。不然蝴蝶就飞不起来了。你可以仔细看看墙上的样子。从那一边剪?”淇淇接受了我的建议,将画板上的图示拿下来仔细研究,还把对折的图示打开来看看。她看了一会似乎有点明白了,于是又开始了新的尝试。这次其起先仔细地画好轮廓,再非常小心地剪……“我剪出来了!”“我剪出来了!”她欣喜地举着蝴蝶跑到我身边。“太好了!祝贺你,你成功了!”我也高兴地对她说。“我可不可以再剪一只?”淇淇又小心地问。“当然可以。”我爽快地回答了她。尝到成功滋味的淇淇,心情好得很。这次,她剪的速度比刚才快多了,剪刀“咔擦咔擦”地飞舞起来,可是就在即将剪完时,她突然意识到手中的蝴蝶又被一分为二了。于是,她马上刹车,这回她剪成了二只翅膀相连而身体分家的蝴蝶。她懊丧地看着那只蝴蝶,一声不吭地呆呆坐在桌边,想了一会儿,她又拿起了一张纸,这次她找准了下手的方向,特别小心地剪下了第一刀。结果当然是剪出了一只完整漂亮的蝴蝶。我由衷地对淇淇说:“真了不起!你又剪出了一只漂亮的蝴蝶。”淇淇高兴地说:“傅老师,我想把蝴蝶打扮得漂亮一点可不可以?”于是我给了她一张彩色的手工纸和一盒油画棒,她想了一会儿,拿起了彩色纸,这次她完成得非常流畅,可以看出她完成作品时是非常认真的。活动结束后淇淇十分自豪地介绍了自己的作品和剪纸的经过,她告诉大家她剪了七次才成功。小朋友们给她热烈鼓掌,夸她了不起。淇淇的脸上泛起了自信的笑容…… 

  二、分析 

  1.让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通过不断地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自主学习,强调以幼儿为中心,但又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只是对幼儿的意义建构过程起促进刊帮助作用。当淇淇反复了三次都没有成功,而且犯的是同样的错误时,她显得烦躁不安,甚至于发起了脾气。她被困惑、挫折的情感体验所困扰,很有可能会放弃。我认为这时教师该做的就是:用鼓励的语言激发她继续做下去的愿望,同时,提醒她寻找惜误的原因,确定疑难究竟在什么地方,避免徒劳的尝试。当淇淇高兴地向我跑来报喜时我所给予淇淇一定的肯定后,又鼓励淇淇再尝试一次,巩固和完善这一新技能。淇淇几乎是胸有成竹地进行这一次的尝试,她完全没有料到会失败,并且是前二次曾有过的错误。这时淇淇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为了缓解她的失败情绪,我告诉她剪出来的是两个一半,只要将它们拼在一起就行了。同时在粘蝴蝶时有意识地让她看中心线。为她进一步的探究提供了实质性的支持。通过这一次的粘贴,她已有了中间不能剪断的经验,但对怎样连起来依然困惑,这时范例为孩子起了实质性的指导,我不仅允评孩于看,还可以拿在手里拆开研究,对这一活动进行有效的支持。很明显,这一次的成功给予她很人的鼓舞,她有强烈的再次体会成功的愿望。孩子在练习时,即便对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也会出现反复,淇淇的及时刹车,证明她已经领悟到这一技能的要领。老师并没有介入,而是让她自行纠错。 

  2.通过自我调整孩子会特别注意自己曾剪错的地方,这里正是学习的难点,也是孩子经验内化的关键环节,是反省的结果。能自己把蝴蝶打扮得漂亮,并为她提供彩色纸和油画棒是对她多次尝试的一种奖励,同时让她有选择的余地,相信成功的经验会增加幼儿在今后探索过程中克服困难的自信心,适当的鼓励会让她参与活动和挑战自己的意愿达成。在自我学习中,孩子获得了自身整体能力和经验的增长,并体验着探索成功的愉悦。这种情感的体验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3.教育观念的更新,促使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幼儿是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往往很容易停留在表面,于是许多幼儿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半途而废”。其实当幼儿在遭遇矛盾时不知所措;错误反复出现时,沮丧失望……此时教师如能及时为幼儿提供个别化的帮助和艾持,就会帮助幼儿超越问题的制高点,应用某个策略,使问题解次,获得成功。 

  三、反思 

  1.教师应当有目的地在问题情境中引起幼儿的认知冲突,促使幼儿积极介入。问题的解决需要知识的铺垫,当两者的潜在距离较大时,能力强的人可以借助其认知结构的同化功能,使之与新知识建立联系,而大多数幼儿则需要老师为他们搭建继续发展的平台。而这个平台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可组可拆的,为幼儿解决问题做好准备,也是为发展幼儿的进一步理解而提供一定的支撑,使他们的理解逐步深入,不断提高。 

  2.耐心观察,提供适时的情感支持。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设置障碍等方法让幼儿面对适度的困难,让孩子得到一定的锻炼,提高探究的兴趣。为了促成这种学习,教师应耐心进行观察,在孩子确实需要帮助的时候,恰当地运用鼓励、表扬等手段,使幼儿的学习热情保持在最佳的状态,体会解决问题的满足感。 

  3.提供机会,支持幼儿对学习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毫无疑问,幼儿需要一个可以自由展示自已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教师应帮助幼儿去发现产生问题的原因。老师需要等待,让幼儿有一个自我消化吸收过程的机会。 

  四、建议 

  要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时时刻刻从“幼儿发展为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使自己成为幼儿学习的参与者、讨论者,而不是仅仅是活动的执行者。其实幼儿的想法是否正确并不重要,教师应真诚地接纳和认可,绝不要轻易地把自己的想法在幼儿尚未具备相关经验时强加给他,要善于挖掘每个幼儿探究活动的独特价值,力求每个幼儿在探究活动中都有所发现,有成功的体验;对那些外表上看是失败了幼儿,更要给予支持和鼓励,培养他乐于探究和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态度和品质。因此,笔者认为必须要充分尊重幼儿,构建和谐对话的师幼关系,并在问题的不断引导下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进而从根本意义上实现幼儿的自主学习与发展。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