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压铸车间日常安全生产
2025-10-04 05:37:00 责编:小OO
文档
压铸车间安全生产

    一、安全生产教育

1、安全生产教育任务与原则

安全生产教育的任务是使全体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提高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违反劳动纪律、违反规章制度、违章指挥的“三违行为”。学习安全生产科学知识,提高安全操作技术水平,防止人身设备事故发生,保证实现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教育的原则是必须紧密联系本单位实际情况,必须坚持长期、反复地进行。教育内容丰富多彩,生动灵活,结合职工文化生活进行宣传活动,同时要严肃认真,讲究实效。

2、安全生产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安全生产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方法有:三级教育、岗位安全教育、特殊工种的专门教育和经常性的教育。三级教育、岗位安全教育的主要对象是新工人、生产实习人员、调动工作岗位的工人、临时工等。

1)三级教育

三级教育是指入厂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入厂教育是对新进厂的人员在到车间或工作地点之前进行法制、厂规教育,企业安全生产情况,企业内特殊危险地方,劳动保护和安全技术知识教育,时间一般在一星期以内。车间教育是在未进入生产岗位的安全生产教育,时间一般为一天。班组教育是分配到工作岗位后,工作之前的安全教育,一般以老带新,时间半天至一、二个月不等。

2)岗位安全教育

岗位安全教育是进入新岗位之前的安全教育,包括工段或生产班组安全生产概况、工作性质及职责范围、岗位的安全技术知识。

3)特殊工种教育

对电工、车辆司机、起重、电焊等工种进行专门的技术训练,并经严格考试合格后才能准许上岗。

4)经常性的教育

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是贯穿于生产活动之中的对全体职工进行的安全教育,通常采用安全会议、班前班后会、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对职工经常进行安全教育。

3、安全生产教育内容

安全生产教育内容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方针教育、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教育、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典型经验和事故的教育。

安全生产教育具体内容按厂、车间、班组的划分大致如下:

1)厂级安全教育内容

厂级安全教育内容应包括国家法令教育,厂规厂纪、劳动纪律教育,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方针教育,典型经验和事故的教育。

安全技术知识教育方面包括本企业的生产情况、生产流程;本企业内危险地点、设备及其安全防护注意事项;有关电气的基本知识,触电及急救方法;起重设备和厂内运输有关的危险及其预防办法;本企业有毒的原材料或物质的防护方法;本企业消防知识;劳保用品的使用和保管方法等。

2)车间及班组安全生产教育内容

车间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要求;车间内可能发生事故的地点及防止办法;各工序安全生产注意事项;各类设备、工具结构、性能、使用及维护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发生事故的抢救和自救方法;安全装置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交制度。

二、压铸车间的安全生产

1、压铸工部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1)压铸机操作人员在上岗前要接受安全操作规程等相关知识培训。

2)要保持压铸机四周环境通畅与清洁,按照要求穿戴规定的劳动保护用品。

3)要熟悉各种安全设施、按钮、操作盘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熟悉各种控温系统。

4)操作前应检查安全门开关和停机按钮是否正常。

5)工作前要检查模具的水口位与射嘴是否调整合适,模具安装是否牢固,模具内是否清理干净,各类温度是否达到工作温度要求。

6)压铸时应防止模具分型面、射嘴与模具入料口、冷室压铸机压室的浇料口等处发生金属飞溅事故,操作者应离开分型面位置而站立。

7)在操作过程中不允许随意调整各参数;经常留意油、气管路是否有漏油漏气,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待处理完毕后方可继续作业。

8)避免直接用手从模具上取出铸件,应使用机械手或适当工具取出,同时应检查铸件是否完整,如有剩留在模具中应先停机后清理。

9)安装和拆卸模具时,应使用手动慢速进行调整工作,检查起重设备是否完好,使用的工具应适用和良好。

10)绝对不能贪图方便而把安全功能取消,如拆除安全门,安全按钮,安全防护网等。

11)车间内有连续输送机时,应按逆工艺流程启动,顺工艺流程停止,并靠近工人操作位置设置紧急停车按钮。

12)当各类电器、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应及时报告并由专业维护人员修理。

2、熔化工部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1)熔化炉周围和炉前坑内不得有积水和堆放杂物,通道应畅通。

2)炉料应干净,不能有油渍,严格检查炉料,不能存在易爆物品。

3)各种工具使用前应预热,若使用涂料应烘干水份后再使用。

4)熔炼工人在进行各类操作时,应戴上规定的各种劳动保护用品。

5)采用气体燃料熔化时应注意:

①操作者必须接受过安全、防火等岗前培训,必须熟悉消防器材的摆放位置及使用方法。

②开炉前必须经过全面检查,特别要确定无漏气和报警装置有效无误的情况下才能开始工作。

③点火前检查气体压力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通知有关人员及时处理。

④点火前将空气阀门关闭,点燃煤气后再调节空气与煤气流量配比,以火焰明亮无爆炸声为宜。停炉时,先关空气,后关煤气。

⑤应经常检查管道是否完好,如有漏气应通知有关人员及时处理。

⑥操作者必须遵照《燃气炉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规范化作业,不得进行违章操作。

6)采用燃油熔化时应注意:

①开炉前应检查油路、气路是否正常,检查炉膛内温度是否达到柴油着火点,若炉膛内温度较低时,则必须用人工点火。开炉时先打开炉门和开动排烟装置。若点不着火,应将喷入炉膛的燃油吹扫于净,以防发生事故,然后进行下一次点火。

②观察熔炼情况或进行铝液处理搅拌时,必须戴好防护面罩,操作者应站在炉口的侧边。

7)储油箱的放置位置应远离火源,以免发生火灾。

8)运送铝液的叉车应随时保证安全可靠。出铝液时速度不能太快,以防铝液飞溅伤人。运送铝液的浇包不宜装得太满,液面离浇包口保持10-15cm高度,防止在运送过程中溢出。

9)叉车行进速度不能超过10km/h,转弯或遇行人要鸣号示警。倾倒铝液到保温炉时,要与压铸工配合好,同时倾倒速度要控制好,防止铝液飞溅。

3、清理工部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1)操作工上岗前熟悉冲(切)边机的工作原理,各控制开关作用。

2)冲边机如果是电力驱动,其暴露在机外的传动部件必须装有防护罩。禁止在没有或拆下防护罩情况下工作。

3)设备运行时,禁止进入冲边机运动部位的危险区域。

4)进入冲边机内清理必须关闭设备操作柜电源。

5)清理未经冷却的工件或浇口时,应戴耐高温石棉手套,以防烫伤。

6)要经常注意清理掉在设备开关上的飞边或其他污物,以免引起设备误动作。

7)如采用冲床冲(切)压铸件飞边或浇口时,开机前应检查离合器、制动器、急停机构是否正常。严禁用手直接送工件,每次冲完一个工件后,手或脚必须离开按钮或脚踏开关、以防出现误动作。

8)维修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柜总电源,并挂上“严禁合闸”的警示牌。

4、抛丸清理操作注意事项

1)操作工上岗前熟悉抛丸机的工作原理,工作时戴上口罩、防护面罩和穿防滑工作鞋。

2)开机前应检查抛丸头的转动情况,叶片、供丸、喂丸系统完好,通风除尘装置正常。

3)抛丸机工作时,非工作人员不得靠近抛丸装置附近,以免高速飞出的弹丸伤人。

4)当设备发生故障,须立即停机检查与修理,修理前关闭总电源。

5)散落在设备周围的弹丸要及时清扫,防止行人滑倒。

5、镁合金压铸车间的安全生产

1)在压铸、熔化以及金属液运输途径都不应有易燃物品,地面上不能有油渍,更不能允许有积水。地面尽量不采用混凝土,或采用钢板辅设。

2)整个车间不能安装自动洒水灭火系统,出现火灾严禁用水灭火,只能用覆盖剂、干砂、D型灭火器灭火,其他灭火器如C 型B型没有灭火效果。

3)所有电气装置应有良好接地,电动机、电气控制箱、电气开关都应有防爆装置。

4)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执行各工位的操作规程,遵守所有预防事故发生的规定。

5)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手套、工作鞋、安全帽、护目镜、工作服最起码要求是棉质的。

6)模具分型面、压射系统位置、射嘴与模具接触位置,必须设置挡板,防止溅出金属液伤人或引燃其他物品。

7)模具表面喷涂料后,应确定型腔表面水分已吹干或挥发干后才能进行压铸工作。

8)打磨铸件的工人在工作时要戴上防护眼镜,穿光滑工作服,并经常刷去粉尘。

9)打磨铸件的砂轮或砂带应设置有湿法除尘系统,工作时,应先开启除尘系统,后开动砂轮机。

10)熔炼镁合金时应注意:

合金锭应预热至150-200℃待水分去除后才能投入炉内,以防镁液溅出,炉内金属液最多不应超过坩埚容量的90%,以防加料时溢出,产生危险。

向炉内加料、清渣、舀料时应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清渣、舀料的工具在使用前必须加热至150℃以去除水分。

清渣或舀料时动作要迅速,以免合金液过度氧化燃烧。操作时应加大保护气体流量。如果合金液开始燃烧,应立即盖住炉盖,待火焰熄灭后再行清理。如需舀出合金液,应迅速倒入镁锭模具,并立即盖上盖子。

镁合金在高温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燃烧,与铁锈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热,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因此应防止镁在高温下与含氧物质接触。

在保温炉的坩埚下面必须放置一个干净、干燥的容器以便接装坩埚万一出现穿裂而渗漏的镁合金液。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